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惊!他关于特色小镇7个警告,竟然全部应验!

中旗品牌发展中心 仁科仁居 2021-09-24


特色小镇热得发烫!作为国内有名的特色小镇专家,陈仁科深耕多年,研究出了一套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实操方法。


自去年起,陈老师就陆续发表了很多专业文章,不盲目吹捧政策,而是本着“天下为公、担当道义”的态度直陈利弊,挥斥方遒,指点江山,体现了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情怀。他关于特色小镇的很多预言,正逐步应验。有些观点受到国家的重视,有些甚至转化为政府的“决策”。


这些预言决不是臆测,也并非是巧合,而是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经历、渊博的学识、超凡的洞察力的基础之上,从而得出符合事物发展的判断。现编辑将陈仁科的重要观点罗列如下,希望大家能得到一些启发。



01


不要圈地搞房地产



陈仁科   2016年12月30日  不要打着小镇的旗号搞房地产



这是陈仁科老师关于特色小镇最早期的观点。当时(即2016年7月份),国家三部委大力提倡建设特色小镇,并出台了众多优惠措施。一时间,全国的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独具慧眼的陈老师看到了这一趋势,但也提出了自己的隐忧。他于2016年12月30日发表的 “文旅小镇应该避免四个误区”一文中指出,表面“造城”,实际卖地产——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对中国新型城镇化来说是一种破坏。不可否认,地产是文旅小镇最大的盈利方式之一,但并非是小镇唯一开发的主题。


由于选址等问题,在原本适合建小镇的地方开发体量过大的房地产,也会直接导致项目滞销。至于海南的个别大盘之所以成功却另当别论,因为海南的大盘是因其独一无二的资源决定的,而在大陆想出现这种“定位文旅,实则大盘开发”奇迹,等待的只能是万劫不复。这样的例子已经很多,有的已经死亡,有的还在做最后的挣扎。




 国家发改委 今年 5月2日  不能以特色小镇行房地产之实



国家发改委发出警告:不能以特色小镇行房地产开发之实,要警惕特色小镇房地产化,因为房地产业一家独大,会对其他产业形成挤出效应。


在今年7月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评选会上,住建部就明确提出:对去年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过度房地产化、房企打着特色小镇旗号“圈地”现象,今年的申报要求对此直接“一票否决”。


在此基础上,陈仁科老师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理念:不能把特色小镇搞成房地产开发,但同时也不能否定房地产。


“没有房地产,怎么留得住人?”陈老师认为,中央提出了特色小镇“宜居、宜业、宜游”的要求,其中宜居就需要房地产开发。所以,文旅小镇不必忌讳房地产,只是房地产开发的模式、盈利模式和过去单纯的地产开发有很大的区别!


陈老师对中央政策准确理解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肯定。





02


不要给小镇定框框



陈仁科   今年年初 不要给文旅小镇定框框



自去年下半年起,陈仁科就受邀为各类特色小镇进行诊断,云南、贵州、四川、江西......他的足迹遍布全国。陈老师在实际考察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地方政府都在为小镇定框框。


于是,他在今年年初便提出了“不要给文旅小镇定框框”的观点,后来因忙于出差迟迟没有下笔,直到4月6日终于整理成稿。


他在“不要给文旅小镇定框框”一文中指出:“我发现,很多地方政府几乎照搬中央关于特色小镇的参考意见,急急忙忙地定时间、定数量、定范围、定人数、定投资规模。


在时间方面,一般规定为“3年”;小镇范围则定为“3平方公里”,人数则要求一个小镇容纳“3万人”,投资规模则要达到“3年30亿”。 我总结为“4个3”。


这个框框首先由国家某部委圈定,然后从省到市,从市到县,从县到镇,一级一级地下派任务。一旦没有完成任务,就要问责。也许他们以为,照着中央的规定画圈圈,特色小镇就一定能建成。但他们不明白,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禀赋、交通条件都不尽相同,为什么要“一刀切”切出一个个小镇呢?”


面对这种泥沙俱下的现状,陈老师非常忧心:如果再继续这样下去,我相信5年之内肯定有一批小镇烂尾。还记得当年产业园遍地开花的情景吗?如今不少产业园已成为“鬼城”,现场黑灯瞎火、野狗乱窜、野草疯长,令人后怕。小镇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人民日报  3月底  不能下硬指标



陈老师的忧心,也是国家相关部门关心的重点。一反褒奖特色小镇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常态,《人民日报》今年3月底开始持续发声对一些地方特色小镇进行厉声批评:“中西部有些地区,既不具备投资基础,又没有形成产业群,却去凭空打造特色小镇,也就不能不让人忧虑了。据悉,有的省份为了加快建设特色小镇,还下了硬指标,几年内必须完成多少多少。这样的傻事不能干了!”自此以后,约谈部分小镇、整治规范特色小镇成为中央政府工作的重点。



03


 特色小镇建设千万不要“生拉硬扯”,不要一哄而上



陈仁科 4月24日  不要一哄而上



在今年4月24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陈老师提到:现在各地都在积极申报特色小镇,有条件的要上,没有条件的生拉硬扯也要上,似乎一个地方政府不申报十几个,就不算响应中央号召,有一个县甚至申报了16个。


“小镇的推动,无疑是中央的一项正确决策,旨在通过全国众多小镇的开发和建设,加快中国城市与乡村的对接,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陈老师话锋一转,尖锐地指出:但是这样一窝风的大干快上,有条件的要上,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期间隐患和风险路人皆知,最后演变成什么,又由谁来负责?


国家发改委徐林 7月20日  不要搞运动式造镇




这种“一哄而上”的现象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今年7月20日,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在举行的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就批评:现在很多地方一哄而上搞特色小镇,现假镇真园区。国内主流媒体也纷纷发声:特色小镇不要一哄而上,最后一哄而散。




04


小镇的成长,并非朝夕之功


陈仁科  4月24日 小镇成长要有耐心


对于地方政府文件提出的“三年全面建成小镇”之类的要求,陈仁科老师很是头痛。


他在今年4月24日发表的“特色小镇建设千万不要生拉硬扯”一文中提到,一个小镇,从策划、规划、设计、建设到运营,少说5、6年,多则十几二十年。但有些地方硬性规定,三年必须建成而且见效果。不要说是一个小镇,就是一个不大的房地产项目从策划到完成最少也都要三五年,我真不知道这些制定规定的屁股们是不是真的不食人间烟火?

陈老师说,大家所熟知的乌镇,一个有基础的古镇,你知不知道从重新规划到今天的模样用了多少年?答案是近20年。

“小镇建设,并非画一张规划图,投一些钱就可以成型。它的成长,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陈老师的话掷地有声。



国家发改委  6月份   小镇不在于打造而在于培育



陈老师的先知先觉,引起了业内的关注。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在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上就提到:有很多特色小镇,都是从其他类型的空间开发中脱胎而出的,它的“根”实际上已经有很多年了。像浙江的这些小镇,因为在浙江一直有这种小空间开发的基因,如今称它们为特色小镇,但它实际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


一个真正的特色小镇,它从规划到建设,到运营,到基本的功能完备,这最起码得用20年时间,因此很多地方说3年打造成功多少特色小镇,这个实际上是一种很粗糙的说法,或者是不了解其中的规律。如果一些地方,满足于一任政府之内,就要打造多少工程,只能是拔苗助长,只能是一堆“形象工程”。


此后,国家发改委、住建局等专家也持续发声:特色小镇不在于打造而在于培育,而培育需要很长的时间。



05


要平衡商业和文化的关系


陈仁科 去年10月  把握商业开发的度,不能丢失文化


陈老师在“特色小镇建设千万不要生拉硬扯”一文中专门提到了商业开发与文化发展平衡的问题,他说:“商业开发是小镇建设特别是文旅小镇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说,商业繁荣了,小镇就活了。但是,商业开发过度,必然对文化的破坏更深,这从丽江、阳朔、凤凰城等可以窥见。”


他举了一个例子,丽江古城由于商业开发过度,已慢慢变味了:纳西文化日式渐微,酒吧音乐震天响,很多游客不愿意再去古城了。


陈老师认为,我们需要把握商业开发的“度”,既不能否定商业的价值,也不能片面追求商业化,丢失了我们最引以为豪、最有价值的文化。科学的开发是最好的保护,这一点对于每个小镇都适用。


而早前,也就是2016年10月21日时,陈老师在“不能把特色小镇概念化”中已经强调:小镇要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将文化元素植入小镇风貌建设的各个方面。大家都知道,浙江有吴越文化,广东有岭南文化,台湾有闽南文化,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开发商要积极传承这些文化,让游客跟着文化旅游,而不是跟着人流涌动。


人民日报 去年12月15日   小镇的文化性应该放在首位




这一观点与《人民日报》的核心评论高度契合。《人民日报》在“特色小镇最该避免什么”一文中指出:有些地方将镇子一围,镇口设卡,收起了门票,价格还挺高;有的地方处处要钱,故居收费、作坊收费、宅邸收费、老铺收费、庙宇收费、风景收费、小小的博物馆还收费;有些地方连个像样厕所都没有,游客兴致全无......


该评论的作者认为,无论是什么特色,小镇的文化性应该放在首位,但文化性往往赶不过商业性,人一多就老想着如何赚钱。当小镇里弥漫着太多商业气息后,文化味必然被冲淡,最终都会被商业化所淹没。但我们必须知道,游客是来享受文化和服务的,又不是来看利欲熏心的。


作者说:“文化服务可以现代化,但文化的内容却要承载厚重的历史,否则,特色从何谈起?因为地方特色不是硬造出来的,而是依据文化历史传统特点加以延伸的。”


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写于今年7月11日正式出版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6》也指出,特色小镇因文化而灵。丢掉了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特色小镇就没了灵魂。应把历史文化作为小镇建设的底蕴底色,从现有的文化保存、阐发中思考如何既利用小镇来展示文化,又借助文化提升小镇气质。如果不能脱离以往那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维,让商业味冲淡乃至掩盖了文化味,文化受损了,产业也难持久。



06


不能盲目克隆别人的小镇


陈仁科  5月16日 盲目复制的小镇不长久



天下文章一大抄,天下小镇一样可以抄。陈老师在“把文旅小镇想得这么简单会死的渣都不剩(中)”就指出,中国人都有一个毛病:不喜欢思考,喜欢复制,这种复制抄袭的陋习不仅出现在房地产开发上,还蔓延至小镇建设上。


陈老师举出了好几个例子,比如,广东某地就耗资9.4亿完全克隆奥地利的“哈尔施塔”,但这种复制行为甚至引起了欧洲建筑师的集体声讨,如今这个地方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旅游风景点,供人散散步、照照相。


又比如,被誉为“关中民俗第一村”的陕西袁家村依靠小吃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每日入账200多万、一年收入达到10个亿。其他村庄眼红袁家村的成功,纷纷跑到当地去学习,回来就复制了二十多个一模一样的“袁家村”,其结果当然是惨败。


陈老师正告小镇开发者:文旅无圣经。不要去照搬照抄别人的做法,走好自己的路,这样才能形成独一无二的竞争力。


国家发改委徐林  7月  



无独有偶,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就提到,浙江正在做的基金小镇,有一个半农半牧、工业基础薄弱的县城也想克隆,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结果可想而知。有一些基金小镇是靠“税收洼地”吸引了一些基金公司注册,但是实际上很多的基金公司并不在那个地方运营,也不在那个地方上班,只是利用税收政策,看不到一个小镇应该有的那种繁荣。


《人民日报》此前也发文指出:做工作需要抓手,但是推广任何经验,一定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切莫盲目照搬照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不顾客观条件,盲目照搬,肯定是事与愿违。




07


避免千镇一面



陈仁科  3月30日  小镇最忌千镇一面


“千镇一面”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陈老师说,现在很多小镇的建筑都是青砖黛瓦白墙,单调得让人作呕。我们为什么不能更大胆一些?更疯狂一些?那么大的国度难道除了灰黑,就容不下红蓝白紫?中国的城市千城一面,难道小镇也要"万镇一孔"吗?


陈老师还提到,到过欧洲小镇的人,都会为它们的色彩所倾倒:或者纯粹的白,或者大片的红,或者魅蓝如海…...总之,第一眼就让你惊诧、尖叫、感动、不得不服。我们也可以让小镇色彩缤纷一点。(详细: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小镇的色彩更丰富一点? ——陈仁科老师文旅小镇系列文章连载⑭


住建部、国家发改委



住建部、国家发改委也多次强调,要努力挖掘当地的特色,避免千镇一面、千村一面。



相关内容: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