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理学中的“自我”|读书会回顾

胡洁 孟沛欣博士整合艺术疗愈 2021-09-26

艺术心理读书会第十三期

“理解自我”系列活动二——心理学中的“自我”

本期主持:卫俐瑶

特邀嘉宾:孟沛欣

活动时间:2019年5月12日



我是谁?我认为我是谁?大家认为我是谁?社会塑造的我是谁?

“如何理解自我”,这是一个不断被人类追问的议题。不管是在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中,历代学者都对此问题有过深入的探讨。在这个议题下,我们的艺术心理读书会聚焦“理解自我”这个话题,作为一系列,分别从哲学中的“自我”、心理学中的“自我”、自我探索体验沙龙三个角度切入,进行此话题的讨论与分享。

继第一次,以“东西方哲学中的自我”为主题的活动之后,本次读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以“心理学中的自我”为主题,继续探讨如何“理解自我”这个话题。活动包括了心理学如何研究“自我”、自我研究与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自我相关的心理学概念、文化与自我,四个方面的理论分享,最后对此进行了小组讨论、提问和交流。


一、心理学如何研究自我

心理学主要从自我的概念、人格心理学、现象学三个方面来研究自我。

关于自我的概念,从“I see Pat,I see me”来看,“自我”包含“主我”和“宾我”两者。主我,是我们正在思考和感知的意识;宾我,即参照主我自己的思想,关于自己是谁的认识。宾我可以分为“关于自我的看法”、“关于自我的感受”两个部分。这里提供一种可能的解释,即:我认为我的样子、我认为我的感受。心理学家把研究重点放在“宾我”上,即研究人们如何思考和感受他们自己,以及这些想法和感受如何形成并影响身体的其他方面。

自我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前者指人们对自己的感受,后者指人们的实际情况。比如,认为自己强壮并不意味着我真的强壮。二者联系紧密,可以通过自我来测量人格。因为人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将决定他们的行为,所以可应用于心理测量。

现象学取向的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个体的心理世界不等同于物质世界(马克思·韦特海默)。对于个人来说,感受到了才会起作用,行为取决于知觉到的世界,即显现出的世界,而非真实的世界。



二、自我研究的心理学历史

自我一直与心理学研究密切相关,但在心理学历史上,自我并非一直是研究重点。

德国的威廉·冯特提出内省主义,认为个体感觉存在差异。所谓内省主义,是将个体置于刺激下,详尽描述自己的主观感受形成报告,分析报告内容后提出感觉的基本元素,即得出某种结论。

之后的行为主义运动,作为科学的心理学否定了内省法,认为自我不能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华生认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分支,应使用完全实验的方法;他的理论目标是预测和控制行为,内省法并非不可或缺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人和动物没有明确分界线。”与行为主义并行的重要思想还包括孔德的实证主义,意味着可以观察和无可辩驳,绝对不是推论性或猜测的;机能主义,认为思想并不能知道行为,行为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连接的函数。

在行为主义占主导的20世纪上半叶,美国社会学家库里(Cooley,1902)和米德(Mead,1934),对自我进行理论分析,阐述了自我在社会化过程的中的重要作用。自我研究由此回归,同时,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也开始变得重要。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奥尔波特(Allport,1943)提出了假设——人类存在两种动机系统,一种受到习惯、本能和反射的支配;另一种受到目的、远见和意志的指导。


三、与自我相关的心理学概念

主持人为大家分享了六个与自我相关的心理学概念,分别是经验自我、自性化、镜中我、自我解释、自尊和抑郁。

1.经验自我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90)在其著作《心理学原理》中提出“经验自我”,包括物质自我、精神自我、社会自我。物质自我,即“我的”所有有形客体、人或地点,具体可分为躯体自我和躯外自我,更强调我们对这些物质实体心理上的占有,如“我最喜欢的椅子”。精神自我,也就是内在自我,指由除去物质自我和社会自我之外的其他一切“我的”的构成。代表了我们对自己的感受。社会自我,指他人是如何认识和对待我们的,我们所拥有的社会地位和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


2.自性化

分析心理学认为,人格或心灵发展的目标是自性化,指个体成为真实的独特的完整的人。自性化也是荣格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简单理解,就是成为真正的个体或真正的自己。他强调,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最大的意义。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个体的反面是作一个集体的人。我们大多数人还只是集体的人,成为真正的个体的人很少。

自性化讨论了人如何成为真正的自己,其基本特征是:a.自性化过程的目的,是人格的完善与发展;b.自性化接受和包含与集体的关系,即它不是在一种孤立状态发生的;c.自性化包含着与社会规范的某种程度的对立,社会规范并不具有绝对的有效性。            

容格他所认识的自性是人类的全部潜能和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的,一种原型意象。他强调,自性在生活中是要求被认识、整合和实现的,但是要在人类意识的有限范围内,把它那如此巨大的全体的许多个碎片结合起来,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自我和自性的关系是一个永无终结的过程,自我和自性终身相互作用。荣格也唯恐人们认为自性是全善的,因此,他强调应把自性与魔鬼,或一种不涉及良心的决定性力量联系在一起。这也就涉及到了自性对自我的干扰作用。


3.镜中我

美国的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 “镜中我”的概念,关注人们是如何感觉自己发展的。

具体指通过他人对我们的反应来认识自我。第一,我们对我们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进行想象;第二,我们想象这个人如何评价这种形象;第三,因为这种想象里的判断而感觉好或不好。


4.自我解释

人们采用很多机灵的技巧来减轻身份困境带来的影响,即解释说明,包括宣称无辜、重新解释、合法化、找借口、道歉。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某个孩子说他的兄弟打了他,父母正在想办法弄出真相,五种解释类型之下会出现不同的反应模式:

a.宣称无辜,其内在目的在于拒不承担责任,他可能会告诉父母:“我没有打他,他是去拿遥控器的时候摔破了脸。”

b.重新解释,在于希望改变事件的意义,他会说:“我没有打他。我只是拍拍他的脸,因为他是我好兄弟。”

c.合法化,让行为合法,他的反应是:“对,我打了他,但是他先打我。”

d.找借口,为了降低故意程度,会说:“是的,我打了他,但我本来想打苍蝇,只是不小心碰了他的脸。”

e.道歉,即承担责任,并寻求谅解,他会告诉父母:“对,我打了他。对不起,我再不会这样做了。”


5.自尊

“自尊是现代生活的万能药”

——Branden,N.(1994).The six pillars of self-esteem.

New York: Bantam Books.

自尊是对自己稳定的认识,如何评价自己和瞬间的情感,包括整体自尊、自我评价和自我价值感三个概念。整体自尊指人们通常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特点:持续时间长,跨时间和情境的一致性。自尊也可以指人们评价自己的能力和特性的方式,可定义为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s)或自我评估(Self-assessment)。自尊也可以用来指瞬间的情感状态,特别指那些由好的或差的结果引发的情绪,即某个经验支持自尊或威胁自尊(例如升职、离婚),也就是自我价值感。


6.抑郁

我们对“抑郁”一词应该很熟悉了,这是一种低落的心理状态,持续的无望和无价值感。当一个容易抑郁的人经历一个消极生活事件时,他的抑郁反应就产生了。这种抑郁反应的特征是无望感和无价值感。最后,短期的抑郁反应也可能迅速减轻或者转变为长期的抑郁。

阿伦·贝克提出了抑郁的认知模型,功能失调的概念是一种易感因素(一种素质)。这些功能失调的观念在适当的环境事件(应激)的刺激下,导致抑郁倾向的个体以消极、歪曲的方式解释自己的经历。这些消极的解释转而导致对自我、对世界、对未来的消极看法。这些观念,也就是贝克所指的三组消极认知,被认为是抑郁的主要症状,导致了抑郁的其他特征,包括躯体紊乱(失眠)、动机障碍(被动性)和情感失调。


四、文化与自我

不同肤色,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不同班级,不同的朋友圈之下,都存在文化的差异,而这种文化差异造就出不同的“自我”。

很明显的一点,西方人通过发掘自己的潜能来达到“自我实现”,而中国人则是希望通过把更多个体拉入自我系统而达到自我的扩大,最终和社会和自然和谐相处。

所以,中国人究竟是什么样的?


中国人的特点可概括为:(一)为稳健;(二)为淳朴;(三)为爱好自然;(四)为忍耐;(五)为无可无不可;(六)为老猾俏皮;(七)为生殖力高;(八)为勤勉;(九)为俭约;(十)为爱好家庭生活;(十一)为和平;(十二)为知足;(十三)为幽默;(十四)为保守;(十五)为好色。

——林语堂《中国人》



五、讨论互动与提问交流

专业知识的分享之后,读书会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讨论。

带着问题大家展开了热烈的互动讨论……每个人都带着自我认识和自我探索的目的,在各自的分享和讨论过程中,又对自我增加了新的认识。


  • 有人在小组讨论中,瞬间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自己;

  • 有人发现自己完全投入到工作之中,而当工作结束之后会感到慌乱迷惘;

  • 有人按照别人的评价去活,到最后才发现那样的我不是真实的我;

  • 有人在别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眼里的自己之间迷惑,搞不清自己的角色;

  • 有人不想别人看到自己真实的样子;

  • 有人疑惑,别人认为的自己和自己认为的自己,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应该做不交际的自己,还是社会认同的自己?

  • 有人在这里看到了真实,和敢于呈现的部分,发现自己敢于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现在陌生人的面前,并在陌生人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某一面;

  • 还有人在别人眼里看到了自己的负向的一面,这是他以前没有看到过的……


针对所提出的四个问题,过往的故事,自我的总结,他人的看见,在小组互动过程中,大家从多个角度看见了自己,认识到了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去提升自己。

最后,有人提出,没有一个答案可以准确地说出“我是谁”,也不是所有答案总结在一起就等于我的全部。所以,真的有人知道“我”是谁吗?

对于这个问题,参与者们也分享交流了各自的的看法。



  • 有人说,自我概念给我提供了一个思考,一个指导,遇到沟沟坎坎,及时调整反馈,给自己的思考提供了正向的指导。

  • 有人说,“我”是一个主观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我”给每个人的感觉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每个人摸到的都不一样,把每个人摸到的凑在一起会不会就是一头大象呢?这不一定,这不是数学的相加,但没准儿凑在一起也可能猜出是一头大象。也就是说,每个人对你的认识都不同,加起来也不一定就是你。下一刻,我不再是这个我,我都是变化的。

  • 有人说,我是谁是我们给别人的一个概括,是社交场面的自我介绍,我是谁,不重要,但是方便自己和他人来认识自己。

  • 有人说,每个人生下来都带着一个剧本,是个演员,是顺着剧本演,还是发展更丰富的自己,这取决于自己的选择。

  • 有人不知道自己是谁,每个日子都在更新自己,在自我不断完善中,或许只有在生命的尽头,当我们反观一生,才会知道“我”到底是谁。

  • 也有人提出多个自我的建构,自我越多样,健康的程度越强;自我越丰富,越不容易受伤。多个我,在某一个时刻,需要哪样的我就拿出哪样的我,就像是口袋里有很多宝贝,需要的时候就拿出适合的来使用。


在读书会的讨论和分享中,每个人都进入了认识自己,探索自己的过程。

自我发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包含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成长,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五个阶段。所以,今天的看见,今天的新发现,都在帮助我们促进自我成长、自我完善,以至达到自我提升。


“自我”

是一个不断变化

逐渐丰富的过程

永远在过程中

一直在路上

……


本期推荐书目

 乔纳森·布朗/玛格丽特·布朗《自我》

奈杰尔·C·班森《心理学》

孔德《论实证精神》

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

兰迪·拉森 / 戴维·巴斯《人格心理学》

荣格《心理类型》

杨国枢《中国人的自我》

武志红《巨婴国》

林语堂《中国人》





本期文|选自孟沛欣博士艺术心理读书会

图文编辑|卫俐瑶

本公众号文章或为原创或由编辑专门整理,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课程咨询、投稿、转载、合作请联系我们!微信号:ZHYSLY_MingXi


往期展读:

哲学中的“自我”|活动回顾

客体关系取向的艺术疗法|理论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