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假融合”的十大表现
「每天三分钟 读懂广电」
作者:李一凡
1、多平台发布并不意味着媒体影响力的扩大。目前一些媒体过分追求所谓的“全媒体发布”,恨不得只用一个记者,在100个平台完成发布。可是,这重要吗?有效果吗?要知道媒体始终是以内容为王的,优质的内容才能与受众形成联系,如果你的内容不行,只是增加了发布的渠道,终究还是碰不到用户痛点的。那么对于受众而言,你所追求的多平台发布,无非是给他们多增加了几路噪音而已。
2、机构重组、搭建技术平台并不代表媒体融合的实现,它们只是媒体深度融合的先决条件。在这些基础工作完成以后,为融媒体平台匹配具有互联网气质的内容和服务才是当务之急。
媒体转型最终要实现的是内容创新、模式创新和用户深度连接,而非简单地升级产制模式。
3、移动优先不仅仅是移动先发、内容先行。互联网时代,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媒体机构落实移动优先,需要从资源、内容生产、人力、资金等方面全方位地向移动端倾斜,提高移动端在媒体矩阵中的地位和声音。
4、全媒体人才并不意味着要十项全能、一人扛起所有。习近平同志对全媒体人才的要求是培养融合型、专家型人才。融合型人才要具备融合型思维、互联网思维,懂得融合传播的实操要领;而专业型人才则要术业有专攻,善于创新的主攻原创研发,文字功底强的把好文字关等等。
因此,融合型人才和融合型团队不一定是人才对技能的全面掌握,而应该是人才协作模式的融合和升级。擅长的人做擅长的事儿,单纯追求十项全能,只可能造成报道能力的下降。
5、仅用高科技创新报道形式,并不是真正的媒体融合。技术升级是媒体融合的第一步,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黑科技再酷炫,最终的效果也还是要受众说了算的。从表面来看,形式创新往往最直接,最容易获得领导的赞许。但领导喜欢不是最终目标;观众喜欢,才是真本事。
转化率有多高,媒体融合的效果就有多大,传播形式创新固然重要,强化内容更是核心,这一点千万别跑偏!
6、财政支持只是媒体融合的助推剂,并非救命稻草。面对媒体融合的总目标,国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媒体单位财政支持,同时鼓励媒体机构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合理经营,以经营收入解决发展问题,同时反哺新闻宣传主业。这样来看,新闻宣传工作与经营业务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以财政保障新闻宣传,同时在事业体制的范畴内创新经营模式,进行企业化管理,才是广电媒体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7、县级融媒体建设不止是县委县政府和县级媒体自己的事儿。县级融媒体建设关系到从中央到省市县各级媒体的全面转型,是省市县三级传播系统全面打通的关键。在地方,省级媒体应积极部署,探索打通地方传播资源的协作共建模式;市级媒体也应做好桥梁,主动尝试,把握改革的先机,而非坐等政策。在此过程中,上级媒体更要以媒体转型为大局进行布局,协助基层媒体的平台建设,切勿因经济收益偏离初衷。
8、广电媒体不要过分依赖商业化互联网平台,“入驻”的合作模式有利亦有弊。如今互联网平台都瞄上了“下沉市场”,不少机构主动邀请地方广电入驻自身平台,用广电媒体生产的内容充实自己的平台。对于广电媒体而言,借船出海确实是既省钱又省心,但也面临优质资源外流的尴尬。
因此,借船出海的方式可以借鉴,但千万不能依赖。相比之下,基础相对较好的广电媒体可以打造自身的新媒体平台,这样更有利于自身资源保护,也不必再为别人做嫁衣。基础一般的则可以借助省级媒体平台实施共建,以便于集中广电系的核心资源,有利于信息的沟通共享和主流阵地建设。
9、以“身份”和编制定薪资、定职位的惯性思维不可取。在媒体融合的关键时期,最大限度激发人员的生产力和创造力是顺利转型的关键因素。当务之急,广电媒体是要打破编内人员和编外人员的身份差别,用一把尺子量人才、评业绩, 同时为体制外人员打通上升通道,释放人才的潜能。另外,对于新媒体人员体系的构建和考核体系的设计都要有单独的标准。例如平台的发稿量、阅读量、订阅量及创收额都要通过科学比例进行统计,计入考核的范围。
10、不要再死盯着网站和H5的页面浏览量自嗨了,真正该关心的是转化率。内容的传播效率高不高、影响力大不大关键要看形成了多少转化,浏览量这种无限累计的数据不达到一定量级,意义并不大。对于媒体机构来说,浏览量可以作为优化内容的重要参考指标,而不是自嗨的资本。
-End-
长按二维码
加入传媒人专属交流群
往期精彩推荐:
长按二维码
关注广电业内 聚焦广电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