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危险!

澳門日報 2022-07-23


渔翁街行人天桥欠缺无障碍设施
令不少途人弃用
横过马路现象频现
当局近日再增加水马数量
改善乱象


渔翁街“加马”防乱过路


市政署去年底透露渔翁街行人天桥将增升降机及优化设施

水塘北面的渔翁街行人天桥邻近巴士站及水塘出入口,使用率理应相当高,却因缺乏升降机等无障碍设施,不少行人贪方便直接横过马路。由于该路段车速较快,对驾驶者及行人均构成危险。交通局昨日在渔翁街双向车道中间分隔线增加水马数量,以改善行人乱过马路的现象。


增水马后略见成效


水马延长后仍有行人绕水马而行,险象环生。

渔翁街近水塘一带车速较快,虽然该处有行人天桥,但因没有升降机或扶手电梯,令不少行人尤其行动不便者却步,直接在路面横过马路。此举除了违法,亦威胁自身以至驾驶者的安全。交通局近年已在双向行车道中间分隔线设水马,减少行人违法过马路的情况。然而,仍有不少行人选择绕过水马横过马路。本报向交通局反映后,当局从善如流,近日再增加水马数量,以期改善乱象。

有跑友在行人天桥不远处穿越铁栏空隙横过马路

记者昨日下午现场所见,部分途人因水马增多打消了直接横过马路的念头。有带狗只散步的居民准备横过马路,惟步出马路后见水马数量较多,改为使用行人天桥,可见水马数量增加起到一定作用。


仍有途人铤而走险


有长者趁无车横过马路

但记者在现场逗留20分钟期间,留意到仍有10人不使用行人天桥直接横过路面,当中有人选择穿过行人天桥不远处的铁栏空隙,看准无车时横过路面。更有人选择绕着水马而行,身旁则是高速驶过的车辆,险象环生。不使用行人天桥的以长者为多,未知是否与行人天桥没有无障碍设施,长者不便或不愿行楼梯所致。

设置水马后,减少行人横过马路“追巴士”的情况。

增加水马后亦出现另一个问题,由于收窄了路面,当巴士靠站时倘未能全车入站,或者同时间有2辆甚至3辆不同路线的巴士到站,后车将不能通过,影响交通。
市政署去年底透露,渔翁街行人天桥改善工程将增设升降机及优化天桥设施,为居民提供完全及舒适的无障碍通道。相信该行人天桥改善工程完成后,加上行车道增设水马,有助改善行人胡乱横过马路的现象。

 

 



团体倡复建筷子基空中走廊



居民指林茂海边大马路第二条行人天桥探土后至今无动静,围封影响出行。

为了解筷子基社区情况及居民生活所需,民众建澳联盟日前于该会筷子基服务处举办“民众接待日”,副理事长许治炜与居民交流,收集居民对社区建设及各项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有居民反映,去年底林茂海边大马路第二条行人天桥进行为期40天探土后,至今未有开展下阶段工作。有关路段围封多时,给附近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亦有居民反映,林茂塘地段的步行路径被多条斑马线和减速带分割,时常出现人车争路,险象环生。
许治炜表示,随着林茂海边大马路及筷子基一带人口密度增加,加上附近学校集中及设有巴士总站等公共交通设施,行人使用过路设施的需求日益增加。政府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于林茂海边大马路一带兴建空中步行系统,并要求区内大厦需预留位置衔接,以及兴建行人天桥及公共楼梯等设施,惟工程进展缓慢,方案亦一拖再拖。

许治炜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研究重启建设行人天桥方案,并将整座天桥移向行人专区方向,以解决区内交通问题。同时呼吁当局在《澳门陆路整体交通运输规划(2021——2030)》中,能透过未来10年的交通总规连接全澳各区的步行系统,优化区域内交通布局。

 


松山人隧料年底竣工


二龙喉公园直达松山的升降机建造接近封顶

松山行人隧道有序推进。继早前主体隧道贯通、罗理基博士大马路落脚点的两组行人天桥陆续组装后,另一端于二龙喉公园原环境资讯中心出入口的升降机建造亦接近封顶。

松山行人隧道罗理基出口的行人天桥加紧施工

“环松山步行系统设计连建造工程”前年底施工,工程于松山新建一条行人隧道,贯穿松山南北两端,连接新口岸区与高士德大马路一带,为行人提供安全便捷的无障碍步行环境,缩短步行距离。整个环松山步行系统工程由行人隧道、天桥及升降机等设施组成。其中,行人隧道出入口一端位于罗理基博士大马路现有油站对面,目前正建造两组行人天桥,工人加紧施工。另一端位于现时二龙喉公园环境资讯中心位置,直通松山的升降机已近封顶。

按照施工期计划,整项工程预计今年底竣工。届时新口岸区至高士德大马路之间的步行距离,将由目前绕行松山约1,100米,缩短至约400米。

 


扫描二维码

参与《滑雪能手迎冬奥》游戏

逐梦冬奥赢大奖


   相关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