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源丨张政烺:玉皇姓张考

张政烺 山水澄明 2022-07-19


玉皇姓张考


文 /  张政烺


标点“二十四史”《清史稿》同人合影

后排左八为张政烺

摄于1973年,照片中文字为启功标注


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责善半月刊》创刊号载顾颉刚先生《浪口村笔记》,内有“玉皇”一则,论自宋以后玉皇之祀典甚悉。末有数语云:“不知何时民间讹传玉皇姓张,遂有张玉皇之称,见于唱本小册。想系玉皇与张天师之合流。”余以郡望之故,尝留意此事,惜所获材料不多,今就所忆之重要部分写为此篇。顾先生旧居之浪口村与余所居之响应寺距离颇近,“鸡犬之声相闻”,惜当日竟未获一讨论也。


余幼喜听老人讲故事、看戏、读小说。稍长喜阅杂书,其性至今未改。寒门衰微,家庭中仅老母兄姊及一时常来归之老姑,余所闻故事大抵不出此数人。忆初闻玉皇姓张、文昌姓张、灶王姓张、天师姓张之说,觉华宗望族皆据天府要津,不觉眉飞色舞。及闻玉皇所以得天下者,则又如晋明帝闻王导陈司马氏创业之始,大有以面覆床之势,曰:如此得天上,其祚安得长!(顾先生云:“近年民间又纷传玉皇将禅位于关帝。”或即其验乎?)


年来记忆日减,童时所闻渐即湮灭,于此事之首尾已不能举。仅就追忆所及,知凡幼时所习之故事皆展转自书本中来。若讲史部分不过《东周列国志》至《铁冠图》等书,公案部分不过《七侠五义》至《刘公案》等书,其神话部分亦不过《封神》《西游》之属,惟间出入《山海经》《列子》《搜神大全》《玉历宝钞》等书而已。诚皆有本之学,然以非真正十口相传之民间传说,则亦不足重也。此玉皇姓张一事,余后读《香祖笔记》,知其说原出于《诺皋记》,不过加以人事上之渲染而已。又后读《酉阳杂俎》,知即载在《杂俎》中。今检《津逮秘书》本,录之如下:


天翁姓张,名坚,字刺渴。渔阳人。少不羁,无所拘忌。尝张罗得一白雀,爱而养之。梦天刘翁责怒,每欲杀之,白雀辄以报坚。坚设诸方待之,终莫能害。天翁遂下观之。坚盛设宾主,乃窃骑天翁车,乘白龙,振策登天。天翁乘余龙追之,不及。坚既到玄宫,易百官,杜塞北门。封白雀为上卿侯,改白雀之胤不产于下土。刘翁失治,徘徊五岳作灾。坚患之,以刘翁为太山太守,主生死之籍。


《责善半月刊》第二期及第五期书影


《津逮秘书》本《五色线》卷上《天翁白雀》条说与此同,盖即据此节录者也。


又余所闻故事情节较此为剧。


初,刘翁数命天吏捕张,张每设酒筵以享,必尽醉始罢。于是天吏为张所弄,有堕入厕溷中者,有闭入酒瓮内者,有失其冠服者,有亡其符牒者,皆不得复命。及知刘翁将自至,乃先置一巨豕,去其毛鬣,洗涤洁白,施以五采文饰,故衒于刘翁之前。自乘其上,暗以针刺豕股,则狂叫奔驰势不可当。刘翁已醉,顾而乐之,请以所乘白龙相易,再三始许。而刘翁未得其针,试之不验。则又归咎于服饰非其所习,必易服始可。刘翁从之。于是张翁御玉皇服,乘玉皇车,捷足先登。命司天阍人后有至者不得纳。刘翁乘猪迟三年始至,不得入矣。


此当是唐代民间流传之说,如顾先生所言近年民间又纷传玉皇将禅位于关帝者,而段成式笔记之。以天公之威严,段氏纵不信神,亦不敢捏造事实以厚诬之,以撄众怒也。由称刘翁、张翁观之,颇似汉人之说。以汉人对上多称翁者,如桓谭《新论》称新莽为王翁,即其例也。


邹安《艺术类征》第二册艺玉类中,有题一“唐玉刻”者,作长立方体,其面有椭圆形之槽。底刻文三行:


天公姓张,字伯明,一字君解。天母字君恩。

昴星字太伯。太白字壬昌。岁星□阿辰,

一名玄圭。寅公字曲。北君字白所。


右侧刻文一行:


日字子花。月字叩明,一字长生。日出行呼日字,月出行呼月字。大中三年。


由字体考之,断为晚唐之物无疑。书法类褚薛,与李德裕书亦极相近,盖当时极风行之一派也。此物为用不明。其符箓有“天命”等字,不类墟墓间物。震下艮上,于《易》象为颐。《易》:“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然观“东北方徐州二”两行,则此两卦或表示方位者,与重卦无涉。底及右侧刻“仙籍”五行,初不详其用,后见《敦煌掇琐》(九)《吉凶避忌》条项(此卷已残。名系刘半农先生拟)有下列两段:


六月神名:天公字大华。日字长生。月字子光。北斗字长文。太白字文君。东方朔字祖常。


右难此六神名字识之,不兵死。女人识之,不产亡。有急难呼此神老老不避死吉。一云:知此六神名,长呼之,即长生不死,上为天官。


其神名与唐玉刻咸不同乖异。然唐玉刻“日出行呼日字,月出行呼月字”等语,得此残卷而后意义始明。此卷复印件未见,以其出于鸣沙石室,殆亦唐末宋初间物也。


《朝元图》(局部)

着唐代帝王服饰的玉皇大帝

壁画,元代,426 × 9468 cm

现藏于山西芮城永乐宫


《酉阳杂俎》称天翁,唐玉刻及《吉凶避忌》条项称天公。古者称翁犹公,如汉人言翁主即公主,乃翁即乃公,翁孙即公孙。《方言》:“凡尊老,周晋秦陇谓之公,或谓之翁。”(参考王念孙《广雅·释亲》“翁,父也”疏证。)或翁之称较公为古。要之天翁即天公,殆无疑义。据此三者所记,知唐人于天公之名字迄无定说,然其姓张则无异论。


称天帝为天公似始于晋。《晋书·天文志》:“此复是天公愦愦,无皂白之征也。”《五行志》:“昔年食白饭,今年食麦麸。天公诛谪汝,教汝捻咙喉。”玉皇之称着于祀典虽始宋真宗,然见于唐人诗句中者实不一而足。唐诗于天帝称玉皇、玉帝,其侍曰玉女、玉郎,其域曰玉京、玉清,其居曰玉阙、玉楼,其书曰玉简、玉册,其动植曰玉兔、玉蟾、玉树、玉芝。盖古人信服食玉可以长生,又以为纯洁清净之征,故用以美上帝及其所居之境界。今就唐之名家诗集中选录数首以见其概。


《朝元图》(局部)

地母娘娘


《朝元图》(局部)

西王母,一说宋代以后民间认为其与玉皇为夫妻


韦应物《学仙》二首(《四部丛刊》本《韦江州集》卷九第四叶。此其第一首):


昔有道士求神仙,灵真下试心确然。千钧巨石一发悬,卧之石下十三年。存道忘身一试过,名奏玉皇乃升天。云气冉冉渐不见,留与弟子但精坚。


白居易《梦仙》(马元调刊本《白氏长庆集》卷一第三叶)


人有梦仙者,梦身升上清。坐乘一白鹤,前引双红旌。羽衣忽飘飘,玉鸾俄铮铮。半空直下视,人世尘冥冥。渐失乡国处,才分山水形。东海一片白,列岳五点青。须臾群仙来,相引朝玉京。安期羡门辈,列侍如公卿。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帝言汝仙才,努力勿自轻,却后十五年,期汝不死庭。再拜受斯言,既寤喜且惊。秘之不敢泄,誓志居岩扃。……(下长不录)


李咸用《升天行》(宋书棚本《披沙集》卷一第五叶)


堂堂削玉青蝇喧,寒鸦啄鼠愁飞鸾。梳玄洗白逡巡间,兰言花笑俄衰残。盘金束紫身属官,强仁小德终无端。不如服取长流丹,潜神却入黄庭闲。志定功成飞九关,逍遥长揖辞人寰。空中龙驾时回旋,左云右鹤翔翩联。双童树节当风翻,常娥倚桂开朱颜。河边牛子星郎牵,三清宫殿浮晴烟。玉皇据案方凝然,仙官立仗森幢幡。引余再拜归仙班,清声妙色视听安。飡和饮顺中肠宽,虚无之乐不可言。


据此可见唐人心目中之玉皇已与后代无殊。其宫殿仪仗权势作用皆俨然人世皇帝。此外如柳宗元《界围岩水帘》(《四部丛刊》本《唐柳先生集》卷四十二第八叶):“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元稹《以州宅夸于乐天》(《四部丛刊》本《元氏长庆集》卷二十二第二叶):“我是玉皇香案吏,谪居犹得住蓬莱。”韩愈《李花》二首(《四部丛刊》本《昌黎先生文集》卷五第二叶。此其第二首):“夜领张彻投卢仝,乘云共至玉皇家。长姬香御四罗列,缟裙练帨无等差。静濯明妆有所奉,顾我未肯置齿牙。”皆以玉皇为形容譬况之词,自非当时人对于玉皇已皆有一具体之概念,属文修辞不至于此。故其所述之玉皇,服饰侍御一若皆有定式。盖当时已宫观祠祀,造像写图者众,故各家所述竟如此一致也。关于此点证据本伙,今以援引之便仍以诗为证。杜甫《玉台观》二首(《九家集注杜诗》本卷二十五第十叶。此其第一首)


中天积翠玉台遥,上帝高居绛节朝。……


韦应物《清都观答幼遐》(《四部丛刊》本《韦江州集》卷五第六叶)


逍遥仙家子,日夕朝玉皇。……解组一来款,披衣拂天香。……疎松抗高殿,密竹阴长廊。……


元稹《天坛上境》(《四部丛刊》本《元氏长庆集》卷十六第二叶)


野人性僻穷深僻,芸署官闲不似官。万里洞中朝玉帝(上有洞周万里),九光霞外宿天坛。洪涟浩渺东溟曙,白日低徊上境寒。因为南昌检仙籍,马君家世奉还丹。


道教神仙谱系

根据南北朝道士陶弘景《真灵位业图》所绘

其中元始天尊为主神,玉皇大帝为四御之首


至于天公如《酉阳杂俎》所述,有玄宫,有百官,封侯命职,其即玉皇玉帝固已毫无问题。且由李太白诗中亦可证之。唐人诗言此者似以太白为最早最多,今用《四部丛刊》本摘录数首,亦可以见其概矣。《梁甫吟》(卷三第九叶)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雷光,倏烁晦冥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叩关阍者怒。


《短歌行》(卷五第二十七叶)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苍穷浩茫茫,万劫太极长。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齐贤曰:《神异传》曰,东王公与玉女投壶,设有不接,天为之笑,开口流光。今电是也。)


《西岳雪台歌送丹丘子》(卷七第七叶)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卷八第二十二叶)


……粉图珍裘五云色,晔如晴天散彩虹。文章彪炳光陆离,应是素娥玉女之所为。……为君持此凌苍苍,上朝三十六玉皇。下窥夫子不可及,矫首相思空断肠。(士赟曰:三十六玉皇者,道家所谓三十六天帝王也。)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搥碎黄鹤楼》(卷十九第十七叶)


黄鹤高楼已搥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


玉皇(或天公)姓张之传说在唐代既已非常普通,其非一朝一夕之故可知。玉皇为最尊之神,其姓氏絶不能无意为之,而张氏又从未有为天子者,则此事自当与汉末天师道五斗米道有关。故顾先生谓“想系玉皇与张天师之合流”。惟余则疑其源出于张角耳。《后汉书》卷七十一《皇甫嵩传》:


初,巨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呪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杨、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号也。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杀人以祠天。角称天公将军,角弟宝称地公将军,宝弟梁称人公将军。……


张翁渔阳人,张角巨鹿人,两地今皆属河北省,相距不甚远。故余意张翁即由张角传说附会而来。刘为汉之国姓,张翁代刘翁或即“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之说。然此种无稽之谈,年代攸远,其详恐亦未易考矣。


玉皇大帝像


二十九年五月十九日写成,问于劳贞一先生,劳先生谓:“张氏兄弟意在取汉自代,则以张代刘之传言当自此时始。汉人崇拜高帝,郡国皆有高庙,王莽篡位亦用高帝受符。而高帝本赤帝子,赤帝即五方上帝之一。以五德终始说推之,则汉代民间上帝当为高帝可知。若在他代则玉皇何故姓刘也!”谨按劳先生之说是也。后世虽无五德之说,然如唐代之崇老子,宋代之奉轩辕,累加徽号,俨然玉皇上帝,其理犹然。然则虽谓唐之玉皇姓李,宋之玉皇姓赵,亦无不可也。特人情以先入为主,张为玉皇得姓之始,故其传入民间也深,历千余年而未改也。至如近年謡传玉皇将禅位于关帝,则又二十世纪革命之说乎。


政烺附记


 附跋  

杨向奎


苑峰云:“玉皇姓张,文昌姓张,灶王姓张,天师姓张;觉华宗望族皆据天府要津,不觉眉飞色舞。”而其所引《酉阳杂俎》中之天翁张坚,则又鄙同乡也(渔阳),遂亦不觉色喜。今按以张坚为玉皇固不失为有力说法,但也有别种记载,足资提出。王弇州《宛委余编》即引《酉阳杂俎》天帝张翁酒醉刘翁而乘龙上天之说,及《殷芸小说》周兴死,天帝召兴升殿,兴私问左右曰:“是古张天帝耶?”答曰“古天帝已仙去,此是曹明帝”云云,以为祠山张大帝之证。祠山神张大帝盛行吴楚间,非北人张坚也。


其年代籍贯颇有异说,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五“祠山神”下考证颇详。祠山神之见于正史者:《宋史·范师道传》,广德县有张王庙,民岁祀神,杀牛数千。《黄震传》,通判广德军旧有祠山庙,民祷祈者岁数十万,其牲皆用牛。《明史·周瑛传》,瑛守广德,禁祀祠山。《明史·礼志》,祠山广惠张王(火勃),以二月十八日祭。此外,又见于《文献通考》。笔记小说及地方志中尤多见张大帝之记载,《陔余丛考》仅引《柳轩杂识》《宋稗》及《癸辛杂识》等,《柳轩杂识》中大略云张王欲自长兴县疏圣渎通津广德,化身为豨,纵使阴兵,为夫人所见,其工遂辍。


《封神图》(局部)

壁画,现藏于河北蔚县玉皇阁


《宋稗》中记之较详,云王濬渠时先与夫人约,每饷至鸣鼓三声,王即自至,不令夫人见之。后夫人遗餐于鼓,鸦啄鼓鸣,王以为饷至;至,则无有。已而夫人至鸣鼓,王反不至,夫人遂亲至河所,见王为大豕,驱阴兵开濬。王见夫人自惭,工遂辍,而逃。居人思之,为立庙。夫人亦至县东而化为石,人亦立庙。此外刘昌诗之《芦浦笔记》卷七“启母石”下亦详记此故事。化豨化石之说当由《淮南子》中大禹治水化为熊,其夫人涂山氏见而惭化石之演变。张王之时代籍贯,《芦浦笔记》云:“王本前汉吴兴郡乌程县横山人。”然颇有异说,今钞列于下: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四《外郡行祠》:


按《会要》,真君姓张名渤,血食广德军之祠山。始封灵济王,累加美号曰昭烈大帝,后改封昌福真君。今加宝号曰正佑圣烈昭德昌福崇仁真君。自祖父祖母以下若圣妃若诸弟诸子诸妇及女俱锡宋朝上爵封之。然都人士庶奉祀者有祷必应,如响斯答。


明陈继儒眉公《群碎录》:


祠山张大帝张秉,武陵人,一日行山泽间,遇仙女谓曰:“帝以君功在吴分,故遣相配。长子以木德王其地。”故且约踰年酉会。秉如期往,果见前女归子,曰:“当世世相承血食吴楚。”后生子勃为祠山神。神自长兴,自疏圣泽,欲通津广德,使化为豨,役使阴兵。后为夫人李氏所见,工遂辍。故避食豨。


《图书集成·神异典》第五十一卷《神庙部汇考》三之二十五《祠山庙》:


神姓张名渤,吴兴人;或曰武陵龙阳人。生西汉末,游苕霅之间,卒而为神,显于广德州之横山。


又同上五十卷《神庙部汇考》二之四十四《绍兴府志·祠山大帝庙》:


神张姓名渤,汉神雀中人,礼斗横山,有御灾捍患功。或云,佐禹治水有功,其赛祷盛于广德州,常以二九月降。至日必风雨,有请客风、送客雨之说。不知何时流衍于越。


光绪二十五年刊《浙江通志》卷二百十七《祠祀一·杭州府》:


广惠庙在钱塘门外霍山,宋干道中建,祀唐仆射张渤。


以上数说籍贯名讳均有不同,自亦难定一尊。《陔余丛考》引高翥《菊礀小集》咏张大帝及李二郎诗有云:箫鼓喧天闹酒行,二郎赛罢赛张王。愚民可煞多忘本,香火何曾到杜康。盖以当时辇下酒行多祭二郎神及祠山神者也。此事甚怪,张渤、二郎俱以导水成名,何以酒行祀之?岂此二人俱嗜酒耶?祀张渤必以牛避用豨也;而祀二郎必用羊(见范成大诗),亦不悉何故。陆放翁亦有张王行庙诗。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书影


张王故事之见于记载者大体如上。苑峰次为张翁刘翁故事乃“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之事,余意不甚赞成。盖玉皇之名实出于道教,其初在民间并不普遍,及宋真宗后乃成为民间之上帝。玉皇自玉皇,天帝自天帝;不同之团体中各有其传说而已。及后来道教之玉皇变成人间之上帝,于是民间固有之张大帝乃与玉皇合而为一,而玉皇遂姓张。张玉皇之说实晚起,絶不见宋朝以前之记载,若果汉末已如此,不应毫无痕迹可寻也。质之苑峰,以为如何?


本文原载于《责善半月刊》第一卷第八期(一九四〇年六月)。



- End -


(图文如需转载请与公众号后台联系)


往期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