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鲍鹏山:骂中国传统的人往往没读过经典
文章转自“南风窗”微信公众号,作者:南风窗记者 董可馨
我们都熟悉近代史,所以清楚传统文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的待遇。它是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源,比“器物”“制度”更根本,它是“吃人礼教”,是“奴隶道德”,是愚昧、落后、迷信,与现代价值水火不容。
但时势会变易,文化和国运绑在一起,与之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腾飞,给了国人以信心,正是在信心恢复的前提下,传统文化不再那么面目可憎,反而是文明古国的伟大象征。
但传统文化不能止于门面。它也是一个个渴望丰满的心灵的需求,实际上指向一个问题,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在普遍精神寂寞(而非精神空虚)的当下,中国人如何找寻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在。
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的“热潮”自然来了。
在这股浪潮中,我们见到了各种面孔,真诚的、疑惑的、丑恶的,这么多年过去,大浪淘沙,真金泥沙仍俱在。
时至今日,我们已该弄懂什么是真,什么是伪,提倡什么,底线又在哪里。就传统文化的复兴与教育这一主题,《南风窗》记者采访了著名作家、学者鲍鹏山,他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致力于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创办了浦江学堂。
鲍鹏山:传统文化这个概念非常宽泛。主要有两个要素,时间(历史)、形式(载体),满足了这两点,都可以是传统文化,但太宽泛地理解导致那些污泥浊水都出来了,这实际上损害了传统文化的声誉,降低了传统文化的品位,也给很多人以可乘之机。比如所谓的女德班,讲女人应该完全地服从,但即使在传统社会里,它也没有多少立足之地,贾府里那几个姐妹们地位就不低。我认为传统文化应该有它的基本的内核,这个内核是核心价值,也就是忠孝节义、礼义廉耻,是仁义礼智信。古人对此是不糊涂的。
南风窗:仁义礼智信不仅是中国人的价值观,在其他民族也一样。德国学者伊里亚斯在《文明的进程》里说,文化是使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的那个东西,文明是代表着人类的普遍的行为和成就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你是把文化提升到了文明的层次。
我不认为不同的民族之间有不同的文明认知,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大家都有共同的追求,比如爱、安全、尊重、体面、光荣、诚信、关爱。这也应该是人类社会和平相处的共同法则,不随时空改变而改变。中国古人讲世界大同,他们早就知道。也许价值观的体现方式会不同,但价值观是相通的。
南风窗:如果价值观是共通的,要如何理解中国传统经典和西方经典的关系,你也很欣赏苏格拉底和耶稣。
鲍鹏山:并没有谁说只推广中国经典而不学习西方经典,是中国人不能不读本民族的经典。读本民族的经典是为了让我们有一种皈依感。比如,东西方都提倡爱,这是共同价值观。但中国人“爱人”的价值观来自孔子;西方来自《圣经》。
我们从孔子那里获得这一价值认同,我们就在感情上遵从孔子,他们从上帝那里获得这样的价值观,他们就遵从上帝。所以,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里获得价值,就会认同中国,认同中华民族,这样我们这个民族就有凝聚力。
鲍鹏山:“四书”不是我选择的,是宋朝人。宋朝人真正懂教育,他们知道人生是有限的、教育也是有限的,既然如此,就要在有限条件下给国民以最基本的教育。这样来判断,“五经”的篇幅太长,很难读完。“四书”总共加起来6万多字,可以读完。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一直读到大学,所以,基础教育阶段就要给人以基本价值观教育和与之相应的文化认同,“四书”是对我们民族核心价值观最原始的、最经典的表达。找到了最原始、最经典的表达,就找到了文化的源头。所以我们今天做传统教育,还是跟着宋朝人的选择走。
南风窗:你特别重视《论语》,但我也听到一些反对的意见,有人认为《论语》的基本形式是格言,不加辩论或论证,直接给出答案和判断,但是现代人可能比较难接受,不光要告诉他,还要说服他。
鲍鹏山:《圣经》里告诉一个人要爱的时候,也没有论证。信仰没法论证,这个世界上很多的绝对价值也没法论证。知识技术是客观实在的,但是价值看不见摸不着,怎么去认知它?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都说我们要做好人,请问为什么做好人?
南风窗:伦理学里面会用功利主义去论证。如果所有人都选择做好人的话,整个社会的效用会最大化。
鲍鹏山:反过来好不好?按照同样的逻辑,我们之所以选择做好人,是因为对我们有好处。那么,假如我们选择不善良,效用更高怎么办?是不是就可以选择做坏人?所以,不能这样想问题,功利主义对人性毫无敬畏之心。
人活在世上,除了满足物质生活的欲望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让人自身变得完美。耶稣和孔子想到了这一层,他们都是有信仰的人。我们学圣贤、读《论语》,也是希望能够引导人们朝这个目标去努力。
如果我们社会要的只是很好的秩序,有一种方法可以最有效、最快地实现,按照法家的思路,变成秦王朝那样的秩序。监狱是最有秩序的,但问题是秩序也要合乎人心。
再举一个例子,一栋大楼,要防止住户往窗外扔垃圾,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向大家呼吁文明生活、不要去扔;还有一种方法,简单,见效快,那就是直接把窗子全部封起来。秩序有了,不扔垃圾的目标也达到了,但是人自身的尊严和体验荡然无存。要自觉地不做坏事,让自身达到某种高度,而不是在枪口下不做坏事。
鲍鹏山:我刚刚从几所中学回来,我发现,我们的孩子很优秀,智商高、多才多艺,天赋很好。我对中国的未来有信心,就是因为中国总有那么多优秀的孩子。
但是我们今天对他们的价值观教育是不够的。不是一两门像思想品德课就能解决的。就像我刚才所讲的,只告诉他做好人不行,他会疑惑:为什么要做好人?做好人,对别人有好处是可见的,但做好人对自己有好处吗?结论往往相反。因为,做好人的前提就是一定程度上约束自己甚至牺牲自己去成全他人。
所以,价值观教育要上升到信仰。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对不确定的东西确定地相信,它跟科学的信不一样。科学的信要拿证据来,信仰的信是告诉你必须做好人。这样“蛮不讲理”的、不经过论证的东西,只有赋予一个偶像,才能够让人心悦诚服。
所以中国人把孔子变成圣人,西方人把耶稣神化。把这些人神圣化就要让这套价值观在无法充分论证的情况下,让人接受,给人一个绝对不可怀疑的对象,这就是文化的功能。我们把孔子神圣化,就是在把某一种价值观神圣化。今天一些学校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价值观教育缺一个偶像,或者说缺一个价值观的来源。
道德偶像必须是全体人的最大公约数。孔子是中国人的最大公约数,耶稣是西方人的最大公约数。所以,上帝不能死,孔子不能没有。
再来看为什么有些孩子那么虚无,本来带着满腔的理想,因为破灭了所以虚无。但让他破灭的不是孔子,可能是他的一个顶头上司,是他在生活中碰到的某一个不守规矩的人,要改变的是制度,不是文化。
鲍鹏山:这种做法实际上跟宋朝时很类似。宋朝是一个很重要的时代,它把原来上层社会“礼不下庶人”,转变为把礼推广到民间。因为宋朝时佛教的影响已经比较大了,儒家士大夫担心如果再这样下去,儒家会失去普通大众。因此将一整套包括婚丧嫁娶规矩、祠堂祭祖文化都传入民间,这样儒家文化就深入人心。
每种宗教都有它的宗教仪轨,把儒家变为儒教的努力是想赋予儒家以一套宗教性仪轨,我非常理解他们的动机。他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没有一套宗教式的仪轨,那么民间的精神世界可能就会被其他宗教占领。所以民间出现了祭孔这样的活动,通过仪式,儒家可以进入人的内心世界。
南风窗:你觉得这条路径可行吗?
鲍鹏山:要看目的,到底是想保存传统文化,还是想让国民的生活文明化,这两个目标可以统一,也可以是不统一的。就像鲁迅讲的,要我们保存国粹,也须国粹能保存我们。如果保存的国粹跟我没关系,我保护它干什么?如果有这样一种路径,让儒家的传统文化能深入人心,提升国民生活中的文明程度,让每一个人内心更温和、更宁静,完全可以。
南风窗:好像很难。
鲍鹏山:它的困难不在于我们没办法制定一套礼仪系统,而在于我们很难取得一个文化共识。现在恰恰是太多的人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一讲到传统就奋起反抗。
鲍鹏山:奴隶道德不是儒家的问题,孔子讲人要做君子,孟子叫人做大丈夫,张载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何等伟岸高峻的人格,即使是朱熹,也是在讲个体的独立人格之希望,奴隶思想恰恰不是儒家的,是法家的。
“文戈”的时候,红威兵的口号是“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碰到谁就跟谁干,但这不是独立人格。
南风窗: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声音出来,认为当年五四和“文革”的时候打倒孔孟是找错了靶子。
鲍鹏山:没错。中国真正的问题,包括我们刚才讲的愚昧,是专 制制度造成的。不是孔子的问题,甚至也不是朱熹、张载的问题,而是秦始皇的问题,是朱元璋、康熙、乾隆的问题,我们老是把学者们骂一通,反而把那些专制的皇帝放过去了。
五四时期的文化先贤能够反思传统的问题,恰恰说明我们的传统根本就没有束缚人们思想。中国最早倡导思想解放的人,对传统文化持严厉的批评态度,但这些人恰恰是读传统文化出来的,这就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本身并不缺乏反思的力量,并不保守、不封闭、不僵化。
中国是亚洲第一个建立共和国的国家,我们在近代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能够做出那么好的应对,正是因为传统的经典教育给中国准备了一大批够格的知识分子。就是这帮知识分子,能够对自身和世界的问题作出很好的反应,他们的表现证明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今天我们很多人说传统文化不好,他们可能都没读过经典。读经典没有把鲁迅读坏,也没有把胡适、钱钟书读坏,恰恰是不读才坏。
南风窗:道德问题不是纯粹的文化问题,如果是,伦理学就可以解决了,但实际上伦理学远远不够,可能还得依靠政治学。道德后面还有制度,制度的核心是权力。你曾说过,“世界上所有的恶都可以追溯到权力,表现形态也是权力。”
鲍鹏山:对。奴性的形成是制度造成的。世界上任何地方,如果一个社会没有道德约束,用权力渗透到每一个角落,用权力来控制所有的事,会非常危险。这时权力就像癌细胞一样,进入到社会的末梢以后,整个社会会坏死。在中国古代社会,儒家曾经长期维持着地方的秩序,哪怕王朝更迭,社会的重建也没有问题,因为民间有一套规则,有道德榜样,乡镇有乡绅,乡村有三老,有他们在,基本秩序就在。
有人说,“大多人用批判传统的方式启蒙,而鮑先生是用点赞传统的方式启蒙”。这大概是对鲍鹏山老师最恰当的评价。
经典具有历史穿透力,不断地为不同时代的人提供新的价值,养成人类的理智。但这也需要挖掘经典新意义的人,而鲍老师就是当下时代里这样的人。
鲍鹏山老师说,读经典根本没有一个非常具体的直接的目的,而是我们心灵的需求。它看似无用,其实大有用处。
“读传统经典,读文化经典,不光是中国的经典,也可以读西方的经典,提升你的认知能力,发育你的心智,这是最大的功能。”
经典讨论的都是关乎人一生的根本性问题,用哲学的话来讲: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如果年轻时读这样的书,一开始就能知道理想的人生是什么,让格局大起来,这是最根本的教育。
“一个人或一个民族想成为高雅的人或者文明的民族,不与经典结缘,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鲍鹏山老师认为,我们亟需用能够打精神底色的、有高贵血统的书来熏陶气质、指引心灵。我们必须懂得,这关乎一个人的格调、品位,也关乎一个民族的格调、品位。可惜,这些正是当下我们心灵中所真正匮乏的。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鲍鹏山作品集”全签名版:包括一部文学史,一部思想史,四部经典解读。鲍老师用自己的如椽大笔谈圣贤,谈老子的通透、孔子的执着、孟子的热切,庄子的飘逸……谈有物、有事、有情、有味的“水浒”,谈中国人文质彬彬、谦恭有礼的思想与心灵......
先知书店有幸邀请到鲍鹏山老师为书友亲笔签名,更增添一份纪念意义。全签名版仅有100多套现货,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