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子

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1-05-10

点击箭头处

“蓝色字”

,关注我们哦!!









金    子


 

江苏|裴庆飞 




你晚上下班后,回来一趟!父亲打来电话说。

发生什么事情了吗?我急切地问。

父亲很少会在我上班的时候,打电话给我。

也没什么,电话里一时说不清楚,等你回家后,再和你细说!

那好吧!

父亲虽然说没什么,但我的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安。

父母都已经八十多岁了,但一直坚持单独生活,说什么也不肯和我们同住。说是自己还能动,单独过,自在习惯。劝说多次,也没任何结果。

母亲一生劳苦,身体不是太好,患有老腿痛,前几年,患眼疾做过手术,视力也不行。但她喜欢整洁,总是闲不住。没事的时候,喜欢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

父亲每天下午都会出去散步,和他的那些老朋老友闲谈拉呱,国际国内大事,无所不谈。

好不容易盼到下班,我迎着凛冽的寒风急急忙忙赶回家。冬天的夜幕降临得早,这几天,气温又下降了很多,很冷。到父母家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院子里的灯也已经亮了。我心里产生了一种家的温暖。

父母正坐在客厅里等我。

母亲眼里似乎有些泪花,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父亲一脸的焦躁不安,眼里似乎有些怒气。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怎么了,难道父母吵架了吗?我知道,父亲的脾气一直不太好。

“你下班了?”父亲问。

“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我问。

“让你妈告诉你吧!”父亲没好气地说,瞪了母亲一眼。

灯光下,母亲望着我,一脸的无助和迷茫,脸色也有些苍白,两手不停地在衣服上摩挲着,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好像不知道把手放哪似的。听见父亲这样说,她的眼里立刻汪出两朵泪花。

“妈,您别急,慢慢说。”

从母亲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我总算弄清了事情的原由。

原来,昨天下午,母亲说是快年了,就开始收拾家里的东西。把那些没用的废旧一样样翻出来,捆起来,堆放着旮旯里。

今天下午,听到有人叫喊着收废旧,她就叫来了收废旧的人。收废旧的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他麻利地从旮旯里搬出废旧,过了秤,就掏出衣袋了的钱,数好后,交给了母亲。

母亲看到老人衣衫褴褛,就让那个老人等一下,自己急急忙忙地把衣柜里父亲那些不穿的旧衣服旧鞋袜等东西装进一只手提袋里,送给了老人。老人道谢后就离开了。

傍晚时,外出的父亲回来后,母亲告诉父亲,废旧已经被她卖掉了,还把他的那些旧衣服送给了那个收废旧的老人。父亲说声:“好!”可是,过了一会,父亲似乎想起了什么,连忙问:“我那件黑色羽绒服,你没有送人吧!”

父亲打开衣柜,看了看,又仔细地翻了翻,问母亲:“我那件黑色的羽绒服呢?”

“你反正又不穿,我送给那个收废旧的了!”

“什么?你说什么,你把它送人了?”

父亲瞪着眼睛,直视着母亲,大声而又急切的说。

“不就是一件旧羽绒服吗?你又不穿了,我给人家了,怎么啦?值得你这样大喊大叫的,真是!”母亲有些不悦。

“你知不知道,你闯下大祸了!家里的那些戒指和耳环我都放在袜子里,打了结,放在那件羽绒服的口袋里面呢!”

母亲一听,脸色霎时失去了血色,立刻瘫坐在地上。

“真的吗?这可怎么是好,这可怎么是好?”

“那你还能认出那个收废旧的老人吗?”

母亲摇摇头说:“我没仔细看,恐怕认不出来!”

知道了事情的经过,我也不好说什么,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如果是在小区里的话,还能到门卫处,调监控看看,可是,父母住在郊区,不说这条路上没有监控,就是有,公安系统的监控也不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说调就能调的。

但是,我还是安慰母亲说:“没事,没事,也许,下次那个老人还会来收废旧的呢,也许,路口会有监控,明天找人去公安局调监控看看,说不定能够找到那个收废旧的人呢,再说,不就是几个戒指吗?找得回来更好,找不回来,就算了。

财去人安乐,人没事,就行!你也不要后悔了!丢了就丢了吧!过年时,我们再给你买,不就行了!”

“就是找到那个人,人家一口咬定不承认,你也没办法。这年头,哪还有诚实的人啊。找不到就算了,过年也不要你们给我买,白花那个钱干什么!瞎浪费,反正我也不戴。”母亲一边说,一边抹着泪。

我知道母亲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哎,人心不古啊!

父母都有戒指,但母亲一直不肯戴。自从五年前她手上戴的那个戒指,在通往我家的拐弯处的那个巷子里,被两个青年人强行抹去以后,她的戒指和耳环等就一直放在家里,再也不敢戴了,有父亲保管着。

“你们晚饭吃了吗?没吃的话,我给你们做!”

“吃过了!”父亲说。

“那好,我回去了!”

“天太冷了,要不,你吃了饭再回去吧!我去把饭给你热一下。”母亲说着,站起身来。

“不用了,我回去吃!”

“那好吧!”母亲也没有像往常那样,执意要留我,以前,她是不会轻易让我不吃饭就走的。我知道,此刻,她的心情一定是糟透了。

临走时,我又悄悄叮嘱父亲让他不要责怪母亲。父亲说;“你放心吧,我不会责怪她的,天太冷,你快回去吧!”

母亲一连几天没有睡好觉,精神也不是很好,远在上海的妹妹知道以后,怕母亲后悔出毛病来,星期天的时候,回到家,打算接父母到上海去玩几天。母亲怎么也不肯答应。我们好说歹说,她才同意。

也许,出去玩几天,散散心,母亲的心情会变得好一些。

可是,美丽的上海外滩,繁华的南京路,并没有能够让母亲从丢失金子的不愉快阴影中走出来。

妹妹电话里告诉我,这几天,母亲仍然很不开心,尽管她努力表现出开心的样子,但,那笑容明显是装出来的。为了安慰母亲,妹妹在带她逛街的时候,还特地为她重新买了戒指和耳环。

又过了几天,母亲说什么也不肯再呆在妹妹家,要急着回来,说是生活不习惯。我只好把她和父亲接了回来。我知道,其实,她心中的那个结并未完全解开。

一路上,母亲都是闭着眼睛,假装休息。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心里焦虑不已。母亲一生辛苦,从来都是省吃俭用地过日子。手里也没有多余的钱。

丢了戒指,对她来说,原是一件不可原谅的错误,也难怪她如此地耿耿于怀。我真不知道,母亲会不会因此生出病来。

从路口转过弯,下了车,往家走,经过那条小巷,老远,便见到一个穿着黑色羽绒服的老人,在我家院子前面来来回回地走着,双手插在衣袋里,夕阳映红了他的身子。

“老人家,您好,总算等到你了!”那个老人看到走过来的母亲,径直迎面走过来,眼里露出欣喜的光芒,兴奋地对母亲说,由于长时间待在风中,满是皱纹的脸冻得有些发红,花白的头发被寒风吹得有些凌乱。

“您好,请问您是?”母亲不解地望着他问。

“您不记得了吗?十多天前,我在您家收过废旧,您还给了我很多衣服呢,您看,今天我身上穿的就是那天您给我的羽绒服呢!”

难怪那件羽绒服有些眼熟。

母亲听老人这样说,立刻凑过去,瞪大了眼睛,仔细盯着老人。

“对,对,我认出来了,就是他!”母亲急忙对我们大声说,声音中夹着一丝颤抖。随即,她又转过头,对着老人焦急地说:“那天,我、我给你的这件羽绒服口袋里,有一双灰色的袜子,您、您看到了吗?”

“是的,我看到了,是有一双灰色的袜子!”

“那、那你看到里面有什么东西了吗?”

“有东西吗?是什么?”老人不紧不慢地问。

“戒指和耳环,是老头子放在里面的,我不知道。请您把它们还给我,好吗?”

“有吗?我怎么没看到!”

“怎么可能,我记得清清楚楚,就是放在那双灰色袜子里的,还打了结的!”父亲非常肯定的说。

“求求您,求求您了,把它还给我,好吗”母亲无助地望着那个老人,用手拽着那个老人的衣服,生怕他跑了似的,哀求他说。

“哈哈,哈哈,老姐姐,我逗你的,您看,我不是给您带来了吗?您可千万不要说求我的话,这些东西本来就是您的,还给您,是应该的啊!对不起,老姐姐,没能及时还给您,让您担心了!”

老人说着,从衣袋里掏出一双灰色的袜子,恭恭敬敬地双手捧着,递给母亲,一脸的歉意。

“您看看,是不是这个?”

“吓死我了!”

母亲急急忙忙地接过来,双手颤抖着解开袜子上的疙瘩,看到戒指和耳环都在里面,她激动地说:“好人,好人啊,您真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人!谢谢您,谢谢您!这些天,可真是愁死我了!”

“对不起,我也是几天前,天气比较冷,拿出这件衣服穿的时候,才发现袜子里面的东西的,这几天,我都没出去收废旧,一直在您家院子前等您,可是您一直都不在家,现在好了,您终于回来了,总算是物归原主了,我的心事也了了!”

老人如释重负地说:“您仔细看看,里面的东西少不少,不少的话,我就回去了!”

母亲把里面的东西倒在手心里,数了数,又问父亲数量对不对,父亲说:“对,对的,一件不少!”

“那好,我回去了!”老人说着,转身就离开了。

“您等一下!”母亲叫住了老人。我们都望着母亲,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

老人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目光中流露出一丝不解,似乎还有一些恐惧。

“怎么啦?数字不对吗?我、我可是什么都没动,一发现就收藏好了,一直等到您回来,才给您的!”老人哆哆嗦嗦地说。

“不是,不是,老人家您误会了!我想请您在我家吃晚饭的,再给您一些钱,算是我对您的一点心意!”

老人听母亲这样说,轻松地叹了一口气说:“吓死我了,以为数量不对的呢!那样,我可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我来的时候,儿子就跟我说,如果人家说数量不对的话,你可就有嘴也说不清了!我一直为这事担心呢!”

“老人家,您想多了,我感谢您还来不及呢,怎么会那样做呢,人心都是肉长的,那样的话,我还是人吗?”母亲说。“走,走,快点到家里坐坐,外面太冷了!我们回家!”

父亲这才想起来院子门还没开呢,有些不好意思。“对不起,对不起,我忘记开门了,让您一直站在外面!”父亲急忙掏出钥匙,开了锁。

看得出来,父母一直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他们心里的那把锁也算是打开了。

“不了,老人家,我回去了!谢谢您!”

“那怎么行,说什么我们也得请你吃顿饭的!”

“您真太客气了,这些东西本来就是您的,您给了我那么多衣服,该说感谢的是我!天也不早了,我该回去了,不然,孩子们也不放心呢!”老人说什么也不肯进去。

“那好吧,老头子,把你口袋里钱包给我!”

父亲从衣服里面的衣袋中掏出钱包。

母亲一把拿过去,从里面拿出一叠钱。

“那好吧,既然您不肯进去,也不肯留下来吃饭,这点钱你拿着,算我们的一点心意。”

老人连忙推开母亲的手。母亲硬要塞进老人的衣袋里,老人急忙向后退去,躲开了。

“您赶快收起来,我绝不会拿您的钱的!东西本来就是您的,还给您,理所当然!”老人似乎有些生气。脸上露出一丝不快的表情。

老人执意拒绝,母亲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说:“那好,天也不早了,还是让我儿子送您回去吧!”

“不用,不用,真的不用,我家离这也不远,我能走回去的,您看,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好着呢!你们都回去吧!”老人说着,还真的举起膀臂,甩了甩,接着又伸伸腿。“还行吧,老姐姐!”

说完,爽朗地笑笑,一脸的灿烂,似乎充满了孩子气,有些调皮还有些狡黠。

笑声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黄昏,让人感到一阵温暖,看起来老人精神还真的很矍铄,多年艰辛的生活,似乎并未让他变得悲观和消沉,反而让他变得非常的开朗乐观随和了,他冲我们挥挥手,示意我们回家,就转身离开了。

一阵寒风吹过,老人似乎感到有些冷,把头往衣服里缩了缩,身体有些佝偻,但脚步看起来却很轻松,很实在。望着老人的背影渐渐消失在黄昏的夕阳中,转过小巷不见时,我们才转身进了院子。

“好人啊,好人啊……”母亲喃喃地说。

后来,母亲每次有废旧,都是等着那个老人来收,每次老人总是一分不少把钱给母亲,虽然母亲每次总是拒绝收钱,但老人从不肯沾一点便宜。

母亲也总会让老人到家里坐一会,给他一杯水。老人每次都会客气地道声:“谢谢您,老姐姐!”

每次过年过节,母亲也会叮嘱我准备一些礼品给老人送过去。开始的时候,老人总是客气地拒绝,我只得把东西放下来,立马就走。

后来,老人也就不再拒绝,每次,总是亲切地嘘寒问暖个不停。老人还不时地让他儿子送来一些自家长的时令蔬菜、新鲜大米和土特产给我父母。

 

 


 

栏目主编:陈艺璇

责任编辑:杨   越

文/裴庆飞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人,曾在《盐阜大众报》《阜宁报》《人民作家》《今日头条》等媒体发表散文多篇,现为江苏大明建设建造师。


每周一期      周六发布

(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


  本期目录  

封面文章

一遍遍翻弄的心事(诗组)(重庆|刘明 湖北|婉君 山东|马雪青 山东|姚海霞)

散文

你·儿时(北京|李燕巧)

柳蒿芽儿(黑龙江|谷春萍)

珍珠鸟之死(河北|张丽梅)

金子(江苏|裴庆飞)

我的婆婆我的妈(江苏|李霞)

小说

秋云的梦(河南|杨新玲)

  上期目录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封面文章

新春庙会记(江苏|沈伯素)

散文

长岭年味(河南|崔小玲)

不一样的十五(日本|洋美)

“闹”元宵(江苏|方挺)

故乡的元宵节(江苏|王晓迪)


投稿须知

投本平台的稿件谢绝在其他微信平台发表。两周之内没有接到拟采用通知的可他投;投稿前请加关注认真阅读本平台的投稿指南,按要求式样发稿;读者七天内打赏金的一半做作者稿费。文章发布后,十天内没有领到稿费的请主动与总编联系;点击量较高或留言评论较多的作者稿件优先采用。

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 

联系方式:18861952100(微信同号)

栏目编辑:18105113751(微信同号)

投稿信箱:renminzuojia@163.com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转发分享文章时给作者点赞和留言,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我就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