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毛衣做成骨架会长什么样?这个品牌或许能改变你对针织品的印象
时装周报道
Shanghai Fashion Week
英国人似乎离不开针织,比如毛衣。
16世纪,一位英国牧师被法国国王亨利四世花重金聘走,只因他发明出了一台针线编织机器。在当时,高级的针织品受到皇室贵族们的宠爱。尤其是针织长筒袜,更是英国贵族们的心头肉。
20世纪初,工业大革命的春风让针织品成为了一种大众时尚。从上至下,这股潮流无所不及,曾被设计师皮儿·卡丹誉为20世纪男装领域最伟大人物的爱德华八世,他就是针织品的拥趸者。而毛衣作为一种针织单品,向来是英国人的至爱。
每年圣诞,英国人都会穿着「圣诞丑毛衣」
(Christmas Ugly Jumper)
这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文化习惯。
针织品虽好,既能御寒又可百搭,但却总是少了点时尚度。此时在彼岸法国,正值女性主义思潮兴起的年代,Coco Chanel 一举带动了女人穿西装套服解放身体的时装运动,同时也让针织开始成为高级时装的主成员。
Coco Chanel 所设计的 Jersey 针织面料女装
就在针织艺术正变成一种流行的同时,却突然在高峰期急转直下,销量急剧下降。80年代,传统编织工艺被视为老旧,技术开始流失,而新的编织技术却又增加了生产成本,化纤合成产物的流行也让针织品开始失去高级质感,一时间,针织服饰不再被视为时尚,甚至只能被归类在「休闲服饰」的类别之下。
到了今天,针织才开始有了新的变革。
在中国,这门手艺的创新也有了与时俱进的发展。2016年,设计师刘彦君刚从浙江桐乡回到上海创办了新的个人品牌 JUNNE ,品牌的使命明确,那就是将针织艺术发扬光大。针织设计的创新难度颇大,既要加快设计的周期,提高山寨的成本,又要不断突破设计的形式,让针织不局限于单薄刻板的款式。
针织衣物作为一种拥有悠长历史积淀的手工艺术,在国际间已经有了不小的突破,Sonia Rykiel 就是最为著名的例子,她也因此被誉为针织女王。但在国内,这一块领域却显得寂寥。
作为一个针织全品类品牌, JUNNE 的出现为这一领域带来了转变。但对于针织设计而言,面临的挑战频繁。在去年,品牌 JUNNE 还遭遇了淘宝大规模山寨抄袭的风波,损失不小。
说到挑战,这还只是冰山一角。针织在服装销售的品类当中其实占到了较高的比例,但由于针织面料的特殊性,它很难独立成品牌去运营,因为很难将针织应用到服装的所有品类。这也是为什么专门针对针织这样一种技术和面料来进行运作的品牌少之又少。
由于国内对于针织设计相关的教育资源有所缺失,设计师刘彦君在大学期间没能全心去接触这样一门传统手艺。来到桐乡后,第一步就是向基层技术者学习。
经过五年时间的蛰伏,这一次再出发,她有了更大的决心,一切行动有的放矢。2月初,JUNNE 首次进入伦敦时装周。走出国门,无疑是一件风光事,但同时也需要勇气和积淀。从2016年开始,也不过三年光景,JUNNE 这个品牌已经有了鲜明风格。
而如果要做出新的东西,便要打破常规。刘彦君擅长做的,就是利用「一根又一根线」来讲自己的故事。在 JUNNE 2019 秋冬系列中,刘彦君所要讲述的便是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罗的故事。
那件风格强烈又极具特点的骨架毛衣就是以弗里达·卡罗的经历为创作蓝本。这位女艺术家有着坎坷的一生,六岁时患上小儿麻痹,她的右腿因为病发后遗症变得比左腿短了一截。这不过是上帝捉弄她的一碟开胃菜,她人生中两次致命打击接踵而至,十八岁时遭遇车祸,断送了她想成为医生的夙愿;三十多岁时,又经历了婚姻的破裂,轰轰烈烈的爱情没能建立起坚固的篱墙。命运多舛,但苦难却没能将她摧毁。
JUNNE 2019 秋冬系列中的标志性设计——骨架毛衣
今时今日,弗里达·卡罗成了艺术史上的传奇,她也演变成了一种大众文化符号。在她的画中,美好的愿景和梦境不复存在,只有一位女性所要倾吐的残酷现实,那些鲜艳的欢快色调编织出她的生活细节。
作为女性,她并非有意追求女权主义。事实上,她无非就是在率真地表达自我。
而这种大胆和真我,在当下的社交媒体语境当中却开始蒸发。这便是品牌 JUNNE 的另一个考量,试图通过设计来唤醒这种女性态度。这也赋予了设计本身更多文化内涵,不啻是一种内在的创新。
而外在的创新,便来自于 JUNNE 每一季都会采用的新型面料和新的设计样式。那些源自艺术家弗里达·卡罗作品的标志性元素,都是设计师利用编织工艺一针一线缝制而成,所有服装的触感是柔软细腻的,但它所给予的外在观感却是强硬犀利的。
正如女性主义的宿命,在于打破大众对性别刻板的认知。JUNNE 所要完成的使命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即打破针织艺术的固有形象,让这样一门传统技艺被更多人了解。
其实效果已经凸显。如今,JUNNE 有了一批成熟的消费客群,也在国内一二线城市扎稳脚跟。对于未来,品牌或许会面临出乎意料的挑战,但付出的努力正在一步一步得到回报的成果,形势已然明朗。
特别感谢:徐峰立工作室
编辑、撰文:Junjie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