查看原文
其他

倒计时20天 | 校长龙腾院士写给未来的“理”

等你来的 北京理工大学 2023-08-28

日前

一封特殊的来信

寄到了北理工

一位大连的小学生

在信中用稚嫩的笔触

表达了对北理工的向往

和对科学的热爱

阎同学的来信

收到来信后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龙腾

亲自为这位小阎同学回了信

亲爱的阎同学:

你好!来信已收到。你在信中表达了对北理工的向往、对探索科学前沿的渴望,让我由衷地感到高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理想是指引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灯塔。

北京理工大学1940年诞生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建校80余年来,以彭士禄、王小谟、毛二可、朵英贤等院士为代表的一批批志存高远、奋发有为的北理工学子,以舍我其谁、敢为人先的精神气魄,书写了精彩的人生篇章,为国家科技事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北理工面向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宏伟目标,坚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开设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金融科技等多个新工科、新文科专业,着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领军领导人才,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北理工力量。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希望你继续高扬理想风帆,坚定人生航向,健康成长,勤奋学习,锤炼意志,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长大后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2030年,与你相约北理工。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龙腾

2023年5月18日  

此外,龙腾校长还向阎同学

赠送了亲笔签名的图书《毛二可传》

以勉励其学习弘扬科学家精神

树立学习榜样 砥砺奋进前行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需要一代代青少年矢志奋斗

北京理工大学致力于培养

“胸怀壮志、明德精工、创新包容、时代担当”

的领军领导人才

希望更多的有志青少年

来到北理工,长成栋梁才


笃行致远,不负芳华

在距离高考还有20天之际

和官微君一起了解一下

北理工这所巍巍学府

红色血脉,底蕴深厚

 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

是1940年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

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

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校名

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富春

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

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线电专家、经济专家李强等

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

延安自然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校门

1949年,学校迁入北京

1952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

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

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她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

第一所理工科大学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

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

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

建设高校A类行列

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风景如画的北理工

建校80余年来

北京理工大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走出了一条坚持德育为首

着力红专并举的“红色育人路”

一条立足国防特色

服务国家战略的“强军报国路”

一条勇于开拓创新

开放包容合作的“创新发展路”

北理工80载“红色育人路”

学校以“德以明理、学以精工”为校训

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校风

以徐特立老院长倡导的

“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为学风

共同铸就了北理工独特的

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核

北京理工大学校训

人才辈出,矢志报国

建校至今北理工培养了

30余万名毕业生

有李鹏、曾庆红、叶选平等

党和国家领导人

有120余位省部级以上党政干部和将军


有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

“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

雷达、信息处理技术专家毛二可

“中国枪王”朵英贤

60余位院士

以及一大批科教英才

时代先锋和治国栋梁

彭士禄院士

王小谟院士

毛二可院士

朵英贤院士

“江山代有才人出”

一代代北理工人躬耕不辍

一批批有志学子从北理工启航

他们耕耘在航空航天

兵器、电子、信息等领域

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

贡献着北理工力量!

科技立功,担当作为

学校坚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锐意进取

曾创造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

第一台大型天象仪等

新中国科技史上多个“第一”

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

大型天象仪

时代不断前进

北理工人奋斗的脚步也从未停歇

一项项“硬核”科技

续写着“第一”的精彩

深度参与载人航天、北斗组网

火星探测、新一代人工智能

碳中和、社会治理、科技冬奥

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打造了“中国复眼”等一批“国之重器”

北理工多项技术应用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

北理工科技为北斗系统独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提供支持

北理工科技助力“天问一号”踏上火星

北理工研发了低碳冬奥监测与碳中和调控关键技术,提出冬奥会碳中和实现路径与方案

“中国复眼”可实现对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探测和成像

承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1个

牵头建设了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爆炸科学与安全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

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

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理工始终在打造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展现担当作为

为科技创新、国家发展

和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特色鲜明,蓬勃发展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

遵循“顶尖工科、优质理科

精品文科、新兴医工”的建设方针

统筹兼顾“学术追求”与“行业引领”

持续弘扬学科发展特色

逐步形成优势与特色

传统与新兴、应用与基础

综合与交叉相促进的

工理管文医协同发展格局

现有9个学科门类

33个一级学科,均为博士学位授权点

15个专业学位类别

其中4个工程博士类别

物理学新增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以珠峰高峰学科为主干

建设“6+7+2”特色学科群

加快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互促

推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一批珠峰学科稳居全国高校前列

4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前列

11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风华正茂,逐梦青春

在这样底蕴深厚

实力硬核的北理工

年轻学子们意气风发,追求卓越

在科研学习、创新创业、志愿服务

社会实践等方面取得了闪亮的成绩

书写着精彩的青春篇章


北理工信息与电子学院

2019级博士生 宋哲

入选2021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

还曾获评全国“最美大学生”,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冠军,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北理工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

2019级博士生 史晓刚

荣获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还曾荣获第十七届“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创业奖,获评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北理工设计与艺术学院

2019级硕士生 杨浩景

包揽 “世界三大设计奖”

红点奖、IF奖、IDEA奖

还曾获得IDA国际设计奖荣誉奖、OUTDOOR国际户外设计奖金奖、K-DESIGN设计奖全场大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外设计大奖

北理工机电学院

2022级硕士生 许毅

荣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申请专利9项,其中授权5项,发表国际期刊论文1篇、国际会议论文2篇,其中1篇获最佳论文奖,荣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北理工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

2019级本科生 潘炯

入选《人民日报》“2020-2021学年度

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

77门课程在90分以上,其中13门课程获得100分,19门课程获得98分及以上,全部课程平均分96分,所有学期排名均为专业第一,2次获得国家奖学金,6次获得校级一等优秀学生奖学金

北理工自动化学院

2018级本科生 郭云龙

获评北京冬奥会优秀城市志愿者

曾获国家奖学金、徐特立奖学金,获人工智能学会2020年全国机器人锦标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17项

在第十三届“挑战杯”

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中

北理工学子以7金1银

金奖总数第一、总分第一

的优异成绩捧得大赛最高荣誉“挑战杯”!

两获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冠军

是全国唯一独捧两冠的高校

北理工路特斯无人驾驶方程式车队

在2022年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上

夺得全国总冠军

也是队伍第五次夺得全国总冠军

北理工计算机学院山海团队

荣获2022年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

人工智能创意赛

创新组唯一全国特等奖

北理工信息与电子学院雷达所

“虫口夺粮”社会实践团利用专业知识

开展昆虫雷达实时监测害虫系列实验

为智慧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对此关注报道

北理工学子们的精彩故事还有很多

而更加精彩的篇章

将由未来的“理”继续书写

……

北理工助力学子

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

来北理工一起

树爱国之心,立强国之志

实现青春理想,勇担时代大任

@全体高考生

加油!

这一刻,你比任何时候

都更接近理想

祝愿亲爱的你

一鼓作气,金榜题名

我们顶峰见!

官微推荐






30天!奋发向上,踔厉前行!






等你来电!北理工各招生组联系方式公布!

出品:党委宣传部

图片:郭广泽、郭洛宁

编辑:王媛、郭广泽

审核:蔺伟、刘晓俏

点分享

点赞

点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