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赵向阳 自序)‖做学问的“珍珠项链”模式

管理50人 2023-05-2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 Author 赵向阳


(2021年7月12日正式发售)



做学问的一种另类模式:珍珠项链模式


2020年9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李文重先生在微信里建议我把最近一两年所写的一些面向企业家群体和社会大众的文章编辑成一本书,名字是《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


我对这个提议的第一反应是,“我从来没有申请过任何科研基金,让我自掏腰包出版是不可能的!”


我的第二反应是,“这些文章有那么重要吗?值得编辑成一本书,正式出版吗?”


我的第三个反应是,“《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好家伙,这么大的一个标题!这些零零散散的文章配得上这么宏大的标题吗?会不会显得头大肚子小,名不副实呢?”


李文重先生告诉我说,“不仅不需要您来支付出版费用,而且我们还愿意给您支付稿费”。OK,天下还有这等好事?那么,我们可以继续探讨其他问题了。


随后的几天内,我把我最近一两年内写的大约40篇文章整理在一起,按照主题进行了分类。我突然发现,这些文章还真的是围绕着“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这个主题进行讨论和反思的。只不过,它们就像是散落一地的珍珠,现在所需要的是找一根丝线,把它们串成一条珍珠项链而已。“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感谢李文重先生慧眼识珠,于是就有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本书,这也算是“知天命”之际,送给自己的一个礼物吧!


在后期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为了让本书的主题更加聚焦,所有章节紧密相关,一气呵成,我只选择了其中20篇左右的文章收入本书。我不希望这本书变得太厚,太过于学术化,我希望读者能花一两天时间把这本书读完,多多少少获得一些启发即可。而对于这一点,我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


按照逻辑关系,这些文章被编辑成五个单元。第一单元“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其中包括2019年9月初,我所写的两篇文章(《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从以英美为师,转向与德日同行》,简称《转向》一文),曾经在网络上引起巨大反响,全网大概有200万左右的阅读量。随后我收录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杨杜教授和浙江大学陈凌教授所写的两篇对话文章,让这个单元显得更加丰满,也让读者可以领略不同观点的理性碰撞。总之,第一单元相当于全书的总体立论了,把我关于中国企业未来应该走向何方的基本观点鲜明地提了出来。


接下来的第二单元“国家关系”、第三单元“企业应对”和第四单元“自我管理”就是对以上观点的充分展开。其中选择的文章内容围绕全球化、科技剧变、VUCA时代的不确定性、信息茧房、新冠疫情危机下企业生存和转型升级等关键主题展开。从国家关系逐渐过渡到企业经营,最后落脚到个人能力的提升,内容上层层递进。


最后,我选择三篇我所写的关于华为的文章,作为第五单元“向华为学习”,既是为中国企业树立了一个标杆学习的榜样,也是为了在逻辑上进一步强化第一单元的观点,前后呼应。


我记得在我发表了《转向》一文之后,经济学家向松祚教授给华为国际顾问田涛先生的私信中评价说,“赵向阳老师这篇文章中的基本观点不就是华为一直在践行的吗?这也正是您和任总的思想内容之一。中国不能学华尔街,搞脱实向虚,已经搞过头了。”我和田涛老师开玩笑说,“看来这么多年,我被您和任总洗脑了,我得想想其中有没有问题”。田涛老师说,“还是你自己水平高”。而我自己心里最清楚华为和田涛老师对我的理论观点有多么长期而潜移默化的影响。


收入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的具体内容我就不再赘述了,敏锐的读者从文章的标题上就能明白其中的主题和背后的逻辑。为了不放“马后炮”,不自我粉饰,我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这些文章发表时的原样,包括事实和逻辑,但是对部分文字进行了润色,使得它更加严谨和精致,避免了发表在公众号上时的粗糙,甚至粗鄙。我在每一篇文章的前面加了一段说明,说明每一篇文章发表时的前因和后果。


在写作这些文章的过程中,我充满激情,沉浸其中,一气呵成。文章发表之初,我也很有成就感,乐于分享。但是,时过境迁,作为一个喜欢不断挑战自己、否定自己,不喜欢讲车轱辘重复话的人,我也深知自己当下的思想观点和认知水平已经比这些文章发表之初改变了许多,深化了不少。所以,如果此书中有浅陋之处,还请读者多多包涵,欢迎发电子邮件批评指正(xiangyang.zhao@bnu.edu.cn)。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比较懒散的人,“不求上进”。虽然热爱读书,但是,不爱写文章,尤其是管理学主流的八股论文。总觉得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好书我都没有读过,干嘛要浪费时间去写书呢?纯粹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无病呻吟!所以,收入本书中的这些文章大多是应别人之约,甚至是推却多次之后才勉强动笔的。


但问题是,一旦动笔,就洋洋洒洒停也停不下来,非得要一吐为快才行,所以,每一篇文章都很长。我甚至有过10天之内写过一本书的极端经历。在动笔之初本来只打算三五页,但是,写着写着,欲罢不能,最后写成了一本150页9万多字的小书(《阿尔泰山一瞥》),我觉得那才是我的得意之作。不过,因为多种原因,此书无法正式出版,只是在本书中收录了其中的两三章节,以飨读者。


反思自己的人生道路,我发现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成功人士走的都是一种T字型道路。先在某个领域钻研地很深,然后一通百通,不断复制,横向拓展,由深度而到高度,由深度而到广度,最后终成某个领域的大家。而我则是一个自由散漫,信马由缰的人,最后在不经意间、无可奈何地活成了一个杂家。


回顾我的求学经历和工作经历,从理论物理、到科学哲学、科学史、再到实验心理学、再到创业管理、最后甚至涉猎社会学、政治哲学等领域。从在SONY,SAMSUNG大公司做市场营销和销售,再到自己两次开公司创业,最后变成了商学院的老师,甚至自己拍摄纪录片、从事公益活动等。这么多年,我顺乎自己的心,走到哪儿算哪儿。孤独寂寞的时候就用古人的话来安慰自己,“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在这个浮躁功利的社会里,我所走过的是一条崎岖艰辛的小路,大部分人都不会涉足。以世俗的标准来评价,我从来不是一个成功人士,最近十年更是自甘被边缘化。


我也不知道这条路会把我带到什么地方?但是,每隔五六年左右,每当我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的时候,沿途盛开的知识之花,总是让我乐不思蜀,迷途而不知返。我越来意识到,历史上那些已经绝迹的博物学者才是我的学术榜样。我心目中的知识英雄是百年前那些巨人,比如,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物理学家彭加莱,数学家阿尔伯特,管理学家德鲁克,天才发明家特斯拉,还有《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作者戴蒙德也算一个。


2016年7月,应某个学术刊物的邀请,对国际管理学会主席陈明哲教授一生的学术创业道路进行评价,我的文章题目是《镜子与火把:对陈明哲教授<学术创业>一文的评论》。在这篇文章中,我第一次试图为自己的人生道路进行辩护,赋予它某种完整的意义和模式。我写道:

除了陈明哲教授这种“精一”模式以外,人生也有其他的可能性,哪怕是简单地想象一下其他可能的世界和可能的生活,也可以让人的内心保持自由。反思自己走过的学术道路,我冒昧地提出一个新的模式,那就是将不同的领域联系起来打通,形成一个整体,最后一下子点亮人生(shinning)。我称这种模式为“珍珠项链模式”。也就是您的人生中已经有了一些闪光的、但是散落一地的珍珠,您需要找到一条丝线,把它们串起来,形成美丽的珍珠项链。

这本《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就是我呈现给大家的一条珍珠项链,希望大家喜欢。


最后,我要衷心感谢许多师友的帮助。在写作这些文章的过程中,得到了他们的反馈和建议,这对于文章质量的提升有很大帮助。他们是田涛、韩巍、王方华、陈明哲、陈为、秦朔、陈春花、杨杜、陈凌、马宏伟、曲宁、龚江辉、我的师父明海大和尚、我的太太王霁女士、李海、张勉、赵英军、刘刚、汪戎、曾宪聚、孙黎、宋劲松、刘文瑞、于天罡、魏立群、王云峰、宋瑞卿、朱恒源、程兆谦、邢树坤、吕乐娣等(未完待续)。


特别是,我要衷心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三位编辑李文重、魏文和张颖,他们不厌其烦地与我沟通,精益求精地打磨此书,没有他们就没有《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


是以为序。


赵向阳

2021年4月20



《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内容简介

2019年9月,一篇雄文横空出世,《大变局下的的中国管理:从以英美为师转向与德日同行》全网阅读量达到200万左右。上至部长院士,下至普通百姓,尤其是企业家群体,纷纷点赞,转发,评论。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中美对抗加剧,舆论场极度撕裂,全球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站在历史的分水岭上,管理学者赵向阳博士秉持中道立场,以丰富的知识储备、冷静的分析、前瞻性地就新型全球化下中国企业的未来走向写下多篇流传甚广的佳作。


从国家关系到企业应对、从自我管理再到向华为学习,视野开阔宏大,内容层层递进。从美日德再到以色列,以及“一带一路”上的中亚国家,赵向阳博士纵横四海探讨全球商务和跨文化管理。从微信时代的时间管理到VUCA时代的公司内创业,从信息茧房、谣言满天飞的后真相时代再到如何减少非理性对决策判断的影响等,赵向阳博士论及的主题虽然繁多,但是,恰好回应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我们从众多文章中精选20多篇重磅文章,仔细打磨,用一缕丝线把颗颗明珠串连起来,编辑成《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一书,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赵向阳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早年曾经在SONY,SAMSUNG工作,也曾经两次创建自己的公司,并做出有价值的影响。除了本职工作以外,也从事慈善公益活动,他所拍摄的微电影《一个人的战斗》全网播放量超过百万,为许多陷入困境的人们带来安慰和激励。曾经发起“煮茶问道·本土管理研究论坛”,也是“管理50人论坛”成员之一。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创新创业、全球商务、跨文化管理、管理案例分析、管理哲学、管理研究批判等。

电子邮件:xiangyang.zhao@bnu.edu.cn



推荐语


赵向阳老师是位广谱型的学者,他的大脑雷达扫描范围之广、思想穿透力之犀利乃至尖锐,都是我所欣赏的少数人。收入《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中的多篇皆是独具思考的管理学方面的“锦绣文章”,它切中我们时下最痛点的一些国家和企业层面的管理问题,视角相对独特,观点切中时弊,文字跳跃而不八股,能带给读者一些阅读快感和启发。

——田涛,华为公司高级顾问


随性任情,跨界驰骋;经世致用,醒世为文。向阳所著的《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一书,不仅能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时局洞见,也可生动呈现作者的为学为人。最为可贵的是,这本书有助于读者从根本上思考在当今大变局时代中个人的责任、定位与使命。

——陈明哲教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讲席教授、国际管理学会终身院士暨前主席


赵老师的文章绝不是娓娓道来,而是慷慨激昂,我竟然读出了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赵老师虽然创立“煮茶问道•本土管理研究论坛”,但他绝不“端茶倒水”,而是直接递给你一瓶可乐,让你心跳加速,或者给你一杯德国带回来的咖啡,让你喝出醇厚来。通读此书,我的总体感受是,赵老师文笔流畅,但是,他的文笔不及他的才华横溢,他的才华不及他的思想博大,而他的思想,远没有他的情怀,让人动容。虽然赵老师的这些文章本来是面向企业家群体的,但是,同样适合作为博士生的通识读物。

——吕乐娣,上海大学管理学院2019级博士生


大变局下中国管理

微信:China_Guanli



长按二维码关注

注:封面图片来源Pixabay


编辑:上海大学  薛奕曦

点击下面链接 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品牌日五周年,什么是我们真正的进步?

一人一书:管理50人年度荐书(三)

一人一书:管理50人年度荐书(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