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群岛学友专辑 | 王晶琳:批判性思维——好用的思维工具

王晶琳 群岛大学
2024-08-26



来自小海豚的话: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批判性思维?


在「春晓童园」创始人王晶琳看来,大脑通过真实反馈来校准个体对于世界的理解,由此逐步形成视觉、语言和思维功能,构建起每个人的认知和思维体系。而批判性思维就是那个帮助我们放慢价值判断、细化思考、倾听他人的认知校准工具。


就像顾远在今天二条视频中所说,学习批判性思维不是为了质疑或反驳,而是为了促成深刻的对话,开启共创的空间,同时,运用批判性思维不仅需要理智的思考,还需要健全的人格和勇气。


这篇也是晶琳在群岛「给教育者的批判性思维课」的结业小论文。

Enjoy reading~



批判性思维

——好用的思维工具


 by 春晓童园  王晶琳


 


这几张照片是眼科医生模拟的不同月份婴儿看见的世界。曾经人类将此解释为“新生儿眼睛发育不成熟”,如今偏向解释为视觉的发育需要“世界-眼睛-大脑三者的交互”,也就是说并不是婴儿的眼睛脆弱或不成熟,而是脑需要眼睛接受刺激,为它带来世界的信息才能形成神经连接。


我们的脑需要一次次在看见中建立连接,这些连接形成了对所看见事物的表征,我们的脑就可以主动“看”:快速预测,解释世界。于是我们就不需要每一次看到自己的妈妈时,都要像婴儿时候那样通过建构表征才能认出她。


我们可以说要看见世界需要的不仅仅是眼睛,我们更依赖经验做预测。但因为颗粒度的问题(如图),总会有一定的张力。比如我们把一条草绳预测为蛇,跳起来了,再一看才判断出是草绳。大脑让我们能利用过去的经验,不需要一次次认真分辨这是什么,避免了在分辨之时被咬住,预测机制提高了我们活下去的概率。


另一方面大脑也保持开放在矫正,会根据当下的真实输入那个东西的形态、动态矫正预测,我们终会越来越准确地预测那是一条草绳还是一条蛇。从发展的角度来说,“看见”不是从无到有,而是从混沌到粗大到越来越细化的颗粒度。

 

不仅我们对具体世界的感知是这样的发展过程:感知-表征—预测—张力—校准—细化表征,我们的语言与思维的发展也是这样从混沌到细化的过程。我们都有体验在每一次的倾听与表达时,那些话好像是自然而然地说出口,我们能判断自己能理解或者不能理解别人说的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大脑在主动用过去的经验预测自己要表达什么、预测会听到什么。


如果语言/思维的发展过程与看见的发展过程是相似的,那我们也需要真实的信息或者反馈来矫正预测。虽然我们的自我感知是,自己天然会思考(大脑的工作),但我们又发现,在思考中往往无法自己认识自己的思考、无法自己优化自己的思考。

 

我们一家人一起走在自然中,一只会飞的动物飞过,我儿子会说一只鸟;我女儿会说这是什么鸟我不认识;我会说是一只燕子;我先生会说这是一只金丝雨燕。我们在表达自己对鸟的感知颗粒度,而如果那时我们相信我先生的专业能力,我们就会矫正自己的预测,把那只鸟标记为金丝雨燕。


这样的过程也可能是我们借助望远镜和鸟类图谱完成。认识“这是一只什么鸟”可以借助工具、经过学习、传承他人知识不断矫正实现细化,我们的语言/思维也同样可以借助工具不断地矫正预测进而实现颗粒度的细化,那我们需要的工具可能是什么?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CT)就是这样的工具。

 

只是CT作为语言和思维领域的工具较为特别,它不像眼睛可以有望远镜、显微镜这样的外化工具,思维工具就是思维本身,它表现在思考的过程、对话的过程中,而且只有在思考和对话的过程中预测、矫正的动作才有可能发生。


所以批判性思维的学习与练习的过程一定要是参与式的。在顾老师的「给教育者的批判性思维课」上,我们从前提假设、论证过程、观点、价值观、不同视角…等维度,在思考中细化了对思考的感知,我们也借助这些工具在“对话”中体验工具对我们思考过程的反馈与矫正。


就像人类借助显微镜看到了细胞,开启了对世界新的认识与创造,批判性思维像是一个工具箱,不同的工具可以把思考的过程更细致地邀请出来,让我们更有可能感知到在语言和观点背后的前提假设、视角和论证过程、价值观等。一旦我们能够与思考的过程有这样的交互,我们就有可能感知思考,表征思考,矫正思考,甚至改变思考。而这又让我感知到了CT更多的价值可能


首先,宽待他人。有了CT工具,阅读一篇文章/听别人一段话的过程从“被动地听/读~感知到观点~判断我与他的观点一致/不一致”,变成主动去发现“他的观点是什么?他是基于什么假设开始生成观点的?他用什么过程生成观点生成?生成过程的合理性如何?基于这个前提假设还有可能生成什么观点?这和我的观点之间有什么视角差异?这更有可能是基于价值观的选择还是认知差异导致的?……”于是我们对他人观点的感知颗粒就细致化了,也就更有可能透彻地理解他人,更有可能公正地看待他人的观点。

 

其次,中立自己。CT作为思维工具它是中立的,不仅仅可以用来感知他人的思考,也可以用来回观自己的思考过程,“刚刚我的大脑预测出来了…”,“这是基于我过去对这件事的…经验,这一次与过去的不同是…”,“基于这个不同我可以重新假设…,然后我可以进行…推理,于是我认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我们学会思考之前,往往先拥有了观点,甚至有些观点仅仅是从他人那里传承的信念,比如人之初性本善。我们传承信念的时候并没有可能去认识它,我们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判断它的可信度,进而决定是否把这个信念留在自己的语言体系中。批判性思维是很好的的反思性工具,它能帮助我们看见自己的观点、帮助我们看见证据的存在与否以及我们如何分类编排这些证据,进而有可能矫正、完善自己的思想与表达。

 

继而,形成对话。一旦批判性思维成为群体共享的思维工具,它又可以涟漪出这样的意义:在沟通时它可以创造新的对话空间:我们可以借助批判性思维的相关概念与框架来细化对对方的思考,通过提问与反馈来支持对方细化对自己思考的思考。


旧的对话过程是你认为…我认为…,进而可能就是立场一致或立场之争。而借助双方都理解了的批判性思维工具箱,新的对话过程可能是,“我听到你认为…是因为你感知到…吗?你是希望…(视角)吗?那你有什么证据支持你得出结论吗?这让我想到了…,我们是不是还可以…。”于是对话的过程由信息和观点的交换与选择,变成了一个有序、开放、流畅的感知信息与观点、做出更全面的计划,更理性决策的过程。这样的对话既是协作、既是关系的建设,而完成这样的对话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彼此借助他人的力量实现推理的优化、观点的迭代。

 

进而,无限的学习。在CT课程开始前,我随手查了另一位老师对CT的观点:“CT流行不是好现象,这不是青春期前孩子主要的认知任务,等到大学时再学也不迟”,有意思的他又说“CT属于现代思维,类似于实验室思维,凡事讲前提假设和证据”。而顾老师的CT课是开给教育者的CT课:CT是表达之道,沟通之道,CT首先是对自我的期待,然后是形成对他人的共情与理解,最后才是对他人思考的支持与挑战。


这两位老师对批判性思维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观点,而这不同的观点没有好坏之分,如果我用CT工具去洞察这些观点,我就能稍稍获取他们对人性和思维的不同洞察,而这些不同会丰富我对思维的感知经验。这不就是一个主动的社会化学习的过程吗?

 

语言与思维的发展需要过去的经验也需要当下的感官输入,还需要他人的脑(金丝雨燕就是他人的脑创造出来并在大脑之间传播的概念)。经常用CT回观自己与他人的思考表达,就能矫正预测,提高倾听、阅读与对话中慢思考、有自控、重交流的概率。


CT对于后现代教育者来说尤为好用。后现代教育回应了人类对世界的不确定性的接受,也得益于人类对人的发展的认知跃升,也回应着人类创造意义的渴望。作为为未来而教的教育者,我们需要反思自己与教育有关的底层知识体系,去伪存真;我们也需要与更前沿的教育思想碰撞以丰富教育的理论、视角、价值,终身学习;我们需要与孩子一起尊重多元、建构对话、创新文化,教学相长;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主动学习,支持他建构自己对人对世界的理解模型,并和他一起体验、实现这些模型的不断迭代,创造可能。批判性思维正是促进这些动作发生的有力工具之一。

 

当然,我们不是说事事回回要CT,一旦我们理解了CT,有了CT经验,就像我们不会随时要用望远镜一样,毕竟所有的学习都要指向人的自由。完美的思维过程之所以不存在,除了因为我们需要在思维发展过程中发展思维,更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没有终极,只要我们洞察到适宜的思维工具,新的发展空间又就生成了,而且会持续地生成,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力量是追求意义、创造意义的人。

 



更多关于CT的思考和应用,欢迎阅读:


群岛 | 顾远:运用批判性思维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

董楠楠:为什么我会报名「批判性思维课」,以及我学到了什么

徐琛:用「CT三问」重新拆解“内卷”



 群岛大学


        教育创新是一条不容易走的路,我们希望通过记录并分享教育创新者在通往教育3.0过程中的观察、实践和思考,让读者从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思维的碰撞和实践的启发。


在群岛,我们共创学习之道

在群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群岛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