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8年3月2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陈香美:用爱谱写中国医疗 | 肾脏病专家

2018-03-13 院士大全 医局

点击上方“医局”,选择“关注公众号”

医学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来源 / 医局(ID:yijuwx)


2017年8月31日,在北京召开了一场庆功大会,会上宣读了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的通令,并向陈香美、唐佩福颁发了一等功证章证书。


如果把人生比喻为一条河流,她的一生都在激流勇进;如果人生是一首交响乐,她的人生一定是高亢、激昂的乐章。


36岁留学归国,56岁成为院士,66岁被中央军委荣记一等功。



她就是陈香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个“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以第一完成人六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我国著名的肾脏病学专家……


在这些沉甸甸的荣耀背后,陈香美院士只用两个字形容自己——忘我。



到今天为止,我也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活着。医生永远要向病人学习,病人用生命为我们换取更多的经验,去为更多的病人服务。



三个问题,研究了一辈子


勤奋刻苦,忘我工作,是陈香美院士留给许多人的印象。


陈香美1951年出生在朝鲜,16岁回到祖国。1973年作为工农兵学员考入白求恩医科大学,1979年赶上国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招生。1983年留学日本读博。1987年回国到解放军总医院工作。多年来,主要从事肾脏病临床研究工作。


“读书时我没有在两点前睡过觉,经常学到后半夜,早上也比其他人早起一小时。”陈香美回忆到。当时的中国,农民生活很苦,缺医少药,得一场病可能要一条命。肾病病人不少,可只有少数医院能做肾活检,还是在X光下做。


“有没有不用做活检就能诊断肾炎的方法?”“尿毒症患者不做透析能不能活?”抱着这些想法,她留学日本,成为北里大学医学部肾脏病专业第一个中国学生。



出国前,母亲为她准备了一件玫红色带搭襟的中式上衣,对她说:“你是中国人,一定要带着中国人的衣服去。”母亲是朝鲜族妇女,但非常热爱中国,陈香美从小耳濡目染。


到了日本后,陈香美触动很大,当时日本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学术水平都远超中国。“只要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看见那样的差别,都会去努力的。医学无国界,日本人能治肾病,中国人也能治。”


只用三年时间,她拿下博士学位,学位论文正是30年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前题。



中国约有1.2亿慢性肾脏疾病,最常见的是IgA肾病,大约占30%~40%。患者往往是青壮年,如不尽早治疗,等待他们的将是更为严重的尿毒症。


陈香美说,IgA肾病之所以叫IgA,是因为免疫球蛋白A沉积在肾脏。可是,IgA肾病为什么会发病?免疫球蛋白A为什么会沉积在肾脏?为什么会发展成尿毒症?为了搞清楚这三个问题,她研究了一辈子。


2016年,她领衔的《I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规律与诊疗关键技术的创研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首次提出IgA肾病中西医结合的新理论,发现了IgA肾病“风邪扰肾、致虚、致淤、致毒”的病因病机:“风邪扰肾”对应的生物学机制为免疫炎症,“致虚”对应的是细胞活化、损伤,“致淤”则是系膜增殖和血管硬化,再用科学的方法去证实这一机制。


最难忘的病人,是个没救活的孩子


也许是命运使然,陈香美当医生后管的第一个病人是一个尿毒症患者。


“我记得是一个老奶奶,尿毒症很严重了,可当时没有血透机,只能眼睁睁看着她死亡。”陈香美回忆到。作为一个满腔热血的年轻医生,陈香美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当时她就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搞肾脏病,一定不让这些尿毒症病人因为不能透析而死去。


陈香美家中一进门处,摆放着一只深咖色的瓷鹿,她搬了三次家,但一直保存着这只鹿,是一个肾病孩子的父亲送给她的。


25年前,有天科室里收治了个18岁的孩子,出现肾脏衰竭,尿里全是鲜血,肺部也出血,医生都拿不准是什么病。



那时陈香美刚生完孩子,还在坐月子,又赶上下雨天,她二话不说,头上裹着毛巾,戴着围巾,马上赶到医院。在超声下做了肾活检,确诊是肺出血肾炎综合征,非常凶险。虽然医生们拼尽全力抢救,但孩子还是离开了。孩子父亲在唐山烧瓷,送给陈香美这只瓷鹿,以示感谢。


陈香美说:“看到这只鹿,我就想什么时候能把这些凶险的病拿下,不让病人死。”


这是她一生追求的学术理想。现在,肺出血肾炎综合征仍是很棘手的病,但因为医学界对肾脏病的早期认识和防治加强,此病的发病率有了明显下降。


陈香美是性情中人,每一个病人死亡,她都非常痛苦。送走病人时,她会帮他们穿好衣服。但她明白,医生不能只停留在痛苦中,还要去治疗新的病人。病人用生命换取了医生更多的经验,要去为更多病人服务。



她常常说:医生要向病人学习,书本上只有一页纸,病人的表现可以千种万种。医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治好所有的病,但那些治不好的病人,激励着医生勇攀高峰。所以要永远把病人放在第一位,去攻克那些不能治好的疾病。这也就是所谓的转化医学,从基础到临床,再从临床到基础,临床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研究。


“我是一个临床医生,看到临床有需要,就是我下一个要攻关的课题,并没有去刻意地做什么。”陈香美说。


向医院提的唯一要求,希望有间实验室


1987年10月,陈香美在日本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到解放军总医院工作。那时肾内科刚从心内科中分出来,只有5个医生、12张床位。


她还记得到医院的第一天,在院长办公室,院长问她有什么要求。她说,只希望有间实验室,因为从日本带回很多小型仪器和试剂,想继续做研究。而待遇、住房等其他要求,她一概没提。医院当时就批给她一间30平方米的实验室。从此之后,这里就成了医院里的一盏“长明灯”。她在医院招待所一住就是三年,每天清晨到实验室,深夜才回去。



陈香美常说:“八小时内出不了科学家。”在这样的信念下,只用了三年时间,她从主治医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1年成为科主任。现在,肾内科从当年的12张床扩增到160张床,30平方米的实验室发展成为3000多平米的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这一切,都是陈香美忘我工作的回报。可忘我背后的代价是愧对家人。她41岁才生女儿。女儿小时候发烧,陈香美很少陪在身边。当她深夜打开门回到家,才想起来阿姨嘱咐过,要给女儿开点退烧的阿鲁片,可她早都忘到脑后。当时已是凌晨1点,她摸摸女儿的头,烧好像退了,自己也就倒头睡着了。


父亲病逝前,陈香美没给他开过一粒药,没带他到301医院检查过。母亲去世前病重才接到301医院住院,可两年间去病房看望母亲的次数屈指可数。


“难道我不愿意陪坐在她床前吗?但为了医者大爱,为了攻坚克难,为了造福惠普,我必须做到不断‘忘我’。”陈香美说,等她退休后,要亲自带女儿的孩子。可谈起退休,似乎又离她很远。

经历过缺医少药,心中永远装着病人


陈香美有个愿望:所有尿毒症病人都能透析。


“以前因技术问题,中国的尿毒病人不能透析。现在技术解决了,如果没钱还是透析不了。”她说。透析一年约花10万,如果一个农民得了尿毒症,谁家能每年拿出10万?于是她向国家提出,所有尿毒症病人必须有大病医保。


那是2009年,时任卫生部长陈竺问她:“中国有多少尿毒症病人?城市有多少?农村有多少?”陈香美拍着脑袋说,没有具体的科学数据。



从2010年开始,她带领团队开始建立覆盖全国的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网络信息登记系统,首次提供了我国透析患者的基础数据,摸清了家底。到目前为止血液透析病人45万,腹膜透析7万,哪个病人在哪家医院透析,都能跟踪观察。


现在,这52万尿毒症病人去医院做透析都能报销,与陈香美的推动工作有直接关系。时任卫生部陈竺部长接见国际友人时曾说,尿毒症病人可全民透析,在这点上,中国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医保水平。


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尿毒症病人没有得到很好的透析。陈香美曾去到四川雅安地区一个区级医院,那里血透室建得很好。当时一位来做透析的老人,脸特别黑。陈香美就问她:“您为什么做了透析脸还这么黑?”老人说:“我来这里要翻两座山,儿女不在家,只能求人每星期送我来做一次。”陈香美听后特别痛心,现在国家每年为两三百个县新建透析室,如果常规透析在村卫生室就能做,那老人就不用翻山越岭了,这是她下一个努力目标。


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芦山地震、2014年鲁甸地震……她永远是那个冲在一线的专家,因此也被人们称为一线院士。


“我一路都在奔跑,没停止过。也会感到疲劳,但只要还有余力,就想再做点事情。”精勤不倦,诚心救人,陈香美用一生去诠释一个词——大医精诚。


个人成就



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

199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资助。

1995年被评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1996年被评为总后"科技银星"。

199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1998年被评为总后"科技金星"。

2001年被国家主席授予二等功;

200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主要著作


《实用肾脏病学》,北京医科大学,1995年

《肾脏内科主治医生400问》,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4-8

《现代慢性肾衰治疗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1

《肾脏病临床与进展》,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1-1


本文作者:健康时报记者 徐  瑶    驻解放军总医院特约记者 郭 晶 罗国金

发表于《 健康时报 》( 2017年09月05日   第 02 版)

部分内容有删减和修改,若有异议,请联系本公众号撤下


陈香美采访完整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552l8sq2k&width=500&height=375&auto=0



更多文章


医局微信公众号《医局观察》栏目长期招聘线上作者,单篇稿费300元-1000元。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医疗观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