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钝感力,让生活更恣意些
在我的世界里,永远把他人的感受放在首位,时刻保持高度敏感,只要我愿意,我就可以准确体察对方的情绪变化,并适时作出相应的反应。与我聊天,绝不会冷场,我根本不会让此事发生。
我不喜欢给他人添麻烦,也害怕被他人拒绝,与人交往总感觉隔着一层,很少人能见到真实的我,极度敏感,只要对方有一点不乐意,我就会主动退出对方的世界。
外表极度克制,仿佛对所有一切都不在意,内心却无比闷骚:快,大声赞美我!所有赞扬和认同都能给我成就感,让我愉悦。
这样的我,洞察力无敌却活的很累,直到我慢慢建立自己的钝感力。
「钝感力」不是说行动迟钝而是指心态上的迟钝。钝感力让我们对他人的嫉妒和责骂不敏感,对自己的失误和挫折不敏感,让我们摆脱身心俱疲,以淡然处之的态度去生活。
认清自己的长期目标
“工作中被 boss 骂得狗血淋头,觉得很没面子,甚至无法摆脱阴影”
“为什么开会没叫我,我是不是被边缘化了”
“boss 天天挑我的错,这不是给我小鞋穿吗”
作为打工人,以上这些时刻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大家会怎么做?
当我因此有情绪时,我会努力让自己抽离,提炼问题,上升到人生长期目标上。
我会问自己,我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现在工作能让我成长什么?获取什么?哪些对目前的我最重要?…….如此分析下来,我就知道自己最在意的是什么?也就不再被琐碎干扰,迅速复原,想法设法向目标推进。
人生很长,那些小事儿不重要~
拥抱世界的另一面
我曾分享过一个工具,「MBTI的探索」拥抱世界的另一面 可以帮助减少沟通误差,提高沟通协作能力,最最关键是有助于「打工人」情绪平稳,不纠结。它能让我们改变自己的固有认知,拥抱世界的另一面,换个角度去看待事情。
学会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来自于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他的著作《被讨厌的勇气》是影响我一生最重要的十本书之一。
当我们总是特别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时,很大程度上,就是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弄混淆了。
怎么理解呢?
别人的视线、别人的评价这是别人的课题,不是自己的课题,我们并不能时时左右别人的想法。
我们只需要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把当下的事做好,就是我们的课题。比如拒绝,拒绝别人这是自己的课题,至于他人怎么想,这就是他人的课题。
怎么区别自己的课题和他人的课题呢?
有以下两个原则
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这件事是自己能控制的吗?
举个🌰,作为大龄单身女青年,朋友聚会时或多或少都会谈论婚恋话题,可选择了什么样的伴侣,和谁结婚,未来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这些只需要我自己去承担的结果,这是我的课题。而选择的另一半是否符合主流审美和价值观,是否父母会满意,是否拿的出手,这些是我能控制的吗?并不是,我无法干涉他人的想法,这是他人的课题。so 这些也就不是我选择伴侣需要考虑的问题~
简而言之课题分离就是:顾好自己,尊重他人。
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
肯定有人说:可遇到这些事情,我还是会有情绪呀,我就是无法让自己情绪平缓。
OK,那就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
什么类型的事情导致你心情不好?
这类事情什么人可以帮助你解决或提供给你思路?
你可以做些什么情绪得到释放或舒缓?
举些🌰
比如工作上,我遇到想不通的事情时,我会咨询业内人士和职业生涯的专家,有些是私交,有些是付费咨询。
我也会给较好的朋友倾诉,如果对方给了我建议,我会有回应,比如我经常会在文章里感谢一些人,其实就是对方给了我灵感。
我也会这么操作,在某方面没有成就感时候,我就会在另一方面找成就感,比如我会写个股分析/操作复盘发到读者群里,总会得到他人的点赞。我甚至会把他人的赞美截图下来,建立一个小相册。前几天我就有收到这样的一个评价,我当时心都化了,瞬间被暖到。
我还会刷治愈剧、小甜剧、磕 CP 等让自己放松下来。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我的焦虑感会减少很多,对事情的看法会乐观一些,我不会做事带着情绪,会让自己情绪平稳下来。
当然,如此敏感的我文字会更细腻,直觉力更精准,更有共情力。而提升钝感力,是让我生活更恣意,不想多余的事情,坚定地向前迈进。
期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与我有一样的困扰的朋友们
我是 Abby,思考让我自由,内审让我成长。
如果你喜欢此文章欢迎点赞、转发、在看,也欢迎给我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