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白鸥教授:吉大一院「十八般武艺」,或将为淋巴瘤患者打造最佳诊疗方式!

萝卜秃 医学界血液频道 2021-12-24
*本文所涉及专业部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全院十八科室通力协作,旨在共同推进淋巴瘤“慢病化”进程!


2020年11月14日,2020年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年会如期召开。在本次大会的淋巴瘤专场,我们邀请到了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做客医学界“名医功夫茶”2020 CCO特别现场,给十万肿瘤医者递招。





滤泡细胞淋巴瘤治疗现状和预后情况



滤泡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在国外其发病率约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25%,而中国发病率则相对较低,仅占8%。“就滤泡细胞淋巴瘤治疗现状而言,早期尚处于局限期的患者可以获得治愈;对于进展期患者,尽管近二十年来,以联合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的B细胞免疫化疗使其总体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达到了88.3%,但仍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白鸥教授向医学界说道。


在我国,医生对滤泡细胞淋巴瘤患者主要采取分层治疗的策略,即就诊患者分层为初次治疗局限期、初次治疗进展期以及难治患者,预后评估重点依据的是POD24(即早期进展,定义为在全身治疗开始后24个月内出现进展或复发)。白鸥教授表示:“由于当前对滤泡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评估系统类别繁多,包括临床、病理、基因学改变、治疗后反应等多个方面,各地各院尚不统一,因此若想对滤泡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更精确地评估,仅从某单一方面入手是不足的,需制定一项综合、完整的预后评估系统。”白鸥教授补充道,“另外,PET-CT技术可以提供精细的肿瘤代谢体积等信息,寻找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也应纳入为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滤泡细胞淋巴瘤免疫治疗多方进展,未来可期



免疫治疗在多种淋巴瘤中展现了可喜的效果,在滤泡细胞淋巴瘤也有许多令人鼓舞的进展。白鸥教授介绍道:“对常规使用利妥昔单抗发生耐药的患者,建议选择新型CD20单抗GA101,可以获得一定疗效。不仅是单抗药物,抗体偶联药物也具有一定发展前景,包括CD79b单抗联合微管蛋白抑制剂,这些都为淋巴瘤患者带来了显著获益。

另外,CD3和CD20双克隆抗体针对复发难治淋巴瘤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可以调节T细胞活性,刺激T细胞产生,这使得其与CD20单抗能发挥协同作用,增强滤泡细胞淋巴瘤对CD20单抗的敏感性,效果在难治性滤泡细胞淋巴瘤及初治老年性滤泡细胞淋巴瘤中得到体现。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及PD-L1药物在滤泡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中虽具有一定效果,但并没有很理想地改善患者疗效。”


总体而言,免疫治疗在滤泡细胞淋巴瘤中呈现多方进展的态势,未来必能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多样的选择,为临床医生用药决策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



秉承多学科协作理念,

吉大一院成立淋巴瘤专病联盟



淋巴瘤作为病理类型最复杂、临床表现最多样的恶性肿瘤,可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除了毛发和指甲,人体从头到脚,从皮肤到内脏,都可能出现淋巴瘤。淋巴瘤患者可能到各个科室就诊,如病变起于眼部,可能到眼科;骨骼疾病起病则去骨科;而皮肤病变则会前往皮肤科就医。因此,淋巴瘤涉及的临床科室极多,亟需多学科协作来进行诊断及治疗。


白鸥教授分享道:“正是基于多学科协作理念,吉大一院成立了淋巴瘤专病联盟。以淋巴瘤诊治中心为基础,联合全院共十八个科室(目前为止)为淋巴瘤患者设立绿色通道。”白鸥教授补充道,“如对一位淋巴瘤起于腹腔的患者,应该采取病理穿刺还是剖腹探查?如何提供最佳诊疗模式?用最快速度处理患者病痛?我们会与胃肠外科、影像科、病理科展开会诊,联合制定方案。同时,联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病例,每年会对淋巴瘤重要发生部位进行总结和梳理,进一步提高了全院医生对淋巴瘤患者的敏感度和诊断率。除了在吉大一院外,我们也希望将模式推向东三省乃至全国各地,以吉大一院作为中轴,接诊来自于吉林省基层医院的淋巴瘤病例,联合北上广等重要专家共同对抗淋巴瘤。”



淋巴瘤趋向慢病化,治愈或将成为可能



白鸥教授表示:“目前而言,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一大部分淋巴瘤是具有治愈希望的,其中85%-90%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可以获得治愈。随着未来分子诊断分层、靶向药物等精准医疗的发展,相信淋巴瘤的治愈率会逐渐提高。即使仍有一部分患者不能获得治愈,但是对这类患者病情进行规范化管理,淋巴瘤治疗或将转变为慢性病管理。另外,随着靶向新药的不断涌现,未来淋巴瘤也将有望治愈。目前来说,起病急、进展快、预后不佳,是医生在淋巴瘤治疗中面临的最关键而又棘手的难题,我们应该给予这类患者更多关注。对这类患者,医护人员应尽早地实施有效干预、控制病情,尽可能地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实现淋巴瘤成为慢性病的目标,也期待更多新药出现,改善患者生存与预后。”


专家简介

白鸥 教授
  •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血液科副主任

  •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淋巴瘤专病联盟负责人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第三届理事

  •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11届委员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 CSCO中国抗淋巴瘤联盟(UCLI)常委

  • 中国抗癌协会第5届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

  •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分会常委

  • 吉林省卫生系统拔尖人才

  • 2000年获得加拿大政府HSURC博士后基金留学5年

  • 发表论文83篇,第一及通讯作者SCI收录论文25篇

  • 获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课题子课题、省级课题25项


本文来源:医学界血液频道

本文作者:萝卜秃

本文审核:白鸥教授

责任编辑:Amelia


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患上这些病,竟是因为血糖没管好?

血液肿瘤治疗窘境,BCL2抑制剂是否有望破局?|ASH学习笔记

蹊跷的出血:女童全身针尖样瘀点+瘀斑,却不是ITP !

1张表总结「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药」之间的区别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