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加坡职场新人在外一日三餐可吃掉25%月薪!最便宜餐饮哪里找?

联合早报 新加坡鱼尾文 2023-05-28


一名初入职场的工艺教育学院毕业生,如果每天三餐都在小贩中心、咖啡店和冷气食阁解决,会花掉月入的四分之一。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IPS)社会研究室发布的《在外用餐的成本:食物价格指数2.0》报告指出,中学或工教院毕业生的薪金中位数是2000元,而根据全岛小贩档口早午晚餐的平均价格计算,一个人在这方面的月平均开销是506元4角,即月入的25.3%。


根据相同的计算方式,一日三餐都在外解决的大学毕业生开销约为月入的12.1%、理工学院文凭及A水准毕业生为19.5%。


最近公布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发现,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以及新跃社科大学毕业生起薪中位数为4200元,理工学院文凭及A水准毕业生的月薪中位数是2600元。


食物价格指数2.0报告强调,小贩中心、咖啡店与冷气食阁属于比较便宜的餐饮场所,如果人们改在快餐店、家庭式餐厅、饮食店及餐馆用餐,或者使用送餐服务,餐饮花费会呈指数增长。


报告也注意到食物方面的开支占了新加坡家庭开销的两成,其中超过一半花在小贩餐食,验证了新加坡小贩文化盛行,为人们提供可负担的在外用餐选择。


即将从大学毕业的实习工程师梁家豪(26岁)认为,小贩价格的调涨现在还在可接受的范围,他目前吃饭开销约占收入两成左右。


曾姓建筑工程师(60岁)觉得小贩因为消费税调高起价是合理的,但他感受到的涨价幅度是10%左右,觉得比较贵,“我只能无可奈何接受”。


裕廊居民黄桂芳(退休者,68岁)受访时则说,她三个月没去家附近吃酿豆腐,因价格从4元9角涨到5元6角,虽然理解小贩得涨价,但是自己作为消费者有些吃不消。她说:“我会选择去吃比较便宜的食物,如果继续起价,会考虑更多时候在家里自己煮。”


除了政府为帮助人们应对通货膨胀的一系列举措,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张家绮博士受访时指出,一些社区厨房提供免费餐券,邻里间也有请穷困者吃饭的计划,这些都是向低收入群体伸出援手的不同途径。




摊主:杂菜饭进货灵活 成本较易控制


近来时不时都有人在社交媒体抱怨买到贵得惊人的杂菜饭,这次杂菜饭没有列入“涨价榜十大”不免让人感到有些意外。有业者指出,杂菜饭档口进货选择比其他小贩档口灵活,控制成本相对比较容易。


根据新加坡政策研究所社会研究室公布的调查报告,“一肉两菜”的杂菜饭在小贩中心的平均价格维持在3元2角,在冷气食阁的售价也保持在4元4角4分不变,只有咖啡店的杂菜饭从3元3角4分涨到3元4角1分。


在阿裕尼一个杂菜饭档口工作的林姓摊位助手告诉《联合早报》,现在很多杂菜饭档口都有一肉两菜的优惠,尽可能提供便宜的餐食给街坊邻居,所以涨价的幅度并不明显。


“老板进货也很灵活,不像猪杂汤、肉骨茶一定得用猪肉,或者鸡饭档口一定得用鸡肉,什么肉比较便宜我们就用什么,蔬菜也是一样,让成本保持在可以控制的范围。”


义顺加冷有两档“一肉两菜”只卖2元2角


在白沙一所学校当清洁工的黄国华(69岁)也觉得杂菜饭的价格并没有上涨。他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在外用餐,除了学校食堂就是到咖啡店或食阁吃饭,一般价格不会超过5元的杂菜饭是最好的选择。“我有时候也会换换口味点不同的食物,但杂菜饭的价格还算比较稳定。”


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食物价格的差异,政策研究所在分析调查数据时,会根据市区重建局的住宅区划分进行分类。《在外用餐的成本:食物价格指数2.0》报告就列出不同地区和不同餐饮场所的小贩餐食价格。


以杂菜饭为例,分别位于义顺和加冷的两个档口,“一肉两菜”只卖2元2角,是全岛最便宜的。


如果按一日三餐来统计,在大巴窑用餐最便宜,平均花费是15元9角8分;隔邻的住宅区碧山则要18元,是全国最贵的地区。


米粉套餐 女皇镇最便宜也最贵


报告所调查的26个住宅区的食物价格,最贵和最便宜的经济米粉套餐都在女皇镇。


经济米粉套餐包含炒米粉一份、炸鸡翅膀和煎鸡蛋各一个。


最便宜的经济米粉套餐是东陵福巴刹内的美佳炒米粉,一份售价2元2角;最贵的套餐则位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一楼的Kopitiam食阁椰浆饭摊位,每份售价为6元5角,为前者的约三倍。


东陵福巴刹位于即将拆迁的老区,居民以年长者居多。摊贩在定价时相信是考虑到周围街坊的消费能力,将价格设置在街坊可接受的范围。该巴刹内的熟食档口,一般的食物售价最低为3元。


国大医院食阁的椰浆饭摊位,于三个星期前易主,在报告调查期间,该摊位的炒米粉套餐售价为6元5角,成了最贵“经济米粉”。现在的摊位厨师陈志成(50岁)受访时提到,当初看到前摊主设定的价格后觉得太贵,现已将炒米粉从之前的3元5角降至1元5角,而一份加了煎鸡蛋和炸鸡翅膀的经济米粉套餐卖4元5角。


陈志成说:“我的摊位是要赚钱,可定价也得看行情。现在一份4元5角的套餐我可以从中赚到约1元2角,这样就足够了。”


目前摊位炒米粉和椰浆饭平均每天卖出约200份,国大学生和国大医院的职员约占顾客的60%,并享有20%的折扣。Kopitiam食阁会员则可有10%的折扣。


当前摊位贴出的价格表依然是前摊主留下的,陈志成希望顾客不要被旧价格表所误导,新的价格表预计下周就会安装。


儿坚持对母亲承诺 1元椰浆饭36年不起价


“我跟我妈妈承诺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让1元椰浆饭涨价。”


报告显示,全岛最便宜餐食来自大巴窑一家咖啡店内马来档售卖的1元椰浆饭。36年不起价,摊主基林(Hajirin)(41岁)受访时透露是基于对母亲的承诺。


档口名为Kedai Makan Muhajirin,位于大巴窑7巷第20座咖啡店内,所售卖的1元椰浆饭包括饭、煎蛋、煎色拉鱼或江鱼仔、黄瓜片和参峇辣椒。


每份1元椰浆饭中,基林和妻子娜娜(Norazlina)(42岁)从中赚取的利润不过5分至1角钱不等。即便当下食材价格上涨约30%,他们也没想过减少分量,或降低食物质量。在1元椰浆饭中使用的椰奶均为新鲜椰奶,江鱼仔也是优等的。


基林称,销售1元椰浆饭主要是为了照顾大巴窑社区的年长者。购买1元椰浆饭的顾客,约八成是老人。娜娜说,当基林的父母把这档口交给基林和她经营时,她发现很多年长顾客担心1元椰浆饭会停售。社区内年长者对1元椰浆饭的支持和需要,成了他们继续维持原价的最大动力。


基林与妻子凌晨6时开档,每天平均会卖出300至500份1元椰浆饭,下午1时前,所准备的椰浆饭就会售罄。基林说,他不指望通过1元椰浆饭赚钱,或赚取名声。档口每周都有食客发挥甘榜精神预付椰浆饭,替其他年长者或低收入顾客买单。档口的收入主要来自所售卖的其他马来食品如隆冬、马来卤面、米暹等。他也自豪地说:“我家最有名的是参峇辣椒,是我祖母传下来的手艺。”


冰美禄烤面包早餐鱼丸面为何起价最多?


在涨价幅度最大的10种食物中,冰美禄、烤面包早餐、鱼丸面与鱼片汤与位列前四,受访摊贩指出食材价格过去几个月攀升,他们不得不调高售价来应对成本上涨。


记者走访的小贩中心饮品摊的冰美禄,要价大多比去年底多约1角,例如白沙某一摊位的卖价从1元6角涨至1元7角,另一个裕廊东摊位的卖价从1元4角涨至1元5角。


白沙饮品摊主谢秀英(43岁)解释:“饮品材料价格天天升高,不仅美禄粉因为通胀变贵了,淡奶甚至冰的成本都有增加,此外还得加上人工钱。”据了解,30桶美禄粉成本原本是300元左右,现在已经涨到超过400元。


此外,咖啡、早餐套餐如半熟鸡蛋等,价格也都上涨了一些。


同样的,鱼片汤与鱼丸面成本也节节升高,因为渔产价格近期也正持续上涨。记者走访的一个鱼丸面摊主,原本一碗面卖4元,现在要4元5角。摊主黄凌(49岁)说:“不管是养殖的鱼还是马来西亚捞的鱼,我们买进的价格比去年高了近两成,其他材料也在涨价。我们只能调高鱼丸面售价,我们也不是随意提高售价,不然顾客就会抱怨。我们自己也消化不少上涨的成本,我们涨价5角,幅度都不及两成。”


随着食材费、水电费等运营成本增加,大部分小贩扛不住压力,不得不调高食品价格,从而保住盈利。




相关阅读:




文:陈可扬、王博涵、金诺磊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
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
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