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ownership,就做不出好项目

佐夫 Zoff 感性城市SCity 2023-11-04





每个人都经历过事业的焦虑。


或许是因为专业太不对口,缺乏成熟商管平台的背景,从搞艺术跨界入行伊始,我就始终都陷入一种巨大的焦虑:面对这样一个“老司机行业”,考验经历也要求复合能力和逻辑的商业地产里,该如何让自己快速成长?可以在行业里立足下去?


这样的焦虑无疑是漫长痛苦的,因为这种质疑是自我怀疑,但同时这也是一种持久的心力,让你抓住一切微小的机会去摸索成长。


于是就点出了两条奇怪的技能线,一个叫做自媒体:不停的接受行业信息,不停看,积累到一定量以后,从一个接收者成为输出者,由拙劣的输出去带动输入和思考,整理自己的理解,也因此有了这个号。


而另外一条技能线,就是当一个倾听者。在最短的时间里,通过和前辈大佬交流的只言片语中,去反推出他们做事的方法与逻辑。


只不过方法归方法。在观察中,其实你能发现一些比方法更重要的事,一些更能成就作品的事。



八月离职以后,在上海成都到处乱逛,一方面为了休息,同时也看看新项目来缓解下焦虑。这需要找朋友带看,尤其是那些真正在实操的人,因为只有他们才知道前因后果,才知道每一个真正决定项目命运的细节是什么,这些都要比摆在台面上的大道理重要的多。


然而逛了一圈发现,看项目不是最重要的。甚至说,交流的具体内容也不重要,这更多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其实真正让我回味和受益的,是在沟通中,各种细节所透露出的“Passion”。


有些关乎最基础的“责任”。


尽管这个词因为被说太多次,容易让人麻木,然而这确实最后的底线:任何情况下的看项目,不管是带客户还是带朋友,都应该是巡场,遇到一头雾水的人在消防通道里,是不是需要去问清楚,了解来意,让对方弄明白到底应该去哪里;当风把立牌刮倒以后,是不是要想办法让它恢复正常;贴在护栏上的贴纸是不是对齐,色彩没有偏差;头疼射灯的方向是不是直射眼睛,晃得人头疼?


说起来这都是很基础的事情,然而事实是越是有专业度的人,越是会在这些貌似基础的事情上卡的越深;同样这种小事的意义,不仅仅是在这件事本身,这更是需要为团队去不断阐明一种空间标准,并将其固化,将坚持水准成为一种习惯。


没有人愿意往一尘不染的地上丢垃圾,你把这个场子当成家,别人才会给你家的尊重。



有些事情是关乎招商的。


关乎你真的有没有按照定位,去“踮起脚”找到最匹配的品牌。


理解项目的过程里,有一件事特别有价值,就是对于那些“没名没分”的项目而言,即不是什么太古华润的平台,也没在什么好区位,这样的项目是怎么找到最理想的商家?


这个事情并不只是忽悠和拉低商务条件这么简单,因为这归根到底是欺骗和舔狗的行为,这种只会拉低下限,得不到任何尊重而最终始乱终弃。


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一遍遍理清楚自己的招商逻辑,让定位本身是成立的,业态组合也不仅仅是主观的愿望,也要符合消费趋势,让品牌能够理解且认可;更重要的是,能保持同理心和包容心,能站在品牌运营的角度去思考,最终站在同样的利益角度里,共同决定。


这的确是太多新项目在招商伊始所要走的路,也是需要去“踮着脚尖”才能完成的事。否则“站桩式”的招商想都不要想,主动找来的品牌,大多数都会比预想的水准要掉半个档次,一步慢步步慢,最后你还记得你最早的定位吗。


在这个过程里,专业和逻辑更像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反倒是“坚持”,它不光是自己的信心动力,其实也是让品牌方放心的前提。


有时候真的就差这么一口气。



还有些事情,是关于“创造”的。


不管是做招商,做marketing,与各种各样的人沟通,在“完成任务”之外,其实有一个更理想的维度,那就是“尽可能好”。


尤其是在与品牌的沟通中。


对于大多数的招商行为来说,因为有“招商率”这个KPI的引导,能招到能签约,貌似就已经完成任务,但如果用“场景”的角度来看,这往往只是一个开始。


你如何与商家沟通,让他能够理解你定位的内核,可以依据场内既定的氛围来调整展示、风格甚至是产品,来争论标识应该用什么材料,橱窗应该做成什么样的风格,员工应该最晚几点下班...这些都是比招商本身更难的活。因为这样的过程,不仅仅是沟通,可能要足够坚持让人信服,甚至要吵架,获得一个对结果最有利的呈现。


虽然这个过程很简单,但事实上,这是一种真正“创造”的过程,是品牌和这个场子,在此时此地去探索一种有丰富可能性。做的好,每一家都可以是“首店”的效果,而玩的不好,太正常太安全的推进,再是首店也真的会让人索然无味。


有了第一家的打板,第二家就有了依据,后面的每一家看到效果,也会有所改变,有意识,最终才有可能创造出理想状态,让场景、品牌与消费行为,更加统一和精准。


要知道,这种行为是很难那传统的工作指标来衡量的,因为这不是招商率,不是开业率,这其实是更主观的“场景感受”,也直接带来了更多的沟通成本,对于“工具人打工人”来说,可能划不来。


可是,不这么做注定不会有最理想的呈现。



于是所有问题,说到最后回归为一件事上:


你愿意为你的项目这样去做吗?


去做一些工作指标里反应不出的这些事,去做一些能让项目再完成之外,“尽可能好”的一些事,能调集你的热情、经验与积累,做一次足够有创新热情的事。


这其实事需要“onwership”的。不管你怎么去理解这个词,把它理解为“主人翁精神”也好,简而言之,是需要你能把这个项目,当作自己的家一般,当作自己的客厅与卧室来去对待,不光是要对的起自己内心的标准,更重要的是还要让来访的“客人”感到舒服,感到不一样,能满足客人的爱好,并且尽量的去收集各种最匹配的品牌,摆在最合适的地方,让这个“家”能变得更好。


也因此,越“快”和越“大”的项目,往往难出作品,最终只能走向平庸、千篇一律。原因很简单,“快”必然缺乏思考,而“大”注定了品牌和内容的混杂,更重要的是,它很难让团队有一种“onwership”,因为你很可能不知道你能再这里做多久,就要很快做下一个项目,快节奏的情况下只能顺水推舟得过且过;而“大”对于团队和个人而言,其实意味着更多的妥协,被迫接受那些你不想要的品牌。


这也是为什么港资和部分央企,做好项目的概率更高:项目少且资质优异、周期可以适当慢下来,团队多年稳定,这样的条件其实能聚集更多的“ownership”,大家也更加有信心,将个人的事业与项目捆绑,把项目也当作自己的作品一样做。


没有ownership就做不出好项目。


KPI最终决定的是下限,而只有真正的Passion,才是成就作品的前提。



Special thanks to Jessie 陈洁



请用价值观,来吸引未来的客群

招商的尽头,是“三观一致”。

商业地产创新时代下,各职能何处去?

“我害怕做商业地产的人”





       



商业地产研策人、爱好写字,

可以多聊聊。

我的微信:zoffwalker  视频号:小佐老师Zoff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