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缘起论》、《形上学方法》简介
0.1.4《七大缘起论》简介
第二讲
《七大缘起论》,其内容是对佛法缘起说中的一种,即七大缘起的详细介绍。“缘起说”这都是中国学术当中的名词,大家不太熟悉,用西学中比较熟悉的词来说可能就是本体论和现象论的结合。因为在西方学术中没有可以单独对应的的东西,西学中本体就是本体,现象就是现象,本体和现象不能沟通,是割裂的。而东方讲现象的来源时一定要追溯到本体,从本体开出现象,是把本体和现象都容纳到一个体系之中的。在佛学当中有四种缘起,如下:
1)业感缘起
2)赖耶缘起
3)真如缘起
4)七大缘起
业感缘起又叫根尘缘起,即用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来做解释世界的框架。六根对六境,然后缘起六识。六识就是我们所见的这个现象世界。所以它把现象的来源,即把识的来源追溯到根和境,这已经是我们所不能知道的事物了。它已经深入了一步,已将现象的来源追溯到其外的一种我们凡夫通常的人现在所认识不到的东西。
这个赖耶缘起就进一步追溯,追究这个根境的来源发现是第八识,这些根和境能都是第八识的一部分,但是还不是第八识的核心,所以到了赖耶缘起就更加深入了。如下图:
这个点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第八识的核心,然后从这个点发出了一些光,再由这些光构成了根和境。总之,更进一步追溯发现,根和境都与这些光有关,这些光的来源就是第八识的核心,这不就更加深入了吗!
然后再进一步,再追溯这个核心点的来源,就发现它是一无所有的空无,那就叫真如了。从真如里面忽然泛起了一些会发光的心点,名第八识。这就是真如缘起。
然后再进一步详观真如,发现在这空里面还有着不空的功能,也就说,它有显现现象的能力。虽然真如表现为空无的一无所有的状态,即现象上是空无的;可它却有发生不空现象的能力。它不是顽空,所谓顽空就是什么作用都不能起的空。而真如不同,它真能发生作用。它虽一无所显,却有显现一切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我们就用七大来概括:
所知:识(了别性)、见(智)(灵知性)
能知:地(坚性)、水(润性)、火(光热性)、风(动性)、空(无碍性)
地等五大是所知,识、见二大是能知;合为七大。在这种一无所有的里面有发生能知所知的功能,也就是让能知所知显现的功能。能知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显为有相的识大功能,一种是无相的只在内心默知的见大功能。地大就是坚性,水大是润性,火大是光热性,风大是动性,空大就是无碍性;坚性是不可入性,润性是润湿凝结的功能,火大代表温暖的、光明的性质,风大代表波动的性能,没有障碍就是空大。用以上两种能知去观照这些所知,就有了无穷无尽的潜能,这些都是隐含在这个真如里面的。至真如缘起,就追溯到本体了。至七大缘起,本体里有什么,就彻底认识清楚了。然后回过头来,从七大如何开出这些现象,我们在《七大缘起论》里都做了清晰的说明。这就彻底地把本体论和现象论融为一体了,这是西学所不能做到的,而这正是中学所特具的价值。西学的特点就是割裂,它把学术切得越来越碎,久已迷失了本源,故各学科间极难汇通。而中学是通而能分、分而能通;它通时不流于模糊笼统,在分时又不落于局限隔阂;有本以赅末,末亦能达本故。在《七大缘起论》里面,关于物理学、心理学、人性论、本体论等各种各样的学问,你都能在这里面找到其根源和进一步发挥的线索,它已把被西方割成好多块的学问彻底融合为一体了。这就不是一个模糊的、泛泛而谈的强合起来的体系,而是一个非常清晰的、本身非常自洽的体系。
《七大缘起论》与我们题目的关系,应当说是最重要的。其作用是为我们提供这个题目所需的各种主要框架和背景知识。我们在做比较佛学和西学这个题目时,要用到各类框架,那么这些框架都是《七大缘起论》所提供的。比如,我们要比较语言观时,用的框架就是《七大缘起论》里面所提供的有关语言和事物关系的观点;在比较东西认识论时,所用的三量框架也是由《七大缘起论》所楷定和提供的,即现量比量和非量及其之间的差别以及现量本身的规定,都得由《七大缘起论》来给以清晰说明;缘起论一章就更不必说,因为本章用来作比较标准的法界五级正是七大缘起论的主要精髓。
.1.5《形上学方法》简介
下面是《形上学方法》这本书没有定稿,在2004年春天讲出来,以后根据录音整理出来一个稿子,我改出来了一部分。这是《七大缘起论》的姊妹篇,是从方法角度来看这些不同类型的形上学。首先提出了广义的我自己所使用的形上学概念,其定义是:研究天道真理方面的学问。它所包括的内容就扩展了:从西方的作为哲学和宗教的一部分的形上学,扩展为包含西方哲学和宗教的全体,包括中国的儒家和道家,包括印度诸教,还包括佛教诸宗。总之中西印有关形上存在的那些学问,我们都叫作形上学。这是为了指称方便而立一个共有的名称,这个名称是我立的,在中西印的学术当中都没有。
形上学的内容包括两大方面:一个是缘起说,一个是修行论。缘起说已由《七大缘起论》所完成,《形上学方法》就是修行论的介绍,我这里面用了一个《七大缘起论》中的内容来作本书的主要框架,即四种曼荼罗所对应的四条修行路线。四曼是佛学密宗里的一个内容,但是在《七大缘起论》里边,我对此做了更深入的研究。曼荼罗就是轮圆具足,其实质是对世界诸现象的分类。我认为这种对现象的分类方法是中西印所有学术当中最全面、最恰当的一种分类方法,它把我们所知的诸现象存在都包含在这里边了。
1)大曼荼罗
2)三昧耶曼荼罗
3)法曼荼罗
4)羯磨曼荼罗
大曼荼罗就是一切有情的集合。它代表精神界。有情相当于西学所说的动物,动物这个词多么不雅!把人叫做动物,也就是兽,多不雅。有情一词多么雅致!这代表着西学的幼稚和野蛮。一切有情的集合就是大曼荼罗。
三昧耶曼荼罗是一切无情的集合。三昧耶的意思是平等。在佛学的观点中,一切的无情是由一个一个的有情共同造成的,为诸有情所平等共有。你看身外的世界如桌子椅子之类,都被我们所平等的、共同的拥有,不像我们的心灵是属于自己的,我们的身体也是属于自己的。三昧耶曼荼罗就是物质界。
法曼荼罗就是一切语言的集合,即语言界。就是用三昧耶曼荼罗里面的一些物质作符号来指称四曼里面的一切存在。
以上三种曼荼罗语言、有情、无情,都是在时间里面相续的。在相续中前后就有变化,这种变化就衬托出一种动作幻象。正如僧肇大师所说物不迁,芝诺大师所说飞矢不动:世界上是没有运动的,但凡夫却有一种运动的幻觉,羯磨的意思就是业,业的意思是动作,也算是一种存在。在马克思那里,就不叫存在,而将其称为存在的运动。而佛学中也称之为存在,把它放在四曼里面完整的列出来。这是我见到的对存在认识得最全面、最清晰的一种。一般对存在就认识到第二层三眛耶曼,能区分出有情无情、精神物质的比比皆是,但是能把有情无情语言运动放在一个体系里面进行全面整理和认识的在别处还没见到,就此一家。
这个还不仅仅是一种有关存在的分类理论,在佛教学术当中,每一种学说都不仅仅是写在书上、说在口中的;它是用来证道的;而且证道了以后,就真地拥有了对这种轮圆具足的集合进行自在观察和运用的能力。一般人都是在有限里面,没有曼荼罗境界,我们是在失去了曼荼罗后的对立境界里面,在曼荼罗里面就是轮圆具足,对一切法皆能自在观察和运用。当佛教把这四种曼荼罗修证出来后,它就不仅仅是我现在给大家介绍的一种理论了,它能运用。比如,这个羯磨曼荼罗是化身佛一切事业之所从出的地方;这个法曼荼罗是报身佛一切说法所从出的地方。像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就是羯磨曼荼罗里的分类方法。当以何身度之,即现何身,当以国王度的,就现国王身;当以童男童女度的,便现童男童女身,等等。
总之,这四种曼荼罗里面就有了四种对待,分别为:凡圣对待,心物对待,名事对待,动静对待。曼荼罗是对待的境界,在这里面都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就是说对待的双方是打通的。比如我们证到了一切有情的集合,那么同时就既是圣人又是凡人,既是佛又是人。总之,在这里面,凡和圣是打通的。不是凡人仅仅存在凡的境界,上帝就是上帝,人就是人,人不能成为上帝,不是这样的。在三昧耶曼荼罗里面的境界也是如此,也就是说,能和所、主观和客观是打通的,不是像我们现在主客二分的状况。在法曼荼罗里,也是一样,我们在语言和事物之间没有隔碍,前者能够确切和灵活地诠表后者,不像我们现在这样有很事情不知道,很多语言不能去运用。在羯磨曼荼罗里,动和静也是打通的,即动即静,即静即动。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落在相对的动静里,静止时似乎就找不到动了,动时又找不到静了。所以我们时而陷入昏沉,时而陷入散乱;这种即动即静、灵活运用而心常明的境界,我们做不到。
所以,在曼荼罗里的境界就叫对待,失去曼荼罗的境界就叫对立。佛学的修证就是从对立境界回归到对待境界。比如大曼路线就是从我们现在凡圣的沟分,回到这个本尊即我、我即本尊的境界。这就是我们修证的一个路径。三昧耶曼路线也是一样,要消弭能知和所知之间的鸿沟回到这种心物一体的境界。其余二曼也是如此。总之,这四种曼荼罗里面的四个问题,就成立了四种修行路线,然后我们就可以用这个框架去说明一切形上学的方法。
1)大曼荼罗:西方宗教、佛家密宗、净土宗
2)三昧耶曼荼罗:儒家、空宗、禅宗
3)法曼荼罗:有宗、哲学
4)羯磨曼荼罗:佛教小乘、印度诸教、中国道家
比如说,西方的宗教就是大曼荼罗的方法,可以放到大曼荼罗路线里面。因为它关心的问题是如何与上帝合一。西方的宗教和佛教当中的密教及净土宗就是大曼路线。三昧耶曼路线包括儒家、空宗还有禅宗。它就是要把这个能知和所知合为能所不分、一无所有的境界。所以儒家说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天人合一,就是能知和所知泯后的结果。空宗和禅宗更是如此,如禅宗明心见性就是把能知和所知合起来,见到心物一体的自性。第三条路线法曼荼罗路线以有宗为代表,有宗处理的主要问题是语言和事物的关系,因为它的修证方法正是直接在禅定当中去观察名和事的本身及其关系。这个可不是我随便为了适合这个框架牵强附会硬放进去的。你去看《瑜伽师地论》,有宗所修的观就叫四寻思观。就是寻思名和事的自性及差别,名寻思、事寻思、自性假立寻思、差别假立寻思,它所修证的对象就是名和事。法曼荼罗线路包括有宗和哲学。哲学也是旨在研究语言和事物关系的,这从柏拉图就定为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了。故我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语言和事物的关系,是这个法曼荼罗里面的问题,而不是主观和客观的问题、唯物和唯心的问题等等,那不是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主客心物属于三昧耶曼荼罗里面的内容,西方哲学所着重于从事的是用语言去解释事物的问题,而不是去探究这个本体是心还是物的问题,那只是它的附带问题。
所以形上学的基本问题就有这四个,我们所通常习惯的那个主客观的问题、唯物和唯心的问题,只是这四大问题中的一个,而且还不是西方哲学的主要问题,那是对近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似是而非的认识。我看好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观点都是对近现代西方这种特殊情况的似是而非的看法,辩证唯物主义对哲学史基本问题的认识是如此,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问题的认识也是如此,都是把一个很小范围内的假象无限推广造成的。
走羯磨曼荼罗路线的包括佛家的小乘、印度诸教派以及道家。羯磨曼路线旨在从业所导致的生死轮回里解脱出来,归于真正的静止,即不生不灭的涅槃。除了佛家小乘外,印度的各种教派,都属于这条路线。因为印度文化的核心问题都是如何从业所导致的轮回达到解脱而进入涅槃。涅槃的意思是不生不灭,涅者不生,槃者不灭。业就是动,涅槃就是静,是真正的静。而在对这种问题的解决当中,印度各教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艰苦卓绝的、也是很有价值的探索,但是他们都没有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到了释迦牟尼佛出现后,他的小乘教法才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才真正达到了这种不生不灭的涅槃,也就是说真的能不再坠入轮回。印度其它各教的那个涅槃还只是一种理想,事实上不能真正达到,定力一竭,便又入轮回。
(本文摘自《佛学与西学》,孟晓路著,并由孟晓路授权公众号十念生全网首发,如欲转载请标注原作者及版权。)
张山人 王夐 陆生 辅神通 孙甑生 叶静能 袁隐居 骡鞭客 许君 杜巫
周贤者 王常 叶虚中 郑君 程逸人 李处士 骆玄素 赵操 崔玄亮
杨居士 张士平 冯渐 潘老人 王先生 周生 韩志和 张辞 崔言
阅读和分享此文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图文原作者、众读者、转发者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福慧日增,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