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琳 | 美国非裔文学研究的政治在线与审美困境
【作者简介】
朱小琳,博士,教授,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兼任全国美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外传记文学会秘书长,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女性文学、美国少数族裔文学及文学理论,莎士比亚戏剧中译研究,多次前往英美访学,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托妮·莫里森小说的喻指性研究》、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项目《跨文化视野下的非裔美国文学》、北京市高校电子资源库项目“现代美国文学”资源包建设以及《非裔美国文明研究》、《非裔美国女性小说研究》、《程式理论下的非裔美国民俗文学研究》等多项校内重点科研项目。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非裔美国文学史:翻译与研究”的子项目“非裔美国小说史的翻译与研究”。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等权威核心期刊及《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及随笔散文多篇,多次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全文转载,代表性专著《回归与超越:托妮·莫里森小说的喻指性研究》。曾获“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区级“十佳青年科技工作者”及国家民委系统先进文明个人表彰。
朱小琳 教授
美国非裔文学研究的政治在线与审美困境
(本文发表在《山东外语教学》,2013年第2期,第14-17页。经作者授权由“外国文学文艺研究”微信公众号推出。)
摘要:本文针对当下的美国非裔文学研究在国内呈现出政治话语裹挟审美价值的倾向,指出政治话语批评的主导使非裔文学研究出现单一化的浅表研究模式,文学文本的美学特质遭到掩蔽。中国的美国非裔文学研究应立足于本土文化立场,研讨非裔文学的美学表征,从而推动美国非裔文学研究的深化发展。
关键词: 美国非裔文学;审美;政治话语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Studies in China:
The Presence of Political Discourse and the Aesthetic Plight
Abstract: Aiming at the overwhelming of political discourse to aesthetic evaluation in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studie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politically emphasized reviews simplify the literary significance and shadow the aesthetic qualities of literary text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studies in China will be achieved by giving enough space to the researches in textual aesthetic tokens in the position of Chinese scholar.
Key words: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aesthetics; political discourse
在美国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下,当下的美国非裔文学已经成为影响力最大的族裔文学之一。非裔美国作家在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文学奖及诺贝尔文学奖等重要奖项上连连获奖,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美国非裔文学的实力及其日益被主流文学界所接受的现状。在2012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发布的88本塑造美国的书籍中,所选书籍跨越了从 18 世纪中叶到当代的四百余年时间。其中有10本著作属于美国非裔文学范畴,从奴隶叙事到当代儿童生活,从小说到非虚构文学,这 10 本著作公认对美国文明的建构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国学术界自从1978年发表了第一篇有关美国非裔文学研究的学术论文以来,从研究范围到理论探讨经历了逐步深入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美国非裔文学专著也体现了研究的逐渐细化。专著的研究既包含文学史与理论的梳理,如《二十世纪美国黑人小说史》(王家湘,2006) 、《走向人类学诗学——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非裔文学批评转型研究》(习传进,2007) 、《哈莱姆文艺复兴研究》(黄卫峰,2007) 等理论研究和族裔文学史及思潮的研究;重要非裔作家也有专题研究出版,如《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与美国二十世纪黑人文学》(王守仁、吴新云,1999) 、《赫斯顿研究》( 程锡麟,2005) 、《革命的牵牛花——艾丽丝·沃克研究》(刘戈,2007) ,《艺术与政治的互动:论兰斯顿·休斯的诗歌》(罗良功,2010) 。同时,国外重要非裔文学研究专著的中译本也得以出版,如伯纳德·贝尔 (Bernard Bell) 的《非洲裔美国黑人小说及其传统》(刘捷等译,2000)、小亨利·路易·盖茨 (Henry Louis Gates, Jr. ) 的美国非裔文学批评力作《意指的猴子:一个非裔美国文学批评理论》(王元陆译,2011) 。
学术论文发表往往反映学术界的最新动态。以2000年以来的近12年为例 (由于资料掌握的局限性,该数据仅通过CNKI资源库获得) 在 “美国非裔文学”、“黑人文学” 及兰斯顿·休斯 (Langston Hughes) 、金·图默 (Jean Toomer) 、理查德·赖 特 (Richard Wright) 、拉尔夫·艾里森 (Ralph Ellison) 、爱丽丝·沃克 (Alice Walker) 、詹姆斯·鲍德温 (James Baldwin)、杜波依斯 (Du Bois) 、托妮·莫里森 (Toni Morrison) 和阿米利·巴拉卡 (Amiri Baraka) 等重要非裔作家及其作品为关键词的检索表明,美国非裔文学研究主流可以大致呈现出两个阶段:从2000年到2007年,美国非裔文学研究年均论文量总量逐渐上升、研究视野不断拓展的阶段,论文的关注对象主要集中在非裔小说领域以及少量诗歌、戏剧作品。2008年以来,每年公开正式发表的论文数量均突破100篇,2011年的不完全统计更是达到近300篇,比2010年总量的一倍还多,美国非裔文学研究出现了迅猛发展的趋势。这不仅表现在论文数量的增加,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文本也更为丰富;各种域外文学理论视角的介入使美国非裔文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质的飞跃。
然而在非裔文学研究总量激增的形势下,针对研究成果的进一步分析却有如下的现象值得思考:首先是研究的分布不均衡,研究对象过度集中:2000年以来的数据表明,90%以上的研究论文的研究对象非常集中,某些作家的研究率居高不下,而尚有一些在艺术性和思想性都很有研究价值的非裔美国作家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如有关哈莱姆时期的重要作家金·图默的研究在中文期刊检索中鲜有所见。非裔研究主要关注了 20 世纪的现代作家,对于 19世纪及以前的美国非裔文学和当代美国非裔文学动态则相对而言涉及很少。而且尽管某些作家研究关注度非常高,但对其展开的研究也并非全面而系统、深度与广度并重。相反,国内研究往往聚焦于这些作家的一部或少数几部作品,研究成果因而呈现出较高的重复率。诚然,在如此大的研究基数上的创新几乎难以为继。在个别的论文中甚至存在由于研究主题趋同,资料的来源类似,甚至一些硬伤错误都沿袭不已。
例如,在关于现当代非裔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的研究上述问题就非常具有典型性。莫里森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文学创作,1993年成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美国作家,共出版有10部小说 (2012年出版了第10部小说《家园》<Home> ) ,并有多篇短篇小说及散文作品。CNKI 收录的国内近12年间有关莫里森的研究论文达到了351篇, 约占此期间非裔研究总论文量900余篇的近四成 (38.6%) 。根据论文数量显示我国研究界对莫里森作品研究的热度于2003年后逐年迅速增长,到了2011年年总计达到173篇,这个数量几乎接近 2000年至 2010 年有关莫里森的论文总量 (178 篇) ,显示了令人瞩目的增长。但在关于莫里森的研究论文中,对其文学作品的关注程度也高低不平: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前一年发表的小说《宠儿》(Beloved) 引起了高度关注, 研究态势一枝独秀,仅此一部小说研究的论文量达到105篇,占莫里森研究论文总量的近30% 。其他两部研究率次高的作品分别为其早期小说《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 1969) 36 篇和《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 1979) 26篇,都分别在莫里森研究论文总量的10%以下,相形之下研究的热门和冷落一目了然。
其次,在过去的 12 年间美国非裔文学作品研究也呈现出研究主题的倾向性:在以艾里森、赖特、莫里森、沃克、鲍德温等重要作家作品研究的分析中呈现出高度的政治话语性,以非裔身份抗争种族压迫和非裔女性在性别压迫、种族压迫的双重困境中觉醒为主题的论文在总体900余篇论文中达到了424篇,接近论文总量的50%。
究其根源,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政治具有密切的镜像联系,而文学中的政治话语归根结底是权力话语的体现。文学的政治话语诉求在美国非裔文学有其历史和现实因素。美国的奴隶制使非裔美国人在历史上遭受了政治性、制度性压迫,基于经济利益的种族歧视导致的社会制度是美国文明史上洗刷不净的污点,对黑白种族关系产生了长远的影响。直到废除奴隶制已过去二百年,其后续影响仍然清晰可见。非裔美国人从被剥夺了公民权和人身自由的奴隶到人身解放、恢复享有民主权和社会政治权利的族群,不懈推进种族平等、促进种族关系协调发展也成为其身处现代美国社会的要务之一。这种身份诉求出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文学领域。社会意识形态上的白色种族优势、文学经典的话语优势,使得在文学界内争取少数族裔话语权具有重要的意义,表现黑人与白人的种族冲突的文学作品往往获得远大于普通文学意义上的政治影响。19世纪中叶英格兰地区小说家斯托夫人因《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 关注汤姆叔叔为代表的南方黑奴的悲惨命运而成为南北战争前的舆情号角,该书正是文学与政治紧密呼应的绝好范例,被林肯总统誉为“引发了一场战争的小书”。由非裔美国人视角关照下的种族形象相比则更具有敏感性。40年代非裔作家理查德· 赖特的小说《土生子》(Native Son) 警告种族歧视作为双刃剑对黑白双方同时具有伤害性,引发了美国国内对如何消除种族歧视、在实质上推进民主平等制度的再度思考。美国黑人从接受英语教育的启蒙开始,从对英语经典文学的模仿、戏仿中表达族裔伤痛、呼吁合法文化身份往往成为故事背后的政治诉求。对于兴盛于 20世纪中叶文学的文化转向和语言学转向思潮后的黑人文艺理论家而言, 美国非裔文学批评的黑人性也一直是理论家试图建立的话语框架。文学的政治性功能因而在黑人文学领域成为令人瞩目的因素。20世纪 60年代随着民权主义的高涨,非裔的族裔苦难历史作为叙事与文学批评的政治化并行。而一些美国非裔文学批评家对话语的追求也影响了文学批评者的视线,过多地投向非裔文学的意识形态表现。
文学作为艺术形式的一个门类,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产物,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文学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反映了人类对世界认知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审美意识的非常具体的表现形态。文学来源于生活,而通过作家的凝练和提炼,文学呈现的是高度浓缩和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反映,远高于现实生活。文学的这种特殊性, 就是文学的本质特征在鉴赏过程中所产生的效应。因此,审评文学作品的价值则需从文学的本质和特征出发,理解文学的审美本质所涵盖的作用、能力和功效。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意识形式,文学是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因此,文学的基本价值与审美,及读者美感的获取紧密相连。虽然文学和政治联系密切,作为对人类社会的艺术性再创造的成果,文学总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和价值观。然而审美性是文学最基本的特征,失去艺术修饰和形式、内容美感的作品丧失的是作为文学的属性。不以审美为基础,越过审美环节,读者并非不能从文学作品中得到认识、教育、娱乐和情感上的满足,但是这种认识往往是肤浅的,它可能使人们只注意到文学作品的表层现象,无视它的丰富内涵和审美意蕴,有时甚至会产生某种误解和歪曲。如果进而在这个基础上去理解文学,规范创作,则势必会把文学混合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最终导致文学本性的丧失。
在多元化的现当代美国文学中,美国非裔文学所呈现的种族冲突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因素。非裔美国人经历了种族苦难、性别压迫和社会不公,从奴隶基本人权的褫夺,到公民权利的空缺,到制度化的民主平等诉求与美国主流社会意识的冲突,这些都为美国非裔文学带来了戏剧化的张力和深刻的震撼效果,但是作为具有强大情感诉求的文学艺术,历史和现实往往通过族裔美学表现形式而求得读者的理解和认同。文学传递信息方式的特殊性——修辞性与高度浓缩性的艺术塑造决定了文学与历史及新闻写作的内在区别。如果仅限于政治话语的伸张和介入,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必然流于空壳化,而无法企及对人性和世界认识的多维度和纵向深入。
20世纪60年代,美国非裔文学家巴拉卡提出:“黑即是美”,伸张了对自我的肯定, 而这种自我价值的承认与自我审美的关系是黑人美学的基础,也是非裔美国人建构自身形象的基础。黑人文论在20世纪中叶的兴起以及非裔文艺批评家盖茨、贝克等人对黑人文学艺术性特征的论断引发评论界重新思考美国非裔文学的文化根源与艺术学内涵, 使美国非裔文学的审美被纳入研究的主流视野,美国非裔文学研究也需要重新回到本位,思考文学的艺术审美价值在文学发展中的意义。
美国非裔文学的审美构成既是非裔美国话语得以建构的艺术性载体,同时也是多元文化下族裔特性最充分的表现。盖茨在《意指的猴子:一个非裔美国文学批评理论》深入挖掘了美国非裔文学的非洲文化渊源,并以转义为基础阐释了处于社会弱势的非裔美国人以言此喻彼的方式将种族神话与现实逆境互为印证,美国非裔文学传统又如何以文本间的互文呼应传承了族裔文化精神,呼吁“黑人批评家急需把注意力指向黑人比喻性语言和叙述形式的本质,指向符号及其所指之间的关系”。(转引自Wilson, 2010: 15) 休斯顿·贝克则以美国非裔文学的布鲁斯音乐特征为核心, 更系统化地提出社会文化风俗语境下的美国非裔文学文本的表意、修辞与叙事之间的联系。
事实上,已有学者注意到族裔文学研究的政治性倾向及基于话语诉求的浅表研究的可拓展性 (王玉括,2011: 110) ,甚至这一倾向不仅存在于美国非裔文学研究中,在美国族裔文学研究中也普遍存在同样关注倾向和研究同质化,如近年来的华裔美国文学研究。(赵莉华,2006: 84) 盛宁在第十六届美国文学年会中提出 “多元文学研究的审美回归”,认为文学研究要不满足于意识形态从内容上提供的新认识,应跨越意识形态性进入审美,在历史的横向比较中体现文学的本真价值。开拓审美性的研究在当下的美国非裔文学研究中极具实践性和现实意义。程锡麟 (2010) 在针对美国非裔文学的讲座 “对我国美国非裔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中也提出研究选题过度集中带来的重复性问题,并提出扩大研究面、加强族裔批评理论指导下的文本研究等等建议。
摆脱非裔美国研究的不均衡状态,进一步深入拓展美国非裔文学研究,从审美的角度进行突破还是大有文章可做的。美国非裔文学自从诞生之日就伴随着双重文化的影响,在主流英语文学和非裔族裔的继承中延续着自身传统。语言、修辞与意象作为文本的基本元素在文学研究中始终是最贴近文学的艺术性的形成的根本。如何运用非裔民俗传统的语言、意象及修辞方式来获得美的建构以及读者的认同,从而构建了与主流经典并行的他者形象,是非裔文学传统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内容。而非裔文化传统中的民间艺术,包括音乐、宗教、舞蹈与街头文化都应当还原到艺术的本初形态研究其在非裔文学中的移植所产生的艺术创新。正如兰斯顿·休斯 (Langston Hughes) 在 “黑人艺术家和种族主义的大山” (The Negro Artists and the Racial Mountain) 一文中所提及的,黑人艺术家要切实体现黑人艺术,必须回归黑人民俗民间文化 (如黑人音乐,尤其是爵士乐) 之中去寻求滋养,以更加真实地再现人民的艺术形式,实现黑人的自我价值。(Hughes, 1926: 693) 作为非裔文学艺术的研究者则理当把握黑人民俗文化在非裔文学传承中的表现和价值。美国非裔文学不应被宏观的族裔身份归属和性别话语的政治诉求所掩蔽,而是应在美的形式研究上深化对非裔文学的特殊性理解,从而更好地阐释族裔文学对人文精神的体现和发扬,而这也才正是文学的终极价值。此外,任何文学研究都无法脱离文化身份和立场。作为中国学者所做的美国非裔文学研究,应与美国学者的美国非裔文学研究在视角上与内容上都有所不同,而非对西方学术视野的全盘移入。如何提供中国文化视野下的美国非裔文学评价,如何凸显研究的特色将是中国学者下一步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Hughes, L. The Negro Artist and the Racial Mountain [J]. The Nation, 1926, 122: 692-694.
[2] Wilson, N. African American Literary Theory [M].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10.
[3] 伯纳德·贝尔. 非洲裔美国黑人小说及其传统 [M]. 刘捷等译. 成都: 四川人民出 版 社,2000.
[4] 程锡麟. 赫斯顿研究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5] 黄卫峰. 哈莱姆文艺复兴研究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6] 刘戈. 革命的牵牛花——艾丽丝·沃克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 罗良功. 艺术与政治的互动: 论兰斯顿·休斯的诗歌 [M]. 上海: 上 海 外 语 教 育 出版社,2010.
[8] 王家湘. 二十世纪美国黑人小说史 [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9] 王守仁,吴新云. 性别·种族·文化: 托妮·莫里森与美国二十世纪黑人文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0] 王玉括. 非裔美国文学研究在中国: 1994-011 [J]. 外语研究,2011,(5) : 108- 111.
[11] 习传进. 走向人类学诗学——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非裔美国文学批评转型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2] 小亨利·路易·盖茨. 意指的猴子: 一个非裔美国文学批评理论 [M]. 王元陆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3] 赵莉华. 华裔文学创作与研究的误区 [J]. 华文文学,2006,( 2) : 82-85.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潘志明 | 从《牡丹亭》到《牡丹之恋》 ——兼论邝丽莎的呈现式中国文化书写模式
郭英剑 | 语言的背叛:移民作家的位置在哪里 ?——评哈·金的《移民作家》
曹顺庆 | 东西方不同文明文学比较的合法性与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
蒋承勇 | 酒神与日神: 西方文学的双重文化内质—— 兼谈文学的人性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