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昆仑百花】聆听每一朵花开

昆仑雅君 昆仑群玉 2024-01-09


编者按:带着孩子们尝试进行诗评写作,遭遇到的困难超乎想象。可能每一项新技能的习得,伴随的,都是艰苦卓绝的练习。百花诗时,我们稚嫩青涩,但生命最大的惊喜,便在于生长,我总觉得,未来可期……

 

航说:

花,多么美丽动人。每一首诗都传递了作者对这花的一种情感,一种他们自己的看法。而每朵花都有千百首属于它们的诗。读一首首诗,是与古代的人的一种交谈,是一个与世界交互的过程。

 

雅说:

迎春花为什么叫迎春花?因为它是在早春开得最早的花,所以它不用担心其它花与它争艳。它的颜色和香味都是如此迷人,花后更是娟娟可人。迎春花开的时候,也是自己的心上人归来的时候。

 

桃花,可可爱爱的颜色,最迷人的是那种浅红。桃花开的时候带着浓雨也带着愁苦,但是在一些诗人的心里,有桃花之处就是仙境。

 

百花有百情

一个漫长的假期,走完一个不短的课程。看过春日的百花,缤纷绽放……

 

在二月,和迎春花一起迎来了春天。见过了空山幽谷里的兰,看过了洁白的梨花,送走了金黄的油菜花……后来,和海棠一起送走了春天,领略了牡丹的富贵荣华,最后在小小的苔花中结束了一整个课程。

 

读惯了古诗,便发现古人很喜欢用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心意。好比说菊花隐逸,兰花君子,而牡丹就是富贵之家。在诗中穿梭,往往可以看出诗人不同的人生格局和志向。

 

同样写兰花,张九龄的兰花和李白的兰花差别就很大。单看两首兰花诗营造出的氛围,张九龄是“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而李白则是“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的疑问。

 

单从这不同的两个句子看,张九龄说的是一草一木都有自己独立于世界的性格,又何求什么君子美人去欣赏。张九龄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自然的自在的不求世俗欣赏的心态,类似于独自美丽,叫:我把我自己做好,并不是要让你来欣赏。而李白呢?李白则好像在讲,如果没人知道,那我散发这个清香有何用呢?李白可能更倾向于求别人赏识,被别人欣赏,从而有一番作为。比起张九龄独立于世间,与世界划一道线,可能李白更倾向于进入到这个世间。

 

花不仅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志向和格局,也可以表现一个人不同阶段不同的心态气度。就好比杨万里两首写杜鹃花的绝句。一首是“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从诗句中就可以感受到色彩斑斓,一派繁华,比较欢快明朗。另一首,则是“杜鹃口血能多少,不是征人泪滴成”?不同于上一首,这一首所呈现的可能是一幅黑白灰所构成的画,只有鲜红的杜鹃花是彩色的。这首里,就没有了欢快和明朗,更多的是一种悲凉凄怆。同一个作者的诗,写的是同样的东西,揭示的情感却可以大不一样,这可能正是文字的厉害之处。

 

对于某些花的认识,某一时代的人们,往往会有某些共识,这样,这些花,便带有这个时代所有人的共同情绪,这点最明显的就是牡丹和桃花,尤其是在唐朝时。当时牡丹是很受人欢迎的,而桃花则很大程度上成了低贱的象征。说牡丹的诗句叫“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写桃花也有,但是很少有人去给它赋予什么不得了的容颜与品质。写桃花,就有这样的诗句,“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这里就可以比较明显地感觉到唐人的审美观与审美情绪。唐朝是什么?是盛唐,是繁荣,是富贵。唐朝人喜欢什么?喜欢大的,舒展的。这不正与牡丹相适吗?那桃花是什么样的呢?桃花颜色浮红,花朵比较小,又在所有花都开得最艳的时候开放,于是就被人认为是妖艳媚俗的。

 

当一种花,被赋予了一个时代的情绪的时候,这种花,便成了那个时代的符码。每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中,都有那个时代的符码。那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符码,又是什么呢?

 

诗歌有心

在经过一段漫长的学习之后,我们的百花诗课程算是正式结束了。这期间我们学习了很多种类的花,从开始的兰花到最后的苔花,每种花都各有特点。

 

在我看来,每首诗背后一般都会有一些哲理,或者可以表现出一种生活方式和诗人的心情。

 

比如说张九龄的《感遇》,这首诗的前两句“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描写兰花和桂花,这两种花都是很高洁的植物,一般会受到隐士的喜欢。其中有一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花草树木本来就自有所求,何必需要别人去采摘下来,他们为自己而生,而非为别人。我认为这句,不止是在写兰花。

 

如果把这句话带入日常生活,表现的是一个有着兰、桂品质的人,一个有自我追求的人,而且他并不在意是否有人欣赏他的追求。据我查到的资料,写这首诗时张九龄正经历着仕途上的挫折。

 

当时唐玄宗贪图享乐,整个朝廷都开始变得腐败。张九龄为了劝谏唐玄宗,写了一部《千秋金镜录》。这让唐玄宗十分不高兴,于是他就被贬为荆州长史。即使如此,张九龄也不会为了金钱名利,去讨好唐玄宗,因为这是与他的追求相违背的。当我们知道了张九龄的这段经历之后,再看“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是否会有更多的慨叹呢?

 

再如李白的《山中问答》,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我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他某些特定时刻的心境。李白的仕途一直不怎么顺利,和张九龄相比,他的面对方式又是另一种。“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这首诗也许是李白在一处风景甚好的山林里游玩时写下的,看到美丽的景色,心生感触。那他这个笑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觉得答案可能在最后一句,“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与溪水一起流去的,不只是桃花,可能还有诗人心中的忧愁。既然在官场的目标无法实现,又何必沉浸于悲伤之中,退一步,也许就是海阔天空。

 

宋徽宗面临的是比贬官更加痛苦的事。他作为一位皇帝,被金兵俘虏,在前往北方五国城的途中,写下了《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词的上阙,描绘了杏花的美,“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像是裁剪好的丝绸涂上胭脂,再叠成片。淡雅的妆容,配上一股清香,可以比得上蕊珠宫女。但这杏花容易凋零,禁不起风雨摧残。

 

其实宋徽宗在艺术方面有惊人的天赋,他可以当画家,书法家,也可以当词人,但就不适合当皇帝。这杏花像是他曾经的生活,也像他自己。

 

词的下阙就是他对人生无常的哀叹。荣华富贵都已离他而去了,好东西总是容易逝去,对凄惨的命运,他也无能为力,只能试图通过睡中之梦来消解自己的愁苦,再回过往,帝王繁华,“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但是,如今,“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连梦中片刻曾经都无法拥有,日日消瘦尽,只自知。

 

张九龄、李白和宋徽宗,都经历着各自的人生风雨,他们都有着不同的面对方式,无论怎样面对,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将之诉诸于诗,便是不同的表达。我发现,每一首诗所表达的,已不只是花那么简单,背后,是一个诗人的心。


带着《诗经》,筑居思唱——《诗经》作品选

亲历先民之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