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孟州炒面

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1-08-31







 


孟州炒面



河南|薛凯敏



 



突然想起家乡的炒面,便有一种温馨的情感涌上心头。

炒面是一种面食,在河南乃至北方的面食中有着独特的风味。在孟州,这种人见人爱而又独具地方特色的面食,几天不去吃上一回,就觉得心中空落落的,像缺少了点什么。

炒面是孟州美食中的代表,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孟州炒面之味道、之颜色、之装盘的姿态不能不说是代表了一个地方淳朴的民风和特色。

孟州市位于黄河岸边,其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在这里都有较为深刻的积淀。

四季分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使得这里的年平均气温在14.2℃,年日照在2160.4小时以上,地理环境适应冬小麦的生长。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让这里的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经历着脱胎换骨的裂变,籽粒中孕育的面粉在漫长冬季的抑制下生长近乎趋于停滞,使它们在冬眠的过程中积蓄着生长的能量。

春暖花开,这些委屈了一个冬天的冬小麦便迅猛地爆发开来,苏醒后的叶片伸出长长的手臂拥抱阳光和水分,迫不及待的麦穗也会在四月刚过就探头探脑出来。

小麦的籽粒在渐渐炽热的阳光和渐渐多雨的季节里一天天饱满、成熟,这种麦粒磨出的面粉制作做出来的面食筋道,满口余香,适合各种面食的制作。

孟州市是一个以冬小麦生产为主的豫北小县城,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从古到今成为人们西出长安、东进汴梁、北望京畿、南去江浙的必经之地,因此这里的面食制作融东西地域之精髓、取南北风味之精华,打卤面、臊子面、烩面以及焖面等等,都是让人吃一次就难以忘怀的家乡味道。

而孟州炒面就在于一个“炒”,炒的火候掌握不好做出来的面不是糊锅,就是面条烤不出焦黄的颜色来,更不要说香脆爽口了。

所以在孟州,一家饭馆能不能吸引顾客,除了要有自己的特色菜系之外,支撑门面的就是炒面这一“硬”招牌。

孟州炒面有三个特点:焦、脆、香。

焦,入口与牙齿接触的一瞬间,能感受到金玉铿锵之声;脆,在咀嚼中能激发味蕾,抒发出乡音乡情的美感来;香,就是通过感官全方位的感受让人有一种胃口大开的食欲,并催生出食欲在某一个时刻达到忘我的境地。

之所以说具有地方特色,是因为它和其他地方的炒面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我曾经在外边工作过多年,也品尝了不少地方的炒面。外地的与其说是炒面,不如说是油炸面条。

他们的做法就是先把生面条按照等分在油锅中炸得焦黄,然后捞出来备用。

如果需要的话,就把面条放在炒好的菜品上,菜品上冒出的蒸汽一蒸,刚才还张牙舞爪的面条便一下子瘫软在锅里,然后再撒上一把豆芽,随着炒锅在大师傅手里上下翻飞两下,一盘热气腾腾的炒面就摆在了你的面前。

这样的炒面吃上虽然有时也香脆可口,但与家乡的炒面相比还是逊色不少,是异乡的情怀,吃不出家乡的味道来。

而孟州炒面,做法迥异。孟州炒面是孟州人把面食做到极致的一种体现。

首先孟州炒面的精髓就是一个“炒”字,这一团赤条条的生鲜面条,就是有别于其他炒面的“炒”。

面炒之前,大师傅会先倒入锅内一些油,美其名曰叫热锅,待到炒锅冒出温柔的油烟之后,就抄起炒锅左右旋转一圈,让油脂覆盖整个锅的内壁。

这时,大师傅会抓起一团生鲜绵软的面条绕着锅壁码上一圈,并一圈一圈地码放,逐渐将整个锅底覆盖。

此刻,面条与油脂在锅中相互渗透,沸腾的油脂包裹着每一根面条一点点强行渗入,把面条中那些恰到好处、使面粉凝聚成面条的水分一点点挤干榨净,让每一根面条在一次次美妙的呻吟中涅槃出金黄的颜色来。

这个过程的火候是要绝对掌握的恰如其分,要把火调教的俯首帖耳,才能把一锅面烤出酥脆焦黄的味道来。

面条一面焦黄之后,大师傅就会抄起锅来个空翻,让面条在空中来个180度的华丽转身,准确无误地降落在炒锅内,再煎黄另一面。在味蕾渐渐涨起潮来的等待中,两面烤得焦黄。

这时,那些早已等的不耐烦地肉、菜急急地跳入锅里,像一个个急于到水中游泳的顽童。

那些菜在锅中翻滚几下,就成了面条最忠实的伴侣,将煎好的面盖附于其上,淋入由鸡精、味精、酱油等混合成的高汤,盖上锅盖让瞬间腾起的香气在锅里全方位的渗透,这样焖上几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这时,如果再点缀上青红椒或者在出锅之后再撒上一小撮韭菜、香菜,就着几瓣香蒜吃上几口,面香中蕴含着淡淡的蒜香,面条的香脆相伴着青蒜嘎嘣嘎嘣的脆响,该是何等的惬意。

这种肉、菜、面、汤十分融洽地融合在一起,不软不硬、咸淡适宜,介于捞面与干面之间的面食,延绵至今,或许就是孟州人崇尚文化、融合古今的一种品格吧。

孟州炒面不仅仅在饭店里是压轴主食,在生日宴席上也是主角。

谁家有老人过生日,宴席上要先摆上一大盘子炒面,谓之“长寿面”。一家人围着“长寿面”唱着祝福生日的歌曲,之后,由长者先动筷子吃面,然后宴席开始。

近些年,外地朋友不断到孟州来,品尝孟州炒面成为必不可少的美食项目之一,他们吃过炒面之后都称赞孟州的炒面地道、有味、好吃,名副其实。

孟州炒面虽然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孟州炒面中所蕴含的亲情和至亲至上的仁爱,是任何地方的面食所无法比拟的。

现在,只要在外面闻到炒炒面的香味,顺着那股香味,就会抵达故乡。



栏目主编:陈劲松

实习编辑:杨   越


文/薛凯敏 

河南孟州人,中原内配集团(河南·孟州)宣传部厂史厂志编辑,河南省诗歌研究会会员,焦作作协会员。有作品在《工人日报》《河南日报》《河南工人日报》《绿风》《河南诗人》等报刊杂志和 “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发表,有作品入选诗集和赛事中获奖。



诵/和晋霞

笔名和和。陕西人,文化活动策划主持人、青少年语言艺术培训教师,获全国青少年语言表演艺术测评教师资格证书。文学作品刊登于《陕西日报》《深圳特区报》《深圳晚报》《深圳青少年报》等或网络平台,朗诵作品见网络平台。福田文化馆“悦读星期天”义工,就职于深圳报业集团。《人民作家》特约主播。


每周一期      周六发布
(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

  本期目录  

封面文章

今晚,我不咏月亮(江苏|孙红梅)

诗歌

你若赐我一片红叶(陕西|吴莉)

散文

孟州炒面(河南|薛凯敏)

难忘的手擀面(湖北|文均卓)

一只鸟的死去(江苏|叶喜林)

小说

风水轮(江苏|雪静)

河南|

  上期目录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封面文章

低下头捡拾岁和月(福建|郭翠平)

诗歌

秋凉处梦也痛(山东|张新锐)

散文

记忆中的被窝(江苏|杨曙明)

想起了奶奶做的秋季豆(江苏|王素巧)

生命的主题(山东|靖培生)


投稿须知

投本平台的稿件谢绝在其他微信平台发表。两周之内没有接到拟采用通知的可他投;投稿前请加关注认真阅读本平台的投稿指南,按要求式样发稿;读者七天内打赏金的一半做作者稿费。文章发布后,十天内没有领到稿费的请主动与总编联系;点击量较高或留言评论较多的作者稿件优先采用。

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 

联系方式:18861952100(微信同号)

栏目编辑:18105113751(微信同号)

投稿信箱:renminzuojia@163.com

如果您认为文章还可以,欢迎在文章后点赞和留言,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我就知道你“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