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的太太

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1-07-17


散   文




我们的太太



江苏/李慧容



奶奶出去旅游了,一人在家中午就简单一点煮扁豆角饭蒸香肠。每次煮扁豆角饭时我都会想起太太,想起太太教我要把扁豆切得小小的,把米放在锅里和扁豆一起炒一下再放入电饭锅,太太说那样煮出来饭更香。
饭到底是不是更香我说不清,只是我现在每次都会自然的这么做,因为每每这时我都会特别想念太太,我对太太的回忆是恒久飘香的。
“太太”是二姐家熙宁出生后我们全家大大小小改口喊太太的,这一喊已经二十多年,越喊越亲切。
太太非常精明能干,五十年代就在南洋商业公司当营业员,货架上的每一样物品都能如数家珍一般说出价格库存大致的进货时间,算账也不用算盘无论几样东西嘴里念叨念叨单价总价就出来了。
那个年代没有多少人识字,太太读过几年私塾识了不少字也会写很多字,当时也算是文化人了。
其实这样说也不为过,因为太太还爱看书读报,床头柜上总是有一本翻开的书搭配着一副老花镜,保健的,烹饪的,养花的还有小说什么类型的书都看,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儿子上一年级那年暑假带太太到我们家住住,一个多月太太把《西游记》原著三本看完了。
我们姊妹四个从小不生活在一起,只有大姐跟着太太在南洋,妈妈带着我和妹妹随工作调动从青墩到新兴最后在马沟,二姐小时候最漂亮可爱,硬被远在福建的姨奶奶带回去上了几年学。
不管在哪儿,南洋是我们童年的乐园,一到寒暑假我们都会急不可待的去南洋,太太也是早早的巴着日子盼着我们回去。太太虽然盼我们回去,但她对大姐的偏心却毫不避讳。
记得二姐从福建回来总会带一些钢笔、小扇子、手绢之类的小礼物给我们,每次分礼物时太太都是让大姐第一个挑“大姐啊,你望望你欢喜哪个?”
大姐那时也从来没有大姐的高风尚,每次都心安理得的把她喜欢的先挑走剩下的给我们;最不公平的就是每天洗碗,太太让我们三个分早中晚一人洗一次,大姐不用洗碗,还冠冕堂皇让她监督检查我们碗洗得干净不干净;
八几年那会儿才有自行车,太太就特地到盐城去买了一辆金狮牌弯杠自行车给大姐,哎呀,那个时候的我们用现在话说叫“羡慕嫉妒不敢恨”……
古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况且我们平时还都不和太太一起理应像客人一样更偏护一些,但我们从来没有享受过这个待遇,虽愤愤不平但碍于太太的威严也只能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
现在我们经常在太太面前抱不平,太太总是笑着说“哪里啊,我都一个样哦,大姐就是跟我待一起时间多点。”倒是大姐总会不好意思的说:“嗯哪,我们家老太太就不好!” 大姐后来也是对太太最孝顺。
打麻将是太太一生最大的爱好,用太太自己的话说“一辈子就好个赌。”咋不是呢,记得小时候在南洋,家里几乎天天都有一桌人打麻将,整天乌烟瘴气一地的香烟头,但那时我们还喜欢这样呢,因为打麻将的人经常会给我们一点小零钱帮忙买香烟倒水什么的,记得买香烟3角钱倒水2角钱。
还有特别有意思的是,每次大人一打结束,我们姊妹四个就正好一桌坐下继续打,太太在旁边一边教我们一边笑得合不拢嘴,这是为后继有人而欣慰吗?不过我们的确都早早学会了打麻将,麻龄悠长麻技精湛。
关于太太打麻将的趣事不胜枚举。比如打麻将专注到香烟灰掉到衣服上烧起来,皮肤都有点受伤了也不知道疼;比如只要坐到麻将桌上就“六亲不认”,有次大姑奶奶来看看太太,太太居然一直在桌上不舍得请人代打一会,最搞笑的是麻将结束太太居然说“树风哪来过了?”
特别记得1994年暑假,太太从武汉回来和我们一起住在粮管所宿舍,那年太太六十多岁,每天下午都去和粮管所的几个年轻人打麻将,晚上回来都笑呵呵的说赢几块钱。
有一天太太晚上也没回来一直打到了第二天早上,我们都已在门口洗衣服择菜了,看着太太右手拎着小钱包的带子一甩一甩的从小巷子那头大步流星往家这边走,快靠近我们时听到太太笑呵呵的说“一天一夜输了几十块钱,玩得过!”
记得先是隔壁的孙阿姨追问了太太是几十块钱,那时的几十块钱也是让人心疼的,后来我也调皮的说:“常胜将军今天怎么了?”太太走着头也没回说了句“罢了,没多少钱,哪块能天天赢啊,不恼恨。”就进屋了。

后来我们得知哪是几十块钱啊,太太竟然输掉了三百多,天哪!当时差不多我妈一个月工资了吧!其实太太心里也懊恼呢,尽管自己有退休金输的也是自己的钱,她也不想我们特别是我妈难过,一再对一起打牌的人说:“不要告诉我家大秀啊,她恼恨呢,我没事,明天还来!”
后来还知道太太也不是天天赢几块钱,是输的多赢的少。直到前几年我们陪太太打麻将时还拿报喜不报忧的事寻太太开心,太太总是瞪着我们说:“不怕输得苦,就怕绝了赌!”
太太和我们一家几代人相亲相爱生活了几十年,我们十几岁时才听妈妈说太太不是爸爸的亲妈,和我们没有一点血缘关系,一辈子没嫁人含辛茹苦把我爸爸和我们养大成人。
今日,回忆起太太的的点点滴滴,亲切又伤感,愿太太在天堂里开心、快乐!







栏目主编:陈劲松

实习编辑:许    彤


文/李慧容

江苏盐城人,现就职于盐城市格林幼儿园。


每周一期      周六发布

(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

本期目录

诗 歌

秋的深度(内蒙古/刁金龙)

散 文 

我和女儿一起看阅兵(江苏/江兴林)

家乡的桥(江苏/何银官)

我们的太太(江苏/李慧容)

小 说

三言三梦拍惊奇(江苏/唐亮)

上期回顾

(点击文章标题即可阅读)

诗歌

写不过一行麦子(外一首)(广东/刘炜)

我的慢性病(北京/马维驹)

散文 

西溪(江苏/李爱明)

小说

乡长的条子(山东/陈希瑞)

住院(江西/甘姝)


投稿须知

投本平台的稿件谢绝在其他微信平台发表。两周之内没有接到拟采用通知的可他投;投稿前请加关注认真阅读本平台的投稿指南,按要求式样发稿;读者七天内打赏金的一半做作者稿费。文章发布后,十天内没有领到稿费的请主动与总编联系;点击量较高或留言评论较多的作者稿件优先采用。

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  

联系方式:18861952100(微信同号)

栏目编辑:18105113751(微信同号)

投稿信箱:renminzuojia@163.com

如果您认为文章还可以,欢迎在文章后点赞和留言,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