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西安最具想象力的空间,已呼之欲出

西部菌 西部城事 2020-01-10


文丨西部菌


西咸新区,这个大西安的新中心,站到了舞台中央。


10月13日,在丝路起点、千年古都西安,2019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西咸)国际论坛正式拉开序幕。


这场论坛的规格并不低。驻华使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世界500强企业代表等逾600名嘉宾莅临现场。这成为西咸新区的又一次高光时刻。


01


一直以来,西北给人的印象都是落后和保守,那篇流传甚广的回乡见闻《内地为什么不会成为沿海》,直言不讳地写道,“长三角珠三角发生的这一切,也许永远不会在内地发生”。


的确,以胡焕庸线为界,中国经济形成强烈分野。那些和创新有关的元素,几乎都被打上了沿海城市的标签。


不过这些年来,内地崛起成为了趋势,而在国际化的平台建设上,成都、西安、合肥等中西部省会城市,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机遇。


以西咸新区为例,去年“新时代、新经济、新城市”的主题论坛上,可以看到海绵城市、无煤城市、绿色城市多项创新成果。

这场吸睛的盛会背后,西咸新区近几年的蝶变说明,偏居一隅的地理位置,不是开放与否的决定性因素。观念升级后的内地,不但可以比肩沿海,还能够成为创新城市发展的前沿阵地。


02


1992年,深圳、珠海、汕头等地陆续设立经济特区之后,国务院批复设立浦东新区,为上海的改革发展破局。今天,拥有近万亿GDP的浦东,早已是城市发展的标杆。


西咸新区2011年成立,开发历史不算长,世纪大道沿线之外的地方,一度连公交都没有。和上海浦东、天津滨海等国家级新区相比,经济和人口体量自然无法相提并论。

但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让西咸新区能够轻装上阵;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则大大降低了创新改革的试错成本。


所以在2014年获批国家级新区时,西咸新区被赋予了极高的历史使命:

它是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还有着“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的目标定位。


近两年,西咸新区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今年上半年,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0%和51.2%,成绩喜人。


经济上的亮眼表现,说明这个被国家选中的新区,具备承接重大战略使命的资本。值得一提的是,在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它的另一些“含新量”:


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鉴定样本在这里进行检测;境外航空公司的飞机在这里进行深度维修;碲锌镉新材料、数据存储等自主可控技术在这里产业化;陕西首个5G产业应用示范试点区落地于此……


03


对西咸新区来说,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特色道路,是顺应时势的必然结果。

一项数据显示,省会城市平均规划建设4.6个新城新区,地级市则是1.5个。另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县级以上的新城新区,数量已接近4000个。

各地热衷于新城新区建设,是因为作为新的发展单元,它能开拓城市的空间结构,提供新的增长极。根据《中国新区新城发展报告》,半数左右的国家级新区,人均GDP超过所在省市的1.5倍。

但新城新区的扩张,近两年也受到了一些质疑,甚至不乏沦为“鬼区”的案例。


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定位不够明确,产业同质化。比如前述报告就提到,“曹妃甸新区、渤海新区等临港新城的产业高度雷同,且都以低端的工业、制造业为主”。

如今国家级新区的数量,经过几次扩容之后已经达到19个,政策红利和当年的浦东新区,当然无法同日而语。新城新区激烈竞争,要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的特色。

比如成都的天府新区,打造了全球首个独角兽岛,目的在于孵化能够冲击500强的本土企业。深圳高新区,以不到全市0.6%的面积创造了11%的GDP,诞生了全市14%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西咸新区是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这就是它的差异化特色,也是比较优势。西咸速度正源于此。

04

一个刷新很多人想象的细节是,西咸新区有着陕西首个外航飞机进境维修业务,还拥有国内唯一一个由起落架制造原厂商投资的维修项目。而类似的新产业,在新区产业目录中比比皆是。


比如,先进制造、电子信息、临空经济、科技研发、文化旅游、总部经济,这些看起来相当沿海化产业,正是西咸新区的六大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西咸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GDP占比已经达到30%。其中先进制造业有宝能新能源汽车、爱生无人机,电子信息产业有清华同方、微软中国。

产业创新是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一个缩影,繁荣的临空自贸区、中俄丝绸之路创新园,都是西咸新区的创新成果。

而在这片土地上,生机勃勃的创新场景随处可见。

比如截至今年3月底,西咸新区累计新增注册市场主体4676家,较获批之前增长139%。西咸速度背后,和对市场主体的创新监管模式息息相关。

来源:网络


在行政管理层面,西咸新区还在全省率先探索试行街镇综合改革。先行先试,率先突围,西咸新区已经在多个领域冲在了大西安乃至陕西前列。


在自贸试验区、新型城镇化、服务贸易、开放型经济等国家试点任务上的突破,说明创新城市发展充分激活了西咸新区。


05

西部菌多次强调,当前的城市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尤其对缺少地理优势的内地来说,要做大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的流量,必须发挥比较优势。

有比较优势,才能弯道超车。比如西安的GDP在二十强徘徊,不过通过降低落户门槛和城市营销,近一年多喜提百万新增户籍人口,成为大赢家。

对一座城市而言如此,对新城新区同样如此。


近几年西咸新区迎来跨越式发展,恰恰在于突破了城墙思维,将创新的优势做大,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全球分工,不再封闭保守。

这种和封闭、保守标签截然相反的西北城市面貌,让外界看到了内地的另一种可能。它不仅回应了国家使命,还为自身以及西安的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


比如一直以来,西安都以科教资源丰富著称,汇集了大量科研院所,并坐拥44所本科院校,在新一线城市中仅次于46所的武汉。


但西安科教资源的转化率并不高,以至于出现科教强而工业弱的局面。西咸新区所引领的创新城市发展,恰恰能够注入更多的创新元素,提高城市经济产业的“含新量”。


尤其在当下而言,一方面,人口流动、同城化、强省会的各种趋势说明,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加速洗牌,城市和城市之间的竞争,新区和新区之间的较量,将异常激烈。

另一方面,西安在经过高速增长之后,抢人等系列手段的边际效应逐渐递减,经济上出现了一定的调整减速。内外局势叠加,更考验作为引擎之一的西咸新区的发展定力。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发布的《西咸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给西咸新区定了相当高的发展目标,比如六大千亿级产业,到2020年要突破2200亿元,2025年达6000亿元。


未来五年翻接近三倍,放几年前来看,这种目标规划几乎不敢想象,但今天的西咸速度已经证明了自己。

一个有创新活力的西咸新区已经呼之欲出,它无疑配得上这份野心。


end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转载、合作微信:hbdx1990xz


MORE往期精选


全国第一!成都最吸金的原因找到了 

西安终于憋了个大招

省政府预留地让给企业,四川此举有何深意

刚刚,一场会议为西安定调

3800万!重庆告诉你得流量的城市得未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