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学旅行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师生“双赢”

梁佳斌、李海燕 研学头条 2022-10-09

 / 梁佳斌、李海燕  图片 / 网络

来源:教育科学论坛

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兼具知识增质、学法多样、评价多元等特点,改变了以往的学习空间,用体验强化认知,以实践深化理解,增强了课程实践的效能。这样的课程理念与实践要求,使得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定位不断丰富与转变,学生在课程实践中不断实现知识的增质、学法的转变以及精神的提升,教师也在课程资源的不断丰富中促进知识的拓展、教法的丰富以及理念的深化。

因此,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不仅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平台,也是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成都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在 2018 年 5 月初实施了“红色路•三农情•中国梦”为主题的研学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从知识拓展、方法提升、精神升华三个方面促进了师生“双赢”。


1

师生“双赢”中的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包含两个维度:一是知识的增量,二是知识的增质。

增量注重知识从无到有,增质注重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两者存在逻辑递进的关系,增量是增质的基础,增质是增量的升华。从实现方式看,知识增量随着社会发展呈现出碎片化与便捷性的特点,增量的方式更趋于多元、便利。知识增质的表征是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这就需要用实实在在的社会实习与生活实践来实现,故而呈现出单一化与效能性的特点。

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在知识拓展方面兼具增量与增质的功能。因为研学并不是坐而论道,而是在更开阔的空间中实践学习,它弱化了教室意识与制度的束缚,出现了更多影响学习的因素和环境。这就使得研学活动课程中的知识呈现出了多层次、多领域的特点,而不像教室学习那样集中与单一。

如出行中遇到的生活问题,由于交通因素造成的学习资源的不均衡问题等,对教师与学生都提出了挑战。

所以,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知识拓展,不能仅局限于课程主题知识,还包括生活知识、社会适应知识等。

(一)主题知识的拓展

本次研学的第一个核心内容是重走长征路,以红色精神为内核,以红军长征历史作为内容载体,将校内前置学习与实地考察四川境内相关博物馆、长征遗址、故居纪念馆等相结合。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前置学习是对长征与红色革命知识的增量,而实地考察则是对知识的增质。在学校固定环境中所学知识是平面化的,可以实现对知识的系统化建构,达到知识的初级目标。

例如,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长征的路线以及长征的意义等,但这些知识与现实生活缺乏直接连通与比较,也就无法体会革命时代的艰辛,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体悟。

实地考察学习是立体化的,考察所在地资源的独有性使得实地考察呈现出了独特性,能够给予学生更多具化的理解支撑,通过学生的体悟与考察,更容易实现理解知识的目标,从而奠定了运用、比较知识的基础。

如博物馆中所展示的生活用具、武器、人物事迹等,都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实际支撑,这是在校园内无法实现的。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这也是拓展知识的平台,学科教师都能从中获得相关知识。学科教师也需要知识的不断丰富,才能更好地应用于生活与教学。虽然教师的知识拓展能力高于学生,但同样存在知识增量与增质的问题,也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具化知识来支撑理解的深化。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有关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主题知识外,教师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共同学习,还能获取学情信息,更有效地掌握学生的习惯与特点,这对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与个性化教育具有巨大帮助。

(二)生活知识的拓展

本次研学旅行课程的第二个核心是体验生活,感受“三农”精神,培育“三农”情怀。以联谊农村中学、户外露营等为主要方式,体验农村生活、农村学生学习生活。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生活能力与知识是重要内容之一。校园内的学习,容易将学习与生活割裂,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往往延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实施,应注意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从学生的角的度看,通过实地的生活体验,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悟,用体验代替说教,可以实现三个方面的认知与能力的强化。

其一,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在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要在异于校园内的生活环境中完成整理衣物、搭设帐篷、野炊、早晚洗漱等日常行为,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这样的活动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提升与自理能力的完善。

其二,有助于学生理解生活的不易,珍惜当下生活。我们的学生与农村同龄孩子进行“同上一堂课”“同吃一顿饭”“同唱一首歌”等活动,以小组的形式,交流各自要面临的问题与生活的期待,学生很深切地感受到了巨大的差异,从而形成了珍惜当下生活的意识,开始学会理解他们、帮助他人,并与联谊学校学生建立了长期帮扶机制。

其三,帮助学生了解真实国情,匡正认识误区。中国一直将“三农”作为国家的核心问题,但学生对于“三农”的理解仅仅停留于书本认知,没有真切体会农村的真实场景,而研学旅行课程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培育良好的“三农”情怀。

对教师来说,在脱离原有固定的教育环境后,如何实现对学生的生活教育,一直是诸多教师面临的困惑。在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同解决新环境中的生活问题,能够获得生活教育意识与能力两个方面的提升。生活教育能力,是指协助学生完成生活经验增长与发展生活技能的能力。教师要具备生活教育能力,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还要找准教育契机,给予学生锻炼空间,使学生获得生活技能。

如在搭建帐篷时,教师示范流程,并纠正学生在搭建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代替学生去完成。

在教育意识方面,教师通过城市、农村的教育实践,提升对教育差异化的理性认识,为课程实施成果的固化提供认知支撑。

(三)社会适应知识的拓展

在研学过程中,学与教的环境出现了质的变化,学生与教师更增添了新的身份———社会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都会显现出一定的社会属性,校园内的角色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淡化。在面对诸多社会问题时,学生的处理方式以及由此引发的新问题可能层出不穷。

如不礼貌行为、对外交际技巧不当以及合作意识淡薄等,学生会通过自我实践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有意识地去改变和调整。

与此同时,教师更需要有意识地示范社会适应技巧,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实现教育社会知识拓展方面的“双赢”。


2

师生教学互动中的方法提升

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中学习空间的转换与学习内容的多元,决定了师生互动方法的转变与提升。研学中的师生互动与教室中的互动具有很大的差异,其中存在两个显著的区别。

第一,知识特点改变了学习组织的结构。教室中的课程具有一定的预设性,逻辑性强,具有抽象的结构性等特征;研学内容是零散的、多元的、具化的,甚至很多资源是从未见过的。所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会弱化,甚至在某些领域,教师会转变成学生的角色;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会更加突出。

第二,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的存在具有共时共情的特点。在研学过程中,师生同时学习、实时交互,在交流中实现情感互通,引导或主导可能不明显。因此,研学活动课程中的学习更趋向于师生互动中的平等对话,在对话交互中共享知识,通过沟通参与到文化共同圈中,实现师生“双赢”。

(一)学生与客观情景对话的方法提升

与客观情景的对话,是把认知客体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认知性实践,其实质是构筑主体的认知世界。学生在研学中面对未知的客观事物,没有固定资源可供选用,只能通过自主学习来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知。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通过独立设问、探究、分析等来实现学习目标,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勤于动手,重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其一是学生内源性学习动机,学生能够自行对学习过程监控并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估;

其二是在教育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权力与空间,也就是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处理与分析信息的权力。

在研学过程中,学生将通过在校的前置学习,储备与研学主题相关的问题链,初步搭建认知脉络;学生通过自主信息收集与处理,会发现新的问题,并不断更替自我认知世界的框架与结构;在研学后,学生进行成果性展示,最终形成对研学主题的自我认知。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将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与权力,从而丰富与客观情景对话的方法。

(二)学生与同伴对话的方法提升

学生与同伴对话的实质,是构筑共享的文化圈层,是学生从知识的“积蓄”走向“共享”的过程,优化这一过程的基础是提高合作学习质量。合作学习具有较强的群体功能,可以有效解决自主学习带来的封闭性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学习是以人际交往为基础的,和谐的人际交往是合作的基础,在研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人际交流的有效性。此外,在合作学习中还需要注意层次性的设计,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在小组集体讨论红军万源保卫战的路线问题时,首先要以两两配合式形成观点,再进行组内辩论,最后选出中心发言人,阐述其合作成果。

师生只有在这些方面互动积累,才能在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共同提升与同伴的对话方法和引导方法。

(三)学生与教师对话的方法提升

师生互动对话,是研学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师,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其一,学会倾听。倾听的基础是尊重,尊重学生是整个对话的基础,教师应该对所有学生的发言都要葆有期待与信任,学生才能具备安全的交流心态,师生才能自由交流,碰撞出更优质的研学火花。

其二,精准联系。将学生与研学资源联系起来,将学生与社会、与未来联系起来,将学生的发言成果放置于一个更加宏观的背景中,为教师的高质量反馈奠定基础。要成功对话,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对话技术,特别是在如何认识和理解学生的发言方面,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学生的发言成果是从哪些研学成果中启发而成的;

二是学生的发言成果与其他学生的发言成果是否有所联系;

三是学生的发言成果与其自身的知识结构与认知能力存在何种联系。

其三,高质量反馈。所谓对话,就是交互,而教师的反馈直接决定了交互的质量高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结构与重建,并联系社会与未来,为学生开拓新的思考与探讨领域,才能提高对话的深度。

例如,在红军革命根据地的发展问题上,学生总结了武器与粮食供应的问题,教师追问学生“如何使根据地能够稳定地供给红军后勤物质”,引导学生向土地制度建立、苏维埃政府创建等一系列社会管理制度建设上去思考,为学生开拓了更宽广的思维领域,既提升了研学过程中的对话质量,也改进了师生的对话方法。


3

师生“双赢”中的精神升华

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不仅能够促进师生的知识增长与方法提升,还能提高师生的精神层次,实现师生精神发展的“双赢”。

(一)回顾过去,将课程主题内化为师生成长的信念与信心

学校的这次研学旅行,让师生踏行了四川境内红军长征的所经地区,通过实地感悟与触摸,师生共同体会了中国工农红军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以及不怕牺牲、争取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信心。为了把课程主题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信念与信心,深化长征精神的体悟,在研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

其一,师生“向英雄致敬———烈士陵园献花活动”,包括师生默哀、齐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进献花篮、齐诵诗歌《少年中国说》等,通过肃穆、庄严的氛围烘托,强化师生对革命前辈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的感悟、理解与内化。

其二,开展师生“重走长征路———徒步远行”活动,让师生通过实际的徒步感受,把“二万五千里”的概念真实化,帮助师生共同体会红军的坚定信念。

其三,开展“红军故事会”活动,在纪念馆的英雄雕像面前,讲述师生所听所见的红军故事,通过语言表达出研学路上的所思、所看、所想,进一步内化长征精神,形成自我成长与为国奉献的信心与信念。

(二)反思当下,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为了让学生接触真实生活,在体验中学习和锻炼,培养学生刻苦学习、自理自立的品质和精神,我校开展了与农村中学联谊的系列活动,其中包括三大活动主题。

第一,以“共寄一份情”为主题的捐赠活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勇于奉献的社会关爱品质。

第二,以“共享一堂课”为主题的交流活动,让学生通过现场实时交流,感受农村中学生的不易,不仅要面临学业的压力,更要担负家庭的重责,促发学生自我反思,学会珍惜当下幸福生活。

第三,以“共敬一代人”为主题的红色电影观影活动,再次感受红军长征之艰难与困苦。两万五千里长征中的艰辛,用路程的长度是不能度量的。只有重走长征路,才深知和平时代的来之不易;只有体验长征生活,才懂得幸福生活应当珍惜。

这些活动,从心灵深处触动了学生与教师,实现了师生精神的共同升华。

(三)赢在未来,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长征路

走进八十年前这场伟大的征途,去了解它、触摸它,才会从心里真正感到惊叹和崇敬:一支装备简陋的军队穿着草鞋,握着理想高于生命的信仰,坚持走完了这二万五千里,也只有拥有时代担当与民族责任的一群人,才会走出自己的长征路。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和学生,我们没有了战火与硝烟,先烈给予了我们更好的生活,同时也赋予了我们更加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使命与目标,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长征路”。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都认识到了自我发展要跟随时代发展趋势,在自己的岗位与学习中笃定信念、团结互助、百折不挠,为自我、团体、社会、民族做出贡献的紧迫性与责任感,实现了有理想、有信念地面向未来的精神升华。

版权归作者所有,研学头条整理


作者: 梁佳斌、李海燕 ,作者单位:成都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文章来源教育科学论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联系作者,图片来源网络

====往期热门===

中国的研学旅行如何进行转型升级

研学旅行无墙学校内的泥土对话

研学旅行︱需要注意的三大课程盲区

莫让乡村学生对研学旅行可望不可即

研学旅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课程

关于研学头条

研学旅行垂直新媒体


带你发现研学旅行的乐趣


公众号:研学头条

微信号:孙真老师

点击图片,长按识别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