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书,略大于整个“冬天”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Author 先知书店


读书使人精神独立。在书的世界里,是我们梦中的天堂出现的情景,读书人是拥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


书中没有黄金屋,却有海阔天空。放下功利性去读书,便可以丰富内心的世界,让人学会坦然面对寒冷的“冬天”。


这个冬天,我们整理了包含哲学、史学、文学、艺术四大领域的经典,推荐给各位书友。这些书其实跨越了学科的边界,很难用具体的某一领域来划分,它们是贯通的知识,探寻着关于人的一切。


这些书不能给读者带来看得见的好处,却足以抚慰柔弱的心灵,让人有勇气去面对一个变幻莫测的世界。这些书,略大于整个“冬天”。



安·兰德作品集

个人精神的象征之书


永远不要把这个世界让给你所鄙视的人。

——安·兰德


安·兰德的书,堪称青年志气与个人精神的象征之书。


她说:“别人的需求不能成为你个人生活的道德负担,更不是你存在的道德前提”,“只有尊重个人的权利,我们才能定义并且得到真正的利益——私人的或是公众的利益。”


安·兰德的个人哲学观基础是:“人是一个英雄个体,以自我幸福为他生活的道德准则,以富有成果的业绩作为他最可贵的行动,以理性作为他唯一的主宰。”这段话可能已深深印入书中所有十三位当代幻想家的心灵深处,每个人都从不同方面效仿着这种哲学。


不管你是否同意安·兰德的思想,当我们在思考自由、权利、幸福、创造的时候,安·兰德的思考,会让我们获得一种难得的清醒。也正因此,在美国,安·兰德成为了一代又一代美国人的精神教母。


香港学者卢安迪:“虽然今天的学校不会教安·兰德的思想,但相信,几千年后,安·兰德将会跟亚里士多德并肩走进人类思想的殿堂。”


安·兰德的思想,即使我们不全盘接受,每个人都可各取所需,在思考自由、权利、幸福、创造的时候,也会让我们获得一种难得的力量和清醒,去发现一种新的道德。



戴蒙德作品集

理解现代世界的形成



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就是通过征服、流行病和灭绝种族的大屠杀来形成现代世界的。

——贾雷德·戴蒙德


他的书太有名了,隔三差五就会出现在名家大牛的推荐书单里。而第一次读他的书,很难不兴奋,他完全颠覆了我们认识世界的角度。


戴蒙德是个博学的全才,他的著作既学术又通俗,既叫好又叫座。其中涉及的知识领域之广之杂,叫人叹为观止。地理学、古生物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生理学等多门学科之间纵横穿梭,信手拈来的都是最新的研究报告。更难得的是,他研究的一向是大问题,从人类缘起说到现代世界危机,从环境限制推出帝国种族兴亡……


比尔·盖茨说:戴蒙德的作品,是令人着迷,充满魅力的作品,为理解人类历史奠定了基础。

戴蒙德被称为:当代少数几位探究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思想家之一。为此先知书店诚荐:戴蒙德教授“人类大历史五部曲”:


《枪炮、病菌与钢铁》,本书是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方面的一个重大进展,它对现代世界如何形成的说明,充满了对我们自身未来的有益教训。


《第三种黑猩猩》:本书涵盖几百万年的人类演化史。作者称道:要不是我感到迫切的危机,是不会写这本书的。如果我相信我们毁灭的命运已经注定,也不会写这本书。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本书更是迄今最有野心的一本书,因为他要探讨的是人类社会崩溃的规律和持续发展的出路。


《剧变:人类社会与国家危机的转折点》:本书问世1个月就加印4次,现在也不知道加印多少次了。 戴蒙德教授从个人危机应对,延伸到国家层面,以7个国家历史和现实为例,细致搭建了一套危机分析框架和应对危机的步骤。


《昨日之前的世界:我们从传统社会学到什么》:本书通过传统社会人们的生存环境、生活习俗、行事方式等多方面,展现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和未来趋势,启发我们在传统社会中寻找现代文明的新脉搏。


埃雷特说:戴蒙德带领我们参加了一次令人兴奋的世界史之旅,使我们重新思考所有关于我们自己和其他人以及我们在整个格局中的地位的种种看法。



莱维作品集

找回被淹没的人性



每个人都拥有不为自己所知的潜力之源,但只有通过极端不幸的考验,我们才会了解自己的潜力是大是小,或是根本不存在。

——普里莫·莱维


莱维书指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比黑暗更可怕的,是黑暗对人性的扭曲。


莱维持续以不同角度、载体、形式,反思(反抗)奥斯维辛。除了最出名的“奥斯维辛三部曲”,还有回忆录、小说、诗歌、访谈等多领域。莱维的作品面对的是普遍的人性,而非仅仅是当年德国人的罪恶;它们把讲述的重心放在集中营的囚犯,关注被囚禁的人们的精神道德状态,而不只是控诉纳粹。


他不仅倾毕生之力记录、还原奥斯维辛,写下“人类道德最好的作品”,更反思这种“穷凶极恶的残忍”背后错综复杂的动机和元问题——“极权主义本质下灰色的人性本能”,以及更重要的,“在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时,如何坚持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莱维让世人意识到,现代人最该警惕的,是“奥斯维辛的常态化”。在这种常态化之下,暴力是无声的,痛苦是苍白的,道德被潜移默化地改变,人性被无声无息地扭曲。


过于残暴的环境,造成了人性的反常或反常的人性。在一个彻底被颠倒了的世界里,人们也不得不歪曲自己的正常感受,只为了适应它。


奥斯维辛从未远去。奥斯维辛也绝不只是在战争等极端状态下出现,真正的奥斯维辛甚至常常以某种高尚的名义,从“极端例外状态”升级为“日常生活的常态”。这也是我们今天必须要反思奥斯维辛、重读莱维的根本原因。



《神圣艺术》

融合人类最古老的精神需求



美与善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二者都以形式为基础;因此,人们通常把善的东西也称赞为美的。 

——阿奎那


艺术与信仰,是人类最古老的精神需求。《神圣艺术》则是将二者“合二为一”做到极致的一本书。


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每当信仰被遗忘、被打击之时,就是道德开始沦丧、堕落之时,也是艺术走向庸俗、失去灵魂之时,是真被篡改、善被遮蔽、美被扼杀之时,留下的就只有破坏、失败、灾难和恐怖。


如果没有信仰,道德将流于泛泛而谈,艺术也终将流于庸俗乏味。舒曼说:"艺术家的本分是把光明灌注到人心深处。"好的艺术作品,是能给人启示的,就像信仰一样,使人在人生的迷雾中看见光明——《神圣艺术》就是如此。


这本令人屏息的《神圣艺术》,是欧洲宗教艺术的全景展现。历经25年,耗资1000万欧元,汇集100位知名学者,与欧洲100个大教堂及学术机构跨界合作,由全欧知名摄影师团队历时10年精心拍摄,最终完整再现了2000年信仰的恢宏历程。


欧洲宗教艺术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审美,更体现在其包涵的思想观念上。故而,了解宗教艺术,也是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一把钥匙。因此,收藏本书,即是开启了一场艺术与信仰之旅。


... ...


这不是最好的时代,也不是最坏的时代。


如果说,读书是一种向上的意志和生活方式,那么这个时代,读书显然是一件不合时宜的事,因为裹挟我们的时代大潮,以各种难以抗拒的“强力”和“诱惑”,逼迫、引诱我们不断向下滑落,一切都在“逆淘汰”。


一个时代总可能变得更好或更坏,但无论时代怎样,一个人还是可以选择读什么样的书、做什么样的人。而且,绝大多数的时代问题与个人困境,其实都可以在好书中找到答案。


以上这四套书,便是可以回答时代问题的书,更是足以在“寒冬”给人以慰藉的好书。书不在多,而在价值理念。书放在书架上,只会落满灰尘,放在读书人的头脑里,却能变成思想。用这思想,可以构建坚强的精神堡垒,实现精神自治,探寻真相的同时,找回被淹没的人性,守卫不屈的灵魂。


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购买收藏(还可先加入先知书店年度会员,全年享92折购书)



▍延伸阅读

读书无禁区:五本不宜多作介绍的好书

破除伪常识别无他法,除了多思考,就是多读书

学术边缘的“失踪者”:一个被哈耶克推崇,如今却被人遗忘的中国学者

徐庆全:海外名气那么大,王鼎钧何许人也?

我们为什么纪念资本家芒格

一个被忽视的美国计划,一种被“遗忘”的人类精神

吴思:从晚清官场的一件小事,看潜规则的力量有多大

谌旭彬:这桩案子,泄露了洪武时代的恐怖底色

木心:老子出关是去自杀的

查理·芒格的十条建议(建议收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少数派文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