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Blue Bottle,聊聊城市的商业IP

佐夫 Zoff 感性城市SCity 2023-11-04





第一次种草BlueBottle,是在东京。


彼时在东京走访商业,从代官山走到涩谷,走到表参道旁的巷弄,不得不感慨东京最吸引人的生活方式,都在最日常的小巷子里。不管你多大的牌,在这里都只能是个“街店”,且不说表参道上各个重奢的独栋,巷子里还有中川政七,有issey miyake,川久保玲,当然还有BlueBottle。



在街上遇见一个品牌,其实要比在小红书,在公号软文里遇见要自然的多。Bluebottle在中目黑的门头干净,只有一个蓝色瓶子的符号,像一个在街边开着的咖啡工作室,去掉了传统意义上咖啡馆的各种繁复元素:没什么多余的装饰和主题,它就是在做咖啡而已,把心智全都集中在咖啡本身上。


然而时间过去两年,还记得蓝瓶子的气质,忘了当时咖啡的味道。再见它时却在上海,但明显有了“高攀不起”的距离:你记得它是安安静静的街边社区小店,来了上海却在滤镜和小红书的加持下成为了“城市首店”,伴随着千人排队,被炒到上千的一杯的黄牛代买,各种群和朋友圈里充满了褒贬不一的评价,俨然一副城市新网红打卡地的气势。


总是这样。开前各种造势想象,给一个巨大的预期,而后开出来又不及预料,各种看法袭来,让一个品牌在试营业阶段就经历各种“大起大落”,这其实不是一个健康的运营思路。不仅仅是这些天的蓝瓶子,走入广深的文和友、落地国内的茑屋书店,以至于喜茶等各式“新消费”品牌,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在这个时候,品牌最真实的自我,却成为了容易被忽略的部分。


从这些年开始,品牌IP不只是传统商业主力店的目标,更成了城市和区域的渴求。


尤其是最早成都方所开幕时的“人身人海”,也包括长沙的“超级文和友”等等,此类具有强IP属性的品牌,对于当时的城市和商业来说,的确是立竿见影。它不仅仅激活所在的项目,还直接更新了区域,让一个传统商圈乃至于城市区域有了新的消费目的地,同样带动着传播,出现在各种旅游攻略里,给更多外地游客一个到来的理由。


当然这只是明面的。从更现实的角度来说,“首店”更是一种重大招商成果,吸引实力更强的纳税主体,提升大家对于这个区域的投资热情,带来热度,信心与税收。

的确,这种方式看似包治百病,百利无害,但问题可能就出在要的太急。


有人去研究过这些网红首店,在经历开幕的狂欢过后,至今生存的如何吗?这可能是个永远扯不清的账,最开始引入就不个纯市场逻辑,离开时也很难用纯市场逻辑判断。但至少在表面的范围里,你能看到太多鲜活的案例:广州的文和友变得杳无音讯,深圳文和友悄悄改名,西安言几又默默关店,茑屋书店似乎也不再有什么动静…有太多这样的店都陷入了一种“开业即巅峰”的怪圈里,你只会在开业的那一瞬间认识它,从此就了无音讯。


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最直接就是经营问题,“水土不服”,无法适应本地消费习惯,无法与本地顾客产生明确消费心智,只能做做“打卡”与“游客”生意。又或许是因为缺乏内容运营,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也许是没有想清楚,到底是做新业态尝试,还是仅仅做个Branding 就了事。


当然,对于部分强势的品牌来讲,更多的原因来自于业主方的条件的确太好,为开而开,不开白不开:不仅仅免租、或许还有装补,运营补贴,甚至是销售额反补…许多算不通的账加上这样的条件一下就能算的通,毕竟便宜不占白不占。然而当业主方突然有一天觉得你过气,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让条件回归正常市场逻辑时,便就难以生存下去。



会有一些例外,比如类似星巴克烘培工坊,他们的创新基于自身盘子更大,更稳定的运营中后台,可以通过自有体系调配运营资源,能抵御住市场的小周期;或者说有些商户的运营核心在线上而不是线下,运营的好坏则更加无所谓,能得到足够的Branding和传播声浪就算完成了基本任务,比如三顿半,比如素然、观夏,当然这样的方式也导致它们,在梳理清楚线下思路之前,难以快速复制。


但这些毕竟都是少数。线下空间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开一天就是一天的成本,这和放出多少条件无关,核心还是需要运营模式成立,消费的心智成立。不成立的模式与心智,带来的就是一个单循环的病态运营,坚持一时或许可以,但谁都扛不住这么一直输血而没有产出。


这也不由得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些来自商业地产、来自区域与城市的各种“首店策略”。急功近利式的炒作“首店IP”是完全合理的吗?是否它更像一个临时性的展览。一次大型的“POP-UP”,虽然一时间能爆,但放在更长的时间尺度里,对于商户,对于运营方,可能并不会有太好的结果。


或许也无所谓,因为当年做决定拍板的人,也许早已身在他处。


再聊回BlueBottle这件事上。


我并不是蓝瓶子的核心客群,甚至连爱好者都算不上,对产品不敏感,喝不出不同的咖啡到底好在哪里,更多时候咖啡馆对我而言只是一个聊天的场所,一个临时工作的工位,我只关注它作为一种生意的方式,以及它为城市创造的多样公共空间。


对我来说,蓝瓶子毫无疑问是有点鸡肋。论产品,我确实喝不出来好到哪里,更多是赶个热闹,论价格,动辄接近五十的单杯价,它与我而言更多是一种“体验式消费”,成为日常有点过分。而论场景,在国内一大票精品独立咖啡的面前,在大家把内装卷到了开各种中世纪“博物馆”的时代,蓝瓶子这种风格实在谈不上有什么特别。


客观的看,蓝瓶子毫无疑问是来晚了。如果能提前三五年进入国内,或许还能保持“咖啡店里的Apple”光环,到处去教育市场。但是在现在,在大家总体审美疲劳的时刻,对产品、对场景的“阈值”被内卷抬高的时刻,你很难对蓝瓶子有多高的期待,反而它还要承受着入乡随俗的压力,在保持品牌内核与经营调整中寻找平衡,找到自己最匹配的市场站位。


蓝瓶子是需要紧张起来。而这种趋势,也决不仅仅发生在咖啡赛道,慢慢的在其他消费领域,服饰、香氛、家居…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在进入中国时,都很难再像过去几十年的一马平川,光凭StoryLine和Branding就能胜出,而是要做好短兵相接的准备,放下傲慢与心理惯性,在线下体验,在内容输出,在文化策展,在在地性,在社群的维度,做和本地品牌一样多的努力,甚至是更多。


或许当下没有把他们逼到这一步,但真的不得不去做的时候,可能已经大势已去。



问题又抛给我们的城市。


暂且不谈那些让人失望的案例,我们的城市到底需要怎样的商业IP?对于商业地产也是同理,付出巨大代价,去吸引一个现成的,当下的“IP”主力店,真的是值得的吗?尤其是这个传统IP越来越不灵,越谨慎,低容错率,高成本的背景下,继续追求首店,追求“洋IP”,这笔账是算的过来的吗?


让我们想想这件事的本质。这些带IP属性的品牌是什么值得我们追求,是产品和场景、是看得见摸的着的生活方式、是理念与价值观,它总是教育我们在奢侈与尊贵之外,生活也可以很有意思。就像Blue Bottle一般,就像曾经的茑屋书店、无印良品、Shake Shack刚刚到来时,未见店,就已经被他们铺天盖地的内容所打动。


这些都是IP,但也都是异乡的IP。茑屋离不开日本50岁左右的“文化中产”,Shake Shack需要的是纽约公园的小推车,别人有生成这些品牌IP的树苗、园丁、和果园,不同的地点和时节长得果子也不一样...而我们只能高价买其中一个回来,并无限复制,一层一层割下去,割完业主再割顾客,从上海降维到n线城市,最终直到IP消磨殆尽。



所以,城市需要的,是能形成IP的IP。


需要的是属于自己在地生长出的“茑屋书店”、“BlueBottle”、“Shake Shack”。需要有本地小品牌们的“幼儿园”,需要能有那么一块地方,硬性成本不高,营商环境宽松,消费接纳度高,让年轻主理人可以去认真发挥——只有这样,才能让一个城市保持充足的新品牌供给,让这些原生的,在地的,成为城市年轻生活方式的表征。


这原比去搞嫁接来的划算,只是需要一些时间,一些能落实到实处的“长期主义”:不折腾,让商户有试错的空间,做内容的余力,自己给自己讲故事的冲动。


就如同城市更新这件事本身,绝不只是表面的更新——为商业和社区生活换一个花盆,甚至是插上一朵不属于这里的仿真花;重要的是“生长逻辑”的更新,花盆的样子并不直接影响植物的长势,只有“自然的阳光雨露,不折腾”才是,少管才是支持,自由即是赋能。


靠人不如靠己。终归只有自己“长起来”的IP,才会成为异乡人的向往。



一堂“老虎尾巴”的品牌课

如何能让“网红”商业“持久保鲜”?

“在地化”,是商业最大的顺势而为

请用价值观,来吸引未来的客群




       



商业地产研策人、爱好写字,

可以多聊聊。

我的微信:zoffwalker  视频号:小佐老师Zoff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