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哪个城市过六一的人最多?

西部君 西部城事 2018-12-18


文丨西部君


今天的主题是儿童节。迈向油腻中年的男男女女们,这个节点也会想装装嫩,娇嗔一句“我还是个宝宝”,假装返老还童。

 

儿童意味着朝气、活力,以及无尽的想象力。作为潜在的受教育人口,劳动力储备,以及重要的消费市场,儿童数量的多少,意味着一座城市是否有足够的朝气、活力和想象空间。

 

地产研究者刘晓博强调,小学生数量是“数人头”数出来的,不是抽样调查出来的,更不是估计出来的。因此,小学生数量变化与城市吸引力变化关系密切。

 

那么,我们可以提一些有趣的问题,比如,哪个城市过儿童节的人最多?儿童的数量跟城市经济的强弱格局和开放程度之间,是否有某种匹配联系?

 

中国关于儿童的界定,是0到14周岁,对应着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全时段。为了回答上述问题,西部君以过儿童节的最主要群体,也即小学生的数量为线索,梳理了全国主要城市2012到2017年的排名和增长。从数据可以看出一些有关城市格局的有意思细节。


1.小学生总量即将重返1亿


先来看看全国小学生数量的总体走势:


  

过去10年时间,小学生总数量呈现一个U型曲线,2007—2013年持续降低,到2013年的最低点之后,又出现反弹。

 

因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各地基本都在99%以上,新增小学入学人口不构成大的变量,所以小学生数量,理论上主要受人口出生率影响。此外,从出生到小学入学,通常需要4—6年,对比下图的出生率走势,可以看到小学生数量和出生率之间的关联性。

 

 

2007—2012年间,小学生数量持续下滑,相对应,2002—2007年间的出生率持续走低。2013年开始小学生数量逐步提高,这几年的生育环境,恰恰是逐步放开。比如2008年,诞生了数量庞大的“奥运宝宝”;2011年,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计生限制逐步松动。

 

从总量来看,2016年小学生总量为9913万,如果参照2012—2014年的出生率,以及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的放开,可以确定,不到3年,中国小学生数量将重返1亿。


2.一线城市分化,二线城市领涨

 

那么,这将近1亿的小学生,主要分布在哪些主要城市?

 

制图:西部君

 

2017年的数据显示,小学生数量排名前10的城市,分别是重庆、广州、深圳、成都、北京、郑州、石家庄、上海、苏州、西安。北上广深四个一线人口大城悉数进入,西部有重庆、成都和西安。其中,重庆因为人口基数大到超过一些省份,遥遥领先,是第2名广州的两倍。

 

考虑到庞大的流动人口数量,以及户籍限制对入学的影响,如果将小学生数量在主要城市的分布状况与2017年的人口基数进行对比,还能看出一座城市在接纳外来人口上的开放度。

 

图片来源网络

 

四大一线城市小学生数量的排名,分别是广州、深圳、北京、上海,不过人口排名依次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人口更多的北京和上海,小学生数量反而低于广州和深圳。

 

尤其是四大一线城市中比较边缘的广州,1400.35万人口的前提下,有100.47万小学生;人口排名第二的上海,2419.7万人,只有78.49万小学生;同样,2172.9万人口的北京,小学生数量却只有87.6万。

 

这种巨大差异不只和出生率和老龄化程度有关。它说明,广州虽然存在感下降,但是对外地人口提供了比较松的入学政策,随迁子女能就地入学。

 

至于北京和上海,虽然吸纳了庞大的外地人口,不过作为户籍控制和人口纾解压力最大的两座城市,不得不提高外地人口入学的门槛,导致大量的随迁子女无法在当地就学。所以很多有关教育平权的政策或者案例,也多出自这两座城市。

 

制图:西部君

  

比完小学生的绝对数量,我们还可以对比2012—2017年五年间的增长情况。注意,小学生数量虽然受出生率的影响,不过地域之间的分布没有巨大差异,所以主要城市之间的小学生数量增长情况,更多反映出人口流动的规律,以及城市户籍政策对流动人口的接纳度。

 

制图:西部君

  

以上为全国主要城市小学生数量正增长地区。注意:数据除去港澳台;拉萨2012年数据缺失,且2017年小学生数量仅为4.8万,样本太小,未纳入统计;苏州2017年数据缺失,统计指标根据该市前五年的平均增幅预估。

 

论涨幅苏州遥遥领先,这与当地的一些新闻报道相吻合:《五年内苏州学生数猛增,到2020年需建学校491所》、《苏州小学生人数暴涨,为以后的升学竞争捏一把汗!》。

 

西部君对比了当地的人口增长情况:常住人口由2012年的1054.91万,上升到2017年的1068.4万;户籍人口由2012年的647.81万,上升为2017年的691万,增长幅度和绝对值远高于常住人口的。小学生增幅领先,很可能是因为开放落户,外来子女就地入学。

 

在小学生数量涨幅前10的城市中,四大一线城市只有深圳入选。这与此前人口流动趋势和户籍政策分析相契合,说明深圳一方面是人口流动的热门地区,另一方面,本地市民能够与随迁子女共享本地的教育资源。


广州和北京,在过去五年,小学生数量也实现了比较可观的增长。上海3.22%的增幅排名接近垫底,说明以入学为门槛的人口控制手段效力之大。

 

增幅排名前10的城市中,还可以明确看到这样的规律:除了深圳,苏州、厦门、成都、西安、长沙、郑州、武汉、南京、合肥,全部都是比较热门的二线城市。比如成都和西安,西部领头羊之争的主力对手;长沙、武汉、郑州,中部第一城争夺战的主角。

 

而且在最近一轮的抢人大战中,这些小学生数量增幅排名靠前的二线城市,正好也是声浪最响的几个地区。二者背后的逻辑,都是放宽落户限制。


3.东北危机:小学生数量锐减

 

再来看看小学生数量负增长的地区,它们分别是宁波、长春、昆明、西宁、哈尔滨。

 

 

比较突出的是哈尔滨。过去五年小学生数量,降幅高达9.82%。同样地处东北的兄弟长春,也呈现出负增长的态势。结合上面正增长的走势图,大连为2.28%,沈阳10.56%,同样处于全国尾部的状态。

 

可以看出,在全国的几个大区中,整个东北三省,小学生数量增长情况,都处在比较疲软的垫底状态。这正好与这两年东北衰落、大量年轻育龄人口外流、老龄化严重的趋势吻合。


4.成都、西安领涨西部

 

说完了全国,西部主要城市的表现呢?

 

制图:西部君

 

大体可以分为四挡,重庆一档,成都一档,西安、南宁、昆明、贵阳一档,剩下其他城市一档,基本上与整个西部地区的人口数量吻合。

 

再来看2012—2017年的具体涨幅:

 

制图:西部君

  

上图可以看到,成都和西安,不仅小学生数量多,而且这几年涨势明显,领涨西部,同时领涨全国;在西部存在感低的南宁和银川,也表现出了不错的增长势头;重庆在体量第一的前提下,增长幅度反而低于乌鲁木齐;此外,昆明和西宁则出现负增长。

 

重庆涨幅低,出生率、人口流动以及户籍政策三者交互作用下,形成了小学生在校人数相对稳定的格局。成都和西安领涨,说明这两个地区的吸引力在增强,更显年轻;在常住人口增加的前提下,昆明出现负增长,意味着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人口老龄化。

 

小结:

观察主要城市的小学生数量和增长趋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论数量,人口基数是绝对的影响因素,不过受户籍政策松紧度的明显干扰;轮涨幅,则显示出一线城市两极化(广州深圳,以及北京上海),二线城市领涨全国,东北地区垫底的趋势。

 

在整个西部地区,重庆因为人口基数,数量绝对领先;成都、西安强势增长,引领西部。考虑到抢人大战的因素,未来几年,这种格局是否会出现新的分化,依旧存在一定的变数。


数据来源:各城市年鉴、统计公报


---  E N D ---

勾搭西部君:hbdx1990xz



往期回顾

凌晨3点不回家,哪个城市最能熬夜?

直涨56.4%,成都房价到底高不高

重庆与贵州,西部新CP呼之欲出

房价暴涨73.89%,西安发生了什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