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群岛 | 顾远:知识工作者应该如何阅读?

群岛大学
2024-08-2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Aha社会创新学院 Author 顾远

来自小海豚的话:


马上就要迈入2021,你打算如何开始这新的一年?相信有不少伙伴会在元旦假期读一读囤了好久的书吧。


小海豚把这一篇《知识工作者应该如何阅读》,在岁末年初衔给大家,预祝大家新的一年收获满满,to be not just to do。


Enjoy reading~




知识工作者应该如何阅读

by 顾远

我这里所谈的阅读是针对知识工作者而言的,阅读之于他们,是一种学习成长的方式,而不是纯粹的消遣娱乐。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把阅读当作消遣娱乐有什么不好,更不是说用于个人学习成长的阅读就肯定是不快乐的。

在最近的差不多十年里,我每年完整阅读的书籍都在百本以上。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许多我们耳熟能详不假思索的话其实都是需要反思的。比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样的励志名言,让人以为书只能勤奋地读,而不知道更需要聪明地读,让人以为学习只能是件苦差事,却不知如何去发掘、创造和享受学习中的乐趣。再比如形容一个人有学问,常说此人“博览群书、过目成诵”。殊不知,在这两条中,前一条只有数量没有质量,后一条则以知识的记忆为能事,而无关能力的提升,都不能作为衡量阅读和学习效果的有效指标。

关于阅读,我的第一条经验是:不要勉强。我们在阅读一本书之前,首先应该明白的是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读这本书。任何外在的动力都是不可靠乃至无谓的。我们要读一本书,不是因为它流行,不是因为有人推荐,甚至不是因为它是经典名著,而是因为它与我们所希望探寻答案的某个问题有关。

知识工作者尤其需要克服某种虚荣心,觉得不掉书袋不足以显示学问,而不读名著则不足以掉书袋,于是常常把“啃”完艰涩难懂的大部头作为炫耀的资本,也不管自己究竟理解了多少,又能用得上多少,反正读完比读懂更重要。对于这样吃苦耐劳自我感动型的阅读者,容我引刘瑜女士的一句话为诫:“这世上本没有经典,装的人多了,也就有了经典”。

还有一种更常见的情况是,阅读者的确是带着特定问题去读一本书的,但还是读得痛苦不堪。速度慢且不说,读到后面就忘了前面,根本是记不住也理不清。这种情况在进入一个新的知识领域时尤其常见。此时,不要怀疑自己的智商和能力,很有可能是因为自己选错了书,不合适自己现在的阶段。不要勉强,赶紧放弃,好书多的是,再选一本。

知识是有谱系的,如同一棵树(其实一个网状结构是更准确的类比,但树状更容易理解,权且用之),不断在基础之上生发新的枝杈,蔓延开去。如果对一个领域的“准备性知识”储备不足,对这个领域的知识结构缺少整体的概览,而随便选择了一本书去读,哪怕这本书是公认的好书,也未见得适合自己。

那么如何快速有效地了解一个新的知识领域呢?选一本优秀的导论、普及本、简介之类的书,是很不错的选择。而在网络时代,还有比这更有效的方式:在搜索引擎上搜索这个领域的关键词,然后从维基百科上获得简介,再去搜索相关的图片和PPT,一定会找到很多制作地很棒的图表、示意图、案例等,帮助我们快速地了解这个领域的概貌、关键议题领域、重要概念、理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有了这些基础,就可以去豆瓣上搜索豆列,或者去网上书店搜索相关书籍,再一本本的看介绍、看推荐,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目前的阶段。

如果想要对某个领域有深入全面的学习,可以采取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去把这个领域里的名著和最新出版的前沿性著述买上一批回来,在一段时间内集中阅读。一本没读懂没关系,放下,再读另一本。这本书里没读明白的地方,可能放到另一本书里,因为不同的表述方式,或者置于新的知识谱系中,会变得很容易理解。反过来,一本书里学到的新知识,会成为准备性知识,让你更顺畅地读完下一本书。有些内容,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观点,动用自己的审辩性思维,对比着读,往往会理解地更加深刻。总之,这种阅读方式会让你的学习曲线一直保持快速上升势头,让你在这一段时间里享受到成长的高峰体验。

上面说的这种读书法是一种典型的“主题式”阅读。除了同一个知识领域可以构成一个主题,待解答的一个问题也可以是一个主题。这个月,我给自己列了五本关于数学的书要读:《数学的意义》、《数学的故事》、《数学与生活》、《西方文化中的数学》、《数学沉思录:古今数学思想的发展与演变》,目的是为了回答一个问题:“在某个特定学科领域,人可以如何学习?”(这个宽泛的问题会在研究思考中逐渐细化)。

为什么选择数学,是因为这门学科几乎是一种公愤,说起来都是泪(有多少人梦见过自己数学考试时交卷铃响了卷子还是一片空白?)。同时关于一些数学知识要不要学或者学到什么程度也有很多的争议(比如《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一书的作者就坚持认为“二次方程”对大多数学习者的未来都毫无意义)。这种自己设定主题,再自己寻找相关书目阅读思考的方式,是一种更高层级的主动学习方式,需要学习者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判断力和研究能力。顺便说一句,我在读完了《数学的意义》这本书后发现,这本书是关于数学哲学的一本演讲录,虽然也能带来一些启发,但对我要思考的问题基本没有帮助。

另一种我自己经常会采用的主题阅读方式是“链接式” 的,就是由一本书中的某个点关联到下一个阅读主题,不断链接下去。虽然每本书的主题未必都完全一致,但彼此有着特定的联结,合在一起会构成对某个更宏大的主题的更深远的认知。这个过程往往不是刻意为之的,事先并不会确切知道最终的主题会是什么,而是一个有机发展的过程,往往是带着问题去读一本书,读完后又带着新的问题去寻找下一本书。

年初我读了《战后欧洲史》一套书中的第一册,讲述了二战后欧洲在1945-1953年期间新旧欧洲的交替,透过还原那些被遗忘和被忽视的细节,让我看到了真实历史的复杂、正义的暧昧不清、意识形态的剧烈冲突,以及人类理性的严重不足,让我反思“大历史”观的冷漠,和正义、公正、自由等的价值观在现实中的真实运作。

于是,我便从书架上拿起了《零年:1945 : 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这本书,以期对那段历史有更深入的理解,也回应我对前一本书的读后感。同时,我也回顾了之前读过的《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 : 1933—1945年间的德国人》一书。那本书带给我对战后德国社会状况和人民心理的深刻感受。进而,我很想在细节层面上深入了解:极权体制是如何进行宣传的,而人民又是如何自我催眠的;如果要对抗这样的宣传,保持自我清醒,应该如何做。

现在我还说不出来这几本书以及另外几本由它们引出的待读书,背后关联着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只能隐隐的感觉到,并在接下来的链接式阅读中逐渐明确。这个过程是充满乐趣和探索意味的,也充分体现了知识的网状结构。

关于主题式阅读已经说了不少了,再说最后一种形式:通读同一作者的全部著作。这种阅读可以让我们详尽地了解这位作者的思想演变、思维方式,和那些TA反复言说的主题,从中我们学习到的不仅是具体的知识、思想,还有助于反思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演化的,并应用于我们自己的知识工作中。我自己通读过彼得·德鲁克的全部著作,除了中文引进的,还包括未引进的英文原版,他的思想对我影响至深。我还通读过查尔斯·汉迪的全部著作,以及阿瑟·克拉克的科幻著作中已被译成中文的那些。(其实我们很多人都至少通读过一位作者的全部著作,他的名字叫金庸。)

如果说主题式阅读是在一个特定的知识领域里深耕细作的话,那么知识工作者还需要有另一种更加信马由缰的自由式阅读。表面看起来,这样的阅读好像没有对应什么特定的问题,但这种阅读方式可以帮助知识工作者大幅度地拓展自己的知识疆界,开拓视野,激荡思想。

我们都知道乔布斯的“connect the dots”的理论:高质量高浓度的思想,特别是有创造性的想法,来源于很多知识点的联结。自由阅读正是在帮助知识工作者获得更多的“点”,同时也帮助这些点之间产生更多可能的联结。哪怕是哪些看似和自己的本职工作无关的领域,也经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我自己是一个科幻小说迷和侦探小说迷。我有一个观点是每一个有志于改变世界的人都应该多读读这两种题材的作品,因为前者激发想象,后者培养洞察,而这两点恰恰都是“创变者”们所必需的能力。

前面说了那么多,都是关于该如何选择书来读的。选了一本合适的书以后,又该如何有效地阅读呢?我的经验是(事实上,这应该是一种常识)先对这本书的整体结构有一个概览,而不是立刻就扎进去认真地从头到尾地细读。获得一本书概览的方式很简单:读正文之前先读前言、后记、跋、导读、目录(腰封就算了),搞清楚这本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什么,以及将这本书置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去理解其内容。这些情境包括:这本书诞生的背景、成书时的时代背景、学科发展的背景、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有了这样的概览,就等于有了一张路线图,正式开始读的时候,就不容易迷失在文本的细节里。

除此之外,我通常会细致地读一本书的第一个章节,目的是搞清楚作者的行文方式,也是为了熟悉一些后文会反复出现的概念、观点、理论等。在我看来,值得从头到尾每个字都细读的书是很难得的。有些书,只有部分章节对阅读者所关心的问题是有意义的;有些书,作者喜欢堆砌大量的例子用来说明观点,这些例子尽管有趣,但往往有注水之嫌,商业书籍此种情况尤甚;有些书,平庸与卓见交织,读者要做的是筛选和识别。

有效的阅读还需要有一种“层级”意识。一本书包含的内容大概分成这样的层级:核心观点、支撑观点、示例、示例的细节。阅读特定的一本书究竟要到达那个层级取决于两点:1)我的目的——决定了需要读到什么程度,和 2)这本书的水准——决定了值得读到什么程度。有些书,只需“观其大略,不求甚解”;有些书,则要细嚼慢咽,反复阅读。

有些人不管读什么书,都会不自觉地把注意力和记忆力用在琐碎的细节上:一个人名、一个公式、一个流程图、一个知识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据我的观察,这些人往往以前在学校读书时都是“好(乖)学生”型的,深受应试教育之害而不自知。还有些人则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没耐心读书,而是把书里的观点化成一些名言警句,牢记在心就算是读过了,以为理解了。

有效的阅读绝不只是动“眼”的过程,更是动“脑”和动“手”的过程。关于动脑,我经常使用“能上能下”这个表达方式。“能上”指的是,看到具体的案例、故事、数据、人物…时,往上抽象,思考它们可以用来说明什么更为总括性的规律、理论、原则;“能下”则是反过来,看到后者主动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历中寻找对应物和可以应用的地方。如此不断地“上上下下”,阅读的过程才是审辩式的,阅读的收获才是触类旁通的。

关于动手,我的习惯是在书上涂涂写写。虽然还没有出现页边的空白处不够记下我的想法的情况,但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涂写,我简直不算是真地读了一本书。最近的一次很痛快的涂写记忆是去年读《技术的本质 : 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一边读一边写自己的思考,有时会发现,后面作者写下的正是自己前面记下的。那种共鸣和通透之感怎是一个“爽”字了得。有的读者还会使用“思维导图”来记录整本书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思考,这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动手习惯。

动手还包括读完一本书后做记录、做读书笔记。我自己每一年读过的书都有一个详细的书目记录,透过它可以检视自己的思想发展和成长历程。同时,还会对每一本书都做一个简短的评论。这既是一个沉淀收获的过程,也是一个训练表达的方式。今年开始,Aha创业加速营的各位创业伙伴自发地举行了定期的线上读书分享会,每次都会有一个人分享自己最近读过的一本书,然后互动问答。我自己为此写过两篇书评,分别针对的是《网络素养 : 数字公民、集体智慧和联网的力量》和《为未知为教,为未来而学》两本书。结果,这两本书的内容框架我都记得特别清楚,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时地加以应用。

有效的阅读还需要了解自己的阅读习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和最好的阅读状态。有人喜欢同时阅读好几本书,有人喜欢读完一本再读另一本,无所谓好坏,但要有意识地评估那种方式更有效。有的人喜欢读纸质书,有的人喜欢电子阅读,同样无所谓好坏,但可以考虑多种介质的配合。

我自己对需要精读的书,通常读纸质版,对只是一般增广见闻类的书,更倾向于读电子版。还有人喜欢的不是“读”书,而是“听”书,所以现在会有很多书推出了有声版。有的人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阅读,有的人则喜欢闹中取静,还有的人如欧阳修,读书只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我发现自己阅读效率最高的时候居然不是我以为的每晚在家的阅读时光,而是在旅途中,在机场、车站、飞机上、火车上——我戏称这些地方是我的“瓦尔登湖”。低下头沉静在书里的世界,抬起头就是世间万象,这种交替经常会带给我一种奇妙的体验。

关于微信等带来的碎片化阅读,我个人的经验是这样的:微博和微信让人有机会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因而容易虚妄自满,也容易焦虑自卑;而用同样的时间去读一本好书,却可以know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一路读来更觉踏实从容。所以,在这个碎片阅读的时代里,我依旧保持着平均每天1-2小时严肃阅读的时光。

听上去很不容易做到是吗?那么听一听胡适是怎么说的:“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书,30年读11万页书。诸位,11万页书足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又得费你一点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

关于阅读,这篇文章已经写得太长了。最后我想说的是:阅读是一种乐趣,一场和自己、和作者的对话,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个人成长的方式,之一。换句话说,虽然我是个重度阅读爱好者,但我清楚地知道并倡导一种更为广义的阅读:除了阅读书籍,我们还应该阅读自己、阅读他人、阅读生活、阅读自然……正所谓,破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有鉴于这篇文章篇幅很长,我将上述内容概括为以下8条经验:
1)不要勉强:读书是自己的事,不必因为任何外在的原因去阅读。
2)问题先行:读书前有明确的问题意识,知道为何而读,读完以后也才能学以致用。
3)明了体系:先搞清楚要进入的领域的整体框架,然后进阶式阅读。
4)庖丁解牛:拿到一本书也要先搞清楚它的整体框架,然后有针对性地阅读。
5)分层阅读:很少有书从头到尾每一字都值得仔细阅读,读书时不断判断阅读所需的深度。
6)主动分享:沉淀和记录自己的收获,并主动与他人分享、传播。
7)学以致用:阅读不仅是为了解释世界,更是为了改变世界。
8)阅读是一种重要的成长方式,但并非唯一的方式。或者反过来,阅读并非是唯一的成长方式,但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来自顾远的荐书:
群读 |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群岛大学


        教育创新是一条不容易走的路,我们希望通过记录并分享教育创新者在通往教育3.0过程中的观察、实践和思考,让读者从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思维的碰撞和实践的启发。


在群岛,我们共创学习之道

在群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群岛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