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行切磋交流促专业成长,单元课时设计见核心素养

何凯欣 乐学数韵 2022-07-16

专业、公益、综合、情怀
乐学数韵(ID/抖音:Vlxsy8
教研、解题、资源    
 Q群:314559613

名师汇聚龙门

   

   ‍2019年11月13日在龙门县龙门中学举行中学学科教师培训项目之专家示范课活动。培训活动主要围绕新时代新课标下课时教学设计探讨-以《幂函数》为例开展,并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院长刘秀湘教授,博士生导师邓春源教授,东莞中学庞进发老师和莘村中学陈万寿老师。活动流程如下:

一、陈万寿老师的专家师范课-《幂函数》教学设计及上课情景

    

              上面两图为陈老师在课上与学生互动情景

   陈万寿老师在单元教学设计基础上,以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进行了以《幂函数》为主题的示范课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陈万寿老师以龙门县桔果丰产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进行总结,从而自然引出幂函数的一般特征,同时通过概念辨析帮助学生建立幂函数与之前所学函数的联系,引导学生抓住幂函数的形式特征,进一步地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去研究一类函数的性质。通过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让学生在导学案上画出相应的幂函数的图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函数的图像,得出五个函数各自性质的基础上,归纳共性和差异性,得出幂函数的一些基本性质。最后,陈万寿老师让学生学以致用应用新知解决了相关数学问题,同时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利用解析式对单调性进行严格证明,让学生认识到用抽象语言描述单调性定义在证明中的重要性,并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说出幂函数具有哪些性质,并让学生归纳了函数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提炼本堂课的数学思想。总而言之,陈万寿老师本节示范课给参加培训活动的老师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二、《幂函数》课堂教学探讨会

图为课后点评情景

图为广东省百千万人才、东莞市名师庞进发老师在作精彩点评

               图为华师数科院刘秀湘副院长在作活动总结及项目安排布置

示范课结束后,由龙门中学数学科科组长刘旭敏老师组织了课堂教学探讨会。会中,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邓春源教授点评了陈万寿老师上课课时安排紧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细致地分析了幂函数的性质,同时也给在场老师引发了思考如何更加明确地引导学生探究引起的幂函数的图像变化。其后,东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庞进发老师基于单元课时教学设计以幂函数为例给在场老师进行了培训,主要内容有单元课时教学设计,幂函数课时内容解析,幂函数教学设计探讨过程和幂函数课堂教学探讨。庞进发老师同时也提出了幂函数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学会作图识图。最后,由华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院长刘秀湘教授进行了今天的活动总结。

  三、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感悟

吴泳泳老师听课感悟:

本次惠州龙门之行,令我受益匪浅。

总是需要走出去,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开拓自己的眼界,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无论是到达当天晚上讨论上课细节到十点多,亦或者是上课时陈老师的激情投入,又或者是课堂的精彩纷呈,还是专家学者的精辟点评,都让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比如上课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究竟应该教给学生的什么;又比如如果一节课内容比较多,繁琐,细碎,就比如陈老师的示范课《幂函数》,幂函数这节课要讲的内容又碎又多又杂,我们应该要如何取舍,再比如,在课堂上要怎么精心设计才能让学生动起来,我想这些都是我从这次惠州龙门之行学习到的。

专家的点评也让我体会良多,最深刻的

东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彭进发老师提到的y=根号x这个函数要怎么上,这是一个很细的点,我从来没有思考过的,所以,对教材的研读,对上课内容的思考,我还有很多路要走。最后,我觉得彭老师提到的:研究一类对象性质的普遍方法也值得大家学习。在此列出:

思维路径大致为:

1. 确定研究对象是什么

2. 按照某个特征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

3. 筛选出有代表性的元素

4. 研究这些元素的性质和规律

5. 得到这一类对象的性质(共性、规律性)

6. 应用到实际中检验和丰富性质的合理性。


陈万寿老师课后总结:

我是基于“单元—课时教学设计”来设计这节课,主要以人教版必修一(2007年第2版)为蓝本进行设计,并且参看了最新的人教版A版(2019年7月第一版)、北师大版(2019年8月第一版).本节课主要设计的理念是让学生经历研究一类函数性质的过程(即经历定义表示—图象与性质—应用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严谨,提升归纳概括能力,提升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从整节课学生生成度和达成效果来看,这个目的基本是实现了,学生主体性也得到非常好的发挥,比如学生通过观察图象提出了y=x^1/2和y=x^2是关于直线y=x对称,等等,这些都是在课前没有预想到的,我鼓励他继续在课后进行探究.

这节课仍然有较多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第一时间没有分配好,拖时了几分钟,主要是例题第2问,不同底不同指数比较大小时,难度过大,与本节课探究函数性质也有些脱节,其实在讲前一天晚上,我们工作室成员讨论时也想删除这个内容,但是导学案已经印好没有办法更改,结果真的出现时间的不足,囿于时间,总结有略显粗糙,另外学生作图时存在几个小问题,比如曲线不够光滑、y=x^1/2的图象仍然出现在第三象限,等等.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工作室成员都有很大的收获,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灵魂,我们整个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设计和开展,突出重点,渗透数学核心素养是重中之重,应用要根据生情和生成度有所取舍.

教研教研,教了就要研,教学相长,这条路虽然艰辛不易,但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享受育人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陈万寿

                                            2019.11.11


乐学数韵:我学习我快乐、品数味好韵来

Vlxsy8 :    微“乐学数韵”吧 我们乐学数韵吧

(注:“V”:微的谐音,也是英文We的同音)



高中数学公众号联盟

   

乐数主编近期部分讲座稿及论文

1.《高中数学优秀科组建设报告》,2019年顺德区大教研会议发言稿,2019.9.11

2.《高三解析几何解答题解题模式分析及教学建议》,广东省中学数学(高中组)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讲座稿,2019.5.18

3.《对2018年全国高联竞赛广东预赛第9题的深入探究》,发表在《数学通讯》2019.1期

4.《突出学科素养,提升应用意识》,个人学术讲座,2018.11.8

5.“携手共进,相辉相映”——名师工作室交流活动暨高考专题讲座,2019.3.7

6.《依托米勒问题,传播数学文化》,发表在《中学数学研究》2019.2期

7.《利用三个特征点求解一类含绝对值的最值问题》,发表在《中学数学研究》2019.5期

乐学数韵:您贴心的高考好帮手

ID:Vlxsy8

    教研、解题、资源尽在”好老师高中数学Q群"(群号:314559613).在公号后台输进:“入群”即可了解详情.    看在小编那么努力的份上请赐个“在看"吧,您的转发和分享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一百多篇精彩原创文章,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