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芯片第一股,难逃商汤宿命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宋昌浩
头图 | 视觉中国
在国内车路云等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之际,自动驾驶行业的相关公司也开始加速上市。
作为国内自动驾驶芯片领域的主要玩家之一,黑芝麻智能在6月12号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成为“国内自动驾驶计算芯片第一股”。
自2022年7月黑芝麻智能曾计划在科创板上市未果、2023年6月向港交所首次递表失败,黑芝麻智能在港股二次冲击IPO终获成功。
那么作为行业内受到巨大关注度的自动驾驶芯片标的,黑芝麻智能的基本面如何?在行业快速发展的阶段,黑芝麻智能是否值得关注?
#01现金流告急,上市缓解燃眉之急
黑芝麻智能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武汉,是车规级智能汽车计算SoC及基于SoC的解决方案供应商。简而言之,黑芝麻智能的主要业务是提供汽车自动驾驶所需要的芯片,以及相关配套的软件业务。
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目前黑芝麻智能的产品主要分为华山系列和武当系列。其中华山系列产品主要用在自动驾驶之中,截至到2023年12月31号A1000系列相关产品已经出货超过152000片,值得一提的是在研的华山A2000产品,设计算力250+TOPs,如果研发成功,将会算全球性能最高的车规级Soc之一。
武当系列产品是将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等功能集成的芯片,目前已经流片,但尚未产生收入,也就是说黑芝麻当前的主要营收仍是由华山系列的相关产品贡献。
在华山系列产品的推动下,过去三年公司的营收快速增长。从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6050万元、1.6亿元及3.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7.2%。同时,公司的毛利也在持续增长,同期分别为2187万元、4863万元及7714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7.8%。
不过,黑芝麻智能仍处于巨额亏损当中。同期净亏损分别为23.5亿元、27.5亿元及48.5亿元。在剔除了不会引起现金变动的项目后,公司同期的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6.1亿元、7.0亿元及12.5亿元。
营收尚未形成规模,大量的研发投入是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相当巨大,自2021年至2023年,研发开支分别为5.9亿元、7.6亿元及13.6亿元,而随着公司产品从低端向中高端进发,预计未来的研发费用仍将会进一步增大。
研发费用仍会逐渐加大,但公司的现金流却已经开始捉襟见肘。虽然黑芝麻智能自成立以来,合计进行了10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为6.95亿美元(约50亿元),但如果没有新的外部融资,黑芝麻智能烧钱的速度恐难以维持太久。
截至去年年末,公司的账上现金12.98亿元,根据2023年公司的净经营活动现金流为-10.58亿元,据此线性推算,目前账上现金仅可维持公司15个月的运营。
因此,对于黑芝麻智能来讲,本次IPO上市可以说是让黑芝麻长舒一口气。但是IPO上市只能解决其现金流的燃眉之急,而公司要想实现自身的循环造血仍还需要较长的时间。
#02行业竞争激烈,突出重围困难重重
智能驾驶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市场空间巨大,而其中作为自动驾驶大脑核心的SOC也表现出了巨大的成长性。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全球及中国的车规级SoC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90亿元及66亿元增至2022年的428亿元及18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31.1%及40.2%,后续预计以27.0%及29.0%的速度增至2028年的1790亿元及835亿元。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
但是对于黑芝麻智能来讲,想要在国内市场拿下较大的份额,仍然困难重重。
一方面,虽然行业具有较强的成长性,但是行业内玩家众多,竞争激烈。目前自动驾驶芯片行业的参与者众多,不仅有英伟达、高通、英特尔(Mobieye)等全球算力芯片巨头,还有华为、寒武纪等中国本土芯片跨界玩家,以及如特斯拉、零跑汽车等自研芯片车企。
而像黑芝麻智能这样的国内初创型企业,还有地平线、芯砺智能、后摩智能等多家公司,而黑芝麻智能与之相比,也并没有多大的优势。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压力下,2021年至2023年,黑芝麻智能的产品毛利率只有20%左右,整体毛利率也从36.1%降至24.7%。
此外,由于行业竞争激烈,黑芝麻智能也同样的在2023年丢失了其最大的客户。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2021-2023年,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各年度收入的40.7%、43.5%及15.2%,2023年来自大客户的比例下降了28%,其来自第一大客户的营收显著降低。
另一方面,当前黑芝麻智能的产品并不占优势,可能会一步慢而步步慢。
根据亿欧智库,自动驾驶等级每增加一级,所需要的芯片算力就会呈现十倍以上的上升,L2级别的自动驾驶在2TOPS,L3级别一般在20+TOPS,而到L4级别需要的AI算力接近400TOPS,L5需要的算力达到了4000+TOPS。
即使目前L3级别及以上的自动驾驶还未落地,国内以蔚来、智已、威马、小鹏为代表的主机厂对于新一代的旗舰车型采取了“硬件预埋,软件升级”的策略,即车型的自动驾驶芯片一般都是2-4颗左右英伟达的Orin产品,预埋算力达到500-1000+TOPS。
而黑芝麻智能的产品仍处于中低端市场,在售的单颗算力芯片产品最大算力在50TOPS左右。虽然在研的华山A1000PRO产品算力达到100TOPS,A2000产品设计算力250+TOP,但是产品从设计到流片、到车规级认证、到量产、再到客户试用下单需要很长的时间,对于黑芝麻智能来讲,短期仍难产生收入。
因此,总的来讲,在行业竞争的激烈的态势下,黑芝麻营收端受到行业竞争激烈、加上在售产品并不占有优势,短期看营收端难有大的增长,而费用端研发投入仍将会不断持续,甚至进一步加大,即短期难实现自身的造血盈利。
在中美冲突的背景下,对于任何一家试图打破产业链垄断的公司我们都怀揣敬意,表示支持。但是从二级市场投资的角度来看,资本往往又是逐利的,连年大额研发支出下,尚未盈利的商汤股价自上市后一路走低,如不能快速的破局,黑芝麻智能恐也难逃宿命。
*以上分析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作者粉丝群招募▪ —————
各位读者如果对本篇文章有疑问,可以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与作者一对一沟通。
此外,作者除AI服务器领域外,还对光模块、半导体、消费电子等领域有覆盖,侧重产业趋势分析和同行业上市公司之间比较分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长按下方二维码,与作者进行更多热门赛道和相关上市公司的深度交流。
——————▪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