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半生为人:人应诚,文须真

万象文摘 2022-04-30


半生为人:人应诚,文须真
文:徐晓  编:R先生
 
年轻时不知天高地厚地做作家梦,写过几篇不成气候的小说,以后结婚生子,淡泊了功名,也淡泊了作家梦。
 
认为当作家和当贤妻良母没有什么两样,并且为自己能够有这样的认识而自我感动。
 
因此,有很多年,除了职业需要,我不写任何属于自己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又生出写作的愿望,却没了自信,深知自己的才气不足,勤奋不够,对于写作心存恐惧。
 
我想,恐怕大多数职业都是可以选择的,唯有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就像圣徒是被上帝选中的一样,写与不写,写什么和怎样写,都是被规定好了的。
 

▌做一个诚实的人,作一篇真实的文

一九九四年,丈夫重病多年后去世。我用了四个月时间完成了散文《永远的五月》。向我约稿的朱伟看后打来电话说:“感谢你为读者写了一篇好文章!”朱伟是苛刻的评论家,他的话让我觉得分量沉重。
 
我原本是专为自己、儿子和个别人写的,是为了能够平静地面对逝去的远去的和身旁的朋友们而写的,但却意外地得到了很多读者的回应与认同,这成为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这里所说的“回应与认同”,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好评”事实上,当带有强烈怀旧色彩和极为个人化的写作出乎意料地被读者接受时,使我意识到这种写作的意义。
 
精神和情感是在交往中形成的,如果说我的体验还不算肤浅,那是因为我与其中的人物和事件的关系足够深刻;人原本的感觉能力总是强大和正确的,如果说我的文字还不算苍白,那是因为生活本身已经足够丰富和厚重。
 
我的坎坷,我的磨难,我的喜悦与忧伤、悟性与迷惘、底蕴与限度,都由此而生发,所以,它们是超乎文学的。
 
不记得是谁说过,一个诚实的人,才有可能是可爱的同时也是幸福的人。同样,一篇真实的文章,才有可能是有价值的同时也是优美的文章。
 
我认为,与其说文章有好与不好之分,不如说有真与不真之别。即使是虚构,其情感的真实与否也是至关重要的。
 
▲徐晓


▌尊重历史,热爱人生,敬畏生命
 
我更愿意把对作品的接受,理解为对一段历史的接受;把对作者的接受,理解为对一份情感的接受。
 
为此,我对所有对历史持有尊重之意、对人生抱有热爱之心、对生命怀有敬畏之情的朋友心存感激。
 
我认为,这首先来源于他们的自爱之心,而爱人之心一定是由此生长出来的。
 
这本散文集是以写人为主的。我把书中所写到的人物一赵一凡、周那英,以及“今天派诗歌”群体中的北岛、芒克等人,看成是中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涌现出的一批“新人”。
 
“新人”这一概念始于俄国革命民主主义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他的代表作《怎么办》一书的副标题是“新人的故事”。这本书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对于中国知识青年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它与另一本对中国知识青年产生过更大影响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理念上相当不同。
 
两本书描写的都是革命和革命者,但后者是我们所熟悉的集体主义、共产主义式的革命,这种革命很少为个人的生活和成长留有空间。而前者却让我们看到,在革命的大背景下,不仅有爱情与婚姻的位置,而且有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作者主张“合理的利己主义”,但并没有滑向道德相对主义;作者为普通人的自私辩护,但并没有以此作为真理的栖息地而放弃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这正好成为具有怀疑精神的一代青年的思想资源。与同时代人遇罗克这类英雄相比,在二十世纪末的中国,“新人”的特征是一以张扬个性的方式而不是以革命的方式表达了对主流话语的反抗;以反传统的作品和生活方式挑战了革命的神话。
 
不管是不是自觉自愿,他们“站在社会的边缘,与现实的喧嚣、浮躁、委顿形成反差,这本身已构成了意义,并给社会提供了意义。”(《永远的五月》)
 
在那个年代,这一群体所代表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以及敢于怀疑的理性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并使许多人着迷。我试图以我个人的经历为线索,记录下那个年代的人和事,借用帕斯捷尔纳克的话,我想说明:生活—在我的个别事件中如何转为艺术现实,而这个现实又如何从命运与经历之中诞生出来。
 
然而、这些具有“新人”特征的反叛者,还没有足够成熟的人格、足够强大的精神力量,保持一个反抗者的姿态,并承担起“新人”的使命。
 
▲1984年 徐晓与丈夫在天坛

那段离我们并不久远的历史,如今在一些人的记忆中已经褪色,而在另一些人中则被当成历史的神话加以彻底否定。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反思!那曾经的信仰,是因为原本就是错误的,所以根本就不值得去信吗?是我们压根儿就没有触到实质,因而不可能彻底吗?还是我们否定它,只因为不能为自己的沉沦寻找到自圆其说的理由?
 
这是对于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如今已经“溃不成军”每一个曾经的反叛者的提问。
 
 
▌写作是为活着寻找理由
 
有朋友曾说,我的写作美化了生活。为此,我曾想给这本书命名为“美化,直至死”。
 
与其说是想回应这善意的批评,不如说是无可奈何的孤绝。
 
作为人,作为女人,作为母亲,当你在任何一种角色中都面临困境的时候,你怎样论证“活着的正当性”?作为历史的参与者,作为悲剧的见证者,你怎样能够保持内心的高傲和宁静?
 
然而,我们终于还是活着。
 
所以我写作—正如史铁生所说,写作是为活着寻找理由;所以我在写作时踌躇—“最终我把血腥和粗暴的细节删除了,也把荒诞和滑稽的故事删除了,唯独没有删除的是从那个故事中走出来的人,因为那其中虽然凄婉,却飘散着丝丝缕缕的温情。我愿意把这传达给我的儿子,传达给所有我的朋友。因为我深深地懂得,这对人有多么重要。”(无题往事)
 
▲史铁生

这些篇章并不能够完整地表达我的心理探索,它们是片断的、零星的,甚至是片面的,它们只是构成了我写作的参照。
 
生活的脚步每天都不停歇,新的困惑每天都在生长,而结论却总是姗姗来迟。
 
历史的纠葛和精神的困境,如同情感之于女人,总是纠缠不清。这是写作的过程,也是生活的过程。
 
2005年1月
 



作者徐晓老师,不到20岁就被卷入了政治风暴。两年后出狱,便走进了由北岛、芒克等人创办的杂志《今天》。

她作为历史的参与者,悲剧的见证者,以真实的文字表达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

她的坦然和承担,使她面对命运的各种馈赠时,既不躲闪,也不逞强,既不夸饰,也不渲染。她记忆中那些悲欣交集的片断人生,经冷静而理性地处理后,依然洋溢着痛彻心扉的感人力量。

在她谦虚、沧桑的文字下诉说的一代人的精神肖像,是一曲对人的赞歌。

虽然徐晓这一代人的经历对我们来说已经成为模糊的过往,但如果我们想成为真正的人,就不应该忘记先辈们所经受的苦难。这些苦难是一份记录,对我们当下的生存和生活依然具有深刻的警示和启发。

尊重他人,做一个诚实、真诚的人,这样温和的话语,在此刻仍意义深远。

◎经典稀缺:《半生为人》因不可言说原因,曾“消失”几年时间,现少量复活。高尔泰的著作出版同样不易,好书难得,宜提早收藏。

◎思想厚重:《半生为人》是一种个人史的表达,它关乎的是整整一代人的往事和随想,更见证了一代反叛人的精神交往。它的文字如同厚重的磐石,读来让人心中安定;又如锋利的凿子,在这个善于遗忘的时代,刻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签名:先知书店有幸获得徐晓老师亲笔签名版《半生为人》,作者的签名版本数量有限,非常珍贵。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


来源 | 文章选自《半生为人》自序,标题为编者后加。


▍延伸阅读

徐晓:救赎之路无比漫长,也许一生还不够

徐晓:面对没有父亲的男孩儿

徐晓:一个时代的精神肖像
景凯旋:赞美苦难是一种虚妄和扭曲
自由、开放、叛逆:一份关于1980年代的书单
高尔泰:以沉默面对围剿
高尔泰:弱者的胜利

高尔泰:敦煌十年

高尔泰:欲归无计,万里西风瀚海沙

高尔泰:我担心出现一种全球政府把人类锁进一个没有自由的给定命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