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3 食粮计划|我们日常的垃圾,终将归于何处?
如今,当我们被各类美食、时尚精品、电子信息等物质文明填满之时,是否认真地想过,我们日常制造出的垃圾终将归于何处?Bea·Johnson在《我家没垃圾》(Zero Waste Home)一书中,适切地告诉每个人,人类是唯一不遵从“零废弃原则”的生物,虽然每个人的途径不尽相同,但学习如何“零废弃”将成为我们永续的功课。
随着气候危机、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的国际化、全球化,人类开始重思20世纪以来的能源使用、经济、贸易发展模式以及社会结构导致的人与自然的割裂。近年来,可持续艺术(Sustainable art)作为一种艺术术语被广泛推广,它不仅仅是预示性或实际操作性的实验,同时也以解决问题的态度,让更多人以艺术的介入的方式从生态学、社会正义,到非暴力和基层民主等广泛的领域,去探讨与解答社会多层面的可持续。
在人人皆是艺术家的世代,每个人都可以独特的艺术视角与奇思妙想的方式创作,开启一场关于自然与生态的对话。借由可持续的艺术行动为人类共同的家园,找回与世界相处的平衡点,今天跟Fringer透过不同艺术的表达,一同思考与寻找治愈地球的途径吧。
作为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Rachel Carson在《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中反复提及的话题是:我们是在与生命——活的群体、它们经受的所有压力和反压力、它们的兴盛与衰败——打交道。
他在书中写道,“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想象产物,是当生物学和哲学还处于低级幼稚阶段时的产物,当时人们设想中的“控制自然”就是要大自然为人们的方便有利而存在。这样一门如此原始的科学却已经用最现代化、最可怕的化学武器武装起来了:这些武器在被用来对付昆虫之余,已转过来威胁着我们整个的大地了,这真是我们的巨大不幸。
在2022年帕克斯双年展之际,希腊艺术家The Kran在一片1000平方米的土地上默默地工作了15天,创作了一个巨大“足迹”,震撼了帕克斯岛上的岛民和游客,反思了我们的生态足迹已深入自然资源人文的开发。
Aerial photography by Themis Boikos
图片来源:艺术家官网
美国艺术家Barry Underwood利用形状、线条、光线、几何,尤其是色彩,创作了一系列雕塑结构的长曝光光绘摄影,以此反映人类的干扰,隐喻地暗示了社会是如何划分和调查景观的,或者人类是如何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自然环境的。
28"x28", Pigment Print, Edition 10 36"x36",
Pigment Print, Edition 5
图片来源 barryunderwood.comErie, Pennsylvania,2017
30"x40", Pigment Print, Edition of 5
图片来源 barryunderwood.com
Headlands (Outcrop),2011
36"x36", Pigment Print, Edition 10
图片来源 barryunderwood.com
作家Kristin Ohlson对土壤的研究情有独钟,作为农民的孙女、园艺狂女儿的她关注自然议题很多年。她将生活中与土壤接触的疑虑、心得与感触,在《土壤的救赎》(The Soil Will Save Us)中,以细腻的文笔写出了她发掘出的问题、思考与讨论及得到结论的过程。
她发现,我们的脚下就有一个庞大无比的微生物帝国,能將植物从大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转换成生物生存所需的土壤碳。现在有越來越多的人,从科学家到碳农、碳牧人,从碳权交易市场到环保团体,纷纷放下宿愿,共同走向同一个目标:把碳种回土壤里,将大气中的碳转换成为土地、对所有地球生物都有利的土壤碳,而这还有可能扭转全球暖化,同時获得经济收益。
Ohlson带我们走上一趟迷人的旅程,去了解自然世界里隐藏的生物动力。种种引人入胜的真人真事及分析,激发大家重新思考自己脚下的土地藏有多大的潜力,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出,面对最棘手的地球问题时,我们其实也可以有所作为。
事实上,我们能做的,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多。
艺术家Hannah Streefkerk将修复环境作为她创作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她创造出的独特纺织品装置艺术出现在大自然中,却在现实环境中形成了一种二维效果的碰撞拼接感。
2013年, Hannah 在丹麦海边的创作了《Patchwork》(拼凑而成),她像是与草进行了一场来着心灵上的交流,看到草坪被任意踩踏甚至局部“秃头“,于是像修补衣服一样,用绳子和草皮为它治疗,用不同色调的人造草补丁覆盖,再以绳子在真草上“缝合”,把草地的伤痕赤裸裸的呈现在人们面前。在 To protect 系列中,我们更能看到她的“良苦用心”:她特地使用了透气的网纱面料,为受伤的草地提供了更加健康的呵护。
图片来源 hannahstreefkerk.viewbook(com)
图片来源 hannahstreefkerk.viewbook(com)
To protect,2011
图片来源 hannahstreefkerk.viewbook(com)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她希望通过作品的视觉呈现,向观者反复强调“保护自然以及减少对环境影响“是我们每个人共同责任,提醒我们要多留意自然事物,繁忙的生活中偶尔也能停下来思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艺术家Hillary Waters Fayle想挽救和恢复我们与自然世界的联系,她以对精神和宗教象征以及神圣几何学与自然界中存在的图案重叠的好奇,启发我们改变看待自然世界的视角;去探索和欣赏那些经常被忽视的东西,并实现与自然平衡的存在潜力。
她从家周围的区域收集树叶和种子荚,将传统手工艺与自然界丰富的材料相结合,努力在自己的创作中实现零浪费。她通过使用已有的材料(祖母的线),精心地将鲜艳的花朵刺绣缝制到山茶花叶子和其他植物叶子上。
从简单的线条和罗纹装饰到完全渲染的植物形态,希望基于线迹的装饰打断了脆弱的物质性,去证明自然的耐用性,同时将有机材料与人造添加物并置在一起。在她看来,这个刺绣叶子系列“结合自然与人的触动”,是对“当我们温柔谨慎行事时”的庆祝。
捷克艺术家Veronika Richterová意识到生活已被塑料垃圾包围,海洋垃圾、海洋污染和冰山融化等一次次曝出来的环保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了。他设想,若可以将这些废弃的空塑料瓶做成好看又实用的手工艺品,大概就会减少人们随意丢弃的频率吧。
Richterova利用塑料饮料瓶创作的时间已长达十余年,“它们在我们身边如此普通,如此触手可及,也如此廉价,但是对于我来说,它们都可以是盛开的花。” “仙人掌”是 Richterova创作最多的植物,除此之外,各式花卉组成了“塑料花园“,被人遗弃的塑料瓶变成了平凡生活中的一点小情趣。
丹麦艺术家Thomas Dambo用可回收材料制作大型雕塑,他用不到三年的时间在世界各地完成了25件木制作品。他的项目六个被遗忘的巨人,是基于他的家乡哥本哈根,一个项目建造和隐藏友好的巨人在城市的森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Sculptures, Trolls
图片来源:www.thomasdambo.com
所有的这些巨木都是由回收木材制成的,这些材料是由Dambo和他的团队从600个托盘、一个棚屋、一个旧围栏和其他各种来源收集而来。他说,“我用回收材料制作了所有巨大的雕塑,以展示这种珍贵材料的潜力,这种材料经常被丢弃,对自然界构成威胁。”他希望把人们从混凝土城市和电脑屏幕吸引到野外,让他们与自然世界重新建立联系。
Ian 希望借由这一系列的作品让我们反思自然制造与人造之间的关系与边界。在他看来,“ 这项工作的重点不是神创论或谁(或什么)创造了谁,而是我们作为人类与自然的联系 ”。
图片来源:www.thomasdambo.com
那些用丙烯酸玻璃创作的人体,隐藏在走廊、树林、土地、溪流等周围各种景观的反射里。它们伪装成周边环境的样子,让人难辨真假;而作品边缘处有机的弧线,和材料所带来的景物变形,不时地向观者提示它们的存在。当周围环境变化,它们也不断变化;而周围仿佛静止时,它们则强势地向人们强调一部分风景。
如今,Rob Mulholland的雕塑成为苏格兰城市再生计划的一部分,它记录了消失的村庄,传达了在每一刻自然的变化,同时也让人们静下来,对周遭世界的变化保持敏感,时时心存反思和质疑。
今天的情况更加不稳定,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突变。有人称之为人类世,但最好将其描述为一种新的气候制度。当然,这是一种新的制度,因为人类活动与自然世界之间有着许多意想不到的联系,这迫使我们每个人重新打开早期的自然概念,重新分配其中所包含的东西。因此,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将取代旧的看待自然的方式?
Bruno Latour 是世界领先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之一。他在《面对盖亚》(Facing Gaia)这本书中探讨了JamesLovelock提出的一个潜在候选人,他为脆弱、复杂的系统命名“盖亚(Gaia)”,通过这个系统,生物现象改变了地球。他立即被误解的事实证明,他的读者们试图将这一新概念融入到一个旧的框架中,将盖亚转变成一个单一的有机体,一种巨大的恒温器,某种新时代的女神,甚至神的普罗维登斯。
在这一系列关于“自然宗教”的讲座中,BrunoLatour认为,盖亚这个复杂而模棱两可的形象恰恰相反,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方式来理清现在已经过时的自然概念的伦理、政治、神学和科学方面。他为科学家、神学家、活动家和艺术家之间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因为他们和我们都开始适应新的气候制度。
设计师Fernando Laposse将墨西哥的传统农业玉米创造出新工艺,将玉米果皮转发为新的材料,为贫困农民创造收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确保未来的粮食安全。
图片来源www.fernandolaposse.com
文字整理 | 唐雪雯
编辑 | 蔡贝妮
版面设计 | 英途联盟
审校 | 戴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