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访天路:也许今生不再相见

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1-05-10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人民作家

点击上方图片发现更多美文

李 元 程 在 线



主编:李建丽

编辑:张亦怡




    也许今生不再相见    

 

北京|李元程



主峰6168米的雀儿山,是川藏公路317线的必经之路,更是川藏公路北线进入西藏、青海玉树的唯一通道。这里缺氧严寒,山高路险,是著名的“鬼门关”。在这里修路打隧道,工人们说:“这不是挣钱,是要命。”

听到记者只在项目部停留两个小时,项目经理王刘勋发火了:“兄弟们在这么高的地方待了两年多,好不容易盼来人了,却因为缺氧,只待两个小时!可大伙儿还要在这里再干一年多,你让留下的人心里多难受!”说到这儿,这位33岁、说话高声大嗓的“少帅”掉泪了。

 


2014年7月26日清晨5时30分,记者一行10多人乘一辆中巴车从康定出发,沿着川藏公路317线往有着“川藏第一险”的雀儿山进发,连续十六七个小时的颠簸,海拔从3000米上升到5050米时,车内咝咝的吸氧声也达到了顶点。

到达雀儿山隧道工程项目部时,天已经全黑,职工们列队站在门口迎接。握手时,我握到的每一双手都是冰凉的,忽然有种想哭的感觉。

雀儿山,藏语的意思是鹰飞不过的地方,被称作生命禁区,终年氧气含量不到内地的60%。记者明显感到了胸闷、头胀、恶心,走路发飘。

说到晚上还要坐车下到海拔3600米的德格县住宿,累得快要崩溃的记者提出,干脆就住项目部,省得第二天再上来。

“这里海拔4270米,晚上睡不着。”项目部的人态度坚决。他们有经验,刚上来的人,都会失眠头痛恶心,甚至流鼻血。

吃过晚饭,项目部换了越野车送记者们下山。“从这儿到德格,路太难走,50多公里,中巴车要开五六个小时,越野车也要两个多小时。”

漆黑的山路,一侧是峭壁,一侧是悬崖。只有车灯的光亮,照着前方一个接一个的大坑,前车掀起滚滚尘土,让人看不清路,格外要当心对面驶来的大车…… 途中,记者看到一处工点,上夜班的工人点着篝火在寒夜里取暖。

来自城市的人,怎么也想不到沉睡的大山竟是如此繁忙。

“我宁肯走十几个小时好路,也不想再走这50公里烂路了。”一路摇摆颠簸着下山,同车的另一位女记者哀叹。

“等隧道打通了就好走了。”司机陈华明说的隧道,就是我们采访的在建工程。

主峰6168米的雀儿山,是川藏公路317线的必经之路,更是川藏公路北线进入西藏、青海玉树的唯一通道。这里缺氧严寒,山高路险,是著名的“鬼门关”。

2012年7月开工修建的雀儿山隧道,全长7079米,是世界第一高海拔特长公路隧道,贯通后,“鬼门关”10分钟就能穿过。

 


王刘勋第一次带人上雀儿山,是2012年5月,漫天还在飘雪,千山万壑银装素裹,云雾缭绕,景色美得就像天堂。

但是驻扎在这里,天堂瞬间变成了地狱。

缺氧极寒,没水没电,连帐篷都没有,他们只能在山坡上露宿,冒雪躺在冰上睡。

项目部副书记贺志杰回忆,有一个雪夜,下着鹅毛大雪,雪片哗哗哗一刻不停地打在车窗上,为了尽快把从成都采购的材料运回项目部,他和司机姚小斌决定冒险翻越雀儿山。

路面全是冰,沿途所有的车辆都靠山停下了,只有他们的越野车轮胎上绑着铁链沿着山路的外侧小心翼翼地以十几迈的速度往前开,走几米他就要下车用手扒开落在挡风玻璃上的雪,否则结冰就看不到路了……到项目部时,是第二天凌晨4点。

“真是长舒一口气啊!现在想想真后怕。可当时就是一门心思要赶紧把材料运回来盖房。”

“越是困难的地方,大家越要团结,越要激发团队的奋斗精神。这种氛围特别打动人。”他说。

在雀儿山动土,有“三高三低”——海拔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高,气温低、气压低、含氧量低。最初的130米,打得异常艰难,高难度的围岩——冰、砂混着塌落的碎石,结构松散破碎,一挖就大量涌水。加上高原缺氧,功效极低,工人们轮班倒24小时不停工,每天进尺也只有0.5米。

很多藏民和喇嘛自发来到工地,为工人们献哈达,念经祈福。

冬天,含氧量更低,呼吸都觉得困难,现场的工人,干不了多久就要停下来吸一会儿氧,之后再接着干。隧道越打越深,通风送氧成了世界性的难题……

如今,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工程也有望提前完成。

在隧道内采访,明知缺氧,记者还是忍不住用手捂住口鼻遮挡灰尘。

在掌子面,一位昨晚还在医务室输液的工人正在休息,我走过去攀谈。“烧退了,就来干活了,”他说,“老家的媳妇得了癫痫病,还有儿子,全靠我一人干活挣钱。”

无意中,我碰到了他的衣服,沾了一手水和泥,穿着这样的湿衣服他还要干上七八个小时。我问他:“身体行吗?” “还可以。”说着,他又回到掌子面干活去了。

 


开工到现在,项目部先后走了600多名工人,甚至有人一到雀儿山,就直接掉头回去了,他们说:“这不是挣钱,是要命。”

施工队长林修建,第一次上雀儿山,待了18天也跑了。“每天难受和窒息的感觉,让我害怕。从雀儿山下来,我就没想过再回来。”

可是,在福建老家待了24天后,他又回来了。他说:“工人们都是我叫上来的,我不能把他们扔在这里自己跑了。我才34岁,不能因为软弱而失去诚信。另外,这毕竟是‘世界第一’的工程,人一生也难遇到这样的机会。”

一天,一位职工忽然全身不能动弹了,紧急送到医院,被诊断出在高原患了格林巴利氏综合征。这在职工心里留下了一道阴影。

“我没想往后会得什么病,我看不到。我只关注现在的感受,隧道快打通了,每个人都渴望胜利。”林修建说。

“在雀儿山,拼的就是意志。没有意志你根本待不住。”项目经理王刘勋年轻气盛,“这个地方,缺氧不缺精神。跟你说,上雀儿山两年多,我一次氧都没吸。”

王刘勋热情洋溢的性格很受当地藏族人喜欢。“不瞒你说,当地政府想把我挖到他们那里工作,我没同意。兄弟们跟我上来的,我得对得起大家。”他说,环境越是艰苦,人越看重感情。

忽然,他对我说道:“也许今生咱们不会再见面了,但我相信,凡是到过雀儿山的人,都不会忘记这里。”

 


项目部职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虽然海拔高、交通不便、网络时有时无,但仍挡不住浪漫的故事发生。

帅气的滕加亮,因为一次交通事故,意外结识了在成都当护士的女友,今年5月,女朋友背着他偷偷坐了30多个小时的长途车从成都上来看他,快到的时候给他打电话,他一听却急了。

“路上还结着冰,多危险啊!”他说,“电话里我们大吵一架,可是见面的一瞬间,我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正在项目部探亲的新娘子郭香,打扮入时,在这个少有女人的地方,新郎袁小辉的幸福挂在脸上。

结婚前,郭香曾上过一次雀儿山来看他,回去后姑娘犹豫了。“以前他也交过女朋友,人家都觉得工程人艰苦,不愿跟他结婚。”这时,郭香的妈妈劝女儿,“小辉从小跟着爷爷生活吃了很多苦,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咱们要让他幸福。”

“离开雀儿山回家的时候,心情是最愉快的,可离开家回到这里的时候,真是越走越凄凉。”袁小辉说,歇完婚假回工地的那天,妻子一直从许昌送他到郑州,分别时两个人在站台上抱头痛哭。

林修建说:“以前过年回家,我总在外面玩,可是干了这个工程,再回家,我哪儿也不想去了,特别恋家。”

上雀儿山之前,党委副书记游宏生在咸阳总部,遇到了这个项目部一位同事的小女儿,他问孩子:“有什么话让我带给你爸爸吗?”

结果,这个七八岁的小姑娘趴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话:“爸爸,我想你了。”

……

【采访手记】

在海拔4300米的雀儿山采访,脑子里反复出现同一个标题——在天堂和地狱之间。

在这里打了两年隧道的人告诉我,雀儿山留给他们最深的印象是冬天的样子,千山万壑全是白的,云雾缭绕,景色美得就像天堂。

可是真正考验人的时刻,也是冬天。

“那简直就是地狱。”他们说。极冷极寒,氧气含量不足内地的一半,在呼吸都困难的地方,工人们仍然每天轮班24小时昼夜不停地开挖着隧道,干不动了,吸几口氧气,再接着干……

采访中,我无意中碰到一位在掌子面干活的工人的衣服,全湿透了,穿着这身衣服,他一直要干七八个小时。

很多人干不下去走了,他们说这不是挣钱,这是要命。但是,再苦再难,工程还是在继续,隧道也一定会打通。总会有人再来,也总会有人留下来。

“在雀儿山这样的地方,拼的就是意志。在生命面前,这些钱又有多重要?!之所以没走,就是要挑战自我。” 留下的人这样说,“我没想往后会得什么病,我看不到。我只关注现在的感受,隧道快打通了,每个人都渴望胜利。”

“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意志更高,风沙强斗志更强!”这句出现在青藏高原各个工地上的标语,在特殊的氛围里,总是最能激励人,也最代表人们的心声。

来项目部的路上,经过一个著名的道班——雀儿山5道班,这里曾经出现过一位全国劳模陈德华。

至今我还记得,当年有关他的报道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刚上山,为了解决吃菜困难,陈德华曾试着用脸盆种过蒜苗,可蒜埋到土里不见发芽;又试着养鸡,可鸡越养越小。后来,他终于明白,在被称作生命禁区的雀儿山,除了人,其他生命难以生存。

我认为,天堂和地狱首先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当一个人能够从困境中超越,他就离天堂不远;反之,当他在困难面前退缩,被困难打倒,地狱就在他的眼前。

这就是雀儿山上正在发生着的故事,这也是所有英雄主义者亘古不变的情怀。


(本文选自作者《也许今生不再相见》一书,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详细介绍)


特别推荐

(点击标题阅读)


1、为什么说“从小一观,到老一半”?教育专家给你科学解答

2、

3、

4、

5、

6、


作者简介

文/李元程

北京人,工人日报社高级记者。20年坚持一线采访,足迹遍及数百个艰苦危险的建设工地,见证了中国崛起进程中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奋斗和奉献。在被称作死亡之海的罗布泊无人区,在海拔4700多米的青藏线雀儿山等条件艰苦恶劣的建设工地,写下了《只有云知道》《也许今生不再相见》等感人具有影响力的报道,多次荣获中国媒体最高奖一一中国新闻奖。

诵/李亚萍

祖籍安徽,出生地新疆,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及文学节目主持人;播音指导(播音正高职称);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中广联合会“新中国成立70年70人杰出演播艺术家”;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素质高级测评员;新疆艺术学院戏剧影视系播音与主持专业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从业28年,播出各类题材作品数万篇,多部作品获各类奖项。




每周一期   周二发布


本期目录

王中华在线

沈园(江苏/王中华)

李元程在线

也许今生不再相见(北京/李元程)

朱国平在线

处处风景何匆匆(江苏/朱国平)

王明皓在线

这画的视角(江苏/王明皓)

孙宇光在线

蝶梦夫人(江苏/孙宇光)

上期回顾

朱步楼在线

走自己的路(江苏/朱步楼)

李元程在线

男人到死心如铁(北京/李元程)

辜堪生在线

人为什么要化妆(四川/辜堪生)

朱国平在线

觅渡,灭渡,觅度(江苏/朱国平)

孙宇光在线

狐先生(江苏/孙宇光)


名家在线稿约不管您是不是文坛名家,只要您有一定数量、质量的文学作品可供每周一篇发表,您在这里就是名家!一般文学作品也可,尤其欢迎中篇、长篇小说。好作品有人读才有价值,点击量低于200或连续3篇点击量低于500的将停止刊发;读者反响较好、留言评论较多的可以参加“《人民作家》文学奖”的角逐。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 联系方式:18861952100(微信)文稿统筹:18105113751(微信)投稿信箱:renminzuojia@163.com

如果您认为文章还可以,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