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落花课程】梦里花落知多少——落花诗作品选

昆仑雅君 昆仑群玉 2024-01-09

 

编者按:越发觉得,青春的生命,一定要与落花诗相遇。听花落的声音,听自己心的声音,在浅吟低唱中,追问生命的意义,在追问中,让生命挺立。

 

军娣老师说

 

此时的分别让我感受到了毛骨悚然的恐惧,担心再也不重逢。

 

落花固然凄凉,但自然之道中的落花又意味着什么呢?化作春泥又护花。花,落了,但其实只是转化成了果实中的种子,在不同的时空中以另一种形式存在。所以,真正的花是没有凋落的。每一次的转化只是形式,但每一次都是更高一层的重生。花无可避免地要凋落,那又何尝不是一种重生呢?

 

墨同学说

 

《如梦令》里,有一句千古名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叶子是绿色的,肥,丰满,多,大;花是红色的,瘦,小,少。经过一个晚上,花瓣少了,叶多了,更绿了,也就是绿肥红瘦。在这首诗里,李清照用肥和瘦,来表达了花与叶的多与少,这个角度非常有创造性,用此来将雨后的花描写得淋漓尽致。我记得网上有这样一句话,“李清照虽是女子,但是她的酒量却比许多男诗人的酒量还要大”,酒量大小不好说,但这种诗情,真的超出太多人。

 

晨同学说

 

林黛玉在落花时节自己在家中一个人默默地伤感。从心理的角度来说,每个人其实都会有这种感觉,这种感觉是家中只剩下了自己一个人,而且还一直住在别人家,时间慢慢积累出来的一种感觉,直入骨髓。

 

黛玉葬花,她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认为她的那种寄人篱下的伤心感情没有办法找人去诉说,就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花瓣里面,然后把花瓣埋起来让这些悲伤的情绪永远埋藏在地底下。黛玉的这种做法和我曾经读到的一段文字比较相似,是新海诚文章中写的,要变得温柔和强大,就算哪天突然孤身一人也能平静地活下去,不至于崩溃。

 

怡同学说

 

落花诗里,我最喜欢王维的《辛夷坞》。是因为我觉得这首诗的名字非常像我的名字,而且老师每次读这首诗的名字的时候,我总以为是老师在叫我。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树梢上的玉兰花,悄然而放,山崖寂静,杳无人烟,刹那花开,刹那花落。开落的是花,又何尝不是天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落花碎语

落花,可能是时光的流逝,容颜的凋零,时光里的人不在……读一首首落花诗,味岁月中的一段段情……

                   

落花,闲愁。“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心冷,天气阴沉,像多雨的秋末,一阵秋雨一阵凉,秋凉,心凉。无尽艰难 ,看到的风景,一切也是幽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这点点淡淡的愁,有点闲愁的味道,这种愁,不知所起,被缠绕,便觉心绪烦闷。就属于不知道什么愁,触景生情。

 

落花,怀人。纳兰性德的《相见欢》,便是闺中少妇的怀人之愁,他从女性的角度,写了那愁绪纷纷,强自开解,“愁无限,消廋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愁是无限的,铺天盖地,怀人的女子也日渐消瘦,只因我的郎君还没有回来。百无聊赖,毫无计策,那女子只能在家,教家里的鹦鹉念郎君的诗。这行为,饱蘸思念。

 

我突然想起了一首歌里的几句话,“海洋藏不住我对你的思念,明天又是一年,一分又是一天,嘴里的碎碎念念,希望变成身边的岁岁年年”。

 

落花,思国。“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梦着自己还在做皇帝,放眼望去这江山还是我李煜的,但是见时容易别时难,一醒来,原来自己还在这没有一丝光明的地方,还在这满是眼目的冷宫,可能永远回不去那个做皇帝的日子,永远回不去那个大好的江山,留下的,只是无限的黑暗,无限的愁苦,还有无限的冷清。

 

落花,葬己。林黛玉非常敏感,她怜春,她又恼春天走得那么快,还恼春天到了无言,走了不语。面对桃花凋零,难道只能无力地看着花落去,什么也不能做吗?不,当然不是。于是,黛玉葬花,把落花捡起来装在锦囊里,将它埋在土里,让它重新回到花的世界里。“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她是徒劳的吗?不,不是,它至少为这件事情努力过。林黛玉有着对生极致的渴望,花无情,燕无情,人有情,物不怜,人怜。

 

落花,死寂。在年轻人眼里,落花可能是唯美梦幻,可能是忧伤凄迷,年老之后再看,落花,可能就成了死神的请帖。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一朝白了,曾经青春年少的自己,就成了最不想成为的老太婆。不论年轻时有多大的成就,终有老朽的一天,一朝就成了卧病在床的废人,直面生死。

 

忽然觉得,容颜只是外表,要去追求内在,要有一颗蓬勃的心。只要心不老去,便永远是那个美少年,老少年。

 

落花,新生。李清照的《如梦令》,语言美,画面美,意象美,意境美。虽然花落了,娇艳过的花落了,但是新的生机正在勃发。“绿肥红瘦”,是她天才的创造,花落了,叶子肥硕了,这就是新的生机,这就是新的希望。

 

花落了,可以再开,我的春天,我美好的青春,时光里的人都没了,那还剩什么呢?可能还剩一个身影,向死而生,踽踽独行,落花如梦凄迷……

 

花凋零,香如故

开花,是一种生命的绽放。细想,漫山遍野的野花绽放,触目所及,万紫千红,是一种“春”的感觉,与生命相关。春天是朝气蓬勃的,是生机盎然的,有一种生命的光。人,应该向着光行走。天光烂漫,草木茂盛,花儿绽放,我坐在长椅上,欣赏这片风光。一束光打在我的头上,那是希望。

 

在我的心中,花开,是光的颜色——金黄色的,温暖的。但是,当阳光不在,当花儿凋零,之后呢……

 

我看过三毛的一本书,对我触动很大——《梦里花落知多少》。这本书的开头,“窗外的海,百日里平静无波,在夜间一轮明月的照耀下,将这拿走荷西生命的海洋爱抚得更温柔”。荷西就是三毛的花,他落了,三毛为他哭泣。而在三毛死时,又有谁为她而哭泣呢?“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只知有谁”?黛玉葬桃花,何人葬黛玉?这是一种无奈,一种悲情。荷西的死如花落,而三毛对荷西有着比爱情还浓烈的一种情绪,她为自己的丈夫坚持自己造墓,三毛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性,她就像林黛玉,为花做“画”。

    

我的童年中,没有像黛玉一样的葬花的经历,没有父母双亡,心里也从未觉得低人一等,我的经历和每一个普通人一样,只是,可能每一个人的心,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对世界的感受都不一样,有些人的心就像玻璃一样透明,什么不经意的事情都能被查觉、感知,而有些人的心就如教室门上的玻璃,无法透过它清晰地看到任何东西。

 

我的心中也会有葬花的时候,在与好朋友分别时,我往往纠结于何时能够再见,心碎满地。直到现在,我仍然回忆那时我们在秋天,枫叶之下,心与心相通的日子。那时的我们不需要交流就很快乐。阳光撒在脸上,暖暖的;不只是身体,还有心。当我们分别的时候,我们都哭了,“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那时的分别,让我感受到了毛骨悚然的恐惧,担心再也不重逢。

 

回到《葬花吟》,那首给我很深感触的诗。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花落有黛玉怜惜,而黛玉却是在孤独中死去的,这一点确实让人心疼。黛玉葬花是一种对生命的痴情,对生命的渴望。黛玉希望自己的命运是幸福的,可是谁来到世上又是绝对幸福的呢?“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是对生命本身一种近乎变态的“爱干净”的要求,对自己的要求。这样的要求,在那样的世间,怎会被轻易抵达?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在黛玉的世界中,许多人是冷酷的,无情的。他们未曾想过葬花,更没有珍惜过花的开放。黛玉心中,怜花落纷纷,就有了“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情绪。此时,与其说黛玉为花惋惜,不如说是为自己悲悯。

 

黛玉对这个世界太敏感了,葬花,一种道别。花开花落难察觉,还没有体会微风拂过脸庞的清爽,也没有闻过露水的味道,就这样,盛夏了,花谢了,容颜逝去,青春不再。葬花,便是一种仪式,一种道别,往往种种,再见。    

 

我并不想过一种黛玉的人生,太凄凉了,不是我想要的生活。黛玉可能没得选,但我,有。

 

我们努力着,学习着,从出生开始就这样。这样努力,我们为了什么?我们只是为了成为一个普通人,一个幸福的普通人。这种普通的幸福,也是没有办法轻易获得的,因为活着没有捷径。人生花开,霎时间,花落。我们不能等待,时间过得太快,快到无法察觉。活在当下是最好的,努力在当下可能是一种最好的状态,可能,只有每一个当下的努力,才会有每一个当下的普通幸福。

   

我希望花永不落,人永不散,容颜永不老。虽然我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人人都有权利怀有美好。在这花开的年华里,我们也会有那些浪漫的时候,就如那松软的沾着露水的草地,那炙热的阳光,和那群人。这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我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了你,这一刻,百花绽放……

 

花落尽,又新生

小雨,哗啦啦地下,一抹红色缓缓落下,是花……

 

落花诗,都是围绕落花写的,都有些悲,甚至还有“葬花”……

 

花,可以代表青葱岁月,娇媚容颜,落花,就象征着岁月的逝去,容颜的老去,是那么地悲伤。但是,我认为,在岁月容颜之后,还有“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的成长,还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样的新生。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来看,落花看起来愁,但可能是另一种新生。

 

如果我们不去看落花,看写出这些诗的诗人,结合他们的感情与经历,好像并不是新生,而是某种纯粹的悲。但是对他们而言,他们经历了各种事情,他们经历了悲伤,他们也可能会借酒消愁,醒来或许还是“浓睡不消残酒”,但是,终究有一天酒会醒来,仍要重新去面对生活,他们会以另一种新的姿态重新面对生活,从这个角度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生呢?

 

再看《代悲白头翁》。《代悲白头翁》中写的是岁月对人的侵蚀,原本的好男儿、好女儿到了最后也会是一副垂垂老朽的样子,只剩那一头白发。在这里,有人说它是岁月的逝去,是不可抵抗的,那已经是逐渐变老,而不是一种新生,而是逐渐走向死亡。但是在我看来,老去却不是一种死亡。为什么呢?有个东西叫童心,有些人身体虽老,童心还在,他们被称为老顽童。这个“顽”,并不是恶劣的“顽”,而是一种心态,他们看待人生的态度,是一颗童心,他们在老年依然是活力四射,就算身体已经腐朽,但一颗热烈的心仍在。他们的容颜老了,但却以新的精神,去继续这段美好的时光,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生呢?

 

《葬花吟》,这里是葬花,在《红楼梦》的设定中,是林黛玉写葬花吟,她去葬花。她最后是死了的,不仅因为生病,可能也是因为她对她自己的放弃,在这里,确实好像不是新生,只是一种纯粹的悲。正如诗中的“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一种纯粹的深入骨髓的悲伤。可在我看来,在这里虽然看似不是新生,但是又好似新生,因为在这里林黛玉解脱了自己,她逝去,可她在后世所有读者的心中永生,与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那一角相契合。这样说,反而像是一种另类的新生。

 

落花是死亡,是归于寂静,但是它也是新生。我们可能经历了容颜的老去,岁月的逝去,经历了各种大悲大欢,经历了这一切,世事沧桑。破爬滚打,愈挫愈勇,有了之前的经验,我们成长了,我可以用新姿态去面对新生活,这,就是新生。

 

谁又能永不凋零

花开花落,所有东西都转瞬即逝,又有什么是长存于世上的呢?所有的东西都是在生命的轮回中,逐渐成长,盛开,最后步入凋零。人也一样,出生之后有了疑惑,长大之后就慢慢地懂了,也可能仍旧迷糊。不断地有了一些新的问题,一些新的目标,一生之中就在追寻这些目标,带着自己的理想死去。

 

林中的花开始慢慢凋零,逐渐地失去了春天的那种美丽,失去了春天的那种艳红。摧残她的,是那冰冷的雨水和凛冽的寒风,是那永不停滞的时间,是在人生之中所经历的一些事……

 

内心之中有很多的事,让你感到伤心,甚至让你流泪,人生之中悲伤的事非常的多,像那流水一样源源不断。

 

在自己的屋子之中,门帘之外传来潺潺的雨声,春将暮,浓厚的春意袭来,寒意阵阵,轻薄的锦被可能经受不住五更时的寒冷。在梦中的他并不知道,此时,他正在异国他乡,身为一个小小的俘虏。他只有在梦中这短短的时间,才能享受短暂的娱乐时光,才能有这几分钟的欢愉,暂时忘却阶下囚的身份。

 

独自一人倚靠着栏杆眺望远方,想起了曾经拥有的无限山河,自己以前的土地,想告别他们是非常的容易的,也许只要一个小小的政治错误。但是,如果想重新见到,重新恢复以前的大好山河,就非常得困难了,甚至说根本完不成。

 

像流水一样,只要流了过去,就根本无法回返;跟花一样,只要凋零,就只有等到下一次重新开的时候;像人一样,生命向前,我们根本没有什么重来的机会,只要一旦过去的事就难以再回返了。

 

以前还在当皇帝时的我,可能就是在天上一样,非常逍遥自在。而现在,我已经成为了一个囚犯,过着甚至还不如普通人的生活。

 

一年又一年,消磨时光的日子什么时候才结束,往事又有多少,曾入梦中?在昨夜的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又怎么能承受的住思念故国的伤痛呢!

 

想想也是,亡国的伤痛,当你的王国突然没落时,一般人根本无法承受住这种亡国之痛。更何况国家灭亡,而自己成为囚徒。以前的精雕细琢的栏杆,用玉石所砌成的台阶应该依旧还在,只是时光流逝,我的时光已经过去,容颜已经老去,曾经的所有都灰飞烟灭。你问我究竟有多少的忧愁,我的忧愁就如同那滔滔的江水一样延绵不绝。

 

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长存于世,这就是我要讲的落花,所有东西都会逐渐地凋零,哪怕是一国之君,国家也有衰落的时候,也有灭亡的时候。

 

既然所有东西都会逐渐凋零,毁灭,那么为什么还要绽放呢?因为在有限的时光之中,一定要活出自己生命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存在的意义,有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每个人都要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生命,要有方向;生命,终会伟大。

 

不如怜取眼前人

在学完落花诗之后,我了解了许多关于这方面的诗词。如果要我选一首最喜欢的,就是晏殊的《浣溪沙·一向光年有限身》了。

 

这首诗的开头,“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在有限的时光中,人的肉身是有限的,经常离别会使人感到痛苦。

 

那什么是离别呢?可能是亲人、是朋友之间相离,也可能是和故乡、甚至是曾经的自己相别……作为人,多多少少都要经历离别。

 

“酒筵歌席莫辞频”,不要总是拒绝那些宴会,也许物质享受能暂时排解心中苦闷,就像很多诗人用酒浇愁,虽然真正的愁是无法通过外在之物消解的,但是酒宴歌席确实是对离别的一种抗争,人的快乐和悲伤很大程度上都源于社交,恢复社交就相当于去面对新的生活。

 

如果换个角度,“酒筵歌席”,不是实际的社交,而是心灵的狂欢,是否可以呢?离别是无法避免的,但让心在某个领域沉醉,不断地探索未知,创造新奇,也不是不可以的呀。心中有定,又何惧离别。好吧,这可能有些过度引申。

 

下阙中写道,“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生活在当下,望着满目的山河,却思念着那不在眼前的人和事。看到了落花和风雨,才发现春即将归去。现在的“我”,早已不是那个年轻活泼的少年;曾经的生活,成为了再也回不去的日子。现在的“我”已垂垂老矣,岁月在“我”的脸上刻下了一道又一道皱纹。“我”就像那花一样,总有一天会凋落。“不如怜取眼前人”,我们的过去和未来都是虚无缥缈的,过去的日子只能出现在回忆中,未来的日子谁也不知道会怎么样,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的自己、当下的因缘世界,尽我们所能地过好每一天,去发现,去创造。

 

回到现实,审视人生,现在的我们可能正经历着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只有好好过才不会让青春留下遗憾。以后人生中还会有许多苦难需要经历,成长必然是痛苦的,想要退缩也很正常,但是停止成长只会使人更加地痛苦。陷在过去无法自拔,可能就是一种对成长与责任的逃避。逃避,终究无法解决问题,直面并尝试解决,可能才是正途。

 

在完成了一次成长和突破之后,就会觉得曾经的日子不论快乐还是痛苦的都是好的。要是没有那些日子,就不会有现在的自己。那些日子都是“亲切的怀恋”啊!

 

红萼纷纷开且落

我们讲落花诗,讲落花的符码,讲落花是青春的老去,是容颜的逝去,是盛世不再,是一切美好的事物在时光中的凋零,是悲的。我们又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讲它是一种传承,一种期许,是希望。似乎落花不是凄美的,就是伟大的(有种为“文化”献身的感觉),好像总是要有种特别的感动,似乎无人为之感动这种美丽事物的存在就缺少了一点意义。那落花真的如此吗?我觉得也未必,我们说她伟大,说她凄美,因为红尘之中的生命大多是多情的,但落花除了在红尘之中也在红尘之外。

 

红尘之外的落花是什么样的?可能是王维的“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在木兰花盛开的山涧中是没有人的(诗人这里应该是想见或者去时花已谢,所以不要觉得这是bug),那没有人木兰就不开了吗?那肯定不是,没人看又怎样?没人感动又怎样?还不是该开开,该落落,花不会因为有人看而开,也不会因为没人看而凋零。花会绽放,是因为她要绽放,她要开出属于自己的花,至于最后的凋零,是每个生命都必然会经历的,不论花是绽放了,还是没来得及绽放;但在最终凋零时绽放过的花,至少无愧于自己,因为努力过,绽放过,有过高峰体验。在她回顾一生时,无愧于自己。那有没有人为之而感动真的还重要吗?不重要,毕竟和人一样,花,也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这是红尘外的落花,因为绽放过,所以凋零时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他人,活得豁达,当然,也可能活得孤独。

 

但是,大部分生命都深陷于红尘的泥沼之中,能超脱于红尘而活着的人,很少。于是,红尘中失意的人来问落花。他说,“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作者问花的同时,也在问自己,问自己为谁零落为谁开?古往今来不断地有人问落花,问她为谁零落为谁开?问她为何要落?问她为何要老去?问时光为何要流逝?

 

这就是红尘里的落花,我们之前说过红尘里的落花,或凄美,或伟大,或大悲,或大喜。当落花成为红尘中的落花,她就不再是落花了,她成了看见落花的人的自喻,成了生命中所遭遇的困苦,亦或是生命中刚遭遇的喜悦。这些深陷于红尘中的人,用落花来表达自己的失意,自己的悲伤,自己的志向。红尘中的落花,记录着历史上每一个伟大人物的悲悲喜喜,背负着人类永恒的疑问。时光流转,从前那些悲悲喜喜的人,早已不知何处去,落花依旧独立于红尘之中,看人间的悲悲喜喜,看人间永恒的疑问。这时,落花,又有了红尘外的味道。

 

滚滚红尘中,一切都是瞬息,但不变的是红尘和寄托着人类悲悲喜喜的落花;红尘外,一切都是永恒的,但红尘外每一朵落花的一生都是瞬息。红尘中的落花经历着人类的悲悲喜喜,孤独地存在着,红尘外的落花脱离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同样孤独地存在着,孤独,成就永恒……


千洵作品

千洵作品

【昆仑百花】聆听每一朵花开
【昆仑《诗经》】带着《诗经》,筑居思唱——《诗经》作品选
【昆仑《诗经》】亲历先民之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