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也没想到,《有这样一座图书馆》在行业内已经有五千多人阅读,我来补充说下,我那篇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呢?顺便就如何提高写作能力谈一些我的想法。3月26日(周五)下午我到太原市图书馆作半日停留,给馆员讲如何写作。在此期间,郭欣萍馆长带我参观,我有所见听闻所想,周六回京火车上就发朋友圈简单写了四点印象深刻的地方。
我说过,发朋友圈也是写作,写作并不神秘,写作无处不在,我们每天可能都在写作。因为是发朋友圈,我当然就选择我记得住的、印象深刻的写了几点,比如郭馆介绍过的太图的服务效能等。但是具体数据我担心听错了,于是在微信上找郭馆长确认,顺便又问疫情前的情况,因为疫情前的数据更能反映正常的服务情况。她很好地回答了我的问题,我及时补充到朋友圈下。下午回到北京,累了,晚上很早就睡了。
周日(28日)早上六点多醒来,朋友圈好多人点赞,我想就干脆写成微信推文吧。把朋友圈的图文搬到我的“图情出版”公号上,朋友圈的文字只有一百多字,但是重要的几个要点(我对太图印象深刻的四点)已经列出来了,再顺着思路补充丰富,增补图片,两小时后,即8点多写出初稿。8点多写出初稿后,因为有些图片我拍得不好,我就想找郭馆补,她很快就回复,周日上午一直在线上积极协助我核对数据,回答我的补充提问,还给我补发了一些太原市图书馆的数据和文章,但是我不能都用,我得根据文章的需要有选择。我觉得太原市图书馆的确做得好,所以很自然地就给文章起了“有这样一座图书馆”这个标题。↑↑点图片,阅读原文
但是最开始,我正文结构是顺序式的,第一个要点便是“馆长和馆员干劲大”,提到了太原市馆郭馆长及其团队,还配了照片为证。这显然与题目不符,因为谜底揭晓太早了,于是我就卖了个关子,对几个小标题进行了调整,把“服务效能高”这个小标题放到了最前面,“馆长和馆员干劲大”放到了后面。在文章前半部分,我故意把图书馆名隐去了,让大家猜。直到后半部分才揭晓。6点多起床,8点多出初稿,11点发表出来。这篇文章就是这么写出来的。我想说的还是这些:1. 写了就别浪费,发表出来;
2. 写作并不难,一本书就是20篇文章,一篇文章就是四五个要点,甚至一篇文章只始于发一次朋友圈的百把字和九宫格照片。
3. 你不需要优美的文笔。写你熟悉的,你擅长的事,写你的工作,为读者而写。重要的是表达清楚,你要把你的工作亮点、重要的细节用有限的文字清楚地表达出来。业务案例的读者是你的同行,不是你的馆长。很多同行的工作做得不错,但是他交来的业务案例,对于这个案例的背景、这个活动是如何组织的,完全是交代不清。我想,他一定是给馆长写工作总结写多了,没有把读者想象成同行。馆长可能对你为什么要开展这项活动的背景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同行并不了解。有的文章堆砌数据但数据太抽象,有的文章是该说的没说,不该说的套话空话写了一大堆。清楚的表达很重要,需要训练,需要多写。
4. 写文章像盖房子,框架结构很重要,如果你的文章有好的结构,你往里面填东西就行了。我看一本书,很喜欢看他的目录,看他怎么搭框架,我从国内国外的图书那里学习人家好的目录大纲。好的书,每个要点都有说服力,加在一起论证有力。不好的书,除了废话和啰嗦话,该讲的都没讲,有的书除了绪论、综述、现状、参考文献,关键部分只有一章,而且这一章的章名与书名是同一个!一章就能解决的问题,你不需要写成一本书吧。
你也来试试把你的朋友圈变成文章吧?在我走之后,太原市图书馆果然响应我讲过的:“要多写!想要写好不是听一次讲课就能提高的。就像游泳一样,岸上听课是学不会的,必须是实践。哪怕参加一次会议,听一次课,你不要光是激动一下就没了,你要记一下,哪怕只记几句你感触最深的。”
赞他们的学习力与执行力,所以这样的馆做得好,引来那么多点赞,也就丝毫不奇怪了吧!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图书馆学、信息管理科学可供书目(2021.3)
简介:提供目前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图书馆学、信息管理科学可供书目,即有库存、可以买到的书目。
更新时间:2021.3.10
如有需要,请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发行部联系。网址:www.nlcpress.com
联系电话:010-66114536,66126153。↑↑点图片,免费申请
↑↑点图片,详细了解《爱上阅读效率笔记(通用版)》
点击"阅读原文",到国图出版社官方微店购买《爱上阅读效率笔记(通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