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经济

高瑞东 查惠俐:买方机构是怎么看待当前市场的?

高瑞东 查惠俐 高瑞东宏观笔记 2023-09-13

 Hi~新朋友进来 请关注我们哟

要点


国内经济:多数买方机构认为政策底已经出现

近期政策持续发力,多数买方机构认为“政策底已经出现”,但从政策吹风到切实的经济数据好转,仍需要一定的传递时间。目前经济已经出现企稳回升的迹象,诸多积极因素在逐渐显现,包括8月PMI已接近枯荣线的水平,CPI同比转正,出口降幅继续收窄,三季度到四季度中美库存周期有望迎来共振,经济增长动能正在积蓄。

A股:积极因素积累,超跌反弹可期

向前展望,多数买方机构认为政策底已经出现,而市场底通常会晚于政策底一段时间,积极因素在逐渐的积累过程中:从基本面视角看,经济增长呈现企稳回升迹象,企业盈利底部逐渐显现;从投资者行为看,从政策落地到政策效果显现虽然需要一段时间,但是风险偏好改善,在情绪与资金支撑下,市场存在超跌反弹的可能。

港股:整体中性偏乐观

8月港股大幅波动,一方面受国内经济增长预期、政策预期影响,另一方面受海外流动性扰动。向前看,买方观点总体中性偏积极,支撑因素包括:一是,当前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性价比较高;二是,政策暖风频吹,国内经济动能不断积累;三是,美联储加息步入尾声,九月再次加息概率偏低;四是,中美关系边际好转,提振投资者风险偏好。

债市:政策持续发力影响债市情绪

9月以来(截至9月11日),债券市场利率普遍上行,一年期国债利率较8月末上行22bp,十年期国债利率较8月末上行8bp,政策持续发力背景下,多数机构对短期利率走势态度谨慎,部分机构态度仍然维持中性。从短期看,政策密集出台短期对债市情绪形成一定影响,波动放大,并存在一定的上行风险;从中期角度看,债券走势仍需观察地产政策落实效果以及经济复苏程度,部分机构认为中长期视角下,债券仍有一定的下行的预期空间。

海外宏观:预计美联储暂不加息,经济软着陆概率提升

近期市场预期9月美联储再次加息概率较低,多数机构认为美联储将维持利率在5.25%至5.50%区间,部分机构认为年内是否加息依赖于经济数据情况。部分机构大幅上调美国2023年经济预测,但多数机构仍表示,美国经济仍然有衰退的风险,但软着陆的概率在提升,即使衰退程度也是温和的。

美股:观点趋于分化,总体中性偏乐观

8月以来,美国主要股指呈震荡走势,关于美股未来走势,买方机构观点存在一定分歧,主要在于对不同板块的股票看法存在差异。对于态度偏乐观的机构,他们的论点包括:大多数股票估值在合理范围内,关于美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在增强,但多数看多的是美国的中小盘股票。对于态度偏中性的机构,他们认为,虽然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在减小,但是任何情形的恶化都可能为估值带来压力,科技与通讯行业估值过高,部分机构下调了对通讯行业的评级。

美债:多数机构调高美国国债投资评级

8月以来,美债利率持续上行,多数买方机构调高了美债的投资评级,认为应把握当前美债接近周期高峰时的息差,从中长期视角看美债利率大概率向下;部分机构看法更加谨慎,认为短期或是震荡,波动可能会加剧。对于美国投资级信用债,部分机构下调评级,主要是由于投资级别债券利差收窄。

风险提示:美国通胀超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

一、 国内经济:多数买方机构认为政策底已经出现

2023年8月,房地产和资本市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资本市场方面包括印花税减半征收、收紧IPO及再融资、调降融资保证金以及限制股东部分减持;房地产方面包括多城市实施“认房不认贷”、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降低首套房二套房首付比例下限等,政策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超出市场预期,多数买方机构认为“政策底已经出现”。

对于经济增长而言,从政策吹风到切实的经济数据好转,仍需要一定的传递时间,对此买方机构多数的表态是“出现企稳回升的迹象”,诸多积极因素在逐渐显现,包括8月PMI已接近枯荣线的水平,CPI同比转正,出口降幅继续收窄,三季度到四季度,中美库存周期有望迎来共振,经济增长动能正在积蓄。




二、A股:积极因素积累,超跌反弹可期

8月至今,A股主要指数呈现“V”型走势,一方面,7月经济数据相对疲软,消费、投资、社融、出口等数据均表现一般,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不强,另一方面,房企与信托风险、美国对华投资限令等拖累投资者情绪,外资持续流出,市场情绪持续偏弱。

向前展望,多数买方机构认为政策底已经出现,市场底通常会晚于政策底一段时间,积极因素在逐渐的积累过程中:从基本面视角看,经济增长呈现企稳回升迹象,企业盈利底部逐渐显现;从投资者行为看,从政策落地到政策效果显现虽然需要一段时间,但是风险偏好改善,在情绪与资金支撑下,市场存在超跌反弹的可能。







三、港股:整体中性偏乐观

近期港股波动较大,8月中上旬港股主要指数大幅回撤,以收盘价计算,7月31日至8月21日恒生指数跌幅12.23%,恒生科技指数跌幅13.78%,随后两者分别在10个交易日内反弹6.93%和9.73%,近几日再次回调。

8月港股大幅波动,一方面受国内经济增长预期、政策预期影响,另一方面受海外流动性扰动。向前看,买方观点总体中性偏积极,支撑因素包括:一是,当前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性价比较高;二是,政策暖风频吹,国内经济动能不断积累;三是,美联储加息步入尾声,九月再次加息概率偏低;四是,中美关系边际好转,提振投资者风险偏好。




四、 债市:政策持续发力影响债市情绪

9月以来(截至9月11日)债券市场利率普遍上行,一年期国债利率较8月末上行22bp,十年期国债利率较8月末上行8bp,政策持续发力背景下,多数机构对短期利率走势态度谨慎,部分机构态度仍然维持中性。从短期看,政策密集出台短期对债市情绪形成一定影响,波动放大,并存在一定的上行风险;从中期角度看,债券走势仍需观察地产政策落实效果以及经济复苏程度,部分机构认为中长期视角下,债券仍有一定的下行的预期空间。





五、海外宏观:预计美联储暂不加息,经济软着陆概率提升

加息:近期市场预期9月再次加息概率较低,截至9月11日,CME fedwatch显示9月再次加息可能性仅为7%。多数机构认为美联储将维持利率在5.25%至5.50%区间,部分机构认为年内是否加息依赖于经济数据情况。

降息:降息时点依然存在一定分歧,但普遍预期在2024年,部分机构认为在2024年二季度以后。

衰退:部分机构大幅上调美国2023年经济预测,包括先锋基金将2023年美国GDP增长预期上调1.1个百分点至1.8%,花旗财富将2023年美国实际GDP预测上调1.3个百分点至2.3%。但多数机构仍表示,美国经济仍然有衰退的风险,但软着陆的概率在提升,即使衰退程度也是温和的。




六、美股:观点趋于分化,总体中性偏乐观

8月以来,美国主要股指呈震荡走势,关于美股未来走势,买方机构观点存在一定分歧,主要在于对不同板块的股票看法存在差异。对于态度偏乐观的机构,他们的论点包括:大多数股票估值在合理范围内,关于美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在增强,但多数看多的是美国的中小盘股票。对于态度偏中性的机构,他们认为,虽然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在减小,但是任何情形的恶化都可能为估值带来压力,科技与通讯行业估值过高,部分机构下调了对通讯行业的看法。




七、美债:多数机构调高美国国债投资评级

8月以来,美债利率持续上行,一方面由于美国经济增长韧性超出预期,另一方面,多家信用评级机构下调美国信用评级,以及美国财政部加大新债券的发行,导致投资者对美债的抛售。对于美债利率的持续上行,多数买方机构调高了美国国债的投资评级,认为应把握当前美债接近周期高峰时的息差,从中长期视角看美债利率大概率向下;部分机构看法更加谨慎,认为短期或是震荡,波动可能会加剧。对于美国投资级信用债,买方机构看法存在一定分歧,部分机构下调评级,主要是由于投资级别债券利差收窄。




八、风险提示

美国通胀超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



End

相关阅读

高瑞东 查惠俐:情绪修复中, 买方机构关注重点是什么?


高瑞东 查惠俐:降息后,买方稳增长政策预期聚集何处?


高瑞东 查惠俐:市场反复震荡,买方机构情绪如何?



好书推荐




光大宏观 高瑞东团队

高瑞东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研究所副所长,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会员,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曾任职于中国财政部中美经济对话领导小组办公室、OECD经济部、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专注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研究。赵格格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士,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6年宏观研究经验,聚焦实体经济、人口问题及中美关系。在《Economics Letters》、《中国金融》等发表文章多篇。对古代经济史、地缘政治博弈尤感兴趣,通过缜密推理,不断提升对社会运转本质的认知。刘星辰
上海财经大学数学学士、数量金融硕士,4年宏观研究经验,聚焦实体通胀、财政政策等主题。本硕期间均荣获国家奖学金,擅长通过底层数据挖掘、推演、论证宏观问题,在《中国金融》、《中国改革》等期刊发表文章多篇。杨  康
CPA,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本科,上海财经大学硕博,聚焦国内实体、财政货币以及中观产业研究。多次荣获国家奖学金,数据分析能力强,财务功底扎实,在《统计研究》、《中国金融》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致力于通过缜密的逻辑推断,详实的数据分析,不断提升对宏观经济运转的认知。顾皓阳
复旦大学化学系本硕,辅修经济学,注册会计师,具备多年新能源领域科研经验,曾获国家奖学金、复旦大学优秀学生等荣誉。聚焦中观行业和产业政策,致力于结合宏观视野与产业认知,把握经济规律,挖掘产业机会。査惠俐

上海财经大学理学学士,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统计学硕士,曾获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学生、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聚焦资产配置方向,致力于从数据中挖掘潜在有价值的信息,定性与定量结合进行资产配置研究。

周欣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士,曾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毕业生、院优秀学位论文等荣誉。聚焦美国GDP拆分与预测、零售数据、非农数据,研判海外经济趋势,探究货币政策脉动。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