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草根的“律师馆”!为何选择设在新加坡庙宇后院的集装箱里?

联合早报 新加坡鱼尾文 2023-05-28



遇到法律问题的弱势群体今后可向邻里法律服务中心求助,征询律师的专业意见,也可申请辩护服务。中心将与区内多家社区机构合作,携手完善援助网络。

首家邻里法律服务中心的集装箱办公室设于后港5道的天德圣庙,不仅靠近租赁组屋,半径四公里内也有至少40家社区伙伴机构,包括家庭服务中心和社会服务机构。

新加坡法律义务办事处、正气律师事务所(R. S. Solomon LLC)旗下的正气法律援助基金、新跃社科大学和天德圣庙是在去年8月签署谅解备忘录,展开邻里法律服务中心的筹备工作。

探讨开设更多中心

中心相当于法律义务办事处设于国家法院大厦以外的分支,配有两名全职律师和一名中心经理。后港的中心主要为东北区居民提供服务,法律义务办事处会在接下来两年观察试行成效,以判断如何着手在其余四个社区发展理事会的分区开设更多中心。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星期二(1月31日)为中心揭幕时说,新的中心让民众能够更方便地享有诉诸司法的途径。

“我认为邻里法律服务中心的特点,是它位于一个不会让人们感到不舒服或不适应的地方,人们能够自在地走到中心来寻求帮助。”

他以邻里纠纷为例说,政府正对社区纠纷解决框架进行检讨,以改善化解这类纠纷的途径,但一些民众未必知道有哪些解决方法。

通过新设的中心,邻里律师可帮助有需要的民众了解调解和邻里纠纷仲裁庭等选项,并尽可能鼓励他们以双赢的方式解决问题。“碰到最为复杂的案件,邻里法律服务中心也会考虑为当事人提供法律辩护。”

法律义务办事处主席维贾延德兰(Gregory Vijayendran)高级律师致辞时也说,中心深入邻里,让行动不便以及无法使用科技的民众可以就近寻求帮助,及早解决法律问题。

中心的邻里位置也有利于它与邻近的社区伙伴合作,例如为社区机构职员解答法律疑问,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客户的援助渠道。“这会为社区伙伴和受益人节省时间、费用和资源。”

根据四个合作方发表的联合文告,中心会根据民众的需求把他们转介到合适的机构,还会举办法律讲座,帮助弱势群体和他们的看护人掌握实用法律知识。

此外,中心会为社区伙伴的职员和义工提供培训,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判断受益人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法律援助。通过社区法律诊所等提供义务服务的律师,也可接受中心的培训。

维贾延德兰也感谢社会各界慷慨解囊,中心至今获得逾70万元的捐款和资助承诺。其中,新加坡潮州基金将在两年内捐赠20万元,商人李中华也捐出20万元。

中心计划为社服职员

提供常见法律课题培训

邻里法律服务中心不仅服务有需要的公众,也计划为社会服务领域的职员提供常见法律课题的培训,让他们在面向遇到法律问题的受助人时,能够更好地提供援助。

根据设立邻里法律服务中心的四合作方所发的联合文告,去年8月至9月间,法律义务办事处针对家庭服务中心和社会服务中心展开调查,了解如何更好地为社工和他们的服务对象提供所需支持。本地约56%的中心参与了调查,服务东北区居民的逾50名社工也提供了反馈。

社工反映说,他们约有17%到25%的客户面对法律问题,最常见的五类案件是家事、移民、刑事、遗产事务和邻里纠纷。社工面对的挑战则包括缺乏相应法律知识,以及有些客户因不谙科技,无法申请法律援助等。

有鉴于此,邻里法律服务中心将致力于为社区伙伴提供法律方面的培训和指导。

陈楚芬(49岁)和吴芊慧(28岁)是后港邻里法律服务中心的全职律师,两人都曾通过刑事法律援助计划(CLAS)帮助有需要的民众。

陈楚芬(左)和吴芊慧是后港邻里法律服务中心的全职律师,两人接下来会为有需要的民众提供法律建议和援助。(关俊威摄)

陈楚芬受访时说,中心尚未正式开放前,一些民众已陆续上门询问。他们有的是住在附近的居民,有的专程从其他地区前来求助。

吴芊慧也指出,民众提出的一些常见疑问与婚姻和雇佣纠纷有关,例如不清楚雇佣合约条款,或是遇到雇主没有准时发薪等状况。

“一些民众也询问有关遗嘱和持久授权书(LPA)等事项。”

针对需要辩护服务的民众,中心会视情况判断他们是否符合条件获得公设辩护人办公室或刑事法律援助计划等援助,也会酌情为不符合条件者提供辩护服务。

接下来,新跃社科大学会推荐合适的应届毕业生人选,到邻里法律服务中心担任全职律师,法学生也可获得实习机会,学以致用。

相关阅读:




文:黄贝盈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
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
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