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种调性 多面人生——斜杠青年杨吉的娱乐业玩“法”

YY 公司法务联盟 2021-01-27

关于杨吉:法学博士,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浙江传媒学院教师,数字娱乐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娱乐业的玩“法”》《互联网:一部概念史》等。



约见杨吉的下午,杭州阳光明媚,落叶满地,他身着浅米色风衣,手握一本书,迎风微笑,身后他的女儿小杨吉正雀跃地蹦踏着。

 

这本名为《人之彼岸》的书大概已经是杨吉今年阅读的第102本了。在见面之前,我就从杨吉的朋友圈里了解到他最爱晒的是书和杂志,在这个大部分人需要在微信群抱团读书,拖延症肆虐的普遍现象下,他倒是一个忙得不亦乐乎却有时间大量持续读书写作,并时常在朋友圈转赠书籍的人。从法律实务到商业财经再到文学历史,任何时间他都会找到读书的机会——即便这只是等待理发师的片刻,去朋友家小聚的间隙,抑或是人声熙攘的公共场所。


一个能专注和持续地保持热情做同一件事的人,往往也是一个自律而擅于对抗孤独的人。

 


杨吉戴着一副让他从外表上一眼看去就学院风浓重的金边黑框复古款眼镜,和他大学毕业时文质彬彬、书卷气的照片相比,眼前的杨吉穿着和打扮都多了好几分时尚,脸上也刻下了经年历事后的睿智和谦和。从第一次在华东地区首届娱乐法研修班见过后,我便一直想再刨根问底地了解下他展现的多面人生背后的相貌。



这个每隔一段时间便会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各地游学,足迹踏至美国密苏里大学,台湾大学,也会现身在他喜好的MAMA亚洲音乐大奖(韩国最具代表性、最权威的音乐颁奖典礼之一)现场,去各地的影视、媒体、互联网公司交流学习,去片场探班,担任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直播主持,去年G20峰会浙江卫视的连线评论员……



然后又站在浙江传媒学院的讲堂上,你丝毫看不出他和台下九零后时尚新潮的传播系学生们之间在外表上的距离感而走下讲台穿上西装拎起公文包又是另一重身份,一个科班出身的法学博士(本科和硕士都攻读法学)的他。



这是从表面上看到的,一个拥有九年法学教育背景而依然能够把自己的调性在镁光灯下收缩自如的“潮人”, 你很难从他的口中听到一些晦涩难懂、故作高深、不明就理的言论;面对讲台,摄像机,镜头,他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和驾驭性,甚至是在和你对话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他看到是千军万马而不是你一个人。



杨吉戏称自己是“老天爷”赏饭吃的类型(另一种按照他的说法则是“祖师爷”赏饭吃),他从小是个话痨,小时候红旗下讲话,班会活动讲故事,高中大学参加辩论队,演讲,没有人教他要怎么做,但他每一次出场都是语惊四座,而一个人的时候他说自己是属于内向型的人格,这让我更加好奇他对外巨大的能量从何而来,从而可以表现出自己最舒服的状态之外的另一面。


梳理杨吉的职业脉络,从研究生期间他便开始在杭州六和律所实习并执业至今已11年,在2005至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他的导师问起他的研究方向,他蹦出了一连串让研究等西方法律思想的导师弹眼落睛的词。


“我要研究互联网法律。”


互联网空间作为现实空间的延伸,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有可能出现在网络世界,而当时国内相关的法律还处在滞后和空白阶段,这让我更想要研究会成为未来趋势的东西。”


一个虽身处法理学专业方向但却对于自己向往的研究领域了然于胸的他,没有被眼前的景象遮蔽住自己的“信仰”, 他对此的解读是“一个无法验证的理论是多么的奢侈,一个没有实效的知识是多么的浪费。这对于我的性格和价值取向是接受不了的。”




带着他的观察和预见,杨吉自研究生至博士学习期间,将研究方向都锁定在互联网法律相关的领域,博士论文《在线革命:网络空间的权利表达与正义实现》,是他一早定下的研究方向,凭借着博士毕业期间忙着做律师养家糊口,忙着写各大媒体书评约稿,还每天见缝插针、利用碎片时间“赶”出的24万字的博士论文,让他惊喜的是,这本作为他第九本的著作在2014年被英国老牌出版社麦克米伦相中,计划全球推出英文版。“老天待我不薄,出了书,卖得还不错,现在又洋气地要漂洋过海了。” 他说一直想去英伦三岛,不曾想到书先行了!


今年刚过35岁生日的他已经出版了12部作品,他写的书评成为了各大报刊书评栏目的香饽饽。他的高产创作和妙笔生花的评论自本科时起给《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金融报》、《国际金融报》、《青年参考报》、《世界新闻报》投稿写专栏,受出版社约稿写书评期间练就,工作后,他又在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栏目,浙江卫视等频道以媒体人的身份发声,由于工作的关系又以法律顾问的身份接触到大量影视传媒项目的合作、投资乃至成为影视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执行官。 


他说这一切追根溯源是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他就坚定的写下法律和新闻的两大志愿,并且注明其他专业“不服从分配,不服从走读。”别人问他如果没考上怎么办,他说,“那就再考。”

 

“人生之所以会迷茫,是因为你还不知道自己是谁,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你能为此付出多少努力。”杨吉说他不太有这样的困惑和迷茫。


的确,即便是在人生关键时刻做选择他没有自己留下退路,即便是你看到他在过着一种看似多样的斜杠人生,并不是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多种尝试,而是他太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而埋下的伏笔和自我的雕琢。

 



和很多毕业初期开始从事法律事务的青年律师一样,杨吉在职业的初期也是被案子挑着走,从离婚,合同纠纷,侵权纠纷都会接触,但他很清楚自己最终的职业方向一定会聚焦在某个领域,这个领域对他来讲就是:知识产权,互联网,媒体。


因为,他好这一口。


1991年杨吉念初中的时候,家里买了录像机,他把父母给的零花钱都省下来,等到放寒暑假就去录像店办卡,“50块钱可以看70盘录像带。”他记忆犹新地说道。从小就大量地看电影,看港片,看完还喜欢自导自演的他对自己说未来一定要从事影视传媒行业。


首届娱乐法研修班上,他和在场的行业内律师,法务同仁分享他在影视传媒行业的实务经验:


“很多娱乐法律师会把重点放在“法”,如果琢磨这个字面含义的话,先把自己的“调性”调成“娱乐”的,再谈法,谈法毕竟还是容易的,但是很多影视企业的老板们、影视行业的制片人、导演、编剧、演员关注的不是文诌诌的合同,要的是感同身受,同理心一致之后,再加的一条保险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经世济用是他的为学、执业之道。

正如杨吉在他今年6月出版的《娱乐业的玩”法“》一书,通过每一个新闻事件开篇,在解答什么是娱乐法的同时,把他在实务上的经验以技术性建议提供给对娱乐法感兴趣的读者,包括非法律本科出身的影视传媒业从业者。于他,这是用法律的专业背景做传媒行当、以传媒人的姿态做法律工作的又一次跨界。


同样地,在给客户大量提供法律风险防范建议的同时,杨吉通过给客户提出更多关于影视娱乐行业规律性、规范性的意见和参考,从而赢得了客户向他抛出的橄榄枝,“既然你这么了解,为什么不更深层次地参与进来呢?”。而后,他便先后担任多家文化传播公司执行董事,联合创始人,执行官的角色,更多地从投融资,商业决策的层面洞悉这个行业。


2012年,杨吉作为人才被引进到浙江传媒学院,并执教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从事教育领域虽是他的职业规划中所不曾设想的,但他已然是乐在其中。


在网络、娱乐、传媒法律实务领域到评书、著书、评说的传播领域,从产业实践端到教育输出端,杨吉为自己打造了一条打通娱乐法科研、实务的“产业链”。




杨吉对他多样人生的解读是:“其实我一直没离开过,我只做法律和传媒两件事,也就是以法律人的知识框架做传媒娱乐,以传媒的光环推动法律业务的实现。”


“在我现在所从事的影视娱乐行业,人来人往,有人冲着它的光环,冲着它的名利场,冲着它所谓的爆炸性的增长率,但是对我来讲,因为我长期专注在这个领域,所以才能确保我的专业,因为我的专业,我才能懂得遵循它的规范,因为遵循它的规范,我更要敬畏它的发展规律。”


很多年前,杨吉就曾给自己的未来设想过这样一个画面:那是某部电影的首映礼,所有在场观众欣赏完毕,鼓掌起立,为电影的精彩拍手称道。而我就是这部电影的制片人。这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鞭策——他总是希望去做一点能影响周围人乃至这个时代的事情。 


当被问“这一天你准备好了么”的时候,他说他还在等待一部让举座赞叹的佳作,但为了这一天,他每一天都在努力准备着。


带着专注和敬畏,多面人生的杨吉是把两点连成的一线,刻画出了更多的弧度和精妙的曲线,他的视野越是丰满,他的脚步越发坚韧。



END


杨吉老师曾经在第一届华东地区上海交通大学娱乐法研修沙龙担任主讲人。第二届中国传媒大学娱乐法研修班即将于12月16-17号北京举行,众多泛娱乐法大咖都将加盟讲师团队。预报名或了解详情的朋友请点击下方图片进入课程报名图文。





关于公司法务联盟

公司法务联盟,是公司法务人自己共创的平台,致力于打造专业、开放、有深度、有格局的法务人交流互助社群俱乐部;汇聚中国法务声音,推动提升法务在公司治理和社会法治中的贡献、价值与影响力。联合组织者:马强、王刚、王静、胡佳彦、李昱等人。


优秀法务官采访

李振武 香蕉计划法总 | 曾雯雯 游族影业法务总监 | Sherry Lv前法总 | Elisa Bei Crocs法总 潘维力 富世华集团亚太法总 | 赵震宇 史密斯集团亚太法总  | 陆宇平 TOTO法总 | 徐新林 APP集团总法 | 托马斯·王刚 法盟组织者


公号热文

女法务相亲血泪史 | 如何讨业务部喜欢 | 我们是谁?法务部!奇葩企业名称 | 企业名称农家乐Style起名指南图解法务地位 | 法务才懂的鬼故事 | 法务脸色为什么不好看 | 女法务想静静 | 法律人谈判思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