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漫崛起”七年后,谁真的崛起了?

山今 狐厂娱乐观察 2023-05-07


(转 载 搬 运 请 注 明 出 处,侵 权 必 究)


追光动画的新作《新神榜·杨戬》,5天票房1.74亿,日票房已被《独行月球》超越,暂未凭借口碑实现逆跌。

对于追光,甚至是对于国产动画行业来说,这并不算是理想的成绩。

《大圣归来》打开国漫市场七年之后,知名动画厂牌的系列作品,仍然停留在4亿票房。

在“国漫崛起”的七年间,有不少动画公司冒头、走向成熟。它们各有各的风格,也各有各的困境。某种程度上,它们的困境也映照着国漫的困境。

说“国漫崛起”,到底谁崛起了?

《杨戬》之于追光


从《新神榜·哪吒重生》到《白蛇2·青蛇劫起》,追光动画一直背着“特效精良、剧本平常”的标签。


《新神榜·杨戬》则再次强化了这一标签,电影也因此陷入口碑两极化的窘境。


《杨戬》的特效和世界观塑造确实出彩,有风格、有审美、有想象力



日漫风的元神大战、水墨风的太极图、蒸汽朋克式的神仙世界,都让人印象深刻,也再次突出了追光“现代解构传统”的特色。



追光也是有野心的,它想做成人向动画,更黑暗,更深刻,更现实。

可惜的是,或由于删减,或局限于编剧水平,最终结果都不太好,《杨戬》亦如是。

《杨戬》似乎想讲下一代人的反抗——既得利益的高位神仙不惜一切代价,企图维护旧秩序,下一代人则试图冲破这种旧秩序。

可惜最终变得语焉不详,甚至连最重要的主角杨戬,也成为扁平、无聊的工具人。



杨戬的行为动机是什么?他追求什么?他的内心矛盾是什么?这些问题在电影中找不到答案。写在片名里、画在海报上的角色由此变得面目模糊。


玉鼎真人为何不惜欺瞒、杀戮,都要维护金潭洞?玄鸟到底是会祸害人间,还是“万物生生不息”?故事最终的指向也有些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厂牌风格一旦形成,会和观众建立默契,对作品有不小的加持。


但追光在剧作上的再次折戟,不仅影响单体电影的口碑、票房,甚至对厂牌的长线发展也有负面效应。


《杨戬》7.0的开分,是追光四部系列作品中的最低分。


此前,《哪吒重生》7.4开分,《青蛇劫起》7.6开分,《白蛇·缘起》至今仍然有7.8分。



这同时也导致了《杨戬》预测总票房仅有4亿出头,甚至不如3年前的《白蛇》。


这背后或许有宣传期过短、影院营业率、限电等因素的影响,但确实也是追光的警钟。


没有能让观众共情的角色和剧情,再高水准的特效大概也只能撑起如此票房。


对于追光这种有独特风格的动画公司,包括国漫爱好者在内的核心受众,也展现了一些宽容。


大家仍然抱着可惜又期待的复杂心情——认可它们的特效、对故事深度的追求、对美学风格的坚持,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它们在剧作上的短板。



只不过,观众的宽容也有限度。《长安三万里》大概是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



《杨戬》片尾的第二个彩蛋为《长安三万里》贴片,关于李白的故事,明年暑假上映。这是追光继“新传说系列”和“新神话系列”之后,即将推出的“新文化系列”


彩蛋里的声音为成熟中年男声,画面中出现了葫芦形酒壶,不少网友猜测李白可能会和申公豹有联系。



脱离了神话传说的世界观,也没有了怪力乱神的战斗体系支撑,一个好的原创剧本就显得尤为重要。


追光是否能补齐剧作方面的短板,平衡一流视效与三流剧本之间的矛盾,《长安三万里》会是一份答卷。


如果这份答卷再不理想,追光或许会面临更大的困境。

动画厂牌的格局与困境


《杨戬》定档后两天,彩条屋的《深海》也开始了宣传,并预告将于年内上映,不少观众猜测会是国庆档。


这大概国漫两大知名厂牌的一次小小碰撞。



《大圣归来》七年之后,国内的各大动画厂牌(以电影为主)格局逐渐成型——光线彩条屋、追光动画和方特动漫


其中站得最高的必然是推出过50亿+爆款的光线彩条屋,《深海》是它们今年的力作。


彩条屋属于带钱下场的广撒网模式


自2015年成立之后,它陆续投资了十月文化(《大圣归来》)、可可豆动画(《魔童降世》)、中传合道(《姜子牙》)、彼岸天文化(《大鱼海棠》)等动画公司。



彩条屋的优点在于宣发能力强、有IP、有爆款,同时网罗了大量人才,不缺内容创作力


但缺点也肉眼可见。这种非全权掌控的模式,在工业流程上不稳定——产量不稳定、作品不稳定


从第一个贴片预告到临近定档,《深海》用了两年



两年前的《姜子牙》片尾埋下了彩蛋——姜子牙被关进渡劫城,随后雷震子、杨戬和黄天华出现,似乎是在暗示他们要去劫狱救姜子牙。


两年后,这个彩蛋仍没有后续。



这种模式也导致彩条屋没有建立起明确的厂牌风格,旗下作品缺乏辨识度,在内容布局上更是难成系列。


号称彩条屋“国风科幻系列”首部作品的《冲出地球》,票房仅1000万出头。


被观众抬上去的所谓“封神宇宙”,最初也并没有清晰的规划。最明显的证据是,《魔童降世》和《姜子牙》里的申公豹形象截然不同。



真正形成宇宙联动的,反而是追光的新字头系列。


这也是追光自产自销模式的优点。可以自主控制每一道工序,让追光在工业化方面更为成熟——能够迅速建立极具特色的厂牌风格,保持一年一部的稳定产量,也有清晰的系列规划。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创作人才不够,剧本总是差点意思,票房天花板太低,没有爆款支撑。



容易被忽视的,是《熊出没》背后的方特动漫。


在电影方面,方特动漫似乎没有太大的野心,它的产出和收入一直很稳定——专注《熊出没》,专注春节档,专注子供向,一年一部,票房基本维持在5-7亿。


今年春节档,《熊出没》甚至拿到了将近10亿的票房,成为了国产动画票房榜第三,仅次于《魔童降世》和《姜子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雄狮少年》和它背后的北京精彩。


《雄狮少年》是难得一见的现实题材原创动画,豆瓣拿到了8.3分,去年的国产电影最高分。



网传北京精彩计划推出“少年三部曲”,《雄狮少年》之后还有《铸剑少年》《逐日少年》,同样由《雄狮少年》导演孙海鹏执导,同样为原创故事。


北京精彩的总制片人张苗,曾任职北京文化,推出过《我不是药神》《你好,李焕英》等爆款,对内容的把控能力强是北京精彩的优点


但在以西游记、封神榜等神话传说为主的国漫市场,原创并不是讨喜的元素,缺乏观众认知度


如何打开更广的市场、处理建模方面的争议,是“少年三部曲”后续需要面对的问题。



尽管有国漫厂牌不断冒头、成熟,但国漫仍然还在起步阶段。


国产动画票房榜前十,上到50亿,下到5亿,断层严重;且子供向的《熊出没》就占了一半,还有两部甚至已经是六七年前的作品。



某种程度上,这些动画厂牌的困境也映照了国漫的困境——剧本赶不上技术,产量跟不上市场,子供向与成人世界的割裂……


希望也祝愿“国漫崛起”不再是一句喊累了的口号,而是真正出现在银幕上、一部又一部的优秀作品。


(转 载 搬 运 请 注 明 出 处,侵 权 必 究)



翻拍剧,如何走出“翻拍”怪圈

从叫苦到喊口号,电影大佬们为何变了?

大花小花,卷在仙偶

吴磊离“顶流”还有多远?

内卷与苦力,电影节志愿者的一地鸡毛

“没流量的明星,都去卖货了”

开心麻花的沈腾依赖症,能治吗?

真实的爱豆,仅站姐可见?

编剧沦为IP修理工?



如需转载后台回复【转载

如需投稿后台回复【投稿

或投稿邮箱:

【achencc@163.com】

更多行业策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