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乡村教育中。

雨露计划 永泰的村子 2021-10-11


共建可持续乡村,共创绿色生态文明学校,共谋乡村振兴之路。12月24—27日,为期4天的2020“共创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教师培训(永泰)”在永泰县方广书院举行。
 



这次培训由中共永泰县委、永泰县人民政府主办,永泰县教育局、永泰县乡村复兴基金会执行,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提供师资,永泰县乡村复兴基金会、福建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廖俊波乡村教育基金提供项目资金支持。
 
2020“共创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教师培训(永泰)”旨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教育整体发展中,推动绿色生态文明学校创建,着力培养国家实行可持续发展急需的人才。来自福建省永泰县、政和县、武夷山市的各教育单位和学校共70余名骨干教师在专家培训师团队的悉心带领下,共同进入沉浸式学习。课程围绕以“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议题为核心内容,针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教学讨论,并邀请团队学员进行演讲、辩论,以培训班共同发展的互动方式,组成“学习共同体”。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堂看一看吧!
 

 
授课内容


1. 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  
授课老师:张莉莉  
课堂首先阐明学习的背景、原因、意义与核心理念,以及绿色生态文明学校的长期目标与具体目标、项目框架、成果产出、特点及评估要求。为学员们厘清“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源流脉络,强调这一观点的核心理念——“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说明为什么中国滋根要倡导创建“绿色生态文明学校”、推广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强调教育要有新的方向、新的内容、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习者的社会责任,并能关心自己的家乡,参与促进自己生活的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同时,也为大家梳理接下来几天开展的其他专题学习之间的逻辑联系,为本次活动奠定基调。

 

2. 环境教育与教学实践  
授课老师:韩嘉玲  
在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的当下,环境教育已经变成了世界各国学校教育的课程,并渗透到各个学科中。《环境教育与教学实践》是环境教育的基础性、框架性内容,具体分为六个板块:环境教育概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土地环境保护与有机农业、水环境保护、环境与发展以及环境教育的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引起学员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获得有关环境的知识,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大家带着问题“在你的生活中,你所见到的最难忘的、最美好的风景”进行冥想,关注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环境问题。课堂围绕“知识、意识、态度、技能与参与”五维目标,利用热烈的小组合作、生动的视频播放、有趣的现场演示活动、真实案例的分享,让学员们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来,对环境问题与危机、环境教育等问题加深认识。
 
课堂系统介绍了环境教育的课程模式,以及如何开展环境教育的实践活动设计,并列举中国滋根绿色生态文明学校的实际教案,激发学员们进一步思考“回去后如何将环境教育渗透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和学校发展中”。
 



3. 乡土文化与教育  
授课老师:韩嘉玲  
《乡土文化与教育》主要目标是让学员能够将目光投向身边的乡土文化,包括乡土历史、信仰、食物、诗歌、语言等,促进学员发现自己的乡土之美,反思城镇化、工业化等潮流之下,乡土文化面临的危机,并意识到乡土文化等文化多样性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课堂上大家从对“文化无处不在”的讨论开始,学习文化、乡土文化和文化多样性的概念,以及本地生活中存在的乡土文化,并通过对乡土文化重要意义的学习了解到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建立危机意识。学员们通过分组讨论、分享“我的家乡文化”主题活动,丰富了自己的乡土文化知识。
 
结合学员自身的活动体验与小组讨论分享,加上韩老师分享的绿色生态文明学校的优秀案例,大家更加深切地意识到了乡土文化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人文价值。未来需要通过种种丰富的方式让乡土文化进入校园、课堂,增强学生、学校、学生家庭和社区对传统乡土文化的重视程度,提升学生参与乡土文化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4.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实践
授课老师:张莉莉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实践》围绕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如何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展开。涉及五个模块的内容,分别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内涵、教学准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
 
课堂以“我天天围着学生转,算不算以学生为中心?”“我一个班有几十个学生,要一个个以他们为中心,怎么管得过来?”等问题开始,让学员们进行思考,并一一表达自己的看法。讲解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概念、特点等内容。
 
各个参训小组还通过“比一比,秀一秀”哑剧生动展示对“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老师为中心”两种教学模式在老师的角色定位、学生的角色定位、同学之间的关系、对学习内容的要求、老师对学生的评估5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加深了印象和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内涵的理解。同时,也一起反思自身的教育观念,并探索如何为农村学生提供适当的教育。
 



5. 学校、家庭与村庄的合作  
授课老师:韩嘉玲  
《学校、家庭与村庄的合作》让学员们了解当前学校、家庭与村庄的关系,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学校、家庭和村庄的合作关系,使学校成为乡村的文化中心,促进乡村建设与发展。
 
专题分为5个模块,分别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功能及局限”、“社会变迁中的乡村教育”、“学校、家庭与村庄的关系”、“学校、家庭和村庄相互关系存在的问题”、“学校、家庭与村庄合作的方式”。通过学习,共同探索如何建构“学校、家庭与村庄”的合作关系。因为只有学校、家庭与村庄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促进乡村的发展。
 
课堂引发了学员们的普遍共鸣、普遍反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与学生家庭、学校与村庄、社区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扰他们的问题,包括“学校与周边村庄联系弱”、”一些家长不支持让老师们非常失落“、“爷爷奶奶老人照顾孩子而产生的隔代教育问题”、“村庄、社区、家庭与学校在学生教育上难以形成合力”等。学员们以绘制关系图、自由辩论、分级讨论、故事分享、课堂案例与活动设计展示、案例解析等不同方式,探讨学习与分享“城镇化过程中的乡村现状与撤点并校等教育问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概念与功能”及“家庭、村庄、学校的关系”等问题。
 
通过学习,学员们意识到了自己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功能在认识上的局限,正确理解与认识家庭、村庄、学校的关系,并且掌握了如何充分利用村庄的教育资源、调动家长参与学校发展的积极性、发挥学校教育资源服务村庄发展的功能的基本方法与知识。尤其是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隔河头镇大森店村小学“家校结合、村校共建”的案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 性别教育  
授课老师:张莉莉  
由于性别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缺失,教育者自发的无意识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受教育者形成性别刻板印象及性别不平等意识。因此,需要重新审视性别教育,逐步建立完善的性别教育体系。
 
课堂上,学员们了解了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差异,破解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尝试运用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习以为常的性别偏见。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材、教育环境、教学过程进行性别视角的分析思考,将性别平等教育融入自身实践。同时关注如何为女孩和男孩创设具有保护性的社会环境,促进其身心发展。  
 
如何面对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开展德育、心理辅导等是学员们在日常工作中非常关注的议题,也普遍对青春期教育、性健康教育等相关的性别教育表达出共同的需求。课堂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带领大家辨析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差异,运用“性别测试清单”作为工具引出性别刻板印象、性别歧视与偏见并进行深刻的探讨,促进学员对性别议题的关注和反思。一起探讨交流教育教学中的性别问题,不仅切中男女学生如何培养的问题,更涉及女童保护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等社会热点。最后落实到性别平等教育行动中了解并掌握性别敏感指标、创建性别平等的教育环境等。 
 



7. 绿色生态文明学校项目实践行动  
授课老师:罗丽红  
《绿色生态文明学校项目实践行动》的首要任务是对前几个主题涉及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梳理,使学员们在复习和巩固前五个主题知识要点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各主题之间的关联性;并通过小组合作试讲进一步整理这些核心知识点,实践练习如何进行讲解。最后通过知识和真实案例分享学习,让大家能熟练掌握课内课堂渗透的教案设计、课外实践的活动设计有关的具体构思、制作、执行的实际方法,了解如何创建绿色生态文明学校。 
 
学员们以小组的形式自由选择已学习的专题,结合学习内容和《共创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教师培训手册》共同梳理核心知识点,每个小组开展合作并进行试讲,各个小组选出的代表分别展示对六大主题的理解和认识。课堂上大家系统学习绿色生态文明学校的概念、内容组成、项目步骤、标准要求以及从实际学校案例分享中来了解绿色生态文明学校的创建。罗老师也和学员们分享了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创建绿色生态文明学校、举行实践活动、开展生态文明与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教研等方面的成果与经验。 
 


 
授课老师

1. 韩嘉玲  
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理事
北京市社科院教授、研究员,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学院讲座教授
长期从事农村教育方面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主编《小而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变革故事》(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流动儿童蓝皮书: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社科文献出版社,2020)。韩嘉玲老师常年关注我国农村教育问题,因她在扶贫领域的杰出研究与实践,曾于2004年获得中国消除贫困奖科研奖。
 

2. 张莉莉  
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理事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性别平等与女性领导力研究专家
国务院妇儿工委咨询专家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族教育与多元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向为多元文化教育、性别教育、教育研究方法。


3. 罗丽红  
中学综合实践高级教师
青龙满族自治县综合实践教研员
致力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与研究。曾荣获青龙满族自治县十佳名师、综合实践学科首席教师、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先进工作者、全国希望工程烛光奖创新奖等荣誉称号。2019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评为“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教育专家”。
 




培训结业,带着爱和暖开启新征程

在永泰县的冬日暖阳里,受训学员们结束了四天的学习。所有的参训学员和专家老师们一起学习有关的知识、技能,晚上进行主题沙龙。经历4天高强度的学习、探讨和分享,来自不同地区的学员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更加坚定了对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信念。相信回归教育日常,每一位学员会像一颗颗扎根乡土大地的种子,影响更多的教育同行、滋养一代代乡村学校的孩子们。
 
可持续发展已是全球共识,我国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展“共创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教师培训”,以此助力新时代生态文明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和共创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观察者说

陈瑶(瑶书记)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02级EMBA校友
上海杉树公益基金会创始人之一
i20青年发展平台理事长
 
我们在这里参与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学习,学以致用才是我们学习的真正目的。你能做的远比你想的大得多,我来到这个课堂的意义,就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一个创变者,影响更多的人。只要我们去行动,一起面对困难,一起分享经验,一点一滴,就能用彼此支持的力量来推动改变。我们要学习,更要去实践,在实践中结成绿色创变者的网络。如果我们期盼这个社会有更多的温暖,那么就让自己首先成为那个温暖之源。
 

 
学员感言


@吴峥 永泰县教育局干部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们了解到丰富的教学案例,学习到精深的教育理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学校开展教学。
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我们教育主管部门承担好绿色学校创建的主体责任,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牵头制定的《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精神。在永泰县内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着力培育一批绿色示范学校,推动学校厚植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提升师生生态文明素养,从而影响、带动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同时,还可以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专项教育。中小学结合课堂教学、班团队活动、研学实践等,开展生态文明学科渗透式教学,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将教育内容与学生身边的、当地的、日常的环境相联系,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理解绿色发展。


@黄奇峰 永泰县埔埕学校 总务主任
这4天的参与式培训,是桃李渴求开花的雨露,是竹兰拔节向上的春雷,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想“共创可持续发展的乡村”这一理念,必定已在我们的心里生根,我们也将继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让这种子发芽,长叶,开出一片红艳艳的花来。乡村的振兴事业也必将一片光明。就像罗丽红老师课上提的“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侯林英  闽江师专附属永泰小学  德育主任
这种多学科、多角度、多方面的头脑风暴和集思广益的讨论会,是我最大的收获和经验。培训也给了我一些思考:回去后如何结合我们当地与我所在的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一些专题活动的尝试,让此次的学习成果在具体的实践中发挥作用。



@ 宋李梅 政和县实验幼儿园老师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能把这样一个事情做大、做深、做强的话,我想不仅仅能体现在我们的教育对象孩子们身上,而且也有利于我们国家提出来的很长远的中华复兴这样的目标实现上。
 


@ 李敏灵 政和县第二中学老师
此次学习改变了我以分数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发展需求,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习拓展了我的教学内容,使我认识到不应该只注重课本上的知识,也应该关心社会,放眼全球,把环境教育、乡土文化融入课堂,更注重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的意识和态度,增加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自我尊重,提升自我认同感,同时消除文化歧视,尊重多元文化。
 
此次学习还丰富了我的教学方法,分组讨论、哑剧表演、辩论赛、问题树分析、思维导图、小测试等多种培训方式,都为我做出示范,启发我去思考,如何改变自己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我将先从自己做起,然后再影响身边人,努力把这次培训的理念持续发展下去。 


@ 赵琴 武夷山市第三中学老师
这次学习给我带来很多启发和思考,我会努力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在价值观尽可能多的影响到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念、创新优质生活方式,使我所在的学校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从可持续教育中受益。
 


@ 王盛妹 武夷山市实验小学老师
培训过程中,老师以学员为中心,通过案例研讨、头脑风暴、辩论赛等方式给学员探索的空间,也给学员表达的机会,使不同的观点在交流中得到碰撞,也使大家思维的触角向不同的方向延伸,这样的授课方式既有利于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也有利于学员之间取长补短,使不同的学员能力都得到提升。
 



通过培训,“共创可持续发展的乡村”这一理念,已在我们的心里生根,我们也将继续学习,并在自己的工作中践行这一理念,让“可持续发展”的种子,发芽、抽枝、长成参天大树。
 
4天的课堂结束了,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返程,我们会将所学践行于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学生、每一所学校、每一个乡村…… 

你要的诗和远方都在乡村,一起出发吧!
 



 


◎ 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中国滋根)
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成立于 1995 年,是在国家民政部正式登记注册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主管单位是国家教育部。中国滋根先后获得民政部全国社会组织等级评估 3A级、 4A级、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中国慈善透明卓越组织奖”,2017年被民政部首批认定为“慈善组织”。中国滋根创始人、首席专家杨贵平老师获得“中国新闻周刊”2012 年影响中国年度人物。
中国滋根的宗旨是促进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直接支持中国乡村的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环境教育、文化传承以及小型的经济项目,推广“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并开展与此相关的调查研究,特别注重支持农村女童和妇女参与发展的机会和能力。目前着力推进的项目包括:“共创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教师培训”、绿色生态文明学校 100 所试点示范项目、“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人才培训”、绿色生态文明村试点示范项目、青春期女童性健康教育教师培训。
在过去的 25 年里,中国滋根项目地区涵盖贵州、云南、河北、山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安徽、浙江、北京等 15 个省直辖市 30 多个县的3000 多所学校和 100 多个乡村,为女童及孤儿提供了近 9 万人次的助学金;为8000 多村民举办了扫盲班和基本的生计课程;培训了 120名农村带头人、3000 位农民、280 名乡村卫生员、120 名农村种子教师;为 6000多名贫困大学生提供了助学金;为20多个草根公益组织提供过支持;有 800 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过滋根的项目和活动;有100多名志愿者到滋根项目点开展公益项目。






◎ 永泰县乡村复兴基金会
永泰县乡村复兴基金会成立于 2017 年 11 月,由正荣集团通过 1 亿元精准扶贫专项基金出资,通过福建省光彩会定向拨款,捐资 1000 万元与地方上共同发起成立,并组建乡建联盟,培养在地乡创人才,激发永泰内生活力;通过引入具有社会价值的产业、对接互联网资源等,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振兴。
基金会采取企业干部挂点配合地方扶贫,实现精准帮扶;关注农村实际需求,结合企业自身产业资源优势,实现有效帮扶;建立长效机制,通过正荣精准扶贫,联动政府、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并且与城市社区互动,实现持续帮扶。
基金会开展从“输血”到“造血”的乡村振兴创新实践,充分发挥“基础设施、教育、产业、互联网”四位一体的联动效应, 开展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相关工作,主要包括五个内容:1. 实施教育帮扶;2. 完善基础设施;3. 着力产业扶贫;4. 开设电商模式;5. 实施文化扶贫。
2018 年 12 月,基金会以“社会创新,助力精准扶贫”的永泰模式入选由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指导、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出版的《企业扶贫蓝皮书(2018)》企业优秀扶贫案例。2020年“爱永泰计划”以社会创新项目入选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慈善项目。




 


◎ 福建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廖俊波乡村教育基金
为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省南平因公殉职的原政和县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弘扬廖俊波同志不忘初心、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加强教育扶贫,助力乡村振兴,2019 年 12 月,根据廖俊波同志亲属意愿,在福建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设立“廖俊波乡村教育基金”。
基金成立以来得到了党政关怀、政和县企、事业单位、商会、乡亲们的大力支持,社会各界踊跃捐赠、慷慨解囊,基金已筹集社会各界捐款 950 万余元。“廖俊波乡村教育基金”聚焦助学育人目标,通过开展实施希望工程助学、兴教、创业等公益项目,通过资金扶持、技能培训、信息服务、政策协调和社会倡导,努力提升乡村教育事业发展,鼓励支持青年返乡创业就业,为创业青年提供多元化服务,促进青年创业生态圈良好发展,促进青年发展,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基金已为 545 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小学生发放“六一慰问金”;为4002名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留守儿童、低保户等困难青少年寄赠希望工程快乐阅读包 4002 个;资助 29 名困难大学新生圆梦大学;表彰奖励优秀乡村教师 392 人次。





2020“共创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教师培训 · 永泰”正式开班。(点图进入)



共建可持续乡村:青石寨的稻亭和稻场(点图进入)




近期文章阅读,了解更多信息:




 

永泰县乡村复兴基金会正在积极探索乡村复兴的永泰路径,在乡村产业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文化复兴等方面进行积极实践、搭建各行业协作和交流平台,欢迎更多的你加入我们一起参与永泰的乡村建设中。

 

【永泰的村子】将会发布更多在永泰发生的美好的事情,欢迎关注和加入我们。 








图文来源于:永泰县乡村复兴基金会
整理:永泰的村子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