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杯壶成长为大市场,这位“饮”领者为何频获青睐?

萧田 财经无忌 2024-01-22






吉米.里夫金在《韧性时代》中预言,人类社会曾经的“进步时代”已成过眼烟云,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韧性时代”。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韧性就是适应性,是面对环境变化时的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是不屈不挠的生存能力。


时值财报季,各行业的“半年报”纷纷出炉,在整体承压的大环境下,各行业都在过“紧日子”“难日子”。


严峻形势中,寻找韧性行业中的韧性企业也就成为了诸多投资者共同的选择。


国际、国内销量“两开花”的杯壶业,以及具备核心竞争实力的杯壶龙头,无疑就是这样充满韧性的行业和标的。




一份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杯壶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早在2021年,全球不锈钢真空保温杯市场规模就已经突破124.9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接近890亿元。


这离不开以YETI、Stanley、S’well、虎牌、象印等为代表的巨头,在全球杯壶市场上开疆扩土。


以Yeti为例,近年来不断通过“好产品+DTC渠道+社交营销”为主要方式持续推动营收增长。


复盘YETI爆款杯RAMBLER发展,自2014年推出至今,YETI持续丰富RAMBLER产品矩阵,并重点打造DTC渠道,通过官网独立站、亚马逊电商、品牌直营店等形式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且持续积极在社交平台推广营销。


多举之下,YETI用户结构成功“破圈”,女性消费者占比从2015年的9%提升至 2019年的34%,45岁以下年轻消费者占比达64%,YETI水杯业务17-22年保持连续正增长,五年CAGR为25%。


财报显示,YETI上半年实现营收7.05亿美元,净利润4863万美元。其中,23Q2收入实现4.03亿美元,环比增长了32.95%,毛利率53.37%,同比增长了1.21%,净利润3807万美元,环比增长了260.5%。势不可挡。


再比如,美国保温杯百年品牌Stanley,近年来通过丰富产品色彩、发力DTC渠道、加强在Tik  Tok等社交媒体影响力等举措,带领百年品牌成功“破圈”。


2021年,Stanley杯壶营收同比增长超200%;22年9月推出新品Quencher  H2.0延续高增趋势,亚马逊全站Stanley品牌自此前的数十万美元季度销售额增长至22Q4、23Q1的3000万美元、2400万美元。23年热度依旧不减。


据财经无忌了解到,这两个美国品牌的保温杯运营商中均看见了一家中国上市公司哈尔斯的身影。

 


业内人士表示,不同于国人用保温杯保暖,美国消费者用保温杯来装冰水保冷,从长途自驾、家庭野餐,到休闲钓鱼、露营聚会,再到极限运动等,保温杯使用场景非常广泛。保温杯产品一般售价不高,再加上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可以说是个增长快又不太卷的赛道。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仅2022年一年中国出口美国不锈钢真空器皿超2亿只,相当于每三个美国人中有两人拥有不锈钢真空保温器皿。


而作为“世界工厂”,中国企业主要是以OEM、ODM业务模式参与到海外杯壶市场。


尤其是浙江金华,隐匿着全球最大的保温杯产业带。全球最大的保温杯壶运营商就在金华市下辖的永康市。


目前,受益于海外杯壶市场高景气度,中国杯壶业外销收入保持快速增长。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截至2023年7月,我国真空保温器皿出口金额累计11.73亿美元。仅7月,我国真空保温器皿出口金额就达到了1.96亿美元。


显然,对于国内杯壶企业而言,深度绑定这些国际知名品牌的头部供应链,无疑将会最先、优先受益。




海外市场突飞猛进之余,国内杯壶市场的潜力也同样不容小觑。


数据统计,2022年我国以出厂价计算杯壶市场规模达到379亿元,同比增长16.2%,而且根据行业报告预测,从2022到2026年五年间平均增幅将达到11.6%以上。


行业近年始终保持较高增速,其动力来源于,客群变化所产生的巨大增量市场和消费升级背景下的结构性增长空间。


当前,国内杯壶消费正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等需求场景的细分和丰富,杯壶开始承载年轻一代的个性表达,即从最初的耐用品变为时尚消费品,支撑行业快速扩容。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杯壶产品在“好材质”、“好颜值”方面的要求提高,高端杯壶产品逐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一趋势并不局限于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消费者同样呈现出对高端产品的强劲购买力。


对此,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财经无忌,“老一辈的消费者用保温杯就是为了喝水,对价格敏感也不在意颜值,一个杯子可能用好几年甚至一辈子,但现在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他们会为悦已买单,杯子颜值是第一位的,喝水反而没那么重要,目前的现状就是‘小众引领时代,个性秀出本身’。”


但事实上,一直以来,以膳魔师、虎牌和象印等国际品牌凭借其品牌优势和庞大的销售网络,在中国杯壶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份额。


如今,随着制造和设计等经验不断丰富,国有品牌与国外品牌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国有品牌竞争力正日益增强。


再加上,由于当下年轻一代的群体出生并成长于中国经济快速腾飞的时代,更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让他们能够以更平和的心态去认清国货和国际大牌。


以哈尔斯为代表的杯壶龙头,利用与国外品牌商进行OEM、ODM合作的机会积累了丰富的产品制造和设计经验,已经开启自有品牌的转型。


哈尔斯不仅较早开启了自主品牌的转型,截止目前,旗下拥有哈尔斯(HAERS)、SIGG等四大品牌,分别针对中产阶级和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在办公、休闲、运动户外等多场景错位发展,覆盖各个细分领域。


近年来,哈尔斯自有品牌业务营收不断提升。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哈尔斯自主品牌总体实现营收同比增长了7.8%,国内市场毛利率同比增长了2.57%。自主品牌已经成为哈尔斯“第二增长曲线”。


可以肯定的是,国货崛起已是大势所趋,杯壶业一定会诞生一家能够代表中国的自主品牌企业。




半年报发布后,哈尔斯举行了线下投资者交流会,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家券商机构和投资者相聚在浙江永康,他们此行带着相同的疑惑——


在竞争激烈的海外杯壶市场中,哈尔斯为何能深得国际客户信赖?在杯壶行业“自主品牌”转型的浪潮之下,哈尔斯为何能持续增强国有品牌的竞争力,将“中国杯壶专家”植入用户心智?


哈尔斯到底做对了什么?在结束了调研后,他们心中慢慢有了答案。


据悉,哈尔斯产品累计销量达5亿只,并获得信息咨询公司欧睿“全球杯壶销量领先”认证,成为国内杯壶行业中首家获得国际机构“销量领先”认证的企业。YETI、Stanley等世界品牌背后最大的保温杯壶运营商就是哈尔斯。


一直以来,哈尔斯都是“质”取海外市场,不断夯实国际OEM、ODM业务的基本盘。


今年上半年及哈尔斯近三年的研发费用都超过了4%,是行业研发费用投入最多的企业。研发上的重投入不仅使得哈尔斯“精品产品”深入人心,同时也为企业构筑了深厚的护城河壁垒。


以极致保温技术为例,哈尔斯作为杯壶行业的龙头企业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发投入。在“钛一生水”升空一周年之际,哈尔斯还与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热仿真联合工作室,未来哈尔斯将结合埃依斯仿真专家的经验及方法论,建立一套不锈钢真空保温杯产品的热仿真系统。


该工作旨在提升公司产品的保温保冷性能、提升研发效率以及产品质量保障能力,从根本上解决户外杯壶保温性能不佳、不便携带、不易清洁、耐用性欠佳等痛点。而随着这些核心技术被不断攻破,预计消费者很快就能在珠峰大本营看到哈尔斯的身影。


 

一位与哈尔斯合作了17年的经销商表示,他每次都会关注哈尔斯新品。“哈尔斯的品质让人放心,并且品质也在不断提升。”


截止目前,哈尔斯已经在全球建立了包括永康、临安、蚌埠、泰国、瑞士五大生产基地和完整的杯壶产业链,持“质”以恒,做精产品。


半年报显示,在国际业务中,哈尔斯基于原有客户基础之上,积极开拓有规模、有质量、有潜力的新客户,新客户同比增长了149%,国际市场综合毛利率32.03%,同比增长了3.49%。


这也意味着,未来,随着海外需求景气度的不断提升,大客户的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哈尔斯的国际OEM、ODM业务增长可期。


另一方面,哈尔斯在坚持产品质量,夯实品牌“硬实力”之外,也在通过品牌定位升级,打造品牌“软实力”。


近年来,哈尔斯加快自主品牌的拓展,以新形象与跨行业的品牌活动不断传递品牌价值,向着打造“消费品品牌企业”迈进。


去年7月,哈尔斯品牌定位升级项目启动,在品牌、产品、研发、供应链等方面进行升级和布局,哈尔斯以“全球领先的中国杯壶专家”的定位,走上“精品杯壶精益智造”的品牌路径。


今年,哈尔斯重磅官宣王源成为品牌首位代言人,在微博上首发官宣短片《专注的力量》,截止目前曝光量已经超10亿,总互动量超1500W。本次官宣人群拉新规模超400W,品牌认知人群增长迅猛。

 


而在品牌官宣后,哈尔斯天猫客群年轻化愈加明显。其中,店铺客群18-24岁Z世代年轻人占比接近50%,且女性消费者结构占比显著提升。


哈尔斯正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态,链接用户视角,与消费者同频共振,用专注的力量,开启创意多源健康生活,成为用户健康生活的长期陪伴者。这不仅符合杯壶业从“功能型”商品转变为“消费型”商品,同时也为哈尔斯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过去提起保温杯,几乎没人会把它和时尚结合起来,现在,在哈尔斯的助推下,大家眼中的保温杯早已经变身为彰显个性的时尚消费品。


这也解释了,为何在半年报后,包括安信证券、天风证券等机构都对哈尔斯给出“买入”和“增持”评级。


杯壶业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无论从品牌、产品还是渠道,不断追求创新的哈尔斯都是中国杯壶行业的“破浪者”。


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也相信,哈尔斯距离“让世界看见中国温度,更让中国人用上自己的精品国货杯壶”这一愿景将越来越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小杯壶成长为大市场,这位“饮”领者为何频获青睐?

萧田 财经无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