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歌】吕世豪 | 一棵野菜的苦情歌 ——遥望一株苦苣(组诗) 附李喜平赏析

乡村文苑 2023-03-05
梨花风起正清明
点击上方蓝字
发现更多精彩

·诗歌·

一棵野菜的苦情歌

吕世豪

遥望一株苦苣(组诗)


01


每年春天

仍会有许多的人

到田野上去挖苦苣

那些受伤的

苦苣疼吗

挖走苦苣后

田野上的

那些坑坑洼洼

的伤口

能愈合得住吗


02


每年一到春天

为能活命

我将苦苣的苦命

紧紧攥在手里

不敢有丝毫松动

从它的芽  到它的叶

到它的脉络根茎

挤出的

是我儿时的泪滴

和它的疼痛


03


在我心灵深处

许多的事物

都已越走越远

有的已是锈迹斑斑

唯独苦苣的苦涩

深深植根在我心上

绿得有些晃眼

读过一遍  再读一遍

至今不能翻篇


04


倾其一生

都在想你   都在写你

只敢写你的嫩芽

写你的枝叶

写你的乳汁与根

苦涩与甘甜

唯独不敢触及

被我小锄剜去的部分

那是你一生的疼

是我至死不渝的感恩


05


你是一株野菜

喂养过我这只小羊

老来竟让我辗转反侧

彻夜难眠

仍喜欢挎一只小篮

到野外去挖苦苣

可惜娘已不在身边

再难听到

那忽近忽远的呼唤


06


背井离乡的人

只是为着

不再去挖苦苣

留在乡间的人

仍得靠

去挖苦苣喂养生命

野菜们伤痕累累

终究都要老去

不老的

是我脸上的泪痕


07


人世间

只有这一株植物

仍旧在我眼前

晃来又晃去


在一株苦苣面前

所有语言

都是苍白的


2022.2.4


作者简介:吕世豪:山西省汾阳市人。从事业余文学创作60年,出版各类文学著作43部,约600万字。发表诗歌近万首,出版诗集17部;并有《吕世豪文集》5卷、《吕世豪诗歌全集》8卷面世。曾获《晋阳文艺》《黄河》杂志年度优秀诗人奖,第二、三届全国新田园诗歌大赛一等奖。中国作协会员,山西省作协第三、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委委员。1997年,被树为“山西省宣传思想工作标兵”,并授予“吕梁人民作家”荣誉称号。辞条曾被《中国作家大辞典》、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辞典》收录。


·诗评·

 一枝一叶总关情

 ——吕世豪老师《遥望一株苦苣》组诗赏读

李喜平

遥望一株苦苣,似思念一位患难与共的故旧,似思念一位乐善好施的施主,似思念一位救人于水火的恩人,更是思念一位生我劬劳的哀哀父母。这是诗人吕世豪先生诗——《遥望一株苦苣》引发我的联想与感慨。

时位移人。吃苦苣, 时代不同,嚼出来的滋味自然不同。在那“糠菜半年粮”的年代, 吃苦苣,完全是为了裹腹,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而在今天,品尝苦苣,是为了享受生活,吃的是一种情调,是一种追求绿色生活的时尚,同时也是在怀旧。诗人吕世豪先生是一位过来人,《遥望一株苦苣》,面对一株苦苣,心绪难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更多的是对苦涩年华的回味,是感激、感动、悲悯等各种情感的交织,只有一吐为快,才能慰籍自己的心灵。

诗人即景即情即思,通过挖苦苣、食苦苣、怜苦苣、感苦苣、思苦苣,这样的细节回忆与艺术构思,用苍凉而悲怆的生活剪影以及人生感受,抒发对苦苣难以忘怀的感情。

苦苣是聊补无米之炊的食粮。在青黄不接之时,“有许许多多的人,到田野上去挖苦苣”,声势浩大 、人数众多,对苦苣完全是一种毁灭性的攫取,不管不顾苦苣的死活,“为能活命/我将苦苣的生命攥在自己手里/不敢有丝毫松动/从它的芽/到它的叶/到它的脉络根茎”,苦苣用它完整的一身,解决着是人们的饥饿,诗人品尝到的苦苣的“苦涩与甘醇”,领略到人求生的本能和生活的艰难,苦苣是自己生命中的贵人。

苦苣是滋润爱心的和风细雨,是人心灵深处的感动,这是诗人恻隐之心的真实流露。诗人直抒胸臆,抒发自己在挖取和食用苦苣时的情感活动与忧伤之情:有对苦苣的怜悯,挖苦苣后,“那些受伤的苦苣痛吗?” ,“那些坑坑洼洼的伤口能愈合住吗?”;有对苦苣的同情,“我儿时的泪滴和它的疼痛”;有对苦苣味道的感怀,“至今不能翻篇”;有对苦苣的感激,“是我至死不渝的感恩”……这分明是一种苦苣的身痛与自己的心痛、 苦苣的献身与自己的求生的内心矛盾煎熬,是欲罢不能欲干不忍的心理困惑与纠结 ,苦苣一腔慈爱的情感在诗人心田里“润物细无声”地潜滋暗长。

苦苣是痛人爱人的娘亲。诗人用苦苣与亲娘互喻。诗里吟到,人们食用的是苦苣的“嫩叶”、“枝叶”、“乳汁”与“根”,感受的是,“你是一株野菜,喂养过我这只小羊羔” ,惋惜的是,“娘已经不在 ,那或远或近的呼喊”,这种跪母之情、舔犊之情,把人间的母子亲情推向了极致, 无不令人落泪,是感同身受的温馨,旧梦重温的快乐,子欲养而亲不在的忧伤,这是将亲情的具象化。诗人以物喻人,相互类比,把苦苣与人的关系喻为母子关系,苦苣对人的疼爱喻为母爱,人对苦苣的感恩升华为子孝,这样的比拟,形象具体深刻,更能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苦苣是诗人一往情深的牵挂。现在 ,“背井离乡的人/只是为着/不再去挖苦苣/留在乡间的人/仍得靠/去挖苦苣喂养生命。”,原来诗人对还在“挖苦苣”的人,一直在关注与惦记。至此,诗人对苦苣恋恋不舍之情进一步延伸。怀念苦苣,就是怀念家乡的父老,关心他们的生存状况, 关心他们的温饱疾苦。“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正是一个情系故土、心牵乡亲的诗人的赤子情怀。


领教过饥饿的人,才知道温饱的珍贵。苦难对于一个诗人来说,可以提供一种力量、一种智慧。诗人对苦苣情有独钟,从最平凡中生活中,从自己的切身感受中,揭示人生大情怀:那就是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守望生命。苦苣既是人们救急的食粮,更是陶冶人情操的精神食粮。它用自己对人的无私奉献的悲壮,给人的启示就是:舍生忘死的爱,母亲般的爱,同时,学会感恩,学会关爱,就是对爱最好回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吕老深深地眷恋着自己家乡的这片广袤的土地,对于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别样的感受。挖掘之深,表现之细,融情之真 ,凸现出他的练达的人生思考与精湛的诗意。这首诗,通过对苦苣的赞美,贯穿着这样的情感流动过程,那就是:承受爱——感知爱——弘扬爱。苦苣对我们的爱,我们感受到这种母亲般的爱,同时,我们更要懂得爱,去关爱他人。人人爱我、我爱人人,这就是诗人的大思路,大诗意,大哲理。

知人读诗。我们知道,吕老就是有这样大情怀的人。做人 ,清正廉明,做官,热忱为民,作诗,乡情乡韵。所以,有诗人把他喻为“一把镰刀”,每每收获着家乡的丰收的喜悦,有人把他的诗喻为“乡村博物馆”,珍藏着美丽的乡村田园画卷,如果把吕老喻为一株苦苣更具特色,他把自己的爱、自己的青春奉献于这片沃土,塑造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的高大形象,他的艺术青春活力汲取于家乡的沃土,因此,造就了他的生命之树常绿!

遥望一株苦苣,遥望,是时间与空间的延续,沧桑巨变,路途遥遥,都不减望乡的兴致与心情,衣带渐宽,望断天涯,心有归期,莫忘来路,故乡永远在游子的心里、梦里!

作者简介:李喜平,网名:冬天里的火,大学学历,兴县东关中学教师。爱好古诗文,作品散见多地报刊及网络平台。

守望乡土  留住乡音  倾诉乡情

【乡村驿站】

乡土题材为主的纯文学公众平台

欢迎国内外广大文学爱好者投稿

来稿须是原创作品,文责自负

附:一百字以内的作者简介

一张作者近期生活照

投稿邮箱:983712087@qq.com

点击"在看"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把时间交给阅读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往期精彩回顾





【随笔】王四全 | 家和万事兴
牛崇辉 | 律、绝诗三首
【评论】赵虎 |《五线谱》:一首田园丽歌的轻唱  ——吕世豪先生诗歌《五线谱》赏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