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市委党校局级干部课题小组来我院调研


2024年 3月27日下3月28日上午,北京市委党校局级干部课题小组一行到清华大学法学院调研,法学院院长周光权,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明楷,法学院教授、诉讼法学科负责人张建伟,法学院教授易延友等在法律图书馆楼111会议室接待了课题小组一行,双方围绕轻罪治理研究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会议由张建伟主持。


图为会议现场


海淀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惠对清华法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她简要介绍了本次调研的相关背景、课题小组的人员组成以及调研议题。刘惠表示,课题小组希望借助此次调研与清华法学院搭建沟通渠道,更好地了解国内外法学界关于轻罪治理研究的前沿动态,以及法学理论研究指导国内轻罪治理实践的具体案例,进一步思考如何实现司法实践与法学研究在国内轻罪治理领域的有效结合,从而形成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成果。


张明楷教授分析了国内外犯罪治理的研究现状。他指出,近年来我国刑事案件犯罪结构呈现“重罪占比持续下降,轻罪占比持续上升”的明显变化,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治理轻罪在法学界引起了高度关注。结合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刑法关于轻罪的界定,他指出,轻罪治理要考虑的根本问题是定罪与处罚两方面,判轻判重是一种观念问题,要不断在司法实践中改进观念,才可能继续推进和完善轻罪立法。他认为,国内目前关于轻罪案件的数据统计尚不完善,司法机关应当在全面调研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轻罪治理研究。
周光权院长对课题小组一行的来访表示诚挚欢迎。他指出,刑事立法是一个系统工程,司法部门要进一步打开轻罪治理的视野,及时调整现有轻罪治理的基本策略,才能有效地推动社会进步。例如,如何建立和完善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就需要深入研究、巧妙设计。他主要从犯罪数据公开、无罪判处、短期自由刑等三方面分析了轻罪治理的重点并给出了具体建议。周光权表示,清华法学院愿意同各级司法机关一起努力,深化交流、资源共享,期待法学理论研究能够从根本上对国内轻罪治理实践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易延友教授建议,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要更多地重视和贴合普通民众的想法,可以考虑基于法定最高刑区分轻罪和重罪,检察机关也可以加强轻罪治理的积极性,合理扩大不起诉制度的适用范围。
王钢副教授结合德国刑法典中的相关规定从立法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刑罚轻缓化是一个趋势,但应在适当降低现有重罪法定刑的基础上实现轻缓化。若以增设轻罪来实现刑罚轻缓化则可能会对国家的司法资源造成过大消耗,也容易造成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的失衡,从而出现处罚倒挂现象。
汪洋副教授结合自身参与民法典编纂和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修订的亲身经历对轻罪治理研究给出了建议。他认为,可以考虑从民法角度通过惩罚性赔偿等方式加强社会治理,来侧面补充轻罪治理。
张建伟教授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分析了刑罪化的立法倾向与程序出罪的变通做法,分析了刑罪化的演变过程、非刑罪化的国际趋势。他指出,我国刑罚存在“轻罪(刑罚)太轻、重罪(刑罚)太重”的现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借鉴参考国外立法例加以改进,并以法国的刑罚制度和司法程序、审判机制为例提出了完善我国相关制度的建议。他指出,轻罪治理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在司法实践的推动下,学界在此方面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而学界不断地深入研究,又有力推动了相关制度的建构,将来应当持续推进学界与实务界的这种良性互动。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旭晖,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委会委员岳向阳,北京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黄伯平,昌平区人民武装部上校副部长于仁彬等共同参与调研。



编辑丨张沫

排版丨杨茜

审核丨王钢

近期回顾


法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



新著 · 新论 | 周光权:串通投标罪的关键问题



清华大学“大国治理前沿论坛”第二期活动隆重举办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清华大学法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