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近2万场演出告吹,歌手无奈变“主播”,演出行业靠直播能活下去吗?

庄自修 狐厂娱乐观察 2022-06-30

·

4月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各行各业陆续开始线下复工,但演出行业几乎还是“零”复工。


据不完全统计,前三个月全国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有近2万场,直接票房损失超过20亿元人民币。一个演出场馆长久闲置,年亏损3000万以上;演出公司无工可开,每月也要亏损几十万。受此影响,业内员工降薪、半薪或只发基础工资都是常态。


面对着行业的不确定性,演出公司、乐队、音乐节主办方等纷纷开启自救模式,“云音乐节”“云演唱会”等创新表演形式应运而生,带动一部分用户由线下转战线上观演,形成新的演出风口。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基于大型演出的特殊性,线上直播只会是线下演出的替补,并不能真正替代线下演出。目前,不少人都期待着年底市场能够恢复正常。届时,有可能掀起一阵“报复性消费”小高潮,“抢场馆”的现象或在所难免。


Part 1


演出市场的“至暗时期”?


理想:2020年一堆大咖计划开唱,票房肯定破50亿

现实:至今已有近2万场次演出泡汤,损失早超20亿


2020年本是演出“大年”,但受疫情影响,项目或取消或延期,损失超20亿。


“原来我们从2月14日情人节到9月份的每个周末档期都是满的,这8个月每月算4场演出的话,就有32场大型演出活动。但受疫情影响,这30多场演出基本上都调整到了9月份以后。”成都五粮液演艺中心的负责人刘嘉良告诉狐厂。


音乐节同样受到影响。MTA天漠音乐节创始人李宏杰向狐厂透露,2020天漠音乐节本来定在端午节三天,但看当下疫情状况,“上半年肯定没法做了,可能是下半年,具体时间还没法确定。”


线下演出无法开工,线上宣传则无工可开。“我们服务的演出类项目全都没了,现在做的都是10月份以后的演唱会和音乐节的宣发工作。”演出行业资深人士jackey说。


上述现象并非个例。据不完全统计,截止4月12日,有130场演唱会因疫情被迫延期,25场演唱会被迫取消,而这仅仅只是演唱会受影响的场次,并不包括剧场和live house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受波及的项目会更多。


据悉,2019年中国演出票房迈入200亿元大关,其中演唱会票房收入为42.59亿元。“2020年演唱会市场本来是一个井喷的市场,因为刘德华、陈奕迅、周杰伦、五月天、梁静茹、孙燕姿这些大家要等好几年才能看到的演出,2020年都要在中国内地上演,这么多优质的项目出现,2020年演唱会票房收入肯定会超过50亿。”刘嘉良说,“但现在全取消了。”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消息显示,2020年1-3月,全国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2万场,直接票房损失已超过20亿元。


3月中旬时,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上海大剧院等有风向标意义的剧院,也纷纷取消了4月的演出。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演出相关企业的注册量明显有所下降,较2019年第一季度同比减少了19%。


Part 2


演出商陷“双重焦虑”?


无工可开很焦虑:没钱入账,还要亏空几千万

何时开工更焦虑:大家都在等,啥时能演要看疫情


演出按下“暂停键”,支出却仍在继续。


受疫情影响,刘嘉良承受着双重损失。一方面,场馆的闲置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初步预估,直接损失1500万到2000万,如果全年无法举办活动的话,一定是3000万以上。”另一方面,他所负责的演艺公司达意美施几乎无工可开,但依然要承担房租、水电、人工等成本,“差不多每个月需要几十万元,整年的损失在500万到1000万之间。”


这还不算一些间接损失。比如前期为演唱会准备的各种物料,做的广告宣传等等。又比如资金成本,项目延期,投进去的钱无法拿出来,不但产生不了利润,还有可能要承受贷款利息。“假设投入1000万,一年的资金成本差不多就要120万。”

音乐节无法如期举行,票房、赞助自然无从谈起,这一块业务用颗粒无收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相比目前的损失,更让演出行业从业人员焦虑的,是不确定的未来。“因为3月份国内疫情趋于好转,很多单位陆续复工,所以我们原本估计5月份情况就会明朗,演出市场7、8月份就可以恢复正常。”基于这种判断,刘嘉良透露,自己所在场馆把今年2月到9月份的项目都调整到了9月之后。


意料之外的是,海外疫情突然爆发。4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建议低、中、高风险地区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均暂不开业,具体要求由各地依据本地疫情形势研究确定。"这个重磅决定,让演出行业的复工时间变得更加不确定起来。

演唱会的主办方现在都是懵逼状态,究竟什么时候能演,一切都是未知数。”刘嘉良直言,“场馆方面有上级单位,会发通知什么时候可以演,但截止目前,我们场馆没有收到任何一个准确的时间。”而且就算被允许举办活动,演唱会、音乐节这种大型演出因为报批周期、售卖周期等原因,还要滞后两个月,受影响颇大。


尽管如此,刘嘉良依然表示,因为疫情的关系,也可以理解目前的管控,也会全力配合规定。


Part 3


大家怎样苟下去?


靠节流:控制成本,不裁员但员工得降薪

靠开源:线上直播,有人已在拉明星带货


想要扛过疫情期,自救势在必得,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开源节流”。


“我们公司没有裁员,但降薪20%—30%,预计要持续到6、7月份吧。”jackey说。


某演艺公司职员晓琳对狐厂透露,他们公司4月份才复工,“比较明显的影响就是没活,薪水自然也下降了,前两个月半薪,后面还没通知。”


“我所了解的,降薪、半薪,或只发基础工资的都有。行业一停滞,什么都做不了,员工在家待着,什么也产出不了,相当于老板白发工资,所以双方肯定有一个协商。”资深演出策划人白建堃说,“好在很多私人演出公司规模都不大,就几十个人,控制一下成本,还是可以扛过疫情期。”


演出公司“开源”的主要方式是转战线上直播·。2015年,李宏杰所在团队做过一个叫野马现场的APP,主要就是给无法到现场的观众现场直播音乐现场。年初受疫情影响,线下音乐节无法落地,李宏杰的团队凭着之前的直播经验,策划了“妈妈爸爸生活节”、“用爱发声WR/OC音乐节2020”、“带电女孩挑剔生活节”等线上活动。

“我们只用了一星期就策划出来并落地,郝云、马东等一共几十组音乐家、艺术家、意见领袖参与进来,很多平台一起直播。”李宏杰说,“从平台、观众,以及参与的音乐家等各个方面的反馈来看,效果还不错。”


衣湿乐队主唱游淼对狐厂透露,受疫情影响,之前约的一些音乐节巡演活动都取消了,闲着也是闲着,他们也开始尝试线上直播。“最近我们添置了很多设备,这几个星期一直在调试,声音、画面、网络各方面都要学,力求把声音做到做好。”

4月15号,他们做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直播,游淼唱完不忘跟观众互动(互怼),“有观众骂我们,我就回怼了,要不是时间太紧没有多说话,不然能把观众喷走一半吧。”实际上相反,不少网友看到他直播中怼人,直呼好玩,喊着让主唱多聊天。这大概就是线下演出与线上直播很多的不同,前者在于演出的现场感,后者更看重互动。


刘嘉良也准备把公司的业务向线上直播和直播带货两方面拓展。一方面,是将原来线下的一些明星见面会、生日会等演出活动搬到线上。另一方面,做演出这么久,他们公司积累了一些平台、品牌、渠道和艺人资源,如今明星带货成新趋势,他们准备把这些资源之间做一个嫁接,开展新业务。


Part 4


“云演出”未必是续命金丹


歌手变主播:光会唱歌不行,还得会在线聊天

直播变现难:模式尚在摸索,赚的也仅是吆喝


线上直播似乎成了演出行业新风口,但实际上面临的挑战并不小。


“有些音乐家对直播的形式还比较陌生,在舞台上他可能是一个好的音乐家,但不一定是个好的主播。”李宏杰说,“现在的线上活动对这些音乐家来说,即是一种挑战,也给了他们启发,让他们在即将到来的5G移动互联网时代,除了可以跟粉丝线下交流,也学着怎么将线上互动做得更有趣。”


演出方式的变化,对于行业从业者来说,可能也是一次新的洗牌。


“有的小乐队没什么知名度,但你给他一个视频平台,他在网上弹个吉他唱唱歌,一天打赏就有一万块钱,一个月三四十万,这对于传统音乐人来说很不错了。”白建堃说,“但有名气的乐队就不一定更受欢迎,因为短视频平台的玩法本来就不一样,我看之前一些乐队做了线上演唱会,观众反响就一般。线上直播考验的是,看谁更能适应互联网规则,比如更能聊,形象好之类。”


变现难也是很多演出方面临的第二大困难。


“我们线上直播有一些收入,但杯水车薪,还不够我们添置设备”,游淼透露,“现在大家都抢着直播,也不可能有钱,最多就是一些品牌合作,或其他方面的资源置换。”


如何变现也是李宏杰当下正在考虑的事情,“我们目前做的三场活动属于公益性质,基本上跟营收没什么关系。现在已有的直播盈利模式主要是打赏和带货,这些跟音乐家直接去结合还没那么容易,毕竟很多音乐家还不太能像主播一样去跟网友不停的互动。如何既能增加他们的收入,又能让他们比较舒服的演出,以及整个互动的体验环节该怎么设置,这些都还在摸索中。”


“现在处在培养平台认知的阶段,平台也不收费,都是靠自然打赏,变现方式目前确实比较单一。”白建堃分析,“但能够直播还是挺好的,因为直播类项目观看、互动人数挺多,百万级到千万级,这算是艺人保持热度和粉丝互动的一种方式了,近期各大平台已经做了比较多的项目,这种项目具有可持续性。”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线上直播只能算是演出行业疫情期的特殊产物,未来线下演出的替补,想要取代线下演出并不现实,“乐队的魅力还是在于现场,观众和乐队之间,观众与观众之间,直播很难做到这些。”


当下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大部分人寄希望于年底市场能够恢复正常,不少大型演出的档期也被调整到了年底。刘嘉良和白建堃认为,疫情结束后,可能会出现抢场馆的情况,也会迎来一小波报复性消费的小高潮,但这种状况不会持续很久,一则,疫情期大家的经济收入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二则,疫情刚结束时,很多人对于大型聚集性活动还存有顾虑。但不管怎么说,随着疫情的好转,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








狐厂娱乐观察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疫情下的横店  ·横店从业者自述

·影院经理自述   ·从业者薪资调查

·蔡徐坤因何改变  ·疫情下的综艺圈

·疫情下宣传公司  ·疫情下电影行业 ·疫情蔓延好莱坞

·肖战因何崩坏  ·罗晋为何不爆  ·耽改剧将遭封杀?

·迪士尼现状  ·中外影院情况  ·重温老剧成热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