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艺术 │ 杜怀一:记忆是一场延绵不断的幻觉
Hi~
这是3分钟艺术时刻的第三十五期
全文共4753个字 阅读大约3分钟
艺术家杜怀一
迷恋离开家乡后的那些流浪感,因为总能在未知中试探自己的本真,总能拥抱残缺发现美好。
___
尽管杜怀一的工作大多是与商业摄影,时尚摄影相关,不过他看起来像是一个比较“老派”的人,穿着中古的衣服,听着几十年前的歌。
十几年前的回忆有什么?奥·霍姆斯曾在《男孩们》里喟叹到,“举杯祝贺那个无忧无虑的黄金般的孩提时代,它就像冬夜里的星星,五月的晨露。”杜怀一的童年便是这样的冬夜星星。他出生在北方的一个工业小镇,十岁的时候,他随着父母到了南方,家乡成了童年的代名词,回忆里亦尽是大雪、晨雾、工厂、火车蒸汽……
时间之外 午夜水泥厂 2017
关于家乡断断续续的记忆,杜怀一从大三开始用摄影来找寻。起初只是回到家乡拍,又或是直接拍那些老物件。渐渐地,杜怀一发现老物件并不能带他回到那个童年,更复杂的是,他对东北家乡的情感变了。年轻人几乎都逃离了这块满目疮痍的土地;土味视频、东北话等又在加深人们对东北的误解。曾经的熟悉感消失殆尽,原来,故乡在他离开的那一刻便已经变了模样。
时间的齿轮在转动,他不希望它只是周而复始,或者只是往前行进。他不想被时间框柱,他把家乡的回忆命名为“时间之外”。他甚至迷恋于离开家乡后的那些流浪感,总能在未知中试探自己的本真,总能拥抱残缺发现美好。
家乡有一种伤疤感
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之外》是2015年开始构思拍摄的,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拍摄计划?
那会儿我大三,并不是突然间蹦出这个念头。我出生在东北,十岁的时候跟父母到南方生活,文化和地域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跨度比较大,童年时光在我记忆里发酵,所以对家乡有一个特定的情怀。
家乡现在还有的部分亲戚在,每年我都会回去看我姥姥。每次回去的时候,我都会用一些方式做一些情感输出,以前没接触摄影,每次回去就写写东西,后来机缘巧合学了摄影,就用这个媒介做这样的记忆表述。
时间之外 山路 2017
时间之外 雪景 2017
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或许被找工作充斥,或许对未来充满了无数的幻想,时间似乎总是向前走的,但《时间之外》的时间是却是相反的,是对童年记忆的找寻,为什么正年轻时就怀旧了呢?
我只是寻找我觉得有意思的东西,不管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只是表象上看起来我喜欢的东西大多是过去的东西。但人没必要给别人或者自己打标签的。我的怀旧只是相对的,身处当下时代总不能过得和清朝人一样。
虽然我身边的朋友会觉得我这个人比较“老”,喜欢过去的物件、氛围、文化,但我个人也很喜爱现在的数字、新媒体、流量的时代。只是事物都会有两面性,有时候会觉得现在的很多东西变得比较泡沫化,很多事物都变得异常快速和脆弱,生活也好,感情也好,不过这些只是需要时间去衡量和沉淀就好。
除此之外,有些所谓“过时”的东西只是相对地显得没那么重要了,时代潮流虽不可逆,但每个人应该都会有一个相对“静止”的空间,寻找这个空间,就需要抵抗一些外在阻力罢了。这次我用摄影这种方式去实现一个个人经验的体现,因为摄影很神奇的一点是,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同时凝结了时间和空间,但如果没有比较鲜明的符号,时间和空间便是模糊的、难以辨析。
一般的时间概念是线性单向的,它流淌着,流淌着,往前走之后,容易把人越来越框死,然后在这样时间概念里打转,特别可怕。《时间之外》就是想打破一些格局,讨论一下事物本质,我们抛开一些固有概念后,是不是会有一些新的可能性。
回溯 2018
看到《时间之外》对童年的描述,一面是温暖的,一面又是有伤痕的,为什么会有这样复杂的情感?
家乡给我感觉就是伤疤感太重了。从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东北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付出了太多东西,像重工业工厂、油田等等。不过这些并不是现在大家对东北印象,现在大家再提起东北,会立马想到土味视频、东北话、东北黑社会之类的,可能大家会有一种误解在里面。
作为东北出生的孩子,从小看着身边的人和事,我总觉得北方人不管做什么都会竭力去做,拼命燃烧的感觉,那种顶着着寒天雪地的闯劲,骨子里透出的顽强是我对东北人的最深印象了。再有就是东北以前留下来的工厂、兵工厂、打仗的碉堡之类的遗迹特别多。这些痕迹曾经辉煌地、荣耀地矗立在这片土地上,如今便要荒芜,仿佛一道道伤疤。
尤其对比我后来生活的南方,我发现南方很年轻,发展得也都特别好。反观我的家乡,现在很多的人才、年轻人都已经离开东北了,只有一些老人留在那里。毫无生气,满目疮痍。我觉着可惜,很希望我的家乡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有新的火苗燃起来。
时间之外 化工厂 2016
时间之外 废旧工厂 2018
《时间之外》有拍过一些老旧的物件(收音机、日记本、工厂),后来为什么放弃了拍摄这些物件?
这些物件,拍着拍着觉得挺无聊的。虽然它们是那个时候的一种符号,但它更多地只是那个时候的工具,并不能因为它们一下子就穿越回去了。五六十年代的摄影师们也拍过同样题材,他们见证过那个时代。而我拍摄老物件是没有见证过的重复,可能会走向空洞、无意义。
家乡给我的感觉可能是扎入潜意识里的,这种回忆感已经成为我视觉语言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也是挺爱自我否定和自我批判的一个人,《时间之外》的拍摄周期比较长,自己的理解也在成长更迭,想要有所突破,渐渐地我就改变了一些拍摄的主体,开始全国各地跑。与其要刻意地回去东北拍,还不如放开,给自己大一点空间,放弃完全拥抱过去,用当下存在的场景去来还原过去记忆里的那些画面,挺有意思的。
时间之外 日记本 2018
时间之外 录音机 2018
我喜欢用一些有缺陷的老镜头
________________
经过这一段对记忆的追寻和重塑,你觉得记忆真实吗?
记忆不是真实的,它是我们经历的浓缩印象,是你脑子里的一个幻觉,比如你回忆起某个午后,感到惬意。但如果真的回到那个午后,你并不会找到一模一样的感受。也正因为记忆的虚幻性,才有很大的空间,去塑造一些东西。
《时间之外》拍摄都在夜晚,夜晚不喧嚣,可以让事物更清晰地呈现,但为什么你所拍摄的夜晚却是模糊呈现的?
人到晚上的时候没那么浮躁,整个城市也就安静下来了,有一种非常冷静克制的感觉,夜里拍东西有安全感。
模糊的夜晚是因为记忆的模糊,我记不得六岁的某一天,草的颜色、鸟的形状、衣服的材质,但我记得那天的感觉,感觉正因为模糊不定才美妙。
时间之外 养鱼池 2018
无题 2017
看过你的商业摄影,模糊感仍占据重要位置,为什么呢?
我不想让摄影变得十分“科研性”,我更在乎另外的美学层面和情感表达。人的眼睛也是有极限的,现在的相机像素那么高,镜头那么好,分辨率那么高,闪光灯一闪,一下子细节展露无遗,完全超越的人眼睛看到的,太夸张了。
我反而更喜欢以前的一些老镜头,那些有光学缺陷的镜头,这些缺陷反而造就了这些不同的这种美感。现在出一款镜头卖的那么贵,各种曲线各种指标那么好,它都是往一个方向去发展,那就是越来越清晰,畸变越来越小,色彩越来越真实光学素质越来越好,虽说没什么不好的,但总感觉少了点性格。
无题 2019
无题 2017
你平时有拍很多时尚作品,你没有像其他时尚摄影一样,选择很多创意,反而你一直在做减法,为什么?
可能我觉得外表的一些东西不是特别重要吧。人物是我的表现主体,华丽的服装和造型,成本高昂的置景,这些的确能够刺激到我们的视觉感官,但我认为不太适合我拍摄的方向。再华丽的美学也会有过时的一天吧。所以我尽力去还原每一个被拍摄者本身的魅力,在很多方面去做减法,可能从摄影的基本视觉语言出发就足够了,比如从光影,自然景观等方面去表现人本身的一些特质。
视觉美学如同潮流一般变化莫测,反倒是我觉得人本身的独特个性和魅力从几千年前到今天都没有变过。
另一方面,拍摄时好的创意当然是有根基的,你可能你知道这个创意来源于一个艺术家或者一种美学,但是他完全创造出不一样的感觉,这个很高级。这样的创意其实是需要你去经过消化和转换的,但这个转换对我们来讲可能是比较漫长的一个过程。
刚接触摄影时我也会每天拿别人作品去分析,去模仿,去做习作,但我会觉得慢慢被牵着走,技术成熟了,但不知道自己要拍什么才是自己的东西,潜意识里总在找寻一些别人的感觉,这个挺痛苦的。所以现在大多是以欣赏的角度观看,只是欣赏,如果什么流行就去拍什么,挺没劲。
我更愿意说,从摄影的本质出发,可能就是一个简单的记录,但是这个记录空间留白会多一些,能去慢慢赋予一些东西。
杜怀一 商业拍摄作品
空间是自己争取来的,
不是别人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平时的商业摄影工作还挺繁忙的,你是怎么去平衡商业诉求和你个人的审美追求的?
对一些年轻摄影师来说,基本上就是没法平衡,做商业摄影,方案出来,所有东西定好,你要能100%的完成,就像解数学题一样,拍产品,拍车、拍瓶瓶罐罐这些东西,有时候不需要你有太多想法,出来的东西达到非常漂亮的品质和客户的要求就好。在没有成名之前,或者没有自己非常独特的视觉语言之前,你很难有自己掌控拍摄的这个空间,基本上说不太可能。大多时候就是需要打好基本功,完成甲方的要求,磨练自己的技术。
但在这个过程里,容易让人变得不太爱思考,不定期的要把自己想法赶紧落实去拍。工作一忙,很容易就会到一个舒适圈,很难再做改变。其实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多提一些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把他们尽量往自己认为好的地方去引导。
杜怀一商业拍摄作品
关于这个博弈的过程,你的感受是怎样?
我从业摄影这几年,很多甲方有的时候还是有给这个空间的,只不过得有这个能力去让甲方信任你的想法和你的审美,包括你的执行能力和实现程度,也可以说基本很多所谓的空间不是别人给的,还是需要自己争取。
商业与艺术从来不是割裂的,像 Vivane Sassen,她做的就很出色的,商业的技术和艺术的那种表达的结合就特别好,好的东西是可以做到结合的。
失衡秩序 2017
平时繁忙的商业拍摄,你个人的创作都是怎样去进行的?
人的情绪是多变的,但大多都是或感性或理性的状态,工作于我是更加理性的输出,逻辑,效率,重结果。创作的出发点基本来自感性,自我、意识、重感知,夜里人会比较敏感,我也是,这也是我的作品多来自黑夜的原因。所以工作和创作并不冲突,或者在某一时刻也会重叠。
平时脑子里有很多想法,我都会把它们都记下来,每天都会想着怎么去落实。工作间隙会去先试拍一下。我觉得有点眉目的时候,就会安排好具体哪一天怎么去拍。时间反正总是能安排,不会因为时间怎么样,导致我想拍的东西拍不了。
无题 2019
你的作品都很唯美,看不到喧嚣,像电影画面一样;但听说你喜欢危险的东西、未知的东西,反差挺大的。为什么呢?
就目前阶段,作品只能展示过去的你的见解,作品只能出这样,所以我再不停地尝试,可能之后的作品会和之前的风格大不相同。我喜欢未知和危险的事物,是我这个社会上生活的一种信条,暂且称为信条。可能从小就是不停在变动,没有在一个地方呆过很久。这种不停的变动,也让我喜欢上流浪的感觉。
张亚东说一句话,我觉得挺好的。他说,有时候你所坚信的东西,可能就是你的瓶颈。我特别怕自己熟悉了一个环境、一个领域、一种技能之后,慢慢地把创作的激情抹灭掉,很多东西变成隧道视觉的感觉,局限于一个领域。我喜欢不停的去学习新的东西,去看新的东西,去体验新的生活,在失控的边界去进行每一次创作。
Beyond the horizon 选作
你的作品装饰性意味会强一些,故事性会弱一些,以后会尝试其他类型的创作吗?
肯定想去尝试,也肯定会去尝试。虽然每个人一开始进入的领域不太一样,但多尝试没有错,我可能以后会尝试新的艺术手段吧,包括我现在也在想一些新的媒介,装置、雕塑之类的,不想要拘泥于现在技术上、手法上的东西,我可能会去学习新的东西,接触新的领域,然后再去做融合,总之,站在过去,看向未来嘛。
杜怀一 作品
采访、撰文:乔冬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版权为艺术家所有
\ END /
ARTISTS 艺术家
杜怀一
DU HUAI YI
1993年出生,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上海。
201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获艺术学学士学位。
他擅长使用摄影作为媒介,将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延续抽离出来,将这种情感以他种形式得以展现和保留。同时他也曾担任多部独立电影及短片的摄影和导演,以特有的视觉语言讲述电影故事。
入围索尼2019青年摄影师计划,于2018年获得第二届京东摄影金像奖评委会大奖(“时间之外”)。他同时为国内外商业客户和出版物拍摄作品,包括中国移动,宝姿,小米,雷克萨斯,英菲尼迪,宝洁,《时尚先生》,《Vogue》 等。
RECOMMEND 推荐阅读
3分钟艺术 │ 孙彦初:我喜欢“不便利”的摄影
3分钟艺术 │ 史阳琨:我们怀念的故乡是不存在的
3分钟艺术 │ 林舒:我想从摄影的图像里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