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前所未见的巨变时代,我们将何去何从?
年逾九旬的史学大家许倬云,近一年多来频繁对公众讲话。他和企业家俞敏洪谈焦虑与迷茫,和学者刘擎谈如何安顿自己的内心,和人类学家项飚谈如何应对变化,和经济学家张维迎谈企业组织管理。
他也耐心地解答广大网友的提问,关于历史,关于人生,关于学习和工作,有问必答,来者不拒。他将自己90年人生经验和盘托出,向年轻人娓娓道来,他的经典语录在新媒体平台上广为流传并蹿红,让大家引为经典,许多年轻人开始把他奉为“人生导师”。
用一句流行语来说,许倬云“破圈”了!
许倬云1930年生于江苏无锡,他和弟弟是双胞胎,出生时他只有两斤七两重,因为肌肉发育不良,一直不能动,直到七岁才能坐在椅子上。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跟随家人一路逃难颠沛流离。
在《十三邀》里,许倬云提到这段往事,潸然泪下,发出了“中国不会亡”的感叹,让人感怀。这些经历养成了他在历史写作里悲天悯人的情怀。
许倬云虽然一生行动不便,但从未停止思考。他一直专注于大历史研究和写作领域,如今,他更加关注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发展路径。
▌站在93岁人生高处,书写3000年世界文明
●关于如何在大时代寻找自己的定位,他说:
从宏大的历史观来看,时段最短是人,比人稍长一点的是政治,比政治稍长一点的是经济,比经济稍长一点的是社会,时段最长的是文化,更长的是自然。所以我们需要将个人短暂的历史链接到悠长的自然中。
中国有24个节气,我们注重人与自然节气的融合。这种自然和天地之间的正气,来自宇宙变化的正气,天然赋予到每个人身上的,融入到我们的情绪情感中,成为别具一格的气派。定位了我们是宇宙之间的那个“人”,也成为我们自我发展的原动力。
●关于自我价值的困境,他说:
现代的人逐渐成为检索机器,不是思考者,现代的文化是舞台式和导演出来的文化,我们很少再延续前人的使命为一些宏大的命题做注脚,我们思想补给逐步“麦当劳”般快餐化,我们难以与自我价值和使命感产生深度链接。
●关于如何对抗虚无,他说:
我们要心之自由,胸襟开放,拿全世界人类曾经走过的路都算是我走过的路之一;要有远见,能超越你所未见,要想办法设想我们没见过的那个世界还有可能是什么样。
●关于文化和价值,他说:
人类创造了文化,不是只为了吃饱穿暖,不是只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人是有灵性的动物,人只有找出许多超越性的价值,安顿自己的身心,稳定自己的社会,才能面对个人和集体的种种困惑与灾难,才能面对这巨大的自然,做出最适当的协调和欣赏。
······
通过这些肺腑之言,我们可以看到一位老人殷殷以待的目光,窥见他真挚淳朴又饱含热望的内心。
许倬云站在93岁人生高处,打算做一件迄今为止所有学者和作家都不曾做过的事,他要系统性讲解3000年世界文明,把过去的文明、现在的文明以及人类未来文明的走向串联起来,集中书写,再如一幅巨型画卷缓缓展开在众人面前,让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往何处去。
于是,有了这套“许倬云文明三书”:《三千年文明大变局》《世界何以至此》《我们去向何方》。
▌拿全人类走过的路,都算我走过的路之一
许倬云多年前创作了“中国文化三部曲”:《万古江河》《中国文化的精神》《说中国》,将中国历史文化掰开了揉碎了讲清讲透,是中国文化的一次重要总结,许多人读后大呼过瘾,看不够。这次的“文明三书”亦可称之为“世界文明三部曲”。
读懂中国,看“中国文化三部曲”;展望世界,看“世界文明三部曲”。一脉相承,格局瞬间打开。让你看清世界发展的规律,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
宏大的视野,细致的关怀,许倬云在他的史学系统里切换自如。他讲的是历史,也不仅仅是历史,不是掉书袋,不是高山仰止的理论堆砌,而是文化、社会、民族、经济、思想、生活方式、中国和世界、个人和群体、过去、现在和未来……
他用一支试管中的水样,察知历史长河的水质。他用自己从历史中获得的“第三只眼”摆脱了前辈们的局限,看到了他的老师胡适、傅斯年等人无福欣赏到的风景。
许倬云在文明三书中,以其特有的大历史观解读全球化大变局,俯瞰世界文明体系,其中颇多新创之见。“大历史”不解决个人问题,也不解决一时的趋向问题,而是解决长期的变化问题。
许倬云对时代性的转变有特殊的敏感。他说同行里愿意或能与大众讲话的人实在不多,所以我愿意承担这个责任。这份作为知识分子的担当,让人既感且佩。
许倬云的大历史写作,有助于我们走出信息茧房,以前所未有的视角来窥探历史,开拓全新视野。
他在讲中国文明时,会将中国放在世界系统里来看,横向比较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文明。比如他说中国古代,经夏商周三代变迁,中国列代王朝都用“天子”的名号,号称“奉天承运”,此后,中国一直自居“天下”;而同时代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列国并存的形态。他会仔细分析中西为何会发展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两相对照,一目了然,高度提升,眼界自然变得开阔。
许倬云在《三千年文明大变局》中,即以两条主线分别勾勒出东西方文明三千年来发展的路线图及各自的异同,从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以两相对照的方式剖析了两者的成败因缘,并指明了中华文明复兴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许倬云有一双慧眼,可以察觉到历史细枝末节处微不可查的只言片段。
让我们回想你我儿时读过的故事《小红帽》:小红帽要穿越森林,才能到达林中的祖母家,她一路采集林中可以找到的莓类水果带给祖母,却碰到了等候在此的大饿狼。这个故事反映出,欧洲长久保留着采集文化的生活方式,甚至到了中古时期,欧洲的村落还保持着林地、牧地和农地三种生态。
▌我们为何越来越自由,却也越来越孤独
许倬云也时时关心现代人所面临的困境。对于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造成人心不安和焦躁,甚至精神上的空虚,他在《世界何以至此》中提出自己的看法:
今天,全世界的芸芸众生在思想和灵魂两方面都是空白的。有知识的人,渴望建立超越的价值观;一般大众只知道自己无所归属,却不知道如何重建。这精神上的巨大空虚,确实是近百年来人类面临的严重危机。
人类创造了文化,不是只为了吃饱穿暖,不是只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人是有灵性的动物,人只有找出许多超越性的价值,安顿自己的身心,稳定自己的社会,才能面对个人和集体的种种困惑与灾难,才能面对这巨大的自然,做出最适当的协调和欣赏。
下一步,人类该往哪个方向走?他有所预测:
人类下一阶段的文明应当是科技挂帅的文明,如何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上寻找新的超越价值,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努力思考的。在互相沟通之后,做出各种文明的整理和融合,也许我们才能柳暗花明,开始新的道路。
对于现代人孤独的境况,他在《我们去向何方》里分析:
现代人的生活都有太多的选择,而每个人能够得到的机会,既有许多可能性,也有许多限制。 于是,个人是自由的,也是孤独的。
现代人确实是拥挤人群中的孤独者,相濡以沫在今天已经成为奢侈的幻想。人不仅是孤独的,也是寂寞而无助的。
我们为什么读历史,为什么读许倬云笔下的“大历史”?除了对知识本身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把历史当作一种内在力量,所有烦恼困难和历史长河中的生死沉浮相比,都不过沧海一粟,微不足道,又何必挂怀?
许倬云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学问大家,他的作品在海内外行销数百万册,影响了一代国人。许多业界大佬都对他本人及作品赞誉有加。
· 许知远在采访了许倬云之后,感慨地说:
他属于新旧两个世界之间的人物,他触摸到一种旧文明系统的夕阳,但他同时又有中国文人少见的西方式的知识训练。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千万级UP主罗翔对他相当敬佩:
许倬云先生是当世史学大家,老先生尤其难得有一颗爱普通人、为普通人寻求安顿的心。
· 著名学者刘擎曾与许倬云对谈过,他对许倬云有如此评价:
许倬云先生以博古通今的学问,关切民族与国民的境遇,思考人类文明的命运。他的洞见、忧思与告诫凝结着非凡的智慧和良知,值得我们每个人倾听与思索。
·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读了许倬云的书后感叹:
我们是谁?一直以来,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看了倬云先生的书,才明白,其实我们基本不太知道。先生行走与书写都不便,却让思考走到最远,穿越了历史与成见。我们的不知道,正是一种对他致敬的方式!
大批普通读者,也对许倬云先生有所感怀:
· 许先生好像一位活着的古人。
· 许先生是真正关系中国,关系中国青年发展的长者。
· 许先生是真正的大家风范,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93岁高龄仍然放不下他热爱的世界,仍要发光发热唤醒世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这套“文明三书”凝结了许倬云毕生的治学经验和人生思考,是他70年博学精思熔于一炉的集大成之作。光辉灿烂,蔚为大观。
这套书采用小开本平装装帧,轻便简约。知名设计师概念诠释,以不同形式“门”和“船”的元素,象征文明的走向和路径。
内文里配有大量历史插画和知识注释,大师巨作也可以一读就懂,毫不费力。
此外,三本书中还收录了多篇许倬云新近的演讲全文,每一篇都饱含他对世界未来和人类命运的关切。
前所未见的巨变时代,我们将何去何从?“文明三书”将给我们答案......
来源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微信读书;作者:磨铁。
▍延伸阅读
残雪|真正的“中国卡夫卡”,没有一定的哲学感悟力,是读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