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5岁老人被抬病床去看戏,独居男子摔倒四天才获救:为什么中国老人越活越卑微

书院特邀作者 李砍柴 2021-03-18


本文作者|夜阑卧雨

责任编辑 | 淡淡翠


最近在抖音上刷到一条视频——


一名95岁的老人躺在病床上想看戏,但身体不允许。


他的孩子为了满足父亲的心愿,特意搬了老父亲的病床到戏台前,只为了让他在人生的暮年好好看场戏。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条视频我很感动。我想起了我的爷爷。


在我的记忆中,爷爷一直待在阴暗的小房间里,对着房间里唯一的光源——“一台正在咿呀作响的电视机”一看就是一天。


有时候,一张碟甚至要反复播放,因为一旦电视机停下,房间里就静得可怕。


这样的父母,就像是乖巧的孩子,卑微得有点可怕。


在我家乡,有许多农村老人。


他们的前半生为了子女的前程竭尽全力,等孩子终于熬出头了,他们的身体也垮了,需要高昂的医药费和耐心长久的治理。


孩子们把父母丢进医院疗养院,看着长长的账单安慰自己:我尽孝了。


等父母离别时,再大哭一场。


殊不知真正的关爱父母,不是用金钱弥补愧疚,而是在平时就懂得心疼他们,把他们随口说的事情记在心上。


而这,恰好是最难的事。



有一部很经典的电影叫《东京物语》,讲述一对日本老年夫妇去东京探望子女的故事。



因为子女工作繁忙,他们竟然呆在小阁楼里面住了整整一个星期,而没有出去旅游。


更让人难受的是,明明是一家人,却要用“你好”“多谢”“是吗”等彬彬有礼的言语。


礼貌的微笑下,是疏离的感情和冷漠。


当老人家发现子女过得没有想象中好,也没有直接说出来,选择自己消化。


父母们习惯了把愁绪压抑在心里,从而维持子女心中曾经强大的形象。


可是他们终有一天会老,终有一天要依靠子女。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如何看待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年老后在孩子面前变得小心翼翼?


博主“寻尘客”的回答扎心又现实:


与其说是悲哀,不如说是一种“权力关系的置换”。


父母年轻时掌管经济大权,就父母说了算,可等他们老了,再也帮不了子女,在子女心中也就失去地位。


的确,越长大越发现:父母越来越“没用”了。


他们不再是无所不能的超人,替你排忧解难的人。而是看不懂二维码的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的文盲、连看病都不知道怎么挂号的时代淘汰者。


于是他们开始恐惧,害怕给你——最亲近的人添麻烦,知道你工作忙,宁愿自己克服困难。


我有一个朋友曾讲过这么一件事:


有一天晚上,他的母亲突然给他打了一通电话,简单询问了他的生活起居,快挂断时犹犹豫豫地说道——


伢,你最近忙不忙,你爸他有点想你。


朋友以为就是一句随便的问候,就拿工作推托了。


结果等半个月后回家,才从邻居口中得知,原来父亲爬楼梯时不慎滑倒,摔断了腿。


家里都是老人,医院不放心,想让家属去照顾,可他的父母得知他忙,还是决定自己处理这件事。


说到这,朋友就哭了,他说他早该想到的,因为父母害怕打扰他,总是不主动给他打电话。


可是他当时却没有追问下去。



朋友还说了一件事:


他读初中时,有一次也是有事去门卫室给母亲打电话。母亲没有及时接到,却很快联系了老师:


自己收到一个陌生电话,问了是学校门卫室的,是不是孩子有事?


父母与子女,彼此之间的爱是那么不公平。


年幼时,他能注意到你的点滴,做你的避风港,可等你成年后,却没有太多时间去照顾他们。


我们的生活如此宽阔,又何曾想过他们就默默活在我们身后的阴影中呢?



《2019-2025年中国老年健康服务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显示:


2016年我国空巢老人超过1亿人,独居老人超过2000万人。


根据估算,人数在2020年将达到1.2亿和3000万。



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老人辛酸的缩影。


纪录片《孤巢》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老人胡九连,过完年就81岁了。


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广州买了房,现在住在她对面。老人洗不动被子,大儿媳却说“随你去吧。”


小儿子三四年没回家,在外地开宾馆,叫老人去住。



老人却说:


“叫我去我也不去,不会用煤气,放水也不会,没习惯嘛。”


为了不拖累孩子,许多父母采用更残酷倔强的方式。


非虚构平台真实故事计划发布的文章《农村老人自杀现象:在家庭中找不到存在的位置》中有这么一个细节:


一个农村老人老伴去世后,底下的两个儿子决定轮流照顾自己的父亲,每两个月一换。


一次老人以为时间到了,背着铺盖卷从小儿子家去大儿子家。


走到大儿子家门口,没想到大儿子问他:爹,你怎么今天就来了呢?原来那一个月有三十一天,离去大儿子家还差一天。


老头听见后,头也不回地回到自己家。第二天,被人发现在老屋悬梁自尽。



据媒体报道,中国老人的自杀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5倍。由于空巢、疾病等原因,在一些偏僻地区,一些老人在老无所依或不愿拖累子女的困境中选择自杀。


看到这些数据,我心如刀割。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最后却像风筝一样飘远了。


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记挂,还有谁会记挂他们呢?


还记得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


安徽蛙埠一个独居老人在家中阳台摔倒4天,靠敲盆才引起邻居注意,从而获救。


消防员破门而入时,发现桌上的食物已经发霉生蛆。



老人赤裸身体,躺在阳台上,已经整整4天不吃不喝。据悉,老人家属已近20天没有看望老人。


或许是因为工作繁忙,但我真的想对老人的子女说声:


你的父亲已经老了,是时候回报他了。不要等到悲剧发生时才懂得痛苦,后悔。


在日本,许多老人临死前没有亲友照顾,孑孓而亡的现象,被称为孤独死。


在一则报道中,日本一位91岁的女士,为了避免死后无人发现,请住在对面楼上的朋友每天帮忙看一眼自己的窗户有没有拉开。


如果有的话,说明她还健在。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相关研究,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经历与曾经的日本非常相似的变动。


如果我们再对年老的父母采用忽视、冷漠的态度,又怎知这样的新闻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一则公益广告:


家的英文是family。


小时候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高大魁梧的爸爸为家里遮风挡雨;



温柔贤惠的妈妈相夫教子;



长大的我逐渐懂得生活的艰辛,才发现父亲的背已经驼了;



妈妈的身体也变得臃肿;



作为子女,替家人遮风挡雨。做父亲的拐杖,母亲的庇护伞。



家,本应是爱和责任的代名词。心疼父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社畜,每天996,为了升职加薪,忙得头晕眼花。


有一天加完班回来,突然想到今天是领导的生日,于是赶忙发了条信息,祝领导生日快乐!


第二天他醒来,手机显示父亲的信息:


儿子,谢谢你还记得我的生日,没打通你的电话,工作一定很忙吧?


原来昨天不仅是领导的生日,也是父亲的。他因为头脑混乱,把本该发给领导的祝福短信,发给了父亲,也因为工作,忽略了父亲打来的电话。


那一刻羞愧之情溢满了他的内心。


父母已然老去,而我们正在成长。当我们迈向更大的世界,父母的世界正在逐渐坍塌缩小,最后只剩下我们。


一句简单的问候,一通及时的电话,就可以帮到他们很多很多。



别爱得太晚,点个在看,是时候心疼他们了。


排版:燕子
校对:华子

文章作者简介:夜阑卧雨,多平台过稿签约作者,热爱写作的宝藏男孩,个人公众号:君子唠嗑。


情推荐阅读文章


喜欢娱乐影视类文章的朋友

欢迎关注柴叔带你看电影


再纯的爷们儿,也希望变得更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