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造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 武汉经开区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作交流发言

武汉经开区 车谷引擎
2024-10-24

1月29日,武汉市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暨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会。会上,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工委书记刘子清就武汉经开区科技创新工作的经验做法、主要成效、下一步工作举措等方面作交流发言。全文如下:



武汉经开区因开发开放而生,通过中外合资发展汽车制造,依靠技术引进实现产业集聚扩张,通过经济托管进行连片开发,这种单一的发展模式已经后继乏力。面向新时代,我们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重要指示精神,推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为此,我们主要做了四项工作:一是旗帜鲜明提出打造中国车谷,明确提出二次创业,奋力“追转超”,重点在转型升级上下功夫,把创新书写在发展的大旗上,全力“杀出一条血路”;舍得投入,拿出近30亿元支持创新发展,先后出台科创33条、人才强区黄金十条,让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力量,成立科创局、科创中心,从中科院、高新区、大型央企等引进一批懂科技创新的党政人才;以军山新城为核心打造军山科创园,依托汉南经开区建设省级高新区,依托现代种业小镇建设省级农高区,夯实科技创新的空间载体。三是深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华科大军山校区、武汉理工大“三院”,将武汉的科教优势与我区的产业优势结合起来;共建华科大未来院、武汉中科先进院等,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四是推动汽车领域产业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助力东风公司科技跃迁行动,每年给予10亿元,支持新产品开发推广和人才引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加快建成卓越科技型企业;引进路特斯、岚图、小鹏汽车等造车新势力,设立高水平研发基地;打造国家“双智”试点示范区,用科技创新引领汽车产业转型。


2022年,我区主要科创指标实现“三个翻番”,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至1000多家,“双创”孵化载体倍增至25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倍增至51.6亿元,“独角兽”企业占全市三成,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97.8件,位居全国经开区前列,汇集了一批由周济、李元元、谢先启、张清杰等院士领衔的研发团队,人才、科技成果加速向经开区涌动。特别是,亿咖通成为我国首家登陆美股的汽车智能化初创企业,芯擎科技首款国产7纳米座舱芯片“龍鹰一号”研制成功,经开区成为中部地区首个全域道路支持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的区域,“武襄十随”汽车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正在加速形成。


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开区的创新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创新平台层级不高、创新主体数量不足等。站在未来的十字路口,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武襄十随”国家级汽车产业集群龙头优势,“以大产业带动大创新、以大创新引领大转型”,加快集聚高端创新要素,


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努力建设“六个更高”体系,特别是更高能级现代产业体系和更高层次科技创新体系,奋力打造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为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作出车谷贡献。力争到2025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增速达到15%,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0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和孵化平台突破120家。主要抓好四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产业创新力度。经开区靠产业集聚走到今天,也要靠产业创新走向未来。我们将抓住产业创新这一关键,全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围绕车路网图、车规级芯片、车载软件、车用新能源等领域,加快汽车自主技术攻关。依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武汉基地,发挥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和封闭测试场作用,打造全国领先的“双智”场景应用、研发测试和成果转化基地。紧盯工业互联网、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大健康等新兴产业领域,采用“揭榜挂帅”方式加快前瞻技术布局。


二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空间布局。坚持用创新理念重塑园区发展格局,努力实现产业、园区、创新融合发展。以军山新城为核心,加快建设科技新城,打造第二总部集聚区。支持路特斯、小鹏汽车、中创新航等龙头企业牵头建设科技园区,积极创建省级高新区,乃至申报国家级高新区,着力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发展大道。聚焦数字经济和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南太子湖创新街区,打造车谷创新名片。


三是进一步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提质,部署高水平创新平台,扩大创新孵化载体规模,努力实现创新主体、平台、载体同向发力。推动东风公司牵头组建湖北车谷实验室,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建设华科大未来院、武汉中科先进院,引进武创院车谷分院、华科大国智中心经开分中心,建成重离子医学科技基础设施,聚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建设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支持精细爆破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精细爆破基本理论、先进技术、智能材料等方面,取得国际领先成果。


四是进一步营造全域创新生态。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我们将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加快建设华科大军山校区、武汉理工大“三院”,集聚高端科教资源。持续优化科创人才政策兑现流程,每年拿出不低于20亿元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和人才创新发展。大力实施“车谷英才计划”,打造人才汇聚的高地。加快建设“车谷资本岛”,设立10亿元科创人才基金、500亿元产业发展母基金,推动金融、科技、产业形成良性循环。


新春伊始,全市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吹响了创新的号角,经开区将紧跟步伐、闻令而动。在这里,我也诚挚地邀请院士专家和科技团队来经开区创新创业、共谋发展!





往期精彩回顾



敲黑板!2023年组织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

正月十五,来车谷喜闹元宵! 

这些考生费用可减免,明起申办



来源:武汉经开区  编辑:关馨

审稿:邱晟刚   邵峥嵘

执行总编:温庆丰   陈佑军



中共武汉经开区工委组织部

投稿邮箱:wedz0012@126.com

电话 027-84730012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车谷引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