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川经济副中心,定了?

熊志 西部城事 2019-04-19


文丨西部君


四川未来几年的经济格局,越来越清晰:


近日,四川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川东北经济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攀西经济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对五大经济区的发展目标、发展路径等作出明确指导。


从文件名称就能看出,五大经济区的特征和定位不尽相同。


比如成都平原经济区,重在协同发展,避免成都一城独大吸血;川南目标一体化;川东北要振兴;作为资源产地的攀西,需要转型升级;至于川西北,重点是生态建设。



当然最大的亮点在于,川东北版的《意见》明确提到,在2022年,将川东北“培育成为全省经济副中心区域”。


经济副中心区域的提法,尚属首次。和经济副中心城市,或者成渝第二城不同,它并没有指向单独的城市,而是对应着南充、达州、广安、广元、巴中等五座城市。


不过,川南版的《意见》同样也提到,“培育形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加快宜宾、泸州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支持其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


这意味着经济副中心区域和经济副中心城市,都将成为四川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前者的目标范围是川东北,而后者的诞生地很可能是川南。


那么,未来四川的经济格局,川南和川东北的竞争,川南的宜宾、泸州与川东北的南充、达州对经济副中心城市、成渝第二城的争夺,又会有哪些变数?



2016年,四川印发五大经济区发展规划,对年均经济增速和经济总量,提了具体的要求:


成都平原经济区:GDP年均增长7%以上,2020年经济总量2.68万亿元(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19126亿元)


川南经济区:GDP年均增长7.5%左右,2020年经济总量7500亿元(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5221亿元)


川东北经济区:GDP年均增长7%以上,2020年经济总量6900亿元(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4979亿元)


攀西经济区:GDP年均增长7%以上,2020年经济总量3100亿元(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2240亿元)


川西北生态经济区:GDP年均增长7%左右,2020年经济总量670亿元(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478亿元)


相较上一次的“十三五”规划,此次的五份《意见》将时间延后,目标设定在2022年,一些具体的表达也做了修正。


具体来看:


成都平原经济区


定位是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现代经济集中发展区;国家级现代化城市群。


到2020年,作为四川的核心经济带,它的生产总值要力争突破3万亿元,2022年突破3.5万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


2018年底,成都平原经济区有望突破26000亿,实现2020年和2022年的近景目标问题不大。



但要注意,像雅安,经济体量不到成都的零头,成都平原经济区能不能达成战略目标,GDP只是衡量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区域内八座城市能不能协调发展。


所以对于成都平原经济区,在一体化之外,还要求“推动成都非中心城市核心功能、部分产能向环成都经济圈疏解转移”。这意味着周边城市,将分担成都的部分职能。


换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发展,到了成都反哺周边兄弟城市的时候。


如果能实现产业互补,破除成都的虹吸效应,加强八座城市间的双向协作和分工,未来的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发展还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川南经济区


定位是南向开放排头兵。


到2022年,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成效,经济总量接近1万亿元,培育形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初步建成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南向开放重要门户和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


其实要论经济副中心区域,只看经济总量,川南更加名副其实,早就已经是全四川的第二经济增长极,在2016年印发的规划中,也是唯一年均经济增速定在7.5%的经济区。


2017年,川南四城的GDP总和为6087.6亿,而川东北是5919.1亿。


来源:四川政府官网


而且相对于川东北五城来说,川南四城的经济落差更小,2017年都在1300亿往上。也正是因为落差小,所以一体化的难度低,可以打通市场和公共服务,形成川南都市圈。


未来的川南,很可能是四川五大经济区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而被扶持建设中心城市的宜宾和泸州,毫无疑问是主要受益者。尤其是宜宾,今年不出意外将迈入2000亿俱乐部。


川东北经济区


定位是东向北向出川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川渝陕甘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


到2022年,生产总值力争突破9000亿元,培育成为全省经济副中心区。


川东北在四川版图中重要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交通区位上,向东连接珠三角,向北连接京津冀。尤其达州和广元,担任着出川的门户角色。


另外关于此前提到的成南达万高铁,作为四川重要的东出通道,此次《意见》再次强调,2022年前开工建设。



相对于川南而言,川东北在2017年已经显示出强劲的追赶势头,二者的经济差距,从2016年的近三百亿,缩小到不到两百亿。


川东北的问题在于,一方面,区域发展不均衡。南充和巴中之间,隔着过千亿的经济总量差距;另一方面,人均生产总值低下,最发达的南充只有德阳的一半,消费能力受限。


此次调整规划,推出经济副中心区域,受影响最大的则是南充和达州。


尤其是南充,最先喊出“成渝第二城”,也是四川经济副中心城市的有力争夺者,经济排名仅次于成都、绵阳、德阳、宜宾,有着融入重庆做产业配套的先天优势,今年也将进入2000亿俱乐部。


南充和达州一起,被赋予“双核”带动的使命,这是对南充发展成绩的肯定。


来源:网络


不过,在川东北喜提全省经济副中心区域的定位后,相对于川南的宜宾和泸州,南充其实失去了争夺区域副中心城市的优势。当然这里的优势,指的是政策优势。


《意见》的定位,是“支持南充建设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可以理解为跳出四川全省来看待南充的发展,它对于川渝合作的意义显著,这倒是与成渝第二城的口号相得益彰。


所以,南充仍然是大赢家。至于达州,作为经济副中心区域的另一增长极,随着成南达万高铁开通,也将成为重要受益者。


攀西经济区


定位是南向开放门户,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以及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到2022年,经济总量力争达到4000亿元。


攀西经济区属地四川发展的凹陷地带,不过这里是重要的矿产资源产地,同时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于资源型产业,未来的主要方向是深加工;于旅游业,贯通成都—西昌—攀枝花—丽江、大理—昆明跨省旅游大通道,也是不错的尝试。


由于攀枝花和凉山州两地,在气质上差距不小,而且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值落差相当大,所以未来两地的融合,将是个不小的问题。


来源:网络


川西北生态示范区


定位是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和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


川西北包括阿坝和甘孜,总面积几乎占到了全省的一半,不过经济发展水平全省最低,加起来还没有排在倒数第三的巴中一座城市高,因此也汇聚了大量贫困人口。


鉴于地形和发展水平的因素,川西北规发展目标也很明确,一是生态,二是脱贫。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印发的方案,2017年分别下发的五大经济区工作要点,对川西北的称呼都是“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目前“经济”二字已去掉,改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这说明发展经济的权重进一步降低,最重要的还是生态红线。


四川前三季度各城市GDP,来源前瞻网


小结:


至少从文件的口吻看,经济副中心区域花落东北,经济副中心城市,大概率花落川南,在宜宾和泸州间产生。


当然如前所述,这里的经济副中心区域和副中心城市,并不是严格GDP体量来,否则经济第二极的川南,完全有理由成为副中心区域;而靠近成都的绵阳、德阳,融入重庆的南充和达州,都更有资格被扶持“建设经济副中心城市”。


从战略意图上来讲,让南充跳出副中心城市的争夺,直指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让宜宾和泸州而非绵阳和德阳,去争做副中心城市,无论是对成渝城市群的发展,还是基于让整个四川省内部经济格局更均衡考虑,都是更优的选择。


未来的四川,川南和川东北,都会有“副中心”的加持,二者的竞争势必会更激烈。当然有竞争才有发展,而对于四川来说,等到2022年的规划节点,值得关注的,也许不是谁胜谁负,而是攀西和川西北,该如何像川南和川东北一样进阶。


end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转载、合作微信:hbdx1990xz


MORE往期精选


2019年城市竞争四大悬念待解 

年末地铁竞速赛

“干掉”一线城市 

中国房地产依赖度排名

复盘2018,哪些城市是大赢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