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总局+总台”将怎样改变广电行业格局?

2018-03-29 广电业内

原载于文化产业评论


此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广电传媒是变动较大的一个领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被“一分为三”,其中的广播电视职能划出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新闻出版职能和电影职能则划归中宣部,加挂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电影局的牌子;同时,原广电总局旗下的“中央三台”(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整合组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归口中央宣传部领导。


至此,我国广电“总局+总台”新机构模型已经初步形成。接下来,还会有哪些大动作,又将给中国广电传媒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下面,军哥就试着与大家一起谈谈。


广电地位作用不会弱化只会强化


从“一分为三”到“三台合一”,在不少人看来,似乎广播电视的地位作用被弱化了。其实不然,由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分离出来后,新组建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变成了国务院直属机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则变成了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可以说广播电视的地位作用变得更加突出了。用业内一句玩笑话来比喻再恰当不过了,那就是“由过去的‘侄儿子’(间接领导)变成了‘亲儿子’(直接领导)!”


首先看看国家层面的机构改革思考


《方案》指出,为加强新闻舆论工作,加强对重要宣传阵地的管理,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作用,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管理职责的基础上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看文看重点,分析找关键。从国家层面来讲,重新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是基于加强党的广电宣传舆论阵地建设,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战略思考。当今,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掀起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高潮,广播电视面临更加严峻的发展形势,挑战和机遇并存。只有深化体制机制变革,才能巩固扩大广播电视主流媒体地位和发展潜力。

 

其次说说主要职责发生的新变化

 

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其主要职责是,贯彻党的宣传方针政策,拟订广播电视管理的政策措施并督促落实,统筹规划和指导协调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发展,推进广播电视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监管、审查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和质量,负责广播电视节目的进口、收录和管理,协调推动广播电视领域走出去工作等。


与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13条主要职责”相比较,过去广电的具体职责被过于分散,无法并行实施;机构改革调整后,广播电视职能变得更加优化、权责更加集中,话语权也更加突出。

 

三是谈谈局台领导班子的超强组合

 

3月21日上午,中央宣布了中央关于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领导班子任职的决定,聂辰席同志任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周慧琳、张宏森任总局党组成员和副局长。同时,宣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慎海雄任总台长和党组书记,阎晓明任副台长。


从以上领导任职决定和班子配备看,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主要领导没有变,核心班子没有散。新任命的总局局长聂辰席是典型的“老宣传”,还兼任中宣部副部长;总台台长慎海雄是地道的“老新闻”,此前任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如此超强班底,足以说明未来“总局与总台”的地位作用。

 

四是理理职能关系统分更加清晰

 

通过此次改革,广电领域首次形成了“总局+总台”的格局。此前,三台作为副部级单位,各设立分党组,由广电总局党组领导,三台的台长都是广电总局党组成员。这是典型“局台合一”的模式,广电总局既负责全国广电行业的行政管理,又负责领导的三家事业单位。


而改革之后,总局与总台分开,新的广电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的行政机构,主要职能是“指挥、导调、监管、评定”。广电总台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创作、生产、传播”,与地方广播电视台在行业主体地位上是平等关系,都要遵守广电总局制定的政策法规,接受监管。这样“总台分离”各有重心的管理模式,无疑对广电今后的发展注入更多的自主创新能力。

 

广电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必然选择

 

从广播到电视再到互联网,每一次技术创新都带来媒体传播方式的改变。未来媒体业态多样化、立体化、集成化发展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广电作为中国家庭首选的大众传媒,目前虽然在短时期内其主体地位仍不可撼动,但要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必须不断探索和改革,走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事业与产业的持续发展。


据《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7-2018)》指出,2016-2017年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呈现四大亮点:1、移动优先,客户端快速发展,网络直播兴起;2、交互升级,用户关系重构,新生代用户比重骤增;3、“厨房”再造,媒体行业的“中央厨房”统揽“一体化”流程;4、智能革命,人工智能促进媒体融合瞄准技术最前沿。

 

同时,报告还指出了中国媒体融合未来发展将呈现出四大新趋势:1、强化政府引导,走稳媒体融合发展道路;2、健全制度管理,促进媒体融合规范化发展;3、重视人才培养,构建媒体融合多元化人才队伍;4、主动跨界合作,实现媒体融合经营管理创新。这些举措将共同推动媒体融合规范化、品牌化、精品化的方向发展。

 

“一分为三”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到“三台合一”组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恰恰是顺应了互联网时代宣传机构改革新要求,以及未来中国“台网”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因为对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使用,受众拥有最终的选择权。这种选择权包括喜欢什么样的内容,使用什么载体或平台,还是通过其他渠道或方式获取为我所用的信息。

 

不可否认的是,当下视听新媒体对传统广电媒体的影响正在显现:广电节目视听率急剧下滑、电视广告份额不断萎缩、受众群体中的“新生代”逐渐流失,传统电视传播方式与技术受到空前挑战。面对新媒体,今后传统媒体的角色是什么?该何去何从?


显然,这次机构改革给出了答案。


一是强化阵地管理,传媒意识形态属性更加凸显。

 

着眼时代发展要求和传播方式的变革,将传统的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新媒体,归口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同口径、同要求实施同步管理,既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重要舆论阵地的集中建设和管理的重视,同时也折射出了对舆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发展的关注。


未来对于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节目的审查与管理将成为新广电总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加强全媒体立体监管也将会重新构建新的制度机制。

 

二是强化顶层设计,全媒立体互动能力更加凸显。

 

当前广电媒体行业正加快推进“中央厨房”统揽“一体化”制播流程,但是新闻和大型综艺性节目策划还是以电视制播为主,还没有完全实现与新媒体平台同步,节目生产播出与用户互动性少、传播的时效性低、覆盖空间较小。


随着“总局+总台”模式形成,在广电总局的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会加强广电与全媒体互动内容的立体策划,推动演播室、直播间与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全媒体平台的多维度深度互动,真正把内容优势转化成为用户优势,将“中国之声”真正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

 

三是强化融合发展,新媒体品牌效应更加凸显。


近年来,从新媒体快速崛起与不断成长的实践看,除了各自为战的“散打式”的无序竞争是一个致命的硬伤外,原创内容质量和平台品牌塑造成为行业内的无法摆脱的困境。然而,相比之下,传统媒体多年积累的品牌影响力无疑是最大的财富,也是短时间内兴起的新媒体无法超越的优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组建,聚集了原“中央三台”的品牌优势、人才优势、平台优势和市场优势,再加上新媒体的兼容性和用户规模优势,以“内容+平台+用户+终端”构建物理化的“台网融合”现代新型传播体系,必将全面提升新媒体的发展空间和品牌效应。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改革也是探索的再实践。早在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就指出,“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经过近5年的不懈探索与实践,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已经由“头脑风暴”变成了“发展蓝图”。随着此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广播电视事业与产业发展一定会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中,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编辑:广电业内


 往期精彩推荐:

新华社关开亮:主流媒体该怎么取微信标题?

中宣部挂上“两块新牌子”:电影、新闻出版的未来

高收视不等于高创收,电视台的经营思路要改改了!

产业转型是电视媒体的唯一出路

2018,电视媒体再不改革就晚了!

这次机构改革,对广电意义重大!

满屏10万+背后,人们已经不相信新闻了

电视台要靠电视生存?早揭不开锅了!

央视新台长慎海雄: 新时代,新闻不死!

被工资困住的广电人

电视的最大危机并非新媒体,而是严重的自我空心化!


广电业内所发布的内容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所有者在公众号中回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长按二维码 

关注广电业内 聚焦广电行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