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沈建华:“大教授” 的 “小棉袄” ——女儿的礼物(下)

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1-05-10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人民作家

点击上方图片发现更多美文

沈 建 华 在 线



主编:李建丽

编辑:张亦怡



“大教授”的“小棉袄”

——女儿的礼物(下)

 

江苏|沈建华





(点击绿色图标收听精彩诵读) 

“大教授”是我们自家的叫法。因为沈艳出生早,在大家庭的同辈中最大,所以家中弟兄姐妹都叫她“大教授”;还因为她老爸被全国名牌大学聘为教授,在大家庭中,被称做 “老教授”。这样,以“大”与“老”相区别。

女儿也有贴身贴心的“小棉袄”—— 我们的外孙女嫙嫙(小名)。她可真是她妈妈送给我们家的一份可喜无比的厚礼,她的生活、学习、成长,她们母女俩,在如何教育与如何接受教育等方面,都给了我们很好的礼物和启示。


让外婆做诗歌记录员的三岁“博士后”


三岁 “博士后”,是我们大人对外孙女蔡欣翊同学(嫙嫙)的戏称,她也欣然接受。因为她妈妈是博士,大家便都叫她,她觉得也没啥错。不过,这位 “博士后”,也不只是随便叫叫的,人家三岁时,就张口来句,随口赋诗。

这时候,她还不会写,能写几个字,也赶不上活跃的思维和诗作灵感火花的瞬现与即逝,便常常是妈妈给即时记下。三岁半的这一年,妈妈去美国讲学半年,她来南京上幼儿园。外婆接送她上学,出门时,兜里得多揣个本儿带支笔。

她的诗作灵感,说不准何时何地突然迸发。

有次,外婆送她上学,电动车刚刚到小区门口要拐弯,她突然在后座猛拍外婆,叫赶快停车——她诗兴大作,下得车来,脱口吟诗一首,外婆未及下车,脚撑地,手记录,复读一遍给她听,无错,才继续上车。

嫙嫙依偎在北大燕园的古树下自由快乐的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思念妈妈,嫙嫙诗作更多了。为了免得自己忘记词儿又要解决自己还不太会写字的问题,嫙嫙常让大人逐字逐句记录,之后她都要郑重其事地过目,通过寻找自己认识的字的模样,好知道记录人有没有忠实地记录她的话。

主要记录人自然有两位。外公的普通话总是带着老家口音,并且常常在家讲嫙嫙听不太懂的老家话;外公写起字来,亦是龙飞凤舞,而外婆写字呢,却是一笔一划规规矩矩的。

一日,嫙嫙诗兴大发,命外公快记录。记录完了,嫙嫙走过去,拿着纸看了看,说:“外公,你写的老家字我看不懂,还是让外婆重写一遍吧。”

她出生以来,从未离开妈妈这么长时间。

妈妈离家的这一天,她数了170余根牙签,放在她小书桌上,每过去一天,她就拿掉一根牙签放旁边;另外还有一把,则纪录着她吟出的多少首诗歌。妈妈回国,一见日思夜想的妈妈,她紧紧抱住妈妈不放,两只小手成拳,紧握着两把牙签……

都说她遗传了外公的文学基因,其实,她妈妈文学萌芽比外公早多了。她妈妈三四岁时,家中经济困难;还没恢复高考,她叔叔姑姑在家给砖瓦厂编织草帘子挣钱。

她稚嫩的小手,帮着一把一把地拿茅草。一边拿,一边作诗:“我帮姑姑拿茅子,拿了一把有一把;叔叔夸我爱劳动,奶奶说我像妈妈……”

叔叔和姑姑也是边劳动边学习,背诵文学作品,竞算数学题,抢答知识题,也为沈艳创造了爱劳动、爱动脑、爱学习的良好家风和环境氛围。

这种家风家教的传承,在嫙嫙身上,更有了比外公和妈妈突出的展现。从3岁开始用童言稚语纪录她关于家和家庭,妈妈和亲人的感受,到少年时代对内心与外物的观照、质疑、幻想与追求,往往超出了她这个年龄的心观视界与思考深度。 

她9岁开始写小说,到12岁时,已经是中篇、短篇小说写得较为娴熟和有名了。她喜欢又擅长绘画,北大附小的宣传墙上,时有她的画作展示;她爱好音乐,北大附中学生乐团赴欧美演奏,她是唯一的女小号手……

北大附中学生乐团赴欧美演奏,嫙嫙是唯一的女小号手

嫙嫙的中学就读于北大附中以蔡元培名字命名的“元培班”。她依旧对写作保持着浓厚的兴趣,长大些,她的诗、文中,更凸显出个性风格与创新创意。

给她上《创意写作》课的任课老师,在课程结束时,恋恋不舍地给她的导师这样发信介绍她:“某某老师,想跟你赞美一下你导生蔡欣翊,她写作太厉害了。有思想、文笔非常好。

“她不是那种普通的写得成熟(像成年人),她的作品总有一种璀璨生辉的气质,而且不流俗、不套路。既识别度很高,又让人猜不透下一篇会给予读者怎样新的体验。后生可畏。

“有独特的文风,而且肯下功夫努力。在高一的学生里很稀罕。是块宝。如果你能联系她爸爸妈妈,也请代转我的赞美……”

这也许有学习条件和环境优越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她妈妈从自己被教育成长和教育人成长的体会中,深深地感受到,对孩子要营造最适合“这一个”孩子的学习、生活的方式方法和氛围的重要。

沈艳认为,在少年时代,尤其不要压抑孩子的天性成长,要给以足够的自由选择和发挥,更不能拔苗助长。这是女儿送给我们的有关隔代教育的礼物和启示。


敢向散文大家说“不”的初中“小作家”


2017年10月15日,全国知名新媒体文学平台《人民作家》,以《北大附中一个“蛋蛋后”“叫板”国学大师季羡林,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为题,刊发了蔡欣翊同学与季老先生文章观点相悖的评论文章《这不是藤萝的悲剧——<读幽径悲剧>》。

学方初一,斗胆如斯,读听者众,热议一时。尤其文中直陈“读了语文课中季羡林老先生的《幽径悲剧》后,我很敬佩季羡林老先生的文采以及他的思考,但我为那棵紫藤萝感到不公。”“我认为作者将被砍的紫藤萝比作吊死鬼是不好的。”

她主要针对季老先生原文中这么几句:“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

嫙嫙却认为,大自然的创造,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美好:“小植物和紫藤萝都是为了让世界更美好而创造出的东西。它们默默地长大、开花,不就是为了给生活增添色彩,安慰那些失意的人们吗?”

她思忖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它们安静地过活,能开出这样美丽的花,长出漂亮的枝子,不正是因为它们内心纯净而没有怨恨吗?”

“这样的紫藤萝在该开花时开花,该被砍去时由人们砍了。正因此,它才随性。正因此,它才能保持它的美。”  

因为,只有正确看待事物的生生灭灭,和合地面对失去的缺憾,得到的不幸,才能正确、完整、公平地面对人生,看待人世。

“因此,我认为作者将被砍的紫藤萝比作吊死鬼是不好的。”“作者貌似是把自己那些各样的悲伤借它宣泄出来、以为自己能离开‘愚氓’而归到它们这类。这不是藤萝的悲剧,而是人的!”

为什么“不是藤萝的悲剧,而是人的”?这已经需要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哲学观来看问题了。小孩与老人处于两个不同时代,那种总是“把自己那些各样的悲伤借它宣泄出来”的时代情绪,应该留痕,甚至立碑,但不应延续;延续和羁绊于这种时代情绪,则是这个时代人的悲剧。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肖洛霍夫有句名言:“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嫙嫙她们心目中的时代和世界,应该是美好的,至少说应该看成和形成美好的,那样,人类才有活着活下去的希望与意义。

我赞成我的一位朋友的阅后感:作为00后的新生代,一朵刚开的鲜花,他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一切都是美好的,投射到孩子心里也是阳光的,向上的,积极乐观的。保持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不仅是孩子,我们成人也更加需要。

我们需要真善美回归的阳光观照与普照,去廓清更多已经够沉重的思想承负的阴霾!

嫙嫙在北大燕园的童年快乐生活与诗创环境

尽管她著文一年后才让发表于《人民作家》,但引发的震撼与热议,让妈妈和外公也不能熟视无睹,不予关注和反应了——

《人民作家》编辑部“编后语”云:“编完这位‘蛋蛋后’的文章,我们除了震憾还是震憾!文笔老道且不说,崇敬大师而不迷信大师,精神更可嘉!敢于批判,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拥有批判精神,我们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想必季大师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大师与孩子的两篇文章对照看,我们还会感受到,新生代对生命、对美的不同感悟和阳光向上的乐观主义情怀,这不仅是一个个体生命豁达自信的表达,也是时代某种精神元素在一个具体生命上的折射……”

外公不得不作出回应和反应的是,读者中,有不少外公的好朋友、知名人士,在文后留言,在朋友圈点评与褒赞——

外公好友、著名作家刘震云来讯说:“小作家,小精灵,有个性,有独见,笔力老扎,前途可期!”

外公忘年交、江苏省原常务副省长俞兴德,一次友聚餐叙时说:“给你家一字概括‘早’——生娃早,成熟早,成才早!”

“网名”高天涯的网友留言说:“截然不同的感受,与大师不一样的视角,厉害!”

外公恩师、南京中山中学原校长唐家恒老师评价说:“就读的语文课中挑大师毛病,有理有据,让人服气,少见!”

外公恩师、人大新闻系刘明华教授则点评说:“小孩能有这样的独立思考,敢于挑战权威,又是一棵好苗子,值得鼓励!”

两位恩师一直关注、关心和关爱我们一家三代人,也很了解我们三代人。他们恰恰说出了小孩妈妈,一直坚持和践行的教育观:

要给孩子自由思考和发挥的机会与空间,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观点,要鼓励孩子敢于挑战权威,包括向爸妈说“不”!这也是女儿沈艳送给爸妈的又一礼物和启示。


让妈妈写出网红教育论文的家庭“小镜子”


因为这位“蛋蛋后”,小脑袋瓜儿装的思考和问题多,有学习的有生活的,有学校的有社会的,有现实的有未来的,甚至还有关于人类发展等问题的思考与疑问。她妈妈不得不尽可能地作出深入的思考与正确、准确的解答释疑。

也因为身边有自己女儿这面家庭“小镜子”,沈艳对家庭教育与影响,学校教学与社会环境的方式与关联,自身教学与大学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也有了自己更加深入而深刻地思考、研究、评判和阐发。

2017年10月,北京某知名小学推送的以苏轼为主题的研究报告刷了朋友圈,还被不少媒体公众号转载热捧。这些小学生所在的班级有一个口号:“人人有课题,个个会研究”。嫙嫙不以为然地问妈妈这样做对不对?

妈妈看完有关文章和公众号列出的学生的“小课题”后,忧虑超过了欣喜。她越想越觉着不对劲,这种追求和趋势发展下去,可能贻害匪浅误人子弟。于是发文《沈艳:静待花开,谨防研究大跃进——有感于某小学研究报告》。

嫙嫙在加州圣何塞美国夏令营与外籍老师在一起

她了解得知,这是六年级孩子的推送。这个班级的家长不少毕业于国内一所知名大学;而这些研究报告是国庆假期作业的一部分。孩子的年龄,大抵在11-12岁之间。这八天假期,40多个孩子一共完成了23份研究报告。

她质疑:“这是花骨朵的年纪。在这些研究中孩子们确实付出了很多努力,他们的热情应当得到保护和认可。可是,谁来保护他们的童真、他们的创造力?忽视教育规律,小学阶段就大范围推进课题研究,会有什么后果?”

她逐一论证:首先要关注的是孩子的健康,23份数字化研究报告的“研究”,将使孩子们假期中频繁使用电脑和手机,加速近视低龄化、颈椎病腰椎病低龄化趋势;其次,用科研能力评估小学阶段的孩子,只怕对不少孩子的心灵健康也是弊远大于利;第三,产生新的让家长疲于奔命、也残害孩子的扭曲……

嫙嫙【右一】与小朋友在北大一起跳《蜗牛与黄鹂鸟》

她认为,小学阶段并非不可以对孩子的研究能力进行培养,但可能更多要从基础的、在孩子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的才能做起……老师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究竟何为批判性思维,从而学会不是非此即彼、而是能多角度看同一个问题……对于确实学有余力、家里父母又可以提供良好条件的孩子,他们可以参与力所能及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必须是自愿的……小学阶段不应将孩子研究报告的质量以任何形式计入对学生成绩的总体评估中……

而她的这些切实而深刻的认识与辨析,不少感受和体会,就来自于嫙嫙她们学校恰如其分的做法,以及嫙嫙自己的愿望、实践、体会和收获。

顺应孩子天性,不要拔苗助长。沈艳在文中希冀“但愿我们没有用课题上的大跃进,让孩子们从小对研究产生错误的看法。但愿家长老师们,可以静静观察、等待,让这些种花家的花朵儿,静静地、慢慢地绽放。”

一文激起千层浪。频频被转载转发,被热议褒贬,一时间,北大“沈艳教授”成了“盛言教授”的网红。在妈妈遇到不同意见和压力时,嫙嫙做了妈妈坚定的支持者和诠释者。因为,她有极有说服力的实践佐证和理论依据。

妈妈让她顺应自由天性和教育规律,自主抉择,自由发展,凭借自己的实力,小升初,初升高,都考上名校名班的努力与实践,乃至于她妈妈自身当年靠自己勤奋努力与自主抉择的体会,使得她妈妈对教育自主、平等的问题,尤为关注与重视。

2020年6月,网上热传一则新闻:14年前,山东一个节衣缩食,含辛茹苦,将全家的需要压到最低来供应两个孩子中的一个考大学,没被录取。16年后,才被发现,早就录取,但被冒名顶替了。有关部门回应轻描淡写,沈艳愤怒了!


高考被人顶替的陈春秀父亲的面容

《高等教育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写在父亲节》,广被转载转发与热议的这篇文章,是女儿父亲节送给我的最好的礼物。因为,她为千万农村父亲们,写出了自己想说又说不了的话,也为千万个争取着教育公平的乡村孩子们作出有力的呼吁——

她在文中说:“在我和雷晓燕教授主持教育部关于高等教育状况的研究中,我们有如下主要发现:高中教育入学率和完成率低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我们呼吁,应充分重视农村青年得不到充分恰当高等教育这一重大问题。”

她为此连发几问——

“上面这张图,是高考被人顶替人陈春秀父亲的面容。据说山东省已知被顶替的已经有200多名。不知道这背后,又有多少位这样的父亲,他们节衣缩食,为的就是能给孩子提供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欠这些父亲,多少开怀的笑容?”

“那些玩弄高考录取公平、褫夺他人劳动成果的年轻人,从父辈那里娴熟学会了说谎、视规则为无物,他们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走上重要的工作岗位,难道还能指望他们有操守、凡事公正透明吗?”

“高考录取公平,真的是高等教育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了。如果在这道防线上节节败退,农村那些朴素的父亲们,怎么教导自己的孩子‘人穷志不短’?如何让孩子相信,哪怕自己的教育期望不得满足、哪怕被不公正对待,还是要用公正平和的态度对待他人、对待社会?”

“如果城乡青年在接受的家庭可以提供的教育资源、高中教育质量、教育期望等已经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农村青年仅有的那些高等教育机会,还要被一些贪腐侵蚀,我们不禁要问,未来会怎样?”

沈艳说,她一般写文章还是比较冷静的。但是,写这篇文章她冷静不了。她想到当年她爸爸在农村考县委党校,三次考分第一,三次被顶替或无故划掉,想到自己和嫙嫙假如遇到高等教育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破溃,又将会是怎样的人生?

嫙嫙从外面回来一开门,便看到小黑猫坐在桌子旁做作业呢 !外婆说,不错,物象主人形。

嫙嫙和外公还不知道,她妈妈心中还有一个始终在憧憬和追求的教育公平世界,那份光亮每个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田的美好璀璨的观照……

这,更是女儿送给父亲的一份大礼、厚礼、重礼!

作为父亲的我,深深地道一声:“谢谢女儿!”

(题头照为作者女儿沈艳、外孙女蔡欣翊。所有照片为作者提供)


附:相关文章(点击标题查看)

《北大附中一个“蛋蛋后”“叫板”国学大师季羡林,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



特别推荐

(点击标题阅读)


1、为什么说“从小一观,到老一半”?教育专家给你科学解答

2、

3、

4、

5、

6、



作者简介

文/沈建华

沈建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专业毕业,高级记者。先后担任《盐城晚报》常务副总编、农民日报社首席记者、江苏记者站站长、农民日报社编委、江苏省农业品牌协会会长;先后受聘为南京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等院校兼职教授、特约研究员。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来,先后采发万余篇新闻报道,其中万字以上深度报道60多篇,获得中央和省、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批示。2007年在中央媒体中,首倡设立“中国农民节”,策划、采写和组织30多篇报道及多项活动,先后获得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批示;2009年,在全球首提“设计农业”新理念,2010年《农民日报》一版头条以《走进设计农业新时代为题,发表长篇通讯向全国推介,《人民日报》等十多家央媒跟进报道,全国多省市推广。出版和即将出版《中国三农“陀螺论”》《中国设计农业论》和《中国新闻象限论》。2009年,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等国家五部委授予“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诵/张建国

江苏大丰人,民进会员,曾播过30年的《对农村广播》节目。数年参与会议宣读、移动直播,涉猎电视专题片配音解说工作,有不少专题片在省台播出,曾为中央电视台《让世界了解你》(大丰版)短片配音。《人民作家》平台特约主播。




每周一期   周二发布


本期目录



李元程在线

生命之花从大地之下绽放(北京/李元程)

沈建华在线

“小棉袄”的“大学梦”——女儿的礼物(上)(江苏/沈建华)

“大教授”的“小棉袄”——女儿的礼物(下)(江苏/沈建华)

刘炜在线

今夜的雨声(江苏/刘炜)

王喜根在线

江南老行当之:车匠(江苏/王喜根)

孙宇光在线

鬼公子(江苏/孙宇光)

陈慧谷在线

盐民领袖张士诚(上海/陈慧谷)

往期目录



陈慧谷在线

范公堤与“三贤祠”(上海/陈慧谷)

李元程在线

世界上最美好的奇迹(北京/李元程)

刘炜在线

人间的春天(江苏/刘炜)

王喜根在线

江南老行当之:银匠(江苏/王喜根)

邹秉南在线

泰山岱庙(江苏/邹秉南)

孙宇光在线

七夕劫(江苏/孙宇光)

名家在线稿约

不管您是不是文坛名家,只要您有一定数量、质量的文学作品可供每周一篇发表,您在这里就是名家!一般文学作品也可,尤其欢迎中篇、长篇小说。好作品有人读才有价值,点击量低于200或连续3篇点击量低于500的将停止刊发;读者反响较好、留言评论较多的可以参加“《人民作家》文学奖”的角逐。

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 联系方式:18861952100(微信)文稿统筹:18105113751(微信)

投稿信箱:renminzuojia@163.com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在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